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变现:你的社群价值百万 > 第5章 社群变现五大重要指标 >

第5章 社群变现五大重要指标

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

——查尔斯·斯瓦布

社群变现很诱人,不仅仅是变现的投入产出比诱人,更因为变现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意外惊喜——口碑、裂变、复购等。一个优质的社群离不开三个要素:好的激励制度、内容创造者、优质的群管理者。发展初期基本上所有社群的内容创造者都是社群组织者,群成员输出的优质内容寥寥无几,所以根本运转不起来。但是社群变现的运营门槛非常高,需要掌握和理解社群变现背后的运行规律才能实现。那么社群变现都有哪些指标呢?

社群成员价值输出

小明建了一个“××合作群”,吸引了不少不少用户加入微信群。刚开始用户很活跃,但是过两天就没人说话了,虽然他很想解散,可是心有不甘;不解散吧,自己看着也闹心。

为此,小明再三反思,终于明白一个事实:虽然他的群是合作群,但是没有完成从主题到服务的转化。他必须把满足用户的需求调整为满足用户的高频需求。

最后小明决定把微信群变成功能群,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情感咨询。两周过后,群内活跃度降低了,究其原因是情感咨询并不是高频需求。

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再次改变群功能,选择具有相关性的高频需求,确保转变后的功能群能满足高频需求。比如定期的话题探讨,鼓励大家分享各自的情感故事,用户之间相互帮忙解答。这样用户的活跃度就有了保证。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社群输出价值的基础条件就是满足用户的高频需求。你只有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说服用户持续留在群里,才能让他们活跃,进而输出价值。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事项。

(1)认可。社群成员要输出价值,大家要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要有相似的价值观及利益联合,有同一个梦想才可以聚集话题和思想。输出价值的人要么是熟悉的(或多次交流过),要么是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

(2)机制。一是创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机制,鼓励大家在一定的规则内畅谈;二是需要一个很好的协调者,这个角色可以是群主,也可以是意见领袖,也可以是群管。

(3)功能应用。一个好的群,应该是一个小的功能应用,能解决用户的问题。社群定期产生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用户就会一直在,这样就留住了用户。

社群评价机制

社群有自己的共同价值观和责任,同时构建社群规范,通过制度、层级和角色区分成员,并通过权利和权益的分配、激励的干预和惩罚措施等影响和控制社群的集体行动,提升社群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对于社群的评价机制,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两个指标进行考量——参与度、贡献值。

(1)参与度。对于社群来说,所谓的参与度是指用户在社群中的参与深度。参与度通常是一段时期内访问的频度、强度或互动深度的综合。那么我们如何衡量社群的参与度呢?

在过去论坛的时代,会员的发帖、回帖行为的确是一种持续、稳定的互动行为,可以用来定义和衡量论坛的参与度。

参与度用以衡量网站会员参与程度,代表会员对网站的黏度以及会员的活跃度。

腾讯分析通过统计每日有发帖、回帖行为的会员数占当日来访总会员数的百分比,精确地衡量会员在论坛中的活跃度,以及论坛活动对会员的吸引力等,是网站运营的重要参考标准。那么在社群时代,我们如何衡量参与度呢?签到;收藏或分享文章;在群里的停留时间;用户每天的发言次数;在线活动,一个月举办多少在线活动,质量怎么样、参与人数怎么样;线下活动,举办多少线下活动,质量、数量、参与人数怎么样。

(2)贡献值。所谓的社群贡献值,是指你对社群所做的贡献。社群的每个成员都有一定能量。每个人都有希望在社群内有归属感,能展现自我价值,能吸引有价值的人进行交往,能实现自我价值。而这一切的实现,除了需要活动等载体外,更多的是需要用户贡献自己的智慧。当一个用户在群体内表现出自己的智慧、能力时,其个人魅力才会得以体现,才能吸引有价值的人与其交往,吸引崇拜他的人关注他。

激励内容分享者

一个好的社群离不开好的激励制度。激励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几句感谢的客套话。你给别人创造的价值很多时候都是别人不屑的。所以需要针对内容创造者、群管理者、活动发起者、其他群成员画清楚一个价值闭环,给做出贡献的人足够的激励,让大家有互动、做出贡献的积极性。

社群从来不缺少激励,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助激励和互动激励。

自助激励:自助激励即用户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激励。在社群中,用户的自助激励有着天然的优势,关系链会让他好友中的同类自然浮现出来,发生碰撞。“使把劲就能超过”“他能做到我也同样能做到”的比较更为明显和直接,带来的激励相比陌生人更大。自助激励的实现,依赖于用户能否在产品中树立属于自己的自助目标,而社群中的连接点和接触点在联合发挥这一作用。

互动激励: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激励主要通过“点赞、喜欢、关注、评论”等功能激励用户之间发生互动关系。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激励则体现在产品的缺省页和引导页设计中:通过精心细腻的文案与设计,鼓励用户了解功能、使用功能、发表内容(支付宝新功能的缺省设计,社交App引导新用户完善信息,添加好友等),另外,“知乎前××名用户”、各种App的历史足迹功能,以及各种公司用H5(第5代超文本标记语言)进行的“你在××里产生了多少条内容、点了多少个赞、消费了多少银子”宣传,也算是平台对用户的一种情感激励。

两种激励之间的差异在于,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信息,产生的被浏览、转发评论、点赞等互动行为,都是对发布者的激励。

(1)攀比心:游戏化升级思维是个不错的体系,其核心就是PK对决,充分利用了人性中的攀比心。如脸萌和魔漫中,用户会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我要做出更好、更萌的画像”,关系链的区隔为目标提供了不同保证,没有人的关系链一模一样。

(2)公布天下:实时全员告知。将最优秀结果通过激励明确下来,并实时告知所有参与者。这就像是方向的指引。

(3)特权效应:特权和利益。在伪社群经济中,靠的是打折吸引用户;但在社群经济里靠的是特权吸引。特权是什么?特权一定是金钱买不到的资格,能买到的那是VIP(贵宾)。在互联网世界里,用户对回馈的要求并不全是金钱利益那么简单,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一定是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而特权,就类似于你是全世界少数能够参观我们的绝密实验室的人、你是签署保密协议能够第一个知道下一个产品研发计划的人等。

