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


李冰拜別了四殿五官王,問黑白無常道:「無常大哥,我們現在要去的第五殿又是什麼地方呢?」
黑白無常肅然起敬,恭敬地說道:「陰司第五殿之主是閻羅王,姓包,他曾於陽世在北宋仁宗年間托生成日斷人間、夜斷陰司的包拯。正月初八日是閻羅王誕辰,閻羅殿本來居陰司第一殿,在秦廣王之上。只因閻羅王常常可憐屈死之鬼,屢屢放那些鬼魂還陽申冤雪仇,因此被降調到了第五殿。」
李冰訝然道:「閻羅王雖然大公無私,卻有這麼一副仁慈心腸,委實叫人佩服!」
黑白無常道:「閻羅王雖然被降調到陰司第五殿,卻仍是陰司之主,地位僅次於地藏菩薩。他可是大有來歷之人,剛有地獄之時,陰司之王只有閻羅一人。」
原來,閻羅王生前本是古印度毗沙國的一個國王,他生性好戰,而且從不服輸。當時惟一能和他敵的是由維陀始生王統治的一個國家,軍隊同樣也很強大。他們連年交戰,兵戎廝殺。
由於毗沙王一味地窮兵黷武,國力漸漸不支。在和維陀始生王的生死大決戰中,毗沙國的軍隊被維陀始生王幾乎殺得兵馬殆盡。
毗沙王好不容易殺出重圍,一個人落荒逃至一座山頂。他的手下十八個將領戰死後,陰魂不散,糾集了百萬殘軍敗卒之魂,終於在那座山上找到了毗沙王。
那百萬誓死效忠毗沙王的部下,先把毗沙王安慰一番,激發了毗沙王重新振作的鬥志。然後群情激憤,朝打敗他們的維陀始生王所在的方向,對天起誓:「至死追隨毗沙王!一定要懲治兇惡的仇敵,就是到了陰間地府,也要稱王,血戰到底!」
毗沙王見在人間已經大勢已去,手下兵將亡魂的誓言激發了他的豪情。毗沙王撥出寶劍自刎而亡。
毗沙王死後,他屍體身邊聚集著的百萬兵將亡魂,就在毗沙王鬼魂的帶領下,義無反顧地直入地獄。
於是,毗沙王便成了威名赫赫的閻羅王,他的十八個將領則分別做了十八層地獄裡的判官,而跟隨他的百萬之眾,也一個個變成了陰司鬼卒。
閻羅王司掌叫喚大地獄,位於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焦石下,也是縱橫八千里,並設十六誅心小獄。
凡解到此殿的鬼魂,先押赴望鄉台上,令其聞見世上本家。鬼魂上了望鄉台,遙遙望見自己家鄉,一眾親人圍著自己屍體痛哭,從此陰陽相隔,人鬼殊途,都會痛哭流涕,傷心欲絕。
鬼魂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叫喚大地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毒蛇坑中讓萬蛇爭搶吞食,再用鍘刀鍘,讓其身首異處,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第二百三十九章望鄉台上
李冰抬頭望見陰森森的宮殿上南一塊巨幅匾額,那匾額黑底白字,上書六個大字「第五殿閻羅王」。匾額下面左右掛著一副楹聯: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
匾額下,一張寬大的案桌邊,牛頭馬面分立兩旁,一個紅袍白面長鬚的判官正在案桌邊理著文卷。
案桌正中,端坐著一個身材高大、面相威猛、頭戴王冠的大漢,只見他身著黑袍、黑面黑鬚,兩隻眼睛中精光閃爍,不怒自威。
李冰心中明白,這就是五殿閻羅王,更讓李冰心奇的是,閻羅王那黝黑的臉上,額頭正中,竟然有一彎月牙型的肉痣。
「怪不得黑白無常說五殿閻羅王姓包!」,李冰心中暗自思量:「果然是北宋名相包拯在陰間為王,連額頭上那個特有的標誌都和戲文傳說中的一模一樣。」
跟隨棲霞寺空明禪師學佛理的李冰心中明白,為什麼黑白無常告訴他,陰司閻羅本是毗沙王死前發誓所化而成,但面前這個閻羅王卻是包拯的原因。
因為諸佛菩薩有無數化身,就如杭州靈隱寺道濟和尚是降龍尊者轉世凡間、佛陀座下弟子金蟬長老被貶下界托生為玄奘最終取經重修正果成為旃檀功德佛一般,包拯也是閻羅王毗沙王在凡間的一個托世化身。
在兩旁牛頭馬面的喝斥聲中,被鬼卒押上的一干本來呼天喊地淒慘哀嚎的鬼犯見到不怒自威的閻羅王,頓時噤若寒蟬,跪在案下聽候閻羅王審判發落。
