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你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咱們走了之後,會是什麼樣子?」
「我知道咱們會是什麼樣,」他說,「咱們會被塗上一層黃油,給玉米棒當配菜。」
他被自己的笑話逗得笑了起來。
「我是認真的。你覺得咱們的靈魂會不會與白雲同在,找到一處更好的地方?」
他的笑聲停了下來。「不會,」久久的沉默過後,他說道,「我覺得咱們只會灰飛煙滅,什麼都不是。」
他們轉了一個彎,又下了一個平台,以防萬一又有一扇門被封了起來。寂靜的樓梯井當中,只剩下了他們的聲音在迴盪。
「困擾我的倒不是有一天我不在這兒了,」過了一會兒,盧卡斯說道,「我也不介意一百年前我不曾出現在這兒。我想死亡應該大致就是這麼一回事。從現在算起,我一百年後的生活,同一百年前不會有什麼兩樣。」
再一次,他不知是聳了聳肩還是調整了一下雙臂,很難說清楚。
「我告訴你什麼才會永恆。」他回過頭來,以確保她能聽清。茱麗葉準備好了聽他說出諸如「愛」這樣平淡無奇的答案,或是「你的砂鍋」這樣毫不搞笑的笑話來。
「咱們的抉擇。」他說。
「可以停一會兒嗎?」茱麗葉問。脖子上同腰帶摩擦過的地方開始火燒火燎地痛了起來。她將箱子這頭放到了台階上,而盧卡斯則抬著他那一頭,好保持平衡。她檢查了一下腰帶上的結,轉到另外一側,換了一隻肩膀。「對不起——『咱們的抉擇』?」她被他搞糊塗了。
盧卡斯轉過頭來直面著她:「對,咱們的行為,你知道嗎?它們才會永恆。咱們做的不管是什麼,都會成為既定事實,覆水難收。」
這並不是她所期待的答案。他說這話時聲音中帶著一股深沉的蒼涼。那箱子就那樣擱在他的膝蓋上,茱麗葉被他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答案深深打動了。這裡邊似乎隱藏著某種哲理,但她一時又抓不住它。「再跟我講講。」她說。她將腰帶套在另外一隻肩膀上,做好了再次抬起的準備。盧卡斯將一隻手搭在欄杆上,似乎還想在這兒再休息一會兒。
「我的意思是,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對嗎?」
「那是你自己的理論。」她笑道。
「呵呵,它確實就是。『遺贈』和第一地堡中的那個人都是這麼說的。」
茱麗葉揶揄說,自己不知道這二者當中到底還有沒有值得信任的一方。盧卡斯沒理會她,接著說道:
「這也就是說,咱們並不是在一個地方固定不動的。相反,咱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都會在外面留下一條軌跡,一個充滿了抉擇的大圓圈。咱們的每一次行動——」
「和錯誤。」
他點了點頭,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還有咱們的每一個錯誤。不過,當然也包括咱們所做的每一件好事。它們全都是不朽的,咱們留下的所有點點滴滴。即便是沒人看到也沒人記得,那也沒關係。那條軌跡,它記載著所有的過往,咱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每一次抉擇。過去才是永恆的,永遠不會改變。」
「讓你不敢犯錯。」茱麗葉說著,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所擁有的那些時光,不知道此刻他們正抬著的這個箱子會不會又是一個錯誤。她恍然看到自己正置身於一圈碩大的虛空當中,同父親冷戰,失去了愛人,出去清洗鏡頭……一路走來,傷痕纍纍,就如行走在這螺旋梯上一般,只是每一腳踩下去,都會印上斑斑血痕。
而這血跡將永遠也無法洗刷乾淨。這正是盧卡斯這一席話的真正含義。她永永遠遠地傷害了自己的父親。難道只能這樣表述?永遠完成時,一種不朽的時態,一種新的語法規則。永遠害死了自己的朋友;永遠有一個夭折的弟弟和自殺的母親;永遠接受了該死的保安官一職。