(4)游戏化思维,保证自愿参加。游戏的本质并不是娱乐,它是人性与设计过程巧妙地融合后的产物。

社群必须有价值,用户才会参与和活跃,这样也反过来促成社群的持续运营。这就需要设计一个闭环的激励体系,用户根据指定的“游戏规则”在社群玩,群主引导他成为社群的优秀成员、产品的优质活跃用户。这是社群运营中最难,也最关键的一环。

激发群体智慧

如何让用户表现自己的智慧,这需要制定出贡献智慧的判断标准和奖励回报机制。在同一平台上,用奖励吸引用户做贡献,然后将其智慧实现出来形成成果,或在社群内进行推广,表现出对智慧的认可和尊重。

(1)悬赏式。被多次提及的微信红包的火爆,和它被大量分享到微信群中有直接关系。在这些应用崛起的过程中,每位用户都在自发分享,自发在朋友中充当客服。“自助目标”构建和“自助激励”获取奠定了一个基础,即个体长期活跃。

(2)诱惑式。社群互动与设计游戏一样,都需要寻找一个有趣的目标或角度吸引用户参与;都需要在过程中设计一些“诱惑式”的元素让用户逐级深入;都需要用户在其中寻找情感共鸣从而产生长期的依赖;都需要深入体察目标用户的心理动机,从而为他们提供慰藉或满足。

(3)排行榜。一是让用户实时了解在完成过程中,自己能做出的贡献,用户在社群(或好友)中的占比、排名、贡献值等。将个人贡献与社群成长和竞争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借鉴。以我们熟悉的微信“打飞机”为例,这款2013年下半年推出的小游戏,是彼时最火的国民级轻量游戏。许多用户纷纷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战绩——仅仅是在好友中排名多少,就引发了巨大的用户反馈。用户在分享最终信息时体现了不一样的诉求,有人希望在好友中占第一,有人期望能打破最高纪录,有人只是想比上一次打得更好。这就像是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自助目标。目标的实现即激励的获得。游戏通过协助用户在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的自助目标完成激励。在自助激励和自助目标联合作用下,用户得以留下,并反复体验服务与需求。

(4)挑战激励。常见于游戏当中,通过高难度的门槛调动用户的情绪,引导用户进行玩法的深度研究与讨论,例如“你击败了全国x%的用户”。产品的排行榜设计、抢红包等功能也有挑战的元素在内,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5)荣誉激励,通常是利用人的虚荣心。其具体表现形式如:虚拟勋章,竞争图谱,你的开机时间打败了多少人。荣誉激励中的代表如淘宝交易体系的信用体系:商铺的信用等级很受用户关注,几乎成为用户衡量店铺信誉的标准。

(6)利益奖励。利益激励大概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最常见的如打车软件的烧钱之战,补贴给用户和司机最直接的金钱,能够短时间内引流大体量的用户,扩张市场。另外一个就是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分为两种:群成员自发打赏,群基金固定打赏。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要将社群的成员按照贡献度与影响力划分会员层级,像打游戏升级一样设置任务、点数、关卡、徽章等激励体系自助激励,使用户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游戏或社交激励。自助激励因时间和用户的不同而不同。自助激励的实现,依赖于用户能否在产品中树立属于自己的自助目标。

(7)积分奖励。互联网产品中,用户对于一些虚拟货币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哪怕一毛钱,也能通过积分体系,让用户参与到产品中,发现产品的“价值”。社交类的积分体系主要服务于更好的用户体验,让用户能够高频地体验产品,并参与到产品中,产生优质的内容并且带来更高的日活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循环体验。如贴吧的签到机制和发帖机制,都是刺激用户提高黏性、产生内容的一种激励方式,为产品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总结:社群的每个成员都有一定能量。当成员在群体内展示自己的智慧、能力时,其个人魅力才会得以体现,才能吸引有价值的人与其交往,吸引崇拜他的人关注他。

社群黏性

什么叫黏性?在群里面随便拉出一个成员,问他为什么不舍得离开社群?如果他能给你三个以上的理由,这个社群就做得非常好。

真正的黏性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最终的黏性不在于外表等外在的吸引,而是来自灵魂的吸引。社群就是人的组合,人和人的吸引在灵魂上,所以人要有魅力、有共鸣、有营养才有黏性。

用户的时间是碎片化的,要让所有用户更好地聚焦他们的注意力,就要提高社群的黏性。提高社群黏性的方法很多,比如定期讲座分享、不定期发放群福利、及时回应粉丝提问、讨论热点话题等。每个社群可以根据自己的属性采取适当的措施。

建立一个社群很容易,但要让这个群的成员愿意待在群里很难。社群总得做点什么,群成员才喜欢待在这个社群里。

社群升级

长期相处的夫妻缺乏“激情”(刺激适应了),但往往换了新的衣服,或者换了居住地点(比如突然住进了远途旅游的酒店),就容易产生新的刺激感。

比如,有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不断换包装、换概念,今天歌词瓶,明天台词瓶,后天又换星球大战瓶、世界杯瓶等,让人产生新的刺激感。

同样,社群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刻意制造新刺激,重新激活群成员的期待。

首先,要梳理并建立更清晰的社群图谱,每个成员的特点都要以大数据的方式呈现在社群运营者的面前,如每个成员具备哪些能力、特长,与哪些成员有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能否推动影响力的渗透。做这些工作是很费精力的,但是运营一个社群,想要持久发展,就必须做到这一步。

其次,持续让社群产生动力和新鲜感,还需要赋予社群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即刚才提到的建设社群需要“目标任务导向”。在每一个任务驱动之下,虚拟社群组织才可能履行自身的组织职能,带动社群往前发展。此时,社群创建人还需要加大投入,刺激并鼓励核心团队参与进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指标。

社群工具化

只有付出得多才会珍惜,就像追女朋友,付出得越多越舍不得放弃。社群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度,就由他们在社群里面付出了多少血汗来衡量,他们的珍惜度、黏度和忠诚度由他们的付出来决定。

