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廚也「坑爹」 豆腐野菜花費數千兩銀子

金庸小說《鹿鼎記》裡有個情節,說韋小寶因救駕(太后)有功,擢升為五品銜的御膳房總管。後來翻拍的同名電視劇也大多堅持了原著說法,其實值得商榷。清代的御膳房一般由內務府總負責,並未單列御膳房總管這個職位,恐談不上具體品級。

御膳房,顧名思義,是給帝王后妃們做飯的食堂,掌勺的俗稱御廚。先秦時期,主管王室膳食的叫「膳夫」,御廚一詞正式出現於唐代。如唐人盧言的《盧氏雜記》載:「唐御廚進食用九飣食,以牙盤九枚裝食於其間,置上前,並謂之『香食』」。清代養心殿御膳房的老大叫庖長,一般設置兩名,分領副庖長各一人、庖人27人,另有拜唐阿(領班)以下約200人,可能要分為白班夜班,上述諸人統稱為「承應膳差」。韋小寶所擔任的「御膳房總管」大約相當於庖長之一,並不真正下廚為康熙皇帝做飯,掌勺的應該是「庖人」。

皇帝節儉,御膳房卻不敢怠慢

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全是為了吃喝,可見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大系統中的份量之重!貴為天子的帝王家也不例外,嘴巴上的講究以及因此產生的海量消費,尤令後人歎為觀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嘴巴饞,御廚們就得挖空心思去琢磨廚藝,各種豪奢精緻的美食美飲由此不絕的誕生,既推動了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為御廚們「坑爹」衍生出不足為外人道的諸多貓膩。舉幾個例子說說。

漢文帝劉恆比較節儉,曾「親耕籍田,以供粢盛」,也即是自己種植以滿足食用,不需百姓「納糧」。然而御廚們的字典裡從無節儉二字,他們依然按月去內庫支領皇帝膳食所需。大把大把地花錢,靡費有增無減,使文帝地詔令如同一張廢紙,有司卻不敢追責。

隋高祖楊堅「常節儉,重民心。」生活儉樸,「平是飲食不過一葷,所乘,所穿,所住,極盡簡陋。聞災民無飯吃,流淚,而一年三月多不再吃葷」。一個葷菜,對皇帝來說,夠節儉的了,可這「一個葷菜」到了御廚哪兒,跟楊堅的初衷已然大相逕庭。每日每頓換花樣不說,單說每個葷菜的採辦,就高達「開皇五銖」近千錢,足夠中產之戶五口人一月的生活開銷了。

李世民在貞觀年間也提倡儉樸的生活方式,要求御廚給他做一些清淡的膳食,如每餐一樣主食外加兩三個菜品即可。但御廚們哪敢怠慢皇帝的胃呀,奉詔是奉詔了,可花樣卻在不斷的翻新。一個主食變成了「百花糕」、「清風飯」、「王母飯」、「紅綾餅餤」等等,兩三個菜品變成了「渾羊歿忽」、「靈消炙」、「紅虯脯」、「遍地錦裝鱉」、「駝峰炙」、「駝蹄羹」等等。李世民也並未覺得奢侈,反而經常將這些美味分賜給朝中的文武百官,引為籠絡之策。

採買肥差,由皇帝的寵幸和親信充任

當然,採辦食材的活兒,是個肥差,大多由皇帝寵幸的太監或親信充任,未必輪得到御廚,但御廚從中分油水,又稱「份例錢」,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金庸先生並未杜撰,而是有史料支撐的。

如清代道光皇帝喜歡吃冰糖肘子,內務府經常派人去市集採買,「上下皆有分項」(《清史稿》)。這個「上下」應該包括御廚的。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御廚調製出好滋味,皇帝怎麼能百吃不厭?偶然的機會,道光皇帝聽說他吃的冰糖肘子每次要50兩銀子,大吃一驚,從此吩咐御膳房,每年除了他生日那天以外,都不吃這個菜了。如此一來,御膳房上下也就少了一個賺外快的機會。

除了在食材採辦方面「坑爹」之外,御廚們還想方設法地增加名目與消耗,以配合採購員們大肆斂財,藉以分贓。比如明代的御廚就是這方面的行家。

豆腐、野菜,也要花費數千兩銀子烹飪

朱元璋坐了江山後,嘗盡宮中珍饈百味。一日,與馬皇后憶苦思甜,念及貧賤時想吃豆腐而不得,歎息不已。馬皇后賢淑,進言:「大明初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陛下當以節儉治天下」。朱元璋稱:「善!」於是下詔:崇尚儉樸、禁止奢華,從朕做起,每飯一盤豆腐足矣。他還明諭後世也照此執行,使皇子皇孫們「知外間辛苦也」,這成為明朝自始至終的一條皇家家規。

但是御廚們又是如何烹製這盤豆腐的呢?清代吳騫《拜經樓詩話》裡說了一個故事:明代京城官署中,翰林院是清水衙門,皇帝用膳後,窮酸的翰林們就向光祿寺討要剩下的御膳,以解饞或曰改善一下生活。一天皇帝飯畢,一個年輕的翰林去晚了,只端回一盤豆腐,大為懊惱,放在桌上生悶氣。一個積年的老翰林見了,十分高興,「你不吃,在下就不客氣啦。」說著端起豆腐,大快朵頤。你道真是豆腐?原來這潔白無瑕看似豆腐的東西,卻是用幾百、上千隻鳥的腦髓做成的,但誰敢說它不是豆腐呢?

當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御廚們為了摟錢,可謂挖空了心思,一盤幾文錢的豆腐,到了御廚們這兒,食材一變換,沒有數千兩銀子是做不成的。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也曾學太祖吃野蔬糲食。但御膳房同樣想出了變通之法,為他加工野菜那是「門道」多多:「先將菜放在生鵝肚子裡入鍋悶煮,鵝熟,取出菜,用酒浸一浸,再淋以香油,拌以調料,裝盤上桌」。這樣一來,原本價格低廉的一盤野菜,實際開支就上升數十倍,御膳房上下個個有得賺。崇禎皇帝哪裡知道其中的貓膩,夾一筷嘗嘗,嗯,味道不錯嘛,誰說百姓吃糠咽菜苦?於是繼續催逼各地餉銀、賦稅。

御廚們這一「坑爹」不要緊,把大明江山很快給「坑」完了。誰敢說明朝滅亡的原因跟御廚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呢?

實際上,無論御廚們如何「坑爹」,他們的「爹」其實吃的並不多。許多時候,皇帝高興才吃一兩口,不高興還不動箸呢。清代宮廷裡有一條規矩,「吃菜不過三匙」,剩下的分賜給他人。我們看清宮戲,在皇帝的膳桌旁一般還另設一個几案,就是以備賞賜用的。比如韋小寶,就經常在康熙膳桌旁下首陪皇帝一起用膳。韋小寶做「御膳房總管」,同樣也是有意無意地在「坑爹」,還未上任,就有大把的銀票進賬,其後的吃喝也完全的「公款化」了,御膳房的任何進項,他都要拿大頭,儘管他把康熙當朋友,儘管康熙也並不提倡奢華。

歷史教訓多多,今人不可不察:制定出台一種政策或法規,並不難,難就難在實施過程中不被打折扣,難就難在如何防範下面執行時的「變通」。別以為皇帝的敕令就能「威加海內兮」,如果監督不到位,僅憑下面自覺,恐怕皇家御廚「坑爹」的故事還將不斷出現,廉政節儉之風也只能漸行漸遠了。

《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