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頭的一次艷遇何以讓李白刻骨銘心?

「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台。秀色誰家子,雲車珠箔開。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回。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銜杯映歌扇,似月雲中見。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春風正澹蕩,暮雨來何遲。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一首題為《相逢行》的樂府詩。其中不難看到,這首詩透露出來的是李白對一個偶然相遇的長安少女的刻骨銘心的相思。

通觀李白一生所有的詩文,可以看到他描寫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感情,而且是出於戀情的,只有這一首。這是一種纏綿悱惻而又無有盡頭的神秘相思。當然,李白一生風流瀟灑,放蕩不羈,在他的詩作中從來不避諱他和女人的關係,在他的某些作品中,人們可以看出他和女道士,乃至良家婦女,都有十分曖昧的關係。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人們都知道李白不僅喜歡五花馬,千金裘,而且喜歡用千金裘來換美酒。因此,李白朝見大唐天子必然要騎上他的五花馬,顯得既氣派,又瀟灑。「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台。」李白朝見大唐天子離開皇宮之後,偶然遭遇了一場艷遇。「秀色誰家子,雲車珠箔開。」誰家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坐著香車緩緩而來。「金鞭遙指點」,是這個少女在告訴他到哪個地方去。「疑從天上來」,體現了李白的個人喜好,他特別喜歡說「天上來」,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天上來的,看到這個少女也說人家是天上來的。「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是說他們一見鍾情,就馬上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歡樂開懷了,多麼香艷的美麗相遇啊。「銜杯映歌扇,似月雲中見。」是形容這個漂亮的女孩子好像雲中的月亮,李白最寶貴的東西是月亮,碰到一個心儀的美女,就把她也比作月亮。

但是,這場偶然的艷遇在李白的筆下卻顯得神秘莫測。「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李白此時突然感到很傷心,不知怎麼回事,見了一次後就不能再見面了。「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你不要開口,我就知道你心裡想什麼。「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你為什麼一個人苦守空房、孤枕獨眠呢?「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讓錦衾與羅幃見證,我們倆一定有在一起纏綿的機會的。「春風正澹蕩,暮雨來何遲。」「春風」代表思春,「暮雨」暗示男女之事。李白是有想法的。「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現在我還身強體壯,你也青春美貌,為什麼不能巫山雲雨呢?「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李白最後還說:當年沒有及時行樂,老了就會徒感悲傷。既然我們都有柔情蜜意,還是再找個機會一起纏綿吧!這與「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千古名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唐中宗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李白當時只有四歲,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章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他才華橫溢,風流倜儻,一生四愛,無人不知,就是愛詩、愛酒、愛月、愛女人。

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他的詩歌流傳千古自不待言。李白愛酒無疑讓後人歎為觀止。他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和寄托奮發向上的豪情。在他的一生中,寫飲酒的詩作最大氣磅礡、也最膾炙人口的莫如《將進酒》。其中寫道:「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一飲就是三百杯。,何等的豪放?何等的瀟灑?何等的痛快淋漓?不僅如此,而且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因為他深知「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所以,他不惜「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以便「與爾同消萬古愁。」

當然,李白的一生對明月更是情有獨鍾的,不僅生和明月有緣,死也和明月有關。生時,其母夢見太白金星入懷而生下李白;死時,又傳說他去捉月亮而遭遇不幸。李白一生筆下寫明月的詩歌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可見他對明月的無限深情。「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首題為《月下獨酌》的五言詩正是這位唐朝大詩人對明月懷有無限深情的最最真實的感情流露。

李白一生愛女人,這也是他能寫出《相逢行》這樣纏綿悱惻的艷遇詩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才子佳人,乃天作之合。魏顥的《李翰林集序》說他:「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絕。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是說李白一生先後娶過四個太太:許氏、劉氏、魯一婦人、宋氏。後來的研究者多認為,李白始娶於許氏,生一女,叫明月奴。終娶於宗氏。當然,這些女人不是宰相人家的孫女,就是風華絕代的佳人。

魏顥原名魏萬,後來改名魏炎,又改名魏顥。這個人曾經在王屋山下做過隱士,後來考取進士。李白曾經做過翰林供奉,他給李白編的集子,就叫《李翰林集》。他說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餓虎。或時冠帶,風流蘊藉。曾受道菉於齊,有青綺冠帔一幅。」這意思就是說李白眼睛很亮,炯炯有神,開口說話的時候,像是一頭猛虎。魏顥很明白地指出李白有三副面孔:第一是猛男,第二是儒雅文人,第三是道士。

魏顥《李翰林集序》在「終娶於宗」文字下,緊接著說李白「間攜昭陽、金陵之妓,跡類謝康樂,世號為李東山。駿馬美妾,所適二千石郊迎,飲數鬥,醉則奴丹砂撫(舞)青海波。滿堂不樂,白宰酒自樂」。就是說,李白雖然娶許氏為妻,但外出卻經常攜妓而游,而且所攜都是美艷的當紅明星。李白攜妓而游的詩文頗多。而那時攜妓而游是被社會所接受的,無需忌諱。譬如《江上吟》:「木蘭之楫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再如《襄陽歌》;「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又如《代別情人》:「桃花弄水色,波蕩搖春光,我悅小顏艷,子傾我文章。」還如《長相思》:「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空餘床。床中繡被捲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至於李白的「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朝共琅玕之綺食,暮宿鴛鴦之錦衾」、「秋草秋蝶飛,相思愁落暉。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等極致色情的詩句,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者!

李白一生愛女人,所以他寫下了許多關於女人的詩歌。但是,他一生寫《相逢行》這樣纏綿悱惻的相思詩卻少得可憐。通觀李白寫的那些關於女人的詩歌,既不如《相逢行》寫得纏綿,也不如《相逢行》寫得香艷。究其真正原因,就是因為《相逢行》中的那位長安少女讓這位唐朝大詩人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李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