为了减缓审美疲劳,社群需要不断地提供新刺激,但迟早有一天,群成员对社群的各种新招式习惯了,最终还是会审美疲劳,产生“刺激适应”,毕竟社群是不会换的。

为什么群成员会对社群的内容产生审美疲劳,但不会对办公室的打印机和电脑产生审美疲劳?为什么社群就不能像它们一样?因为打印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感官体验”,而是为了帮你完成一个任务(打印办公室文件)。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工具价值,并不依赖感官上的“刺激感”。同样,社群如果想持续存在,就需要具备工具价值,能够帮群成员完成某个生活或工作中本来就需要被完成的任务,而不仅仅是“提供直接的感官体验”。

所以社群工具化的标准就是:群成员在这个群里能够得到什么?有什么能够让群成员遇到某个问题就想起这个社群,就如人们上火了就想到凉茶一样。

社群游戏化

如果说外部刺激是用户得到的东西(比如金钱、娱乐、学习等),那么内部刺激就是用户自己付出的东西(比如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而内部刺激,则不容易产生“刺激适应”。

比如社群可以让群成员帮忙提供话题、提供活动策划、组织学习等,让群成员主动参与社群活动,然后得到相应的回报。刺激群成员主动参与的意愿,并不断更新内部刺激让他们的参与行为持续下去。

群成员的升级制度:粉丝群——会员群——管理群——核心群。

把活跃的群成员升级拉到管理群,安排他们帮忙管理群工作:发红包;复制传播内容;群规提醒;发起话题讨论(活跃群气氛)。

在经营社群过程中,留心总结成员的不同类型,有哪些小圈子,哪几个是运营的关键人物:谁是意见领袖、谁分享干货、谁主动维护群规、谁热心参与活动、谁鼓掌叫好、谁打情骂俏、谁喜欢灌水刷屏、谁在潜水围观……

所以,要让一个社群“活”下去,并让群成员愿意一直待在这里,总结起来就要做到:

提供新的刺激源,不断进化新玩法,推出新产品;不依赖自身的外部刺激,变成打印机这样的工具,满足群成员的某个需求;转化成内部刺激,让群成员主动做事和参与,完成群成员自己的目标。

定期做一做活动让粉丝活跃起来。在微信上做活动,做得好收益是很大的,但是花费同样也很大。微信上的活动现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有奖关注:提供给粉丝奖励,邀请用户关注公众号,但是成本比较高,可能吸引一个粉丝要花20元以上。如果此活动达到了一定规模,那么花费将不可计量,所以做有奖关注一定要有预防措施,以免负担不起费用。

抽奖活动:很多粉丝免疫了抽奖活动,这也怪市面上太多虚假的抽奖活动,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设置一些低价值的奖励给粉丝。

互动游戏:互动游戏的好处就是粉丝参与感强,而且你也可以不设置奖励,一个好玩的游戏不怎么需要花费就可以在朋友圈里获得大量的转发和参与。

H5页面:H5最近特别火,大公司玩的都很转,各种活动以及游戏都是通过H5来做的,而且做得很有创意。个人没有那么强大的研发实力,可以利用一些第三方的免费H5平台制作一些简单的H5页面。这里我推荐秀米、MAKA(码卡),使用图文就可以制作非常精美的H5页面。

内容力

任何一个社群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维系和延长这些社群生命周期的,一定是强有力的优质内容。以内容为中心,引爆社群。

高质量的内容是引爆社群的根本驱动力,内容是社群生态的土壤和水分,孕育和延续着社群的血液和生命力。内容驱动服务,衍生生态,连接产业形态,沟通社群成员之间关系,成为社群最基础也最根本的产业元素。

互联网不断进化,垂直细分,越来越个性化、年轻化,风趣、幽默、搞笑、卖萌风格的互联网文化逐渐盛行。此类内容越来越成为互联网社群的发力点,在此基础上挖掘更多的垂直细分产业成为可能。

在社群时代,真正内容引爆的要诀就是大家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包括我们运营的人,可能要从过去站在用户上面,变成站在用户下面。我们给用户一些支持,让他们去发掘和传播真正好的内容。

在谈到引爆社群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裂变式信息传播。在链式结构的网络社群中,UGC(用户创造内容)、分享、协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个网民就像拥有了一个“个人信息平台”,可以自由创造和生产信息,按照自主意愿呈现信息,或在平台上发起话题、组织活动。信息流动的过程,是激发社会网络节点参与的过程,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这些节点,与信息自身的属性相关。而促使在这种社群里节点间的信息流动有两种重要机制:转发和推荐。 转发机制决定了信息多级流动的可能性与扩散的速度;推荐机制决定了信息超越人际关系网络链条的约束进行传播的能力。

这种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上的裂变式信息传递,不仅能有效地激发、聚集人气,而且能将潜在的参与者动员和组织起来,因为人际传播更具说服力,更容易带来信任感。

在真实的社会中,信息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复杂的社会体系下,信息流动过程中包含了无数的事件、对象、个体、角色等。同一人物可能从不同信源和途径接收信息,而他在传播这些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把关人过滤掉了某些信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把关人过滤或再加工过的结果。

每一个参与信息传递的成员都会成为信息的把关人,把关的行为是基于自身知识背景、文化背景进行的。同时,新的信息又会改变自身的知识、引起记忆重组和知识创新。

个体接受社群共同话题、群体知识等内容之后会对社群成员关注的信息、知识、文化、活动产生记忆。如果这些话题和知识持续被社群成员关注,则个体会从每天推送一次的社群活动信息中再次获取这些信息,从而加深记忆,利于社群产生集体记忆、共有目标和共享储备。

转发+分享:主动分享动机

社群经营者必须先理解使用者的心态,才能量身打造适合的内容。web2.0网络分享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用户直接参与,发布自己的心情、身边的趣事、撰写文章、上传照片和视频、编制个性化档案、参与社区活动等。用户除了发布自己的内容以外,更多的往往是转载、分享别人的内容,通过在虚拟网络中建立起的群体关系进行信息的共享。

