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節


秦震興奮的看著羽東,羽東微微笑了笑,對秦震豎了一下大拇指。這也真是命中注定,沒想到秦震慌亂之中摔的一跤,竟然將他們帶到了欲尋不得的下一層。
第一百六十七章太子扶蘇
「你說……太子扶蘇真的在這裡生活過麼?」這是秦震在冒出水面的時候,說出第一句話。他究竟是在問誰,他自己也不知道。只不過看著周圍明顯的人類遺跡,他心中感到一陣茫然。
「我想,他一定在這裡過……」羽東篤定的說著。並且快速的游向了這一層的岸邊。這裡和渤海國以及不一樣,憑心說,渤海國的遺跡稍微顯得有一些潦草,而且怎麼看都是一個附屬強國的樣子。而現在他們所到的地方卻不同,每一處石壁都是雅致的雕刻,四周散落著無數青銅器皿。
秦震無法相信的睜大了眼睛,因為歷史上的扶蘇,早就被李斯和趙高合謀害死了!他在秦始皇死的那一刻,也就跟著一起死了……可是現在……事實卻在強迫他們接受違背歷史的現實---扶蘇沒有死,至少當時沒有死!他只是隱居在了普天之下誰也無法找到的地方,渤海之下。
要知道,一個人就算對歷史再不感興趣,他所認知的歷史,也是很難改變的。就比如,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八國聯軍進攻清朝的事情,可如果現在忽然告訴大家,圓明園是失火被毀,慈禧沒有垂簾聽政,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的天數發生的……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如今他們要相信太子扶蘇當年沒有死去的事實,確實有一些困難。
上了岸,羽東第一件事就是朝著一面刻滿篆文的石壁走了去。
海水的侵蝕,親年歲月的斑駁,並沒有完全抹煞了這些字跡。石壁上的字跡秀雅雋挺。人常說,字如其人。這清瘦的舊字跡,彷彿能映照出當年字跡主人的風雅絕世。
「這是……扶蘇寫的麼?」秦震看著那一行行懺悔的字跡,很自然的推斷出了筆者為誰。
羽東沒有說話。只是怔怔的看著那些古篆字。大概所有的人都未曾想到,那驚艷絕倫的華夏第一太子,扶蘇……竟然唯一留下的親筆就是一段悔過書。
他認為自己是大秦的罪人,是華夏的罪人。文中甚至提及到他情緒激動時的想法,他覺得自己是毀滅了大秦的第一罪人。
至於為什麼會這麼說,還得從扶蘇的仁慈說起。
一直以來。歷史上扶蘇唯一的正面形象就是陰柔唯美,寬容大愛,絕世風華。也正因如此,雖然秦始皇嬴政從來沒有立過皇后,從來沒有立過太子,但是在他病死途中之前,還是親自下了遺詔,要扶蘇回咸陽舉行喪禮並且繼承王位的。始皇嬴政雄才大略,他十分清楚該把王位傳給誰。由此也能看出。秦始皇並不是一心「仙」迷心竅,認定了自己一定能長生不死。如果他真實那樣愚蠢,就不可能在臨終之前傳召扶蘇回咸陽。他很清楚,自己一旦閉上了眼睛,必須得有一個人來繼承他的大秦江山。這個人,非扶蘇莫屬。
但問題就出在,扶蘇和那五馬分屍的李斯向來就有矛盾。從勞民傷財,到焚書坑儒。扶蘇和李斯的所有想法。幾乎全部都背道而馳。扶蘇就像是秦朝之後,大漢的儒家份子一樣。溫文爾雅,被法家排斥在外。
這段悔過的話,不難看出,扶蘇有後悔。他清楚外面世界發生的一切,但是卻沒有能力再去轉變。他恨自己,他怪自己。他怪自己的仁義和懦弱。如果他早知道胡亥繼承王位會比秦始皇還要暴政的話,那他斷然不會選擇就此「赴死」,人間蒸發。
他不會以「君讓臣死,父讓兒死」這些荒唐的理由,輕易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扶蘇當年繼位。或者知道了李斯假傳詔書,一怒而揮軍咸陽的話,那……還會有陳勝起義麼?劉邦項羽還會有楚漢之爭麼?也許整個中國的歷史都會改變。如果扶蘇知道,他的死、他的消失,徹底斷送了幾輩人的心血,斷送了他父王嬴政一生的拚搏,他還會選擇應詔自殺麼……?
