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3 > 銮luán舆yú >

銮luán舆yú

【释 义】

指皇帝的车驾。

【名家解读】

古代皇帝车上有一个銮铃,一般是装在车衡上,实际上是一个镂空的圆球,里面有一个活动的东西,运动的时候它就会响。汉班固《西都赋》:“于是乘銮舆,备法驾。”法驾也是天子车驾的一种。(孟蓬生)

【辨 析】

“銮”字的本义是古代帝王车上的一种铃铛,被用来代指皇帝的座驾,后泛指帝王。“舆”字的本义是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用来泛指车。

你知道吗?

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表明,我国古代在商代后期就已经有了双轮马车。古代的马车最开始多为战车,一般是两轮、方形车厢,由四匹或两匹马牵拉。春秋时期,战车不仅是战争的主力,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当时的中等诸侯国又称“千乘之国”,而大国则被称为“万乘之国”。

【字里字外】

古代帝王出行,按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大驾、法驾、小驾三等。

根据汉朝规定,大驾应由宰相等公卿级别的官员在前开路,起引导车驾的作用,大将军跟随左右随车护驾,并由专门掌管宫廷车马的官员太仆亲自驾车,一行人主要乘坐的马车就有八十一辆,另外还要配备千余辆备用车辆,护卫骑兵近万人也要跟随车队一同出行。此外,还会有一支专属“乐队”跟随在皇帝车驾的后方。乐队由数百名乐工组成,是帝王仪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提高车队的声势。可以说大驾是声势最为浩大的帝王出行方式。

规格稍低于大驾的出行方式叫作法驾,由京城长官在车队前方引导开路,皇帝的近身侍卫在旁随车保护,驾驶銮舆的则是专门的奉车郎,随行车队共计三十六辆马车。

帝王规模最小的出行方式是小驾,除必要的扈从跟随左右护卫帝王安全之外,仅有一名执事尚书随身侍从,随行车队的马车数量就更少了。

自唐朝以来,古代皇帝的出行仪仗规模随朝代变化而有些微不同,但始终遵循着彰显尊贵华丽、体现皇帝威严的总原则。

【例 句】

根据史料记载,和珅最开始时只是乾隆皇帝乘銮舆出巡时随行的一名普通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