在具体的网络应用中,国内主要有豆瓣网、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人人网、开心网、博客、微博、优酷网、猪八戒威客网等;国外主要有维基百科、推特、脸谱网、谷歌阅读器、雅虎网络相册(f lickr)、Skype(一款网络电话)等。

网络分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户上传自己生产加工的文字、图片、视频、网页链接等内容,二是转载别人的内容。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分享的时代。分享是学习的秘诀,也是获取流量的最好方式。

分享也是人类非常核心的需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听到一个好笑的笑话,你总是愿意把它马上转给朋友看。你为什么愿意这么做呢?因为你觉得这样做能让其他人也感受到愉悦。分享礼品,在互联网分享的所有东西都叫作礼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互惠。把“礼品”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就看到今天共享经济的兴起。如果用户有过剩的资源,就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供其他用户使用,有时收费,有时是免费的。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你正在品尝一道美食,你会立即拍照上传到朋友圈,恨不得分享给你所有的好朋友。或者你周末去哪里玩了、去哪里旅行了、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搞笑的视频,都会在第一时间分享出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每个人都爱分享。

不得不提的是,对于社群运营来说,如果想实现社群裂变,必须要了解:为什么人们爱分享,又都分享些什么?只有当我们勾起人们内在的本能欲望——分享的欲望或者心理动机之后,才能实现病毒式传播。

病毒式传播的前提是要有充满活力的内容,让用户自发传播。病毒式传播是指能够自发传播、拥有能够引起口碑力量的内容。若要让其自发地传播出去,这项内容必须非常有趣或非常有价值,必须引发使用者产生立即按下分享按钮,立刻与身边朋友谈论的想法。换句话说,病毒式营销是有效率地使用地球上最强的营销方法口耳相传。

病毒式传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转发加分享,其策略是利用使用者口碑传播的原理,通过公众将信息廉价复制并传达。

引发病毒式传播强调的是每个人自发性的积极分享行为,它有四项必要条件,分别是正确的信息、正确的传达者以及正确的情境,同时引发谈论。

(1)正确的信息。信息本身必须拥有值得分享的价值,人类想要传达的价值非常多元,例如快乐、惊喜、独特、怜悯、幸福、有趣、好笑、特别、娱乐消遣等。

正确的信息通常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共鸣。不能引起共鸣的内容不是好信息。能引起共鸣的内容中的某个标题,或者场景能够触动你的内心,让你有所思考,或者有所启发。

第二是反射。也就是你分享的内容是受众自己形象的反射,他们通过你分享的信息证明他们也关注某个问题,或者能引发他们的讨论。

第三是表达自我。现代社会的忙碌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导致很多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和倾诉方式,于是通过网络分享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持这样动机的用户多是发布自己原创的内容,并且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应和共鸣。

第四是获得肯定。用户通过分享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获取别人的肯定。因为用户进行网络分享的时候很在意自己的人气、粉丝数量以及别人对自己发表内容的回应情况,看重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群体影响,并且从中感到满足。这里的重点是要有独特的内容。

(2)正确的传达者。传达者是在一开始接受信息及开始传达的人,是特定领域的专家或者是关系网的中心,能够敏捷反应并积极扩散的人,就像病毒一样,被感染的人通过分享的行动感染他人,感染的速度以指数级扩散。我们想要自己的信息获得注意,让收到信息的人自动再将信息转发给他们的亲朋好友,就需要找到好的传达者,也就是对信息感兴趣的人。在这一环节,我们通常会选择意见领袖或者活跃者作为传达者。一是因为任何社群中都有核心成员,也可能是社群中的其他活跃分子,这些活跃分子为社群贡献力量。二是因为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而影响力则是出于二次传播,他们才是真正影响他们形成意见,以及做出决定的因素。这里的重点就是请用户说,让用户说,让用户传播。

(3)正确的情境。情境则是时机与脉络——在什么时候,如何传递信息,是决定整体走向的关键所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用户使用工具的习惯,比如时间的节点。不同的文章在不同的情境,结果是不同的。例如:如果你要发一些电视剧的内容,晚上发与早上发,结果会大有不同。晚上发效果会更好。因为用户在晚上浏览量高。

(4)引发谈论。谈论内容的人越多,内容传播就会越广。社群运营者要把握热点话题的节奏,进而引发人们的谈论。

社群内容疯传的密码

优秀的营销内容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吸引注意力;达到沟通效果;说服消费者。你要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然后满足他。

罗珊·卡恩(Roshan Khan)说,好内容会对读者的头脑和心说话,提醒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力量,促成某些改变。好内容会激发令人心动的一刻。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生产出好内容呢?以下几点将告诉大家如何打造打动人心的内容营销。

(1)与我相关。社群里要想驱动内容传播,内容是否“与我有关”非常重要。我的形象,我的故事,我的朋友,哪怕我的一件最奇葩的经历,只要传播的内容有一个接口,让用户能非常快地生成自己的版本,那么这个内容就离“疯传”不远了。

“与我相关”即你的内容是为你的观众而设计的。比如,你的目标读者是宝妈,你必须去找大多数宝妈感兴趣的话题。

要了解一群人关心什么,就必须先了解他们。如果你提供的内容可以满足一个特殊社群的需要和期望,那么你们之间的关联度就较高。始终记得提醒自己:我写的内容和我的读者相关吗?