從懺悔銘文中的字字句句可以看出,扶蘇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秦始皇要他繼承王位,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也間接證明了,秦皇的眼界之高原。
《陳涉世家》中曾經提過這樣一句話: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乃公子扶蘇。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陳勝,他雖然起義造反,但是他當時不過就是一個服徭役的人而已,就連他都如此擁護扶蘇,可想而知扶蘇在老百姓心中廣受愛戴的程度。
這片石壁上的文字徹頭徹尾的寫了扶蘇的掙扎和痛苦,他對六國百姓遺民的政治主見是重在安撫,以此來化解六國與秦國的直接仇恨。就當是秦始皇的所作所為來看,以此來收服六民的心,絕對是一種上策。由此可見,扶蘇在仁義寬厚的性格基礎上,也是很有政治遠見的。
當扶蘇被下旨去幫助蒙恬建築長城的時候,他的軍事才能也徹底被激發了出來。由於扶蘇抵禦匈奴,屢建奇功,他在軍中的威信也與日俱增。再加上他溫厚待人,謙遜有禮,更是逐漸形成了一批支持他的隊伍----蒙氏。
要知道,蒙恬、蒙毅這兩兄弟在秦朝的影響力有多大!這也就證明了扶蘇當時的威信和被期望的有多高了。
也許,扶蘇自己是知道的,他若是想要稱帝很簡單、很容易、甚至可以說是上應天意,下順民意,而且還如了始皇嬴政的願。以他在軍隊和民間的威望,只要他公子扶蘇振臂一呼「清君側」!!那秦二世的皇位就絕對會是他的。
可是,或許扶蘇真的是太善良了,他的仁義變成了他的弱點。他的仁義變成了他必須走向死亡的關鍵。因為他怕戰火一起……剛剛才太平了幾年的百姓就又要遭殃,剛剛穩定的大秦基業就要在烽煙戰火中搖搖欲墜。也或許是扶蘇不願意手足相殘,他不想與胡亥爭奪皇位。反正都是嬴政的兒子,他不在乎,他不介意……只要是有人能夠替嬴政繼續掌管大秦江山,這江山是誰的,他無所謂……
也正是因為當初這一念之差,如今才有了這渤海之下,滿牆佈滿血淚的懺悔書。
扶蘇認為,不管他當初有功有過,最後他終究都是以「死」來逃避面對了一切。他讓百姓將士們失望了,他讓千古一帝嬴政失望了,如果他但凡有一點兒嬴政的霸氣和魄力,最終的結果可能都不會是後來的樣子。
儘管扶蘇的死有太多太多無法解釋的疑點,可他的離去仍然是斷送了大秦王朝復興的最後一絲希望,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一統華夏的王朝,就這樣結束在了戰火硝煙之中。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情況是:「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捨,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也就是說,李斯派遣的使者到了,給了扶蘇詔書。上面是李斯假傳的皇詔,要扶蘇自殺。扶蘇聽後悲痛欲絕,但是仍然選擇了自殺。當時扶蘇的身邊只有蒙恬,蒙恬勸扶蘇,皇上在外面,根本沒有立太子,咱們三十萬大軍鎮守邊疆,公子你才是掌管的人,這是天下的重任!今天看見一個使者前來,你就自殺?你怎麼知道是不是假的?是不是詐?要我說,回信好好問問,問對了再死也不遲。
可是扶蘇仁人,他卻告訴蒙恬,我爹要我死,我還有什麼好問的?