覆水難收。道歉無門可入,它們不過是錯誤的自白,而且通常都是在兩人之間。
「你還好嗎?」盧卡斯問,「準備好繼續走了嗎?」
可她知道,他問的並不是她的胳膊還酸不酸痛。他一直都有洞悉她隱憂的能力。他的目光太過犀利,哪怕是最細微的傷痕,也難逃他的法眼。
「我還好。」她撒了謊。巡視著自己的過去,她試圖找出一些高尚,找出幾個未曾帶血的腳印,找出任何曾讓這世界更美好的作為。可她被放逐出去清潔鏡頭時,她拒絕了。永遠地拒絕了。她轉過了身,逕直離開了,於是,再也沒有機會,也沒有其他方式,再重新來過。
尼爾森已經在防護衣實驗室等著他們了。他已經做好準備,換上了他的第二套防護服。茱麗葉穿出去的那套防護服以及在氣閘室內清潔時所用過的那兩套,都被留在了氣閘室內。唯有安裝在衣領內的那台無線電被留了下來。茱麗葉曾開玩笑說,它們同人一樣寶貴。尼爾森和蘇菲亞已將它安裝到了這套防護服中,而盧卡斯在大廳當中還有第三台無線電。
箱子被放到了提前清理出來的一張操作台上,茱麗葉和盧卡斯都活動了一下酸麻的胳膊。「你出去好不好?」她問盧卡斯。
他點了點頭,皺著眉頭看了她一眼。茱麗葉看得出來,他更願意留下來幫忙。他捏了捏她的胳膊,親了一下她的臉頰,這才起身離開,關上了房門。茱麗葉坐在她的簡易床上,擠進了另外一套防護服中,能夠聽到他和蘇菲亞正在用密封膠帶封門的聲響。頭上的通風孔已被套上了雙層過濾網。茱麗葉估計,小鐵盒內的氣體,遠比她放進十七號地堡中的要少——那種嚴峻的情況下,她還活了下來——可他們還是如臨大敵,就像是那小鐵盒中的空氣足夠殺死地堡中的每一個人一樣。這樣的防護措施,也是茱麗葉一再堅持的結果。
尼爾森幫她將衣服後背拉上,將魔術貼翻過來,封嚴。她套上了手套。兩人的頭盔都發出了「卡嗒」一聲脆響,隨即就位。為了能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氧氣,她特地從乙炔裝備室中弄了一瓶氧氣出來。空氣由一個旋鈕進行調節,多餘的氣體從一個雙向閥門中溢出。檢查了一下設置,茱麗葉發現,有了氧氣瓶的支持,這裡邊的空氣足夠他們用上好幾天。
「你好了嗎?」她測試了一下無線電的音量,問了尼爾森一句。
「是,」他說,「好了。」
茱麗葉很欣賞他們之間的默契,那是兩名機械師在同一個項目上夜以繼日的工作後所培育的成果。他們之間絕大部分的對話都是關於項目、需要克服的困難以及工具的來回傳遞。可她還是得知尼爾森的母親過去曾與她父親一起工作過,在前往底層當醫生前曾是一名護士;她還獲悉上兩套防護衣的製造者正是尼爾森,其中一套給霍斯頓穿了,另一套剛好和自己擦肩而過。茱麗葉相信,這個項目不光是對自己的救贖,也是對他的。他在這個項目上所花的時間,她覺得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他們都渴望能夠將這事做完滿。
從工具架上挑了一把一字螺絲刀,她開始刮箱子邊緣處的密封。尼爾森也選了一把螺絲刀,從另外一側開始幹起來。等到兩人會合後,她同他一起檢查了一下,隨即撬起箱蓋,露出了從氣閘內的長凳上取回來的金屬盒。將金屬盒取出,他們小心翼翼將它放到了一個清空的檯面上。茱麗葉猶豫了起來。牆壁上,十數套防護衣正一聲不吭地俯視著她,似乎頗不贊成。
可他們已經備下了萬全之策,甚至包含一些荒唐的法子。他們所穿的防護服,為了便於操作,上面所有不必要的襯墊都已被拆除,手套也被如法炮製了一遍。盧卡斯所要求的所有妥協,她都做到了。就如同在雪莉面前一樣,記得當時為了啟用鑽掘用的那台備用發電機,她甚至答應減少主發電機的燃料供給來降低發動機的轉速,以此來減少負荷,甚至為了防止污染,她還在隧道當中安裝了炸藥,總之一切對工程有利的事情,她都做了。
意識到尼爾森正在等待自己後,茱麗葉將意念拉回了現實。她抓住鑲了合頁的盒蓋,打開,將裡邊的樣品拿了出來。裡邊有兩份空氣樣品,一份從氣閘當中採集來的氬氣,一份來自乾枯的遺骸。將它們一一放到操作台上後,鐵盒被放到了一邊。
「你想從哪一份開始?」尼爾森問。他抓著一小段鋼管,裡邊插著一根粉筆——一種改良了的書寫工具,適合戴著手套操作。一塊黑色的石板早已被放在了操作台上,以備筆記之用。
