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只有兩點可以懷疑,其一,葬在山谷裡面的人不是曹操;其二,沒有葬正穴位,或是落葬的時間出現差池。
據史料稱,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操可能是預感到自己壽數將盡,特地頒布了一道《終令》,安排身後之事。因他對鄴城有著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門豹在鄴地投巫開渠的英明果決,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墓地與西門豹祠比鄰。
不久,曹操病逝於洛陽,臨終前他留下《遺令》:「殮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遺囑,將其遺體運回鄴地安葬。
但據民間的說法,曹操出殯之日,四門皆出棺槨,分葬於數十座早已經準備好的墓穴內。曹操七十二疑塚,自此起始傳天下。
「漳河纍纍漳水頭,如山七十二高丘」。曹操墓七十二疑塚的說法在宋代以後進一步強化。宋代後期,宋金對峙,宋朝出於政治需要,以蜀漢自居,謾罵金朝為奪權竊國的曹魏。金朝乾脆就以曹魏為正統,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但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經難以辨認,於是,金人也就將錯就錯,以七十二塚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
到了元代,人們對軟弱慘遭滅亡的宋王朝既同情又懷念,同時對元朝異族統治極度不滿,於是借古諷今,更加醜化曹操的形象。元末羅貫中寫《三國誌通俗演義》時,也是秉承了這種思想。清代毛宗崗根據陶宗儀的《輟耕錄》等資料,在《三國誌通俗演義》中加入了「又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的句子。從此以後,漳河岸邊的北朝墓地也就被傳成了曹操的七十二疑塚了。
小說家之言雖然近於荒誕,但曹操生性多疑卻是史實。早年曹操起兵的時候,由於軍餉不足,便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
《水經註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塚,破棺,收金室數萬斤。」
曹操擁兵百萬,征戰那麼多年,其軍費開支之大,又豈是挖掘幾座陵墓所能夠的?所以在曹操的有生之年,究竟挖了多少陵墓,恐怕連他自己都算不過來。
試想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在生前挖了那麼多人的陵墓,死後肯定也怕別人來挖他的。所以,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雖然曹操生前立下遺囑「儉葬」,可是他一死,恐怕就由不得他了。身為兒子的魏文帝曹丕,再怎麼著,也不可能讓老爹在九泉之下窮得叮噹響。
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生前並不節儉,每次賞賜有功之臣,也是從來不含糊的,這就是為什麼曹操為人奸詐,卻有那麼多謀臣良將為他賣命的原因。
一個生前不節儉的人,又何以高調地提出死後「儉葬」呢?那就只有一種解釋:他要告訴天下的盜墓賊們,我的墳墓裡沒有值錢的東西,別來挖了。
像曹操這種踩著別人的頭顱爬到權力頂峰的人,其仇家之多,肯定是數不過來的。那些想要報仇的人,在仇人已死的情況下,唯一能夠發洩怨恨的最佳手段,就是掘墳開棺戮屍。
當然,像曹操那麼聰明的人,自然是不會讓人掘墳開棺戮屍的。所以,曹操一面提倡「儉葬」,一面秘密安排諸多疑塚,讓那些想挖他墳的人,挖來挖去都挖不到他的真墳。
事實證明了曹操的精明。才幾十年的時間,司馬氏就篡奪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對曹操有宿怨的大臣們聯合起來,四處尋找曹操的真墳,想把他開棺戮屍,以謝天下。可這些人挖遍了七十二座疑塚,就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墓葬所在。
不過,有民間傳說,那些人在一個白髮老頭的幫助下,於洛陽以西的堤旁鑿穴,深入洛水河床之下,終於找到了曹操的真墳。士兵們進入墓室,將金銀財寶一掃而空,又把曹操的屍體搬出,剁成碎塊,甩入河中餵了烏龜。最後,官員們吩咐請出白頭老人,準備給他官做,可是老頭消失了,像神仙一樣無影無蹤。官員們後來經過多方打探,才知道老頭之所以曉得曹操的墓地所在,是因為他是黃巾起義張角三兄弟的後人。曹操是以鎮壓黃巾起義發的家,當年,張角在廣宗病死,黃巾起義失敗。參加黃巾起義的將領們,為了保護自己領袖的屍骨,在鄰近的縣埋了許多假墓碑,欺騙官軍。官兵們找遍了方圓三百里地面,挖遍了幾十座立有「大賢良師」的張角墳,也沒有找到張角的屍體。只有曹操不肯善罷甘休,他依靠手下的摸金校尉,終於得知了張角真墓的秘密。於是,他親自帶領兵馬開赴張角的老家巨鹿郡內,在老漳河邊鑿穴探墓,終於在深深的河床下找到了張角的墓室。曹操由此深受啟發,生前秘密派人在洛河水下秘造墓室,又把參與修墓的人全部殺掉,想躲過後人的懲罰。可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張角兄弟的後人就猜透了曹操的詭計,為自己的祖宗報了仇。
