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无尽之门 > 第573节 >

第573节

  “亲一下我这里,我就放你走,并且不计较你今天放我鸽子的事,怎么样?只是让你亲一下就原谅你,女儿是不是很宽宏大量呢?”
  李云飞看着她,无奈的笑着。
  清晨的阳光下,少女微笑而期待的看着他,白皙的手指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嘴唇,暗示的意味不言而明,有着某种甜美而诱人的气息。
  然而李云飞却无奈的笑了起来,转身就走,“你还是恨我一辈子吧。”
  那果断而干脆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看得窗台上的少女一脸丧气。
  “这个榆木脑袋,真的这么古板呢。”
  “早知道的话,就让他亲脸好了……”
  少女一脸郁闷的目送着李云飞消失在街口,而不远处的巷口处,已经有接到报警的警车冲了进来。
  警笛的长鸣声中,早已等待在路口的刘亡看了看表,拉开了车门,迎接了李云飞的到来。
  “捕捉到具体行踪了吗?”
  坐进汽车后座的同时,李云飞对着前面如是问道。
  紧跟着他坐进了副驾驶座的刘亡叹了口气,递了一份文件给他。
  “没有,我们倾尽所有的人手也无法追踪到杜小姐的下落。”
  对于这个结果,李云飞并没有任何诧异。
  毕竟这里是日本人的大本营,日本政府才是最大的异能组织。他们作为外来者,人手和力量都捉襟见肘,自然无法展开太过详尽的追索。
  更何况漠雨黑钢的存在,几乎遮蔽了小夕的所有气息。
  只要她希望隐藏起来,那么整个世界就没有人能找到她。
  对于这份文件中提到的东西,李云飞更在意的是那两个死者的所在地——仅距离昨晚的他不到两米。
  就在昨晚他和莫德雷德交谈的时候,在他们那个房间的地板下面不到两米的地方,发生了这起凶杀案。
  也就是说,在昨晚的某个时间里,他和他那名蠢蠢的可爱小弟子的距离,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近在咫尺。
  然而他却一无所知。
  无奈的叹了口气,李云飞把这份文件扔到了一边,苦恼的揉了揉眉心。
  “这个傻丫头,到底在做什么呢?有什么事情,找我一起商量不好吗?”
  副驾驶座上的刘亡看着他,沉默了数秒,这才询问道,“接下来我们要去警视厅看一看吗?那里或许会有案情的具体资料。”
  李云飞无奈的笑了笑,否决了这个提议。
  “还是去和歌山县吧。”
  “去找博丽灵梦。”
  看着刘亡脸上愕然的表情,李云飞苦笑着耸了耸肩,说道,“来日本这么久了,也该去见见她了。”
  “总这么不闻不问,到时候那女人发起怒来,我招架不住啊。”
第486章 博丽神社
  和歌山县,地处日本最大的半岛“纪伊半岛”的西南面,面向太平洋,东部与东北部分别与三重县、奈良县以及大阪府接壤,其首府为和歌山市。
  (附注:日本行政划分与国内不同,市<县。举个例子,日本的冬木市行政级别代换到国内,便是冬木县。)
  在和歌山县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名胜古迹,名曰高野山。
  高野山是日本真言密宗(又名东密)的本山,数百年来历经历史战乱却依旧巍然屹立,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求学东密佛法的圣地。
  在日本,虽然所有的和尚都号称出自比叡山,但是他们在圆寂坐化后,却全都无一例外的安葬在高野山,而且都安葬在高野山最里部的奥之院。
  奥之院这个地方种满了参天巨树,即便是大白天也没有一丝光线能透进来,整天暗无天日,阴气森森。
  在这些百年古杉的森林之中,到处都是墓碑,每一座古塔坟墓都代表着日本几乎最有名的名人。譬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明智光秀,以及几乎日本所有的高僧,都安葬在这里。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位于高野山的金钢峰寺,是整个日本佛界宗教的中心,其地位仅有另一个佛教圣地比睿山可以与之媲美。
  只是在最近半年来,曾经备受关注的高野山却已经从日本高层的视野中渐渐淡出了。
  虽然在表面上,这座寺庙依旧是佛界的圣地、真言密宗的核心,但在和歌山县另一个地方拔地而起的一个小神社,却已经取代它成为整个日本政府最为重视的所在。
  博丽神社,一个新建不到半年的神社,位于和歌山县西北角的某个小孤山上。
  附近没有悠久的历史古迹,没有繁华的大都市,也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好风景。
  在这里,有的只有几片茂密的森林和几个普通的小镇,以及山顶就可以眺望的广阔大海。
  每日的海风扑面而来,偶尔甚至会有白色的海鸥落在神社的山门上。
  与同在和歌山县的宗教圣地高野山相比,这个新修的神社可以说是毫不起眼,没有丝毫神圣威严的气息,甚至就连不远处的小镇里,都有好多人对这个新修建的神社一无所知。
  然而在这里居住的人,却足以牵动整个日本政府的视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调用日本政府的资源,影响选举的走向。
  其身份的超然,几乎隐隐与那位天皇并立。
  只是在山脚小镇里居住的镇民们却绝对不会想到,居住在这里、会为了菜价的上涨而郁闷好久、为会物价的下调而开心欢呼的少女居然会是那种地位超然的大人物。
  此时,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博丽神社的山门前时,穿着红白巫女服、拎着一个塑料大口袋的巫女正愤愤不平的踏着石阶从山下爬上来。
  当她走到石阶的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还算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