请记住:“永远都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不管是谁都会对“与自身有利益相关的事情”感兴趣,所以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点相当重要,但是千万别只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对待粉丝务必要让他们感觉贴心。

(2)利益诉求。如果你的网站是为了帮助营销人员学习如何使用社群网站做营销,那么内容里就要不断提供新点子。帮助一群人立即解决他们共同的问题,会让你立即拥有死忠粉。

《疯传》一书中提到,疯传的一个因素是实用价值,即你这个东西对人到底有何利益,如何把这个利益放大等。

典型的物质利益可以包括红包、打折券、优惠券等。

而对于精神利益来说,可以包括能否秀出我的格调,能否体现我的尊贵,等等。

当然,物质利益是短暂的,一次性的,而精神利益的追求相对来说更加持久和有温度。

与其空想一堆营销方式,不如引导消费者如何消费。开始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进行营销和教育消费者。好的内容营销可以让消费者懂得品牌理念、诉求,也能清楚商品与众不同之处。教导消费者如何消费才是明智的选择,娱乐消费者的同时也能说服消费者进行购买。

(3)调查:增加互动性调查。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分享他们的意见,这一点都不奇怪——人们喜欢显示自己与主流民意一致,以增加自我认同感。而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市场调查绝对是上帝给的礼物,这可以帮助他们更了解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

网络调查解决了传统市场调查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问卷调查创造互动机会!问卷调查的文章就符合这种要求,每个网友的看法、意见不尽相同,自然而然就吸引更多人来讨论,进而疯狂转载、讨论答案。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交互式问题以吸引浏览者。

(4)共鸣: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案内容。想要拟一个与众不同、有特色的内容,至少要做到令人印象深刻。

①情感化。所谓内容情感化就是在内容中加入情感。无论是文案写作还是社群帖文,情感元素都是让网友产生共鸣的催化剂。网友看到富有情感的帖文内容,更容易引发内心深层的感触,提升互动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社群编辑必须掌握讲故事的技巧以及情感释放的火候,情感元素的多寡、帖文长度、内容顺畅度等细节都必须多次尝试,小心别让故事沦为肥皂剧或乡土连续剧!

②视觉化。对读者来说,眼睛和大脑一样重要。一个视觉上吸引人的材料,比方说女牛仔上的内容,是吸引读者的强大力量。都说“有图有真相”,的确如此,图像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把重要的有益信息用黑体或斜体标示出来,可以增强内容的可读性,请记住文字不要太长。加注小标或画重点的方式,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你想传达的主旨。

视觉图像永远是品牌营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以快速而清楚地展现出特质。我们创造和分享的图像也应尽可能与品牌的性格搭配。例如当品牌试图营造出无忧无虑、悠闲的沙滩度假氛围时,可别在涂鸦墙上贴出一张不搭调的办公室上班族照片,否则会混淆读者视听。

③创意化。利用独特且独具创意的视觉设计吸引网友,提升内容的点击次数与分享次数。除了抢眼的视觉效果之外,内容的排版、文字使用、易读性等细节更是影响网友停留时间的长短的关键。网友只会选择主题明确、容易阅读、浅显易懂的内容,所以社群编辑必须归纳内容重点,让网友清楚了解你想传递的信息。

④可视化。这是一个网红加直播的年代,或者你可以理解为短视频的年代。你的视频必须幽默、诙谐、有趣,但你必须记住:视频格调必须贴近社群成员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容易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有研究数据显示,受众看完一段产品视频后,购买该产品的可能性会增加85%。李·奥登(Lee Odden)认为,内容营销与用户之间要形成一个吸引、参与、转换的循环。

⑤易阅读。有教育意义,有相关内容,但是读者不容易理解,就会让前面的努力完全白费。话题性理当成为文字的基础。读者世界中的事件会让他们产生关联感。使用比喻,譬如说,把网络内容跟通俗的电影或故事做连接。这样读者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视频时代和“读图时代”,正所谓“一图或一视频胜千言”,因此,微信、微博在呈现形式上应尽量图片化、视频化,少用干巴巴的文字进行表述。根据相关规律显示,在微信上,2 000字以内的文章跳转率(跳转率=通过一个入口进入就离开的次数/通过该入口访问的总次数)最低,而超过2 000字的文章跳转率就很高。所以在文章的组织上,可以多选择轻松有趣的视频或图片。

⑥故事化:打造交互式内容营销,让你的内容更有料。用心说个好故事,人人都喜欢听好故事,故事内容要能触动心灵,并且和人们的生活及想法有所连接。试着增强故事内容与主题的连接,让人们一看就懂故事所要表达的重点或诉求,也能让目标社群更加融入及感兴趣。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增强故事的内容呢?

每个人都喜欢好故事,它往往能刺激我们的大脑运转、加深记忆,进而影响言行。但这些故事必须“说得对,而且不冗长”,以免吸引消费者不成,反而磨光了他们的耐心。那我们该分享什么样的故事?其实只要从真实生活经验中找寻,提炼出一些有趣的精华,透过这些日常生活分享,社群造访者也将觉得与你越来越亲近,进而产生信任。经由日积月累的交流,社群粉丝将更真切地感受到品牌释放出的真诚与善意,并且珍惜与品牌所创造出的情感连接。这些无形的吸引力,将在消费者有购物需求时产生作用。毕竟,人们还是喜欢与真实、有温度的人交流,而非冷冰冰的商业品牌。给人不一样的期待,将日常的点滴整理成故事供宣传使用。服务行业是靠口碑传出来的,口碑是靠“故事”传出来的。

⑦优越感:彰显个性或者爱心/优越感。《疯传》这本书指出,“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标志性的身份信号作为判断身份的依据。人们喜欢分享,因为他会觉得这是他个人的身份的体现,会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精明、机智,获得更多好评”。这就是所谓的“社交货币”,即正能量。

如果一个内容能让社群成员彰显自己的爱心或者道德上的优越感(即所谓的社交货币),哪怕是荒诞到离奇的孩子丢失和民工车票丢失的故事,人们也有很强的动力去传播。

这里进一步提到“我们需要调整游戏规则,迎合人们向身边朋友炫耀身份的需要,构建出他们渴望的形象”。

⑧数据化:善用行业白皮书。如果今天分享的主题内容有白皮书佐证是不是更具说服力呢?对于产品上线或相关服务的效益,如果附上国外白皮书的数据研究作为证明,不仅能让消费者买得安心,更能提升品牌的观感与信任度。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的社群平台并不常见,但对于新品牌来说是一个提升品牌形象的好方法。

经典的白皮书承载着权威和传统的印记。现代的白皮书,不再只是纯粹的文本,它是能够与读者互动的。借由影片传达信息,让观众更能接收到重点及主旨,发挥内容营销更强大的渲染力。YouTube就是影片配上文字最好的内容营销典范。