傳說終歸是傳說,無非是宣揚人世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大道理,是世人的美好願望而已。
張角三兄弟雖死,但是他們所得到的《太平經》並沒有失傳。
民國十二年,苗君儒曾經遇上為袁世凱算過命的李大嘴,李大嘴外號「李半仙」,以看相算卦為生,但其主要是看風水。李大嘴不愧是玄學的高人,一見面就說出了苗君儒的身份,並且說他是當世奇人,這一生將有多次奇遇,只可惜與女人有緣無分,注定孤獨。
與李大嘴暢談了一番之後,苗君儒對玄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當夜,他住在李大嘴家中,想拜李大嘴為師,可李大嘴堅持不肯收他這個徒弟,說他命硬,兩人沒有師徒之緣。言外之意,若是收了他,李大嘴會折壽。
他並沒有勉強,只虛心地向李大嘴請教一些玄學方面的問題。
兩人談到風水堪輿,李大嘴拿出幾頁紙來,是隋代版本的《太平經》。李大嘴神秘兮兮地說:唐代楊筠松所寫的《疑龍經》與《撼龍經》,就是根據《太平經》的殘本所著的,他只憑這幾頁紙,就能替人看風水,要是有一整本書,就成為參透玄機的大師了。他還說,替馮國璋看過風水的郭陰陽想拿檀香紙版的《疑龍經》跟他換這幾頁紙,他硬是不答應。
苗君儒問李大嘴這幾頁《太平經》是怎麼得來的,李大嘴說是先師臨死前所贈,至於先師是誰,他就不肯說了。
苗君儒從李大嘴那裡學了不少風水堪輿的知識,對他的考古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後來,即便發現一座帝王陵墓,苗君儒也可以從山形與墓葬朝向上,大致看出墓葬內部的結構,選准地方挖掘下去,可以盡快地挖到主墓室,而不需像以前那樣,將整座墓葬挖開,費工又費時。
「苗教授,你在看什麼?」一個聲音從苗君儒的身後傳來,他回頭一看,是崔得金。
崔得金仍穿著昨天的衣服,斜挎著手槍,腰間紮著皮帶,與昨天不同的是,他腳上穿著一雙黃色的皮靴,不再是棉布鞋。
他把腳在地上用力踩了幾下,有些興奮地說:「這皮鞋穿著就是舒服。」他見苗君儒不說話,接著說道,「苗教授,昨天晚上肖司令和日本鬼子打了一仗,這雙鞋子是肖司令派人送來的戰利品。隊伍緊急轉移了,鬼子封了山,你的那幾個學生可能暫時來不了。沒事,你多住些天,等他們就是。」
既然學生們因為戰事來不了,苗君儒只得耐心地在這裡等下去,何況他手上的傷沒好,去哪裡都不方便,倒不如在這裡休養。
崔得金走到苗君儒身邊,望著對面山谷上方的五色祥雲,說道:「我剛來的時候,也覺得很奇怪,村名叫『抬棺』,村裡的人都姓守,那朵天子雲下面就是皇帝谷,村裡的人說,山谷裡葬了一個皇帝。每年的正月二十三,他們都會到谷口去祭拜。我查過了,曹操的忌辰是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你說,葬在皇帝谷裡的,會不會就是他老人家?」
苗君儒問道:「你來這裡多久了?」
崔得金如實說道:「一年多。」
苗君儒問道:「這一年多,你在這裡做什麼?」
崔得金說道:「那是我的工作,不需要告訴你吧?」
苗君儒淡淡地說道:「既然你這麼說,我們沒什麼好談的,你去忙吧。」
崔得金訕訕地說道:「你可不要亂跑,肖司令叫我負責你的安全。這周圍經常有鬼子和漢奸出沒,還有幾伙土匪。只要你不離開村子就沒事。」
苗君儒看著崔得金離去的背影,覺得這個人的言行與常人不同,感覺有些怪怪的,可又說不出到底怪在哪裡。
抬棺村並不大,從地理位置上看,沒有一點戰略價值。村子裡的人不多,也不太喜歡和外界的人打交道。
「有女不嫁抬棺村,好男不走抬棺道。」自古以來,抬棺村的人極少與外面的人交往,而外面的人也非常忌憚抬棺村,遇上抬棺村的人,似乎就沾上了晦氣。
抬棺村的一些男人要想娶婆娘,就得花錢去外面的貧苦人家買。而本村的女人,也都會嫁給本村的男人。雖說有一條與外界連通的牛車道,可一年到頭都沒幾個人走。
抬棺村和皇帝谷成了人們心目中的禁地,若非抗日局勢的需要,八路軍也不會派人到村子裡去。
從1938年到1940年這三年間,八路軍派到村子裡的工作隊或者小股駐軍,不是自殺,就是變成瘋子。前前後後損失了上百人,查來查去都查不出是什麼原因,直到派來了崔德金。
一個懂風水堪輿的人,在這地方待了一年多,究竟是為什麼呢?
正想著,從村西頭傳來一聲女人歇斯底里的尖叫。
第二章老地耗子
老地耗子嚇得臉色煞白,「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哭喊道:「那斗已經叫人搗鼓過(黑話:那墓已經讓人挖過),我老地耗子要是私藏了半件東西,叫我明天就死在鬼子的刀下。」
苗君儒來到抬棺村才兩三天,對村裡的情況不熟,除了守春和丑蛋外,其他人一個都不認得。但是村裡的人都認得他,都與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他聽丑蛋說過,守春原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的叫守金,小的叫守銀。前年來了一夥人,殺人燒房子,把守春的老婆殺了,守金和守銀離開了村子,再也沒有回來。
丑蛋的家就在村西的最頭上,用石頭壘成的那一間。昨天傍晚,苗君儒被崔得金綁著要去槍斃,經過那裡時,他看到一個穿得邋裡邋遢望著他傻笑的老女人,她就是醜蛋的娘。
《帝王秘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