第55章 皇帝的一道旨意(1)

薑還是老的辣,事實證明,焦太夫人一語成讖。

但也許連焦太夫人也沒有想到,這場暴風雨會來得如此快速,如此猛烈。

三月十六日,也就是壽宴當夜,在宴會結束,各人歸家之後,皇帝在大政殿下達了搜宮的命令,先從東宮開始,然後是益陽王的廣明殿,安慶王魏邁的高門殿,到後宮劉貴妃的麟德殿,前德妃,現昭儀李氏的增成殿,魏邁生母楊婕妤的含章殿等等,一個都沒有落下。

甚至是公主們居住的宮室,也都被奉命而來的侍衛宦官一一翻了個底朝天,最後還當真在一處早已無人居住的宮殿內搜出一個同樣貼著皇帝生辰八字的詛咒木偶。

巧的是,那宮殿就在廣明殿,也就是益陽王的宮室隔壁。

事情至此,已經奔向如同雪球一般越滾越大的境地。

往嚴重了說,如果皇帝意欲大辦,即使貴為貴妃和皇子,劉氏與魏善母子連同與此相關的一干人,一定逃脫不了死罪。

在如今嚴峻的形勢下,魏善自然要大聲疾呼,為自己喊冤,連夜跪在大政殿門口,哭訴自己是被人冤枉陷害的,又說自己多年來得父親寵愛,即使是狼心狗肺,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

站在理智的角度上,皇帝相信魏善沒有這樣做的理由。

因為就算把皇帝給咒死了,皇位也輪不到他來坐,而肯定名正言順落在太子身上,可話又說回來了,天家無父子,皇位的魅力有多大,沒有人比皇帝更加清楚,要說會有人因此做出毫不符合常理的事情,那完全也是有可能的。

再說了,如果魏善是被陷害的,那麼陷害他的人是誰,太子嗎?

太子屢屢受到冷遇,擔心自己被廢,也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來陷害弟弟,但當時宴會上,他拿出的那幅字又是怎麼回事,總不可能自己陷害自己罷?

一想到太子與益陽王兄弟鬩牆,互相傾軋,甚至很可能將巫蠱拿來作筏子,欲置自己於死地,皇帝就越發怒火高漲,即便劉貴妃帶著兒子跪在宮門外面苦苦哀求,也無法改變他想要嚴厲查處懲辦的主意。

三月十七日清晨,就在劉氏與魏善跪了一夜之後,終於等來了皇帝的一道旨意:著太子與益陽王二人自拘於宮室,非令不得出,若有為其求情者各自罪加一等。

這道旨意等於是將太子與益陽王二人分別軟禁起來,而最後一句話明顯則是針對劉貴妃。

不僅如此,皇帝還下了另外一道命令,那就是拘捕與巫蠱案相關的人員,無論官員宮人,先抓起來問了再說,在沒能洗清嫌疑之前,一律不得釋放。

與巫蠱案有關,也就是與當日宮宴有關,宮宴是太子督辦的,但底下的活兒都是別人幹的,這裡頭既有負責侍奉佈置的宮人,也有從旁協助的戶曹、東宮官員,甚至連萬春公主之子周瑞,也因掛了個太子左贊善大夫的職銜,直接被找上門帶去審問,萬春公主急急忙忙進宮求情,卻連皇帝的面也沒見著。

公主之子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說了,當夜參與宮宴的百官也沒能倖免,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審查,顧經顧國等人同樣被叫過去問了兩日,最後放回來時,鬍子拉碴,整個人憔悴了許多,顧家上下跟著提心吊膽,睡也沒睡好,吃也吃不香。

顧經他們還算是好的了,畢竟他們只是去赴宴,從頭到尾都是旁觀,即使被喊去問話,也就是吃了兩天苦頭,毫髮無損。

但別人就沒有這樣幸運了,那些低等宮人直接被帶去刑訊拷問,從此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皇帝沒有將此案交由朝廷大臣負責,而是交給了內侍省負責。顧名思義,這個部門即宮廷近侍機構,任職者也多為宦官。

這個安排,意味著皇帝並不願意讓大臣們指手畫腳,而準備按照自己的心意來辦。

自三月十七日起,到三月二十日,短短四天內,恐慌自宮闈蔓延至京城,平日裡趾高氣昂的公卿之家如今風聲鶴唳,有的是在為至今未歸的男主人擔心,有的則生怕自己再一次被叫去。

許多人吃不住苦頭而招供,結果出現了許多自相矛盾的供詞,這使得案件更加複雜詭譎,為了揣摩皇帝的心意,內侍省呈上了許多指證太子與益陽王的供詞,其中甚至還有牽扯到朝廷高官的,內侍省趁機又抓了不少人,許多人嚇得稱病在家,連官衙也不敢去了。

三月廿五,劉貴妃第五次求見皇帝被拒,與此同時,尚書令王郢並左右僕射,連同朝廷重臣十數人一齊入宮覲見。

這一次他們沒有被拒絕,而王郢等人則趁機請求皇帝以漢武帝巫蠱案為前車之鑒,言道此事適可而止,過猶不及,若大興刑獄,不僅有傷天和,妨害陛下仁慈名聲,而且最後將太子和益陽王都拿下,也只會令得別國笑話,仇者快而親者痛,實在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六月便是諸國會盟了,如果因為這件事而推遲或耽誤了本該前年就舉行的諸國會盟,只怕正中了齊國的下懷,而對需要與齊國重新簽訂協議的大魏來說,反而是極大的損失。

也不知是皇帝正需要這樣一個台階下,還是王郢說的一番話打動了他的心,到了月底,紛紛擾擾將近半個月的巫蠱案最終逐漸告一段落,耐不住刑罰,最終屈打成招的人不計其數,更有宮人因此沒了性命,內侍省那幫人本還想趁此辦成大案,沒料想皇帝的主意改變得如此之快,令他們好不遺憾。

雖然皇帝下令將無關人等悉數釋放,但太子與益陽王的禁足令卻一直沒有解除,據說這段時間以來,皇帝也未曾接見過劉貴妃,可見雖然礙於王郢等人的勸諫,不能不大事化小,但皇帝本人對於此事芥蒂頗深,仍未徹底釋懷。

《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