「咱們先從空氣樣品開始吧。」她說。將樣品抬到實驗室已經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她隱隱有些擔心裡邊的墊圈已是屍骨無存,沒什麼可觀察的了。茱麗葉檢查了一下罐蓋上的標籤,只見上面標注的是「2」,從山腳下採集來的那份。
「呵,這可真夠諷刺的。」尼爾森說。
茱麗葉從他手中接過樣品罐,透過上面的透明塑料蓋看了看:「什麼意思?」
「就是……」他回頭看了看牆上的掛鐘,將時間抄寫在了石板上,轉回目光,歉疚地瞟了茱麗葉一眼,「竟然能有機會做這事,看看外面都有些什麼,甚至還能談論。我的意思是,你當時的服裝是我組裝的,我還是保安官那套服裝的研發小組的頭兒。」透明的面罩後面,他皺起了眉頭。茱麗葉能夠看到他額頭上的亮光。「我記得當時還是我幫他穿的。」
這是他第三次或是第四次笨拙地嘗試道歉了,茱麗葉很欣賞這一點。「你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她安慰他。隨即,她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萬能的借口,一條多麼萬惡的道路,竟會讓一個人猶如行屍走肉一般,只會簡單地去做自己的工作。
「可更加諷刺的是這個房間——」他抬起一隻手套,朝著牆上那些正窺視著下面的防護衣揮了揮,「就連我母親都以為這個房間是用來救人,用來幫助清潔人員盡可能地活下去,幫助人們去探索那個諱莫如深的世界的。可到頭來,咱們出現在了這兒,還不光是說說那麼簡單。」
茱麗葉一句話也沒說,但知道他說得對。這既是一個夢想之地,也是一個死亡之窟。「咱們希望發現什麼與那外面有什麼是兩碼事,」她最終說道,「咱們還是集中注意力吧。」
尼爾森點了點頭,準備好了他的粉筆。茱麗葉搖了搖第一隻樣品罐,將裡邊的兩個墊圈分開來。物資區製造的經久耐用的那一個,依然完整,邊緣處的黃色標記也還在;另外一個墊圈的狀況則糟糕多了,上面的紅色標記已經消失不見,邊緣處也已被罐內的空氣腐蝕。底部的兩條耐熱膠帶樣品也是一樣,從物資區拿來的方形那一條依然完好;為了區分,她特地將從資訊部拿來的那條剪成了三角形,此時,上面已經被腐蝕出了一個小孔。
「據我觀察,二號墊圈樣品腐蝕八分之一,」茱麗葉說,「耐熱膠帶上的小孔直徑為三毫米。物資區的兩份樣品都完好如初。」
尼爾森將她的觀察所得記錄了下來。這便是她最後用來測量空氣毒性的法子,用原本蓄意設計了要爛在外面的密封墊圈和耐熱膠帶同那些已知能夠堅持的樣品作比較。她將樣品罐遞給了他,讓他仔細分辨,並明白這是他們的第一份數據。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她在外面的倖存。從防護衣倉庫中拿來的那些裝備還真是原本就沒打算讓它們撐下去。這第一步所取得的成就讓她不由得為之一振,心裡立刻便活絡了起來,開始計劃起接下來的實驗。而現在,他們甚至都還沒打開外面的空氣樣品,看上一眼呢。
「我確認墊圈的腐蝕程度為八分之一,」尼爾森注視著罐內,說道,「但膠帶小孔的直徑,我更傾向於二點五毫米。」
「記下,二點五毫米。」她說。若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那便是等到下次時,他們兩人會一人拿一塊石板。她的判斷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反之亦然。還有這麼多東西需要去學。尼爾森將他的數據記錄了下來,她則抓起了另外一份樣品。
「一號樣品,」她說,「甬道中採集的。」看了看裡邊,她發現物資區的墊圈依然完好;而另外一個,幾乎被腐蝕掉了一半。其中一個地方,幾乎整片都沒了。將罐子上下顛倒過來搖了搖,她將墊圈搖晃到了透明蓋子上。「這應該不對,」她說,「咱們試試那盞燈。」
《塵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