歷史的記載,到此為止。後面到底怎樣了,恐怕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可是扶蘇傻麼?他缺心眼兒麼?不,絕不是。這封明顯有著很嚴重問題的詔書,他不可能看不出來。
只是,史書無記載。或者說,當初項羽的那一場屠殺,那一把大火,真正留下的秦朝史官還有幾個?真正留下的大秦歷史還有多少?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漢朝撰寫出的前朝事跡。於是,秦始皇的十惡不赦開始出現了,秦始皇的暴戾專行開始出現了。而關於扶蘇,更是一筆帶過,只留給了世人驚鴻一瞥。
誰也不知道扶蘇到底怎麼死的,也不知道蒙恬後來是怎麼做的。那段久遠的歷史,就這樣被後人模糊而清晰著,就這樣被後人篡改而廣而傳之。
今天,看過了扶蘇的這一面石壁的懺悔書,他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真相。終於明白了,大秦第一太子,公子扶蘇最後的結局究竟是如何。原來,沒有懦弱逃避,也沒有婦人之仁,扶蘇到底還是聽從了蒙恬的話,躲避到了黃渤海之下,守護九鼎,也順便觀看秦朝的後世。
也許當初他們本來是想,讓扶蘇先在這裡守著,一旦胡亥不是仁君明主,到時候就可以說服扶蘇揮軍咸陽了。可最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扶蘇在這渤海之下悔恨了終生,他除了守護了九鼎,什麼都沒有再做到……
第一百六十八章古怪人臉
看過了這樣的一段歷史之後,秦震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是有些可以理解羽東為什麼如此欣賞公子扶蘇了。
或許,他不是一個有魄力的霸氣君主,但是他的仁慈寬厚、謙遜風雅,卻值得後人高看一眼。
秦震觸摸著那飽經了歷史滄桑的字跡,喃喃低語道:「公子扶蘇,他就這樣在這裡度過了他那本該不凡的一生麼?」
很難想像,一個如此驚艷卓絕的人,竟然會像個犯了天規的謫仙一樣,被囚困在這渤海之下……那是怎樣的一副淒涼場面。
也許事到如今,他們就算是想找到扶蘇的遺骨都已經不可能了。唯一能與扶蘇有交集的碰觸,恐怕就是接下來驚險詭譎的一幕幕了。因為扶蘇既然沒有回到外面的世界去扭轉大秦的結局,那他畢生的時間也就都只剩下在這裡研究如何守護九鼎了。
像扶蘇這樣的文武全才,他設計出來的「保險措施」,一定不簡單。所以他們大家誰都不敢掉以輕心,深知在這裡即將遇到的危險是怎樣的。
在這面寫滿了悔恨字跡的石壁背後,就是一道巨大的石門。想蒙恬扶蘇連長城都能築的起來,這海底的建築,應該也是根本就不在話下的吧。
當他們大家來到了石門之前時,同時都看到了石門上有一個怪異的雕刻。那是秦震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就像是一個水銀的人臉在垂著淚……這、這模樣實在是太怪異了。
就說吧,扶蘇這一層不是那麼好走的。還沒進門呢,大門上的古怪雕刻就把他們給難住了。不管這處遺跡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既然打算在石門上裝飾石刻,那怎麼說也不該弄了這麼個怪東西才對啊!
老顧在一旁也是看著那個人臉不禁苦笑道:「這公子扶蘇是不是也太多愁善感點兒了?後悔的話寫滿了一面牆,現在還來個哭泣憂傷的臉刻在大門上。他怎麼那麼……」
沒等老顧說完,羽東就在一旁接道:「你說錯了,這張臉是一個警告標誌。垂淚的樣子,應該是要告訴來者,進去了,就別後悔。沒有退路了。」
聽羽東這麼一說。老顧也是一臉的錯愕。大概是聽扶蘇的故事多半都是溫文爾雅的,沒想到他竟然也會有這樣的一面。
「這……這公子不是很溫柔的一個人麼?怎麼還能幹這種事兒?聽著挺嚇人啊!那門後面,你們說到底會是什麼呢?」老顧好奇的看著那張石刻的臉。
《大漠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