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悟一子曰:梵語「釋伽」者,即華言「能仁」也。仁主生,義主殺。殺以衛生,殺即是生。故能生而不能殺,非能仁也。前行者殺白骨為義,實為能仁。八戒以為非義,三藏以為非仁,冤遭貶斥,是謂內仁而外義,不知義即仁者也。八戒感悟龍馬諄告之誠,追悔撲滅白骨之事,跪請行者解救倒懸,此以義釋仁者之囚,而使之復任樞密,得專生殺之權也。故小龍曰:「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管情拿得妖精,救得師父。」以仁義言,則為大道運用之端;以金木言,則為丹法相生之妙。一陰一陽,一夫一妻,顛倒配合,而不可暫離者也。金,義也;木,仁也。木戀金而順義,金愛木而行仁。互相為用,合成正果。乃本諸一性,自配元神,雖曰兄弟,實同一氣;雖曰妖魔,實共五行。若能斬絕塵緣,還原歸本,便臻大覺矣!

篇首一詞,極為明徹。然仁義之道,惟信為主。人之於信,猶水火金木之於土。水火金木無土則無由生,人而無信則無以立。行者拒八戒而不行者,惡其言之不實也,言一不實,則無以成契合而善行藏,故小猴奉猴王之令,道:「那八戒不大老實。」怒而拿回。美猴看菩薩之面,道:「我且不打你,你即老實說,不要瞞我。」不老實,即不信;老實,即信。與公主寄信之信相照應。言除魔返正之道,務在真心實意。惟此一信,為之轉旋,切忌弄虛頭、施狡舌也。

行者道:「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蓋忠臣去國,不忍一日忘君;大聖歸山,豈忍一日忘僧!可見前之不去者,非其本心;拿回八戒,正思同往耳。八戒兩邊亂張道:「看看那條路兒空闊,好跑。」何也?已逆知行者捉回之意,故作直言無益,不如作乘空跑回之態,以激其速發誠心,乃假擬虛影,以勾取真神之妙也。

說知黑松林金寶塔放光;寶象國三公主寄信;黃袍怪變俊俏文人,入朝與國王認親,把師父變作老虎;白馬說:「師兄是個有仁有義的君子。」這些情節言語。而行者自不覺勃然怒、怦然動矣。然非一激,行者難以即行,何也?貶者,唐僧之命也;請者,非唐僧之命。是猶為王留行而未可以暫留也。故得妖精一罵之激,行者若為除魔出,不為救僧出;若為己仇出,不為僧難出。雖無唐僧之命,亦可以行。故行者即佯信以自決曰:「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罵我,我和你去。」此大聖出處之光明,權宜之妙用,而迥不由人也。

大聖徑出門來,群猴攔住,特曉之道:「我保唐僧這樁事,天上地下都曉得。他倒不是趕我回來,倒是送我來家自在耍子。」蓋今此一出,又似為天上地下任此大事,而不耑為已為僧。前此一貶,又似唐僧愛我而故貶我,逸我而非勞我,真義精仁熟而不可以轍跡求也。行者下海淨身,乃是洗心滌慮;八戒識得行者是片真心,更無他意。此時金木交並,而信行乎其間,何事不濟哉!

雖然,善用兵者,避其鋒銳之氣,而擊其虛;善除邪者,順其方張之勢,而乘其隙。倘饒慷慨激烈之勇,而鮮含蓄沉幾之力,直前過剛,近於用壯,取必太甚,近於浚恆,易戒之矣。故惟幾也,能通天下之志;惟深也,能成天下之務。自古豪傑之士,未有不用智謀而能除邪去佞者,此大聖智降黃袍,所以為仁義之實學也。

行者抓住二小妖。欲取其父者,先取其子,攻其所必救也;欲救其母者,必卸其子,去其所受病也。欲以兩個換一個,而沙僧解縛者,以土救土也。此「醍醐灌頂,甘露滋心。一面天心喜,滿腔俱是春。」乃真景實際,而非形容想像語也。公主責行者無信義,行者道公主行不孝,都從根本上講究道學:一是畏夫之克我,而欲全信;一是說主之附我,而全其信。公主寄信者,行孝也;行者降妖者,行義以全其孝也。義以成信,信以成義;情義合謀,而智行乎中。故公主藏身,而行者變相矣。

妙哉!「行者就變做公主一般模樣。」夫金能克水,而反變為土以甘受木克者何?素書曰:「非詐術,無以息寇破奸詐。」所以行其信也。老氏曰:「舌柔齒剛。齒惟剛,故折。舌積久而不敝者,以其柔也。」柔,所以遂其剛也。孫子曰:「欲取之,必過與之。」與之,正以取之也。行者之變公主,信而以詐行,剛而以柔用,欲取過與之妙道,所謂智也。故如貓拖老鼠,哭啼啼,假慈悲,酷肖娘兒們死別生離,柔腸寸寸斷。又如蝟入虎口,軟綿綿,肚裡刺,做出夫妻間刑夫克子,狐媚惑人情。拆夫妻,做夫妻;殺孩兒,哭孩兒;彈寶貝,吞寶貝;全以智勝,非可以形跡求也。及行者現出本相,又變為三頭六臂,乃變三奇成六偶,重整乾坤,天地位而萬物育,順承天施,《剝》極反《復》之象也。故後回「唐僧復得猴王,向西而行,又值三春時候」矣。

大聖打走地下之妖精,查出天上之奎宿;玉帝差本部收伏,而寶象國公主來歷已明。霎時間帶回本國,父母重逢,公主遂寄信之願,唐僧成帶信之功。前以佞口噴水而失其性,變其形;令以真言噴水而妖氣退,原體復。無復白骨夫人之迷惑矣。蓋邪正分途,止爭一念,而真妄參悟,原是同原。公主一信之誠,而去妄從真之道,儘是矣。倘認妄為真,乃是魔非聖,雖金丹入口,仍如放心而已,可不察哉!大聖復歸三藏,雖是弟之歸師,實如心之附體,君之返國,所謂心正莫不正,君仁莫不仁者。是故結言:「君回寶殿定江山,僧去雷音參佛祖。」

自二十八回至此,總明得丹之後,仍須見性明心,由勉冀安,由勞冀逸,以漸至於無為而化,讀下篇正文內師徒問答自明。

《西遊真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