总结:内容要紧扣主题,并且贯穿始终。一堆题外话还要读者跟着念下去,确实是很困难的。读者喜欢看短而集中的内文(留住读者),不愿看不知所云的散漫文体(流失读者)。

好内容就是和读者高度关联、对他们有教育意义、通俗易读、漂亮好读,开放对话又不包含明显的营销信息。

把每一则帖文当作名片好好对待。一天最多发文2~3则,在帖文下方加注一行字:“若有任何相关问题,欢迎私聊。”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找到潜在消费客户群,把留下来的粉丝当作二次营销的对象。

裂变力

社群的裂变对于社群变现来说格外重要。对于社群来说,一旦出现大规模投放曝光、事件炒作推动,瞬间就会被更多人知道,用户数量就会实现爆发式增长。

社群裂变是多个大大小小的裂变不断产生。通过种子/KOL可以触发初层社交关系裂变,但这可以影响的人是有限的。大规模引爆的裂变是开放式的,社群中不同角色的用户通过消化社群媒介(一个内容的贡献、一次参与的活动等),然后随时随地裂变。

我们必须在裂变之前,先明白裂变群的目的是什么,是卖商品还是聚人脉?想明白了,再去做裂变。

社群裂变的条件

要裂变,就一定要有种子用户,那什么是种子用户呢?就是最初在你群里的几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的家人等。如果觉得不好意思找熟人,也可以去一些第三方的平台找一些最初的种子用户,比如,百度贴吧、宝宝树、蘑菇街、微信附近的人、QQ群等。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定位找到合适的用户。

从1到N创建社群矩阵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每一个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都应立足于某一个垂直细分类行业进行精准定位。这样就可以运营若干个社交媒体账号,进而搭建起有效的社交媒体矩阵。例如,在教育领域,《中国教育报》就推出了微信矩阵,旗下有“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好老师”“中国教育之声”等10多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超过200万,仅“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就超过100万。在糖烟酒领域,《糖烟酒周刊》杂志社旗下有“糖烟酒周刊食品版”“酒说”等10多个微信公众号组成的微信矩阵,总粉丝量超过100万。在都市报领域,《都市快报》微信矩阵目前已有88个产品,涉及各个垂直行业领域,总粉丝已超过200万。

建立社群矩阵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放大社群效应,通过流量曝光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最终实现转化,更好地变现,更为重要的是串联社群。

社群是一个能自行运转的生态圈。社群经济的实质,就是社群自身的生产力和价值增值能力。社群经济中存在“多重产品”的并行或迭代现象,比如吸引品牌商在社群中进行产品赞助或定制营销,比如社群创建者为社群成员专门生产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比如来自社群成员的创意设计和开发贡献的产品,比如由群体成员分享创意和众包生产的特定产品等。源自社群内部的再生产性,是社群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最核心特征。

(1)关联性。社群与社群之间相互联系。互联网社群是依据兴趣图谱、社会关系、工作学习等多元需求聚合而成的。社群和社群之间有清晰的边界,但并不是封闭的,相反,社群和社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的多元化需求和选择、多种社会角色和生活场景的切换,一个人能因时因地因需地加入多个社群。一个人能把不相关的两个社群联系起来,无数人就能把无数的社群联系起来!

(2)交叉性。社群的性质和类型相互融合。不同的社群,虽然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功能,但在性质和类型上,有一定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很多时候,一个社群,往往既是一个产品社群,又是一个兴趣社群,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社群,比如罗辑思维。社群性质的交叉融合,源于社群的自由性和关联性。社群是人的自由聚合,人的需求具有多元性,社群的性质也就具有复杂的混合特征。这也正是社群的魅力所在。一个成功的社群,既能精准满足社群成员特定的个性化需求,又具有丰富的多元价值增强其吸引力和黏着度。

(3)融合性。社群之间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由于社群之间有相互的交叉联系,而每个社群的大小和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社群成员又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群里的成员肯定会逐渐被有影响力的社群所吸引,大的社群影响小的社群,小的社群会逐渐被大的社群融合兼并。另一方面,大社群的用户也会流失,当社群人数太多,核心成员和活跃成员的影响力经过社群内的层层传递,会逐级削弱,非活跃成员就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群体。

社群矩阵,从内容到互动到互利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是逐步实现社群运营和商业模式的一个转换。而目前来讲,获取流量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各家自媒体平台,也就是刚才所说的“节点”。摸清并利用好各家自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内容产出多家同时发布,就完成了自媒体矩阵的构建。建立社群矩阵主要有两个技巧。

(1)自媒体矩阵。根据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特点,建立起“社交媒体矩阵+群”的社群战略。举例说明:“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为一个自媒体,“百家号+百度知道+贴吧”是另一家自媒体。如果这两个自媒体账号都用“王易”相关词句命名,如同姓氏一般,平台位置无论怎么变化,都不改变其本宗、灵魂人物、专注的领域。如此这般多个平台构建起来,就形成了自媒体矩阵。

需要注意的是,矩阵的构建需要一个纽带来连接,这个纽带可以是名字,也可以是同一个人物形象,或者是一个专注的垂直领域定位。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就是近年“IP”概念大热的原因。

但是自媒体矩阵也不是非要一个不落、越全越好。每个平台都有其倾向的受众群体或用户画像,比如天涯上职场白领精英较多,豆瓣上文艺小清新多些,要根据自己输出的内容或企业产品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投放搭建,否则会做许多无用功。

(2)标签化矩阵。社群就是带有知识标签的平台小站。以重新发现冰箱价值为基点,就可以有几个社群。“冰箱是保鲜盒”,“冰箱是孩子对于极地的想象”,“冰箱是菜篮子的终端”等,这几个概念代表了几种用户价值,也可以说是“冰箱”这个母标签下的子标签。员工可以根据这些标签,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知识能力进行分类聚合,社群自然形成。

就像规划一个论坛一样,最开始的几个标签要由网站搭建者自己设定,以后则靠使用者自然生成。此外,这样的社群带有先天的无边界性。一个社群管理者如果想让自己的社群活跃起来,不可能指望组织内成员的知识背景,而是要大量吸收认同自己理念的在线资源。这样,在知识维度之内,组织可以悄无声息地完成资源的快速配置。

