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罗辑思维:有种、有趣、有料 > Part Ⅰ 房产税该怎么收? >

Part Ⅰ 房产税该怎么收?

窗户税的诞生

近期中国的二手房市场又开始躁动,北上广深成交量暴涨。很多朋友就问我,说到底该不该买房啊?我说该买啊。还有人问那该不该卖房呢,我说该卖啊。朋友就纳闷了,怎么回事?前言不搭后语,你到底是主张买还是主张卖?今天我就把准确的逻辑说一下,如果你想买房,赶紧出手买,因为北上广深的房价我看不到丝毫可能性会像有的专家分析的那样腰斩、暴跌。但是为什么我又主张该卖呢?因为2006年至今,中国房产经过几轮暴涨,我认为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投机机遇已经结束了。以后就算你想搏,这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房产投资有两大特点:第一,变现极为困难;第二,政策风险太大。既然如此,何必把大笔资金押宝在房子上呢?还不如卖掉,再用这笔钱做一些投资理财,这就是我完整的建议,该买就买,该卖就卖!

@yingfan84:老罗的逻辑还是有漏洞。他说可以把房产卖掉去做其他投资,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这个社会,不买房买啥?房地产是不动产,变现困难,政策风险大,而且房产泡沫可能有一天会破掉,未来还可能逃不掉房产税、遗产税、70年续租费,所以房产投资有相当风险,而且升值空间也有限,绝非投资首选。可问题是,不买房买啥?在国进民退、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存银行被蒸发、买黄金等贬值、买股票像自杀等等,老百姓有钱没地方花,到最后要么出国,要么买房。

当然今天的主题不是房价,因为在中国只有神经粗壮得像钢丝一样的人,比如任志强,才有能力谈房价,我们这类人谈房价一定会被口水淹死。

今天谈房价当中的一个小因素——房产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房产税是大势所趋,它就像靴子,第一只靴子前两年已经扔出来了,重庆、上海已经开始征房产税了,这两年隐隐约约又听到要扔第二只靴子的声音。今天教授说一句话,明天专家说一句话,好像句句都奔着房产税来,感觉马上就要暴雨倾盆了。

@情感风筝:再好的制度、政策设计,都要考虑执行成本,而且成本之后还有成本,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不经过实践检验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先给大家讲一个税收历史上发生在欧洲的小故事。欧洲中世纪的那些国王,在城堡当中每天就琢磨两件事:第一是怎么吃喝玩乐,把生活搞得很美好;第二就是怎么侵占别人的领土,打仗。这两件事情最后归结起来一定要先做好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税收。国家财政经费不足,这两件事就都别指望实现啦。

如何收更多的税呢?第一种方式,国王派税务官去农民家里抽一堆粮食;第二种方式,根据摆在台面上的财产按比例征收。我们知道财富最主要的沉淀方式就是建筑物,比如说房子。中国有句古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把庙按住了,基本上就能够分一杯羹,为君主所享用。

于是所有国王都开始打一个主意,怎么从房子中抽税?英国国王在1696年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征窗户税。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很难理解,征房产税,为什么征的是窗户税呢?原因很简单,征房产税有难度。一个房子的主人有多少钱,收入有多高?怎么核定它的税率?这都是非常复杂的技术难题。中世纪那些君主们手下就几个税务官,打着草稿光是算税率都算不过来。干脆采取一个简单的办法,税务官进村数窗户。不要觉得数窗户这个方式好像很草率,其实有它的合理性。大户人家通常房子比较大,所以窗户就比较多;而穷人家的房子小,窗户就比较少。所以按窗户来记税,基本上能够兼顾公平。

没有窗户的房子

窗户税替代房产税开始在欧洲蔓延。1798年拿破仑从意大利引进窗户税到法国。刚开始的时候,拿破仑也觉得这个制度太粗糙,能不能分得更细致一点?于是就把窗户分分类,分成大窗户、小窗户、阁楼的窗户、房间的窗户、临街的窗户、背靠花园的窗户、一楼的窗户、二楼的窗户等等,税率定得不一样。试行了几十年之后发现成本大得吓人,于是在1831年又取消了,干脆回到最原始最粗糙的状态,挨个数洞,有几个洞就收多少税。窗户税对于法国财政来说,一直属于高额的税种,直到20世纪现代社会,窗户税一度还占到法国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几,不是一个小数目。