閻羅王一一判決,眾鬼犯再也不敢叫屈。因為閻羅王本就是斷案如神、分毫無差的包拯。
傳說閻羅王在陽世化身為包拯時,有一陰陽枕,白天斷人間案件,晚上枕著陰陽枕入睡,在夢中斷陰司之事。
包拯額頭上那一月牙兒肉痣,平日視之,似乎只為一胎記,實則那是一隻陰陽之眼,凡世陰間任何事情,在他那陰陽眼之下,忠奸立辨,無所遁形。
陰司之鬼,都以為包拯是大慈悲心,經常發放冤死之魂還陽,因而才被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降調至第五殿。這樣的話,即使閻羅王大發慈悲,想發還冤死之魂,也因時日久遠,凡人死後數日,肉身已爛,無法還陽。
閻羅王負責第五殿,其實不是被降調,而是閻羅王自己向地藏菩薩請願的。經過陰司前四殿的層層審判,再到第五殿後,由閻羅王嚴格把關,若真有冤死之魂,則由閻羅王把鬼犯發配至第十殿轉世投胎,托生富貴之家,以補冤死之委曲。
如果有鬼犯一如生前奸詐,到了陰司,尚狡辯自己是冤枉的,那都逃不過閻羅王的陰陽之眼。所以,才有民間說法為『閻羅殿中無冤鬼』之說。
被閻羅王判定有罪的鬼魂,在打入十六誅心小地獄前,還有最後一次機會看望一眼自己的家人,這就是閻羅王的大慈悲心所致。
被閻羅王判定有罪的鬼犯,被鬼卒押到一座高台之上。那座高台,名叫『望鄉台』,檯面如一張弓背,朝向東南西三個方向,那弓背形的檯面,長八十一里路。望鄉台的後面如一根筆直的弓弦,後面都是劍樹。
望鄉台之所以如此建設,因為地獄在極寒極陰之北,北面再無人能生存,凡世之人,都活在陰司的東南西三個方向。
望鄉台高四十九丈,以刀山為坡,一共有六十三級,每登一步,雙腳都踩在刀刃之上,鮮血直流。
如果鬼犯在世之日,為人善良,則不登望鄉台,經第五殿時,由閻羅王宣判直接送到第十殿,轉世投胎。
只有被閻羅王判定有罪的惡鬼,才讓鬼卒押上望鄉台,讓他們能看見自己生前的家園,能聽得到世間熟人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
為惡之人死後,見到他在陽世的親人,遺囑不遵,教令不行;凡事變換,逐件改過;苦爭財物,搬運無存;男思再娶,婦想重婚。
田產抽匿,分派難勻;向來賬目,清揭復濁;死欠活的難少分文,活欠死的奈失據證,彼此胡賴,搪塞不遜,一概舛錯,盡推死人。
三黨親戚,懷怨評論;兒女存私,朋友失信;略有幾個,想念前情,撫棺一哭,冷笑兩聲;
更有惡報,男受宮刑,婦生怪病;子被人嬲,女被人淫;業皆消散,房屋火焚;大小家事,倏忽罄盡;作惡相報,非獨陰魂。
走過刀山踏上望鄉台的惡鬼,眼見到自己死後,家庭不和,家業敗落,親人間為了權益反目為仇,自己所作之惡禍及後代,都不禁悲從中來,後悔自己陽世所作之惡。
惡鬼被押下望鄉台後,再在公堂前受刑。先把惡鬼按在鐵桌之中,用刀把惡鬼剁成一塊塊肉醬。
待惡鬼恢復原形後,又拉到一根根直立在地的尖利的鐵刺前,把惡鬼抬起,讓鐵刺從肛門釘入,直穿其身,最後從喉頸部穿出,掛在鐵刺上讓陰風吹刮,皮肉俱掉。
受過此刑的鬼犯,再押到一個巨大的磨盤前。鬼卒把惡鬼從磨盤口中塞入,兩個鬼卒推動石磨,不一會,從石磨底部就流出了一灘膿血。
接下來又有鬼卒,把剛從膿血回復原型的惡鬼狠狠地用一把鐵叉刺進肚皮,再從空中拋向劍樹之中。那一根根劍樹,外形雖然和樹相同,上面卻是一根根朝天向上的鐵刺作為樹枝,鬼犯從空中摔下時,都立即被那一根根鐵樹枝刺得肚破腸流,掛在劍樹上動彈不得,聲聲哀嚎。
受完幾刑,眾鬼卒再奉閻羅王之命,把鬼犯打入十六誅心小地獄中服刑。
那十六誅心小地獄,和前幾殿的十六小地獄又有所不同,不再分門別類,而是各個地獄俱都一樣,關押著諸多惡鬼。
誅心小地獄內都埋有木樁,以銅蛇為鏈,鐵犬作墩,捆壓住惡鬼的手腳。
鬼卒再用一小刀,極盡摧殘,慢慢地一刀刀把惡鬼開瞠破腹。然後鉤出其心,細細割下。
鬼卒把割下的心餵給纏住鬼犯之身的毒蛇吞食,又把鬼犯之腸扔給狗吞吃。
等鬼犯重新長出完整的身子,再繼續剝皮剖腹剜心,一直反覆。直到受苦滿日,鬼犯方才止痛重新長好肌膚,此時再根據閻羅王的判決另發別殿。
《墓地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