组织平台要承担小组运营的成本。标签过于密集,会导致资源浪费。这个时候,组织就要担任平台管理者的角色,对标签的设置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防止资源的浪费。概念可以发散,但是在聚集成社群的时候,要有一个自发筛选的机制,让社群的数量和质量可控。可以对社群进行分层,大社群之下有小社群,小社群之下有微社群,这样既能保证人人可参与,又能保证不造成过大的资源浪费。

活跃度

公司的同事小吉是个社群爱好者,加入了很多社群。他每天最郁闷的事情就是天天维护这些群要花费很多时间。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一开始玩社群时很激动和兴奋,但当怀着良好愿望加入社群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群里充满灌水、刷屏、广告,甚至两个群友一言不合,讨论变成争执,愤而退群。而群主也会因各种琐事纠结,人数还不能太少,少于30人不成群,超过80人就开始热闹,超过500人又乱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发言,最终成了一个死群。

很多做运营的小伙伴会发现,建立一个社群前期很简单,但是人数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社群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为什么社群活跃度下降飞快?大家都加了非常多的群,有QQ群,也有微信群,但不管什么样的群,可能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一开始非常活跃,但过不了几天,最多一个月,就没有活跃度了,慢慢死掉。大家待在群里,每天只看到有几个人发发表情,问问好,偶尔丢一篇文章,于是便不知道这个群有什么价值,自己在群里有什么用。

另外群成员的密度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社群要达到一定的人数,才有可能讨论得起来。如果群的人数不多,再有一些群友时间上不匹配,能够参与讨论的人数就少,就很难活跃起来了。

社群成员的活跃度可以划分为高活跃、中活跃、活跃、不活跃。高活跃的人最好是社群的价值输出者,即拥有内容创造的一群人,他们能够围绕社群的主题和目的做内容的原创和内容的分发。中活跃是一群能够参与互动和评论的人,高活跃者发出内容,中活跃者就会开始讨论。低活跃者是参与但不发表评论的人,他们点赞送花。

社群中最重要的是高活跃的人群,要把他们培养成内容创造者。我们看到很多社群里面高活跃的人在点赞送花,中活跃的人在闲聊,这个社群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变成灌水群,真正质量高的社群成员反而会退群,这些也是需要我们沟通和布局的。

社群的生命周期

如果群里面还有个别积极热心的粉丝,可以把群转移给他运营和管理。如果群里面发现个别值得长期交往的粉丝,可以邀请他加入核心群。

群运营者的主要考核指标多为群活跃度。然而要想运营好一个群并不容易。群如同产品,也有生命周期,群的生命周期短则一两周,长则一两年,而能够维持一年以上的群少之又少。很多微信群和QQ群在活跃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之后就变成了死群,这也是社群运营者颇为头痛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判断社群存活的时间。

假设被连接数是不变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连接,也就是分子不变,分母不断变化。

从上面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

第一,社群数量越多,管理成本会越高。

第二,新会员增长的快慢,决定了社群发展的快慢。

第三,当社群人数增加、管理成本提高后,如果没有适合社群的产品满足用户,社群的黏性会减弱。

用户参与社群质量

用户参与社群的质量与活跃度还有时间精力也决定了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我们可以从这个公式中得出一个结果:互动不变的情况下,用户进入的群越多,社群死亡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举例来说,我们有可能主动或者被动被加无数个群,甚至是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进群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想通过群加粉,二是新鲜感驱动,认为要加入别人的群去看一下。

从用户参与社群的公式来看,我们可以把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效阶段。我们误以为加入的群越多,收获越多。其实不然,你的时间跟精力有限,不可能在100个群里积极发言,所以这样加入社群的其实是无效的。

第二阶段:分化阶段。如果我们入群的个数是固定的,我们互动跟发言数高,这样的社群就会很活跃。当然,内容全是广告的群除外。

第三阶段:死亡阶段。对于用户来说,如果群里的干货不够,或者群里广告盛行,那么这个群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品牌社群的成员分为四类。第一,浏览者。这些人是那些经常浏览社群以寻找信息的人,但是他们并不把自己归属到这个群中。第二,积极参与者。积极参与者是对社群有极高承诺以及忠诚度的人,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第三,较少光顾者。较少光顾者一般是一些年轻人或者产品的新使用者。这些人在今后可能会转化成任何类型。第四,贡献者。贡献者是那些对产品有深度了解,但并不频繁参与社群活动的人,他们由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组成。

对于社群运营者来说,我们如何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大技巧。

(1)自管理。所谓自管理并不是管理社群,而是从社群中挑选活跃分子轮流管理社群,通常包括管理社群新成员的审核,告知社群的规则,协助群主对社群成员进行培训。

(2)树标杆。在社群运营当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标杆成员,关注并扶持自己的社群标杆成员,帮助其推广和曝光,使你的社群培训出能成熟化运营的核心社群成员。

(3)更新。社群在运营过程中因为新鲜感、互动率缺少,社群开始变得不活跃。这时,我们需要更新社群成员,也就是不断地吸纳优质的新成员加入。其次我们要更新社群的话题,通过话题的互动或者热门事情的讨论,更新社群内容。

(4)激活。激活社群的核心是通过发现别人的兴趣爱好,提供他们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和资源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除此之外还有互动、优惠及其他营销策略。大家要明白一点:社群成员聚集在一起,可以归结到一个简单的词语——归属。社群是一群人(或动物),在同一环境里彼此互动。产生社群的不是分组,而是小组内部的互动。那些互动以及互动产生的归属感,来自一种特殊的经济:社群经济或社群变现。切记一点:激活社群的最终目的,是让社群成员发自内心地想和其他社群成员在一起,相互影响和合作,包括相互帮助、参加集体活动、宣传及参与增强其价值的活动。

【案例14】猫眼电影:需求产生社群运营模式

猫眼电影积累了大量的影迷用户,这些用户都是习惯去影院观影的购票用户。分析这个群体的需求,可以归纳为购票优惠、线上交流、线下聚会、提前观影、读写影评等。依据这些需求可以判断出,线下聚会和线上交流更适用社群运营的模式。

