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希利爾講世界史(三)(2)

第三部分 希利爾講世界史(三)(2)

於是,趁著愷撒率軍出戰在外的時候,龐培來到羅馬的元老院,說服議員們下達命令,要愷撒交出兵權,並回到羅馬。

當愷撒接到這個命令後,他認真地考慮了一段時間。最後,他決定回到羅馬,但他並不準備交出兵權。相反,他決定率軍回去奪下羅馬,自己來掌權。

在愷撒管理的地區和羅馬城之間有一條小河叫“盧比孔河”,羅馬的法律禁止任何將領帶兵渡過盧比孔河——這條河是條分界線,羅馬人擔心如果有將領帶兵越過這條界限,就能長驅直入佔領羅馬,並擅自稱王。

因為愷撒決定不再服從元老院,他就率兵過了盧比孔河,進入了羅馬。

現在,人們把那些與危險分隔開來的界線叫“盧比孔河”,還用“渡過盧比孔河”來形容人採取斷然手段、破釜沉舟來面對困難或危險境地的行為。

龐培聽說愷撒領兵逼近羅馬城後,立即逃往希臘。沒幾天的工夫,愷撒就使自己不但成為羅馬的領袖,還成了全意大利的頭領。接著,愷撒就去希臘追擊龐培,在一場戰役中把龐培打得落花流水。

現在,擋路的龐培被趕走了,愷撒就成了整個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因為埃及當時還不屬於羅馬,愷撒接下來就攻打了埃及並征服了這個國家。當時,埃及的統治者是一位美麗的女王,她名叫克婁巴特拉。克婁巴特拉美得傾國傾城,似乎能讓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對她著迷。克婁巴特拉極力取悅愷撒,使他神魂顛倒,幾乎忘記了其他的一切。儘管他已經佔領了埃及,但他允許克婁巴特拉繼續做這裡的女王。

正當此時,遠在羅馬帝國東部的一些人民組織起來發起戰爭想擺脫羅馬的統治。愷撒就離開了埃及,迅速地到達叛亂的地方,很快地鎮壓了他們,然後把獲勝的消息送回了羅馬。他講述這場勝利的語言極為簡潔,是對戰爭結果最拉科尼式(還記得這個詞的含義嗎?)的形容。在信裡只有3個字。雖然對信使來說,傳遞一封3000字的信和3個字的信沒有區別,但愷撒這個消息就是用來發電報也是最簡短的了。他寫的是“Veni,vidi,vici”,這3個拉丁文字的意思是“我來,我見,我征服”。

當愷撒返回羅馬後,人們想擁立他為國王,至少他們嘴上是這麼說的。其實,愷撒已經不僅僅是國王了,事實上他是整個羅馬帝國的首腦。但他並沒有稱王,因為自從公元前509年塔克文被逐出國境後,羅馬就再也沒有國王了。羅馬人曾經對國王又恨又怕,即便取消國王之後,他們對這個頭銜還是懷恨在心。

有些人認為愷撒已經手握重權,這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他足以借此稱王。因此,他們密謀了一個計策,以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些密謀的人裡面有一個名叫布魯特斯,他曾經是愷撒最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這些密謀的人埋伏在愷撒去羅馬元老院的路上,就像放學後,有些孩子藏在角落裡等著與他爭吵過的同學露面一樣。

不知情的愷撒來了,就在他正要進元老院的時候,這些密謀的人一擁而上把他包圍起來,你一劍我一刀地向他刺去。

愷撒大吃一驚,試圖保護自己,但是他身上只有一支書寫用的鐵筆。雖然有句名言說,“筆桿子比劍更有殺傷力”,但在這樣的時刻,筆實在沒有多大用處。

當愷撒終於看到了布魯特斯——他最好的朋友——向自己刺來,他心痛欲裂,放棄了抵抗。然後,他用拉丁語大聲呼喊“你,還有你嗎,布魯特斯”之後,倒地身亡。這是在公元前44年。

《希利爾講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