税收这种制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老百姓不是稻草人,全部站在那里,等着税务官上前拔几根稻草。老百姓是有脑子的,法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也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们就开始想办法,什么办法呢?我不要窗户了。所以现在到欧洲去旅行,比如英国,你会发现有的房子外面看着没窗户,其实是暗窗。税收官一来,老百姓把窗户全关上,税收官一走,再把窗户打开。

法国人民相对来说比较实诚,真就去造那些根本没窗户的房子。后来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就写,可怜的法国人民,有180多万所房子带有3个洞,就是一门俩窗户;有150多万个房子有两个洞,具体数据我也记不太清了,但是我记得很清楚是24.6万间房屋只有一个洞,也就是只有一个门,连窗户都没有。整整一个世纪,法国的穷人啼饥号寒,吃不饱睡不暖,终年生活在一片沉沉的黑暗之中。所以任何社会公共政策,在社会中推行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政策制定者刚开始完全无法预料的。

我们再回到中国的房产税,应该怎么收?

有人说按一户一套收,第一套房免税,第二套房再征税。于是人家就想办法离婚,两口子一离婚,爹妈再一离婚,岳父岳母再一离婚,一家六套房,可以六套房免税。于是,110房产税征不上来。有人说那就按人均面积收税。结果人把乡下的穷亲戚接来住,那么多外来打工的,一一去核对甄别身份,查查这一户到底多少人,那又会产生一笔天文数字的制度成本。还有人说那按房产价值征税,可是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中心地带的房价很高,可房主是穷人,是国营机构或者工厂的老职工,一辈子奉献国家,到最后就剩这么一套在市中心的房,房子是挺值钱,可自己退休工资没多少。你向他们征收高额房产税,你觉得征得上来吗?

这里只是举几个小例子,说明征房产税这个事情,从纸上做规划是很容易,但是一旦落实到具体的税收行动则很难。

@ChaoS杯中窺人:其实停止征收农业税是一个社会一段时间内进步的体现,但是我认为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用房产税来解决。现在就我知道的,有很多人手下不是几套房子的问题,房叔、房婶,那是一个人名下10几套房的问题,这些就需要这种税收的平衡。而且我觉得信息平台化和公开化并不是什么暴露隐私的问题。

房产税的“零和博弈”

对前几年新闻有印象的人都知道,2006年中国有一项德政——永远取消农业税。当时媒体一片欢腾鼓掌,皇粮国税的历史沿袭了5000年,现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政府终于把它清理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农民不交皇粮国税。

这确实是一项德政。可是德政的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农业税的成本。从税收技术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收税成本已经高过了税收收益,征收农业税已经不划算了。首先农民是弱势群体,本身就比较穷。有的农民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家里人生病,他就是交不上来。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这时就面对一个选择,是不是可以容忍一部分人不交?如果容忍一部分人不交,其他人凭什么又要交?其次,如果要保证制度严肃性,强行向交不起税的农民收税,就容易引发非常激烈的官民矛盾。2006年之前,农村的很多群体性事件,实际上都因为这个矛盾点。所以其实在2003年之后,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基本把农业税取消了。

@bjsq1982:小罗关于说房产税会造成一家6口假离婚,弄六套规避房产税的房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有钱人不会采用这招,因为这点税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对于公务员,为了政治前途也不会;对于没钱买多套房子的也不会,因为他们有一套房子就很开心了,也没多余的经济实力去买多套房子。真正会这么做的是能买得起6套房子左右的人,估计小罗就是这一群体,他们会受到伤害。小罗的观点不可避免地戴上了保护自己个人利益的色彩。个人觉得国家是应该对2套以上房子收税。

前几年国家税务总局前任副局长,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许善达先生,在财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房产税不符合中国当前国情》。这篇文章非常长,讲了很多税务理论,我也不大读得懂,但是其中有一点我印象很深,他拿当年的农业税和房产税作了一个类比,反对征收房产税。

许善达先生用“零和博弈”这个词解释这个现象:老百姓辛辛苦苦把钱挣到兜儿里了,政府现在要以农业税的方式拿走一部分,双方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社会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收益。而且硬生生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拽走,其实征收难度极大。

房产税将来也会遭遇这样的困境。有的人就是交不起,那还收不收?如果非要上门收,既不符合道义,也不符合社会正义。但如果纵容一部分人不交,那其他人会不会援引此例也不交?这都是在我们推行房产税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在中国实行房产税,不要拿什么大势所趋来说事,也不要用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有所需来说事,关键要看我们的社会是否具备实行此制度的基础?是否能够支付因此带来的政治和社会成本。

罗胖推荐文章:《房产税不符合当前国情》

作者:许善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