线上交流,是指用户在群里和App上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正在热映的电影或明星动向等,这属于用户的兴趣属性;线下聚会,是指用户组织集体观影和聚会活动,通常是同一地区的用户才会参加,这属于用户的地域属性。猫眼电影从用户这两个属性出发,引导用户建立影迷类社群,希望覆盖万名活跃用户,从而拉动产品的活跃度。

首先,在已有的核心用户中找到合适的社群领袖,通过对其培训辅导,给予资源支持,建立起两个社群作为标杆,然后开始上线页面正式招募。在首次招募中,这两个标杆社群的作用很大,可以帮助浏览用户快速理解这件事,同时也发挥了榜样的力量。

其次,通过站内资源和站外渠道推广招募页面,报名者可以加QQ向官方咨询详细情况。这个环节可以由一位核心用户负责讲解和筛选报名者。

再次,筛选后的报名者进入新建社群的阶段,由官方协助确定社群的主题、制度和管理架构。这些工作本应由社群领袖完成,但在运营初期,官方还是需要做很多沟通培训的工作,扶植这个体系。一旦度过这个阶段,社群就会自发运转起来。

最后,帮助这些新建社群的领袖招募成员,快速将这些社群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样就成为第二批标杆社群,让持续观望的用户感知到这个爆发性增长,吸引新用户参与,从而继续扩充社群规模。

这四步完成后,整个社群体系的架构就建立起来,慢慢开始自运转。从具体效果来看,猫眼电影建立了50个城市的地方分会,基本覆盖了购票用户最多的几个城市,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之后,再将这批用户转化为App的活跃用户,可以提升贡献用户的量级。

假设社群覆盖1万人,每周有40%的用户转化到线上,也会有4 000名贡献用户。这些“头部”用户可以及时贡献优质的影评和话题,对产品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另外,分会还可以立足各个城市,协助猫眼电影持续做纵向的品牌渗透,虽然很难用数字衡量短期效果,但也算是收益之一。

与猫眼电影的案例类似,还有很多产品也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比如美食、旅游、音乐、体育等,所以这类的产品都可以尝试套用这个社群运营模式。

社群高活跃度的六个原则

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微信的发展使社群无处不在,社群成员的沟通变得更加及时高效和多样,使建立社群变得更加简单,几十秒的时间就可以拉起上百人的大群。建立社群十分容易,但怎样让社群高效、持续地运转下去则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社群的维护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加入很多的社群圈子,有同学群、家庭群、兴趣群、商业群等,好多群的信息根本没有时间看。

每天有无数的社群诞生,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多个社群。重要的是,人们会为自己加入某些特定的社群而产生优越感,从而引以为傲。对于从事社群运营的人来说,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社群的活跃度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第一,有内容的没用户,第二,有用户的没内容,第三,没有黏性。

社群是一种无边界时代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存在感即如果你不在社群你就会被边缘化,人的社会属性就会缺失;成就感即你在社群里说话、发起活动,有人认同有人响应。

社群缺少活力的四大原因如下。

第一,建群的目的方向有问题。一开始就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建这个群,目的是什么。

第二,缺少管理。追求为建群而建群,没有考虑社群后期的管理维护。

第三,群成员质量低。群成员鱼龙混杂,质量相对低,层次相对低,或者说不在一个层面,缺少价值。

第四,缺少活动支持。一个社群要想做出生态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有价值的活动做支撑,线上线下相互促进补充。

随便拉一个群很容易,但要建立一个社群有难度。所以我们要考虑两点:创造群、留住群。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两点:吸引粉丝、留住粉丝。那么社群如何保持高活跃度?主要是六个原则。

(1)身份感。身份感等于身份认同。社会心理学者认为,要全面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必须了解他是如何构建自己和他人身份的。“对于身份的建构与认同被认为是在网络空间自发形成的虚拟社区里,网民愿意参与并为社区做贡献的心理来源,满足了人们在实体世界中难以获得的心理需求。一是通过寻找‘我’和‘我们’的差异获得自我认同,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差异获得社会认同。前者使得个体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后者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可见,成员一旦建立社群身份,即意味着把自己看成该社群的一员,具有与该社群成员共同的特征,或者说该社群拥有了某种社群共识和共享价值观,这种“类化”的机制最终促使社群成员愿意遵守社群的规范。

什么叫身份感,就是你的社群既然不是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微信群,那所有的成员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称谓。从结构上看,传统的虚拟社群,如聊天室、BBS、网络论坛等的重要特征是有一个明显的边界,就像画地为牢的“圈”一样,社区的活动都在这个明确的“地界”内。加入某个社区,会有明显的行为标志,如在社区注册,而每个社区也有一个明确的名称。当他意识到自己归属于某一虚拟社群,将引发一个虚拟社群身份的类化过程,激活他的群体身份,形成该社群的集体意识。如果没有统一的称谓,它还叫社群吗?描述群体身份,贴一个常规意义的意识形态(正义性)的标签,采用成员间互动交流的形式,构建起一个集体的隐喻幻想,以形成社群的共识与归属感。

(2)仪式感。仪式感就是以一些特别的形式、特定的动作彰显这个群的特征。比如大家进群之后,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欢迎程序,要有一套仪式。这个仪式,就是这个社群独有的。所有做社群的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感,因为仪式感可以让社群更有传播点,更有记忆点。

仪式感通常体现在入群的时候,比如说入群的自我介绍,发红包或者曝出一张自己的照片,进群后修改群昵称。有的社群人少或者为了便于管理,会将所有的成员进行排号,进群之前到管理员那里统一报名,管理员根据现有的情况发放一个号码,进入群中后根据发放的号码修改自己的群昵称。用号码是为了便于管理,当后期人多的时候可以区分哪些是老学员,哪些是新学员。仪式感很重要,它代表着成员正式加入了这样一个群体,会让人觉得自己是群体里的一员,当群中有讨论消息时,他也会更加关注,并且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