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五代前的那些爱 > 第二十四回 春城无处不飞花,如烟如梦入谁家 >

第二十四回 春城无处不飞花,如烟如梦入谁家

——步飞烟的故事

我考证了一下,皇甫枚的传奇《步飞烟》,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面描写婚外恋的故事。

我们知道在封建男权社会有“七出”之法,就是男性对女性单方面制约的离婚法。最早在汉代的《大戴礼记》里就有“七去”之条,到《唐六典》中正式规定了“七出”之条。其中位列第二位的叫“淫佚”,它特别强调已婚女子不能与自己丈夫以外的异性有特别亲密的关系。当然,它规定首先是不能有婚外性行为、婚外恋这样的事发生,其次连与其他异性有亲密的关系也不行,也就是说古代的女人有一两个异性朋友那也是算犯法的,是可以被男人休掉的。实际上古人常说的那句“万恶淫为首”,其实并不是指所有的男人和女人,而是男人专为恫吓女人而说的。所以,虽然古代小说里经常写到有奸情、有私通的事儿,那都是用的一种批判、嘲讽、挖苦的笔调。比如说《金瓶梅》里这种事儿就很多。那么在这种封建社会的婚恋观下,皇甫枚为什么会为步飞烟,这个有婚外情女子立传,并采用了一种歌颂的笔调呢?

放下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故事它属不属于婚外恋?

说步飞烟是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的小老婆,长得很漂亮,尤其是擅长音乐,原文说她“善秦声,好文墨,尤工瓯,其韵与丝竹合”,有些人据此说她不过是人家养的一个歌姬,所以她与别人偷情算不上婚外恋。

但要注意,传奇中明明说了“爱妾步飞烟”“公业甚嬖之”,也就是说步飞烟已经正式被武功业纳为了妾。到唐代,虽然贵族和士人和魏晋南北朝一样,还有蓄姬的习惯,但从唐代的某些法典就可以看出来,所纳之妾与所蓄之歌姬已经渐有区别,所以后来王朝云开始就是被作为歌姬被苏东坡买回家的,但最后则是作为侍妾的身份跟苏东坡流放海南的。在唐宋以后,贵族家中的侍女、歌姬都是可以再买卖的,甚至是可以送人的。但妾的身份一旦确定下来,那就是小老婆的身份了,除非男主人死了,一般不再进行买卖。步飞烟自己也曾经说“下妾不幸,垂髫而孤。中间为媒妁所欺,遂匹合于琐类。”可见她认为自己也是被媒妁之言给骗了的,也就是说她是经过一些婚姻形式被武功业娶回来的,她的地位就是小老婆,而非普通的歌姬。这从武公业这个男人后来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来,当他知道了步飞烟有婚外情的时候,他的表现是“不胜其愤”,也就是所有男人面临这种情况都会产生的“绿帽子”情结。因为小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他才“不胜其愤”,而不是只是因为对一个歌姬的家教不严而生气,那样的话他就不用打死步飞烟了。

那么到底是段什么样的情感让步飞烟这个美丽的女子竟为此殒命了呢?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也告诉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邻居真的很重要,步飞烟的幸福与悲伤就皆因这“邻家男孩”而起。

步飞烟家的隔壁住着一户姓赵的人家,赵家的公子名叫赵象,有一天他在院子围墙的缝里窥见了飞烟,一下子就“神气俱丧,废食忘寐”,就是一下就着魔了。然后他就贿赂武家的看门人,请看门人的老婆传了张纸条给步飞烟。

说步飞烟看了纸条,立即就回了封信,信上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郎心应似琴心怨用的是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典故,说你我之间这种脉脉之情能不能像相如文君那样那么美呢?

有的人会问了,隔壁小伙子递张纸条来,这个步飞烟就动心了,可见她也未必是个好女子。反对的人又会说,这很正常啊,因为他老公五大三粗一粗人,她和他之间能有什么共同语言?能有什么感情呢?所以旁边有个俊小伙挑逗一下,就动了春心,这也正常。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这里有几个事实要澄清一下。

第一,步飞烟的老公并不是个什么五大三粗的粗人。一般人一听他老公这个职业“河南府功曹参军”,以为肯定是个带兵的武夫,而且刚好他又姓武,还叫什么武公业,搞得好像还是练武功的,其实啊,这都是错觉。这个功曹参军其实是个文职,就是相当于办公室主任、秘书长什么的,在唐代尤其要主管文书工作,像杜甫就曾经“司功曹参军”,也就是竞聘过这个岗位,干过这个岗位的工作。你说从事这样一个职业的人那不可能是个文盲吧,至少也不会是一介武夫。

第二,至于他姓武,又叫武公业,那更是爹娘老子给取的名字,与他无关了。就算再退一步,即使这个武公业长得五大三粗不像奶油小生,那也不一定就影响夫妻间的情爱生活吧,那个大才子秦观秦少游,高邮人,也长得胡子拉扎得像个山大王,但高邮盛产双黄蛋,秦观虽然长得粗了些,但情感就细腻得很,他的婉约词是真的婉约到骨子里了,民间传说他和苏小妹不也是深情款款的吗?所以武公业的职业、长相应该不是步飞烟要背叛他的原因。

第三,反过来那个赵象又长得怎么样呢?传奇里也没说他就有多英俊,客观交待只说了一句“端秀有文”,在这个词里“端秀”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有文”,就是有文才,所以步飞烟也评价他是“大好才貌”,你看,才在貌先,也就是他确实长得还可以,更关键的是他体现出了有才学、有修养的书卷气来。而这正是步飞烟最为看重的,所以她在评价自己老公时,她的标准也不是外貌长相,而是“盖鄙武生粗悍,非良配耳”,也就是她与老公没感情,原因只在武公业“粗悍”上,这个“粗悍”不是长得粗,而是脾气急躁、脾气暴躁的意思。从故事后面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武公业心胸狭窄,个性粗暴,崇尚家庭暴力,完全可以说是个残暴、狠毒的男人。他虽然工作干得是文职,但绝对是个“粗悍”的人,这样的人不论长得怎么样,会有才情吗?会有温情吗?会有爱情吗?我想,即使有,他这种粗悍性格也是很难跟女性沟通的,这让步飞烟对他失望,从而另寻一份动人的情感也就是人之常情了。

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步飞烟自己的因素了。我们前面也说了,她“善秦声,好文墨,尤工瓯,其韵与丝竹合”。这句话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她的文采很好,从后面她与赵象因诗联情的过程中来看,她写的诗那要比赵象还好。二是她的音乐才华极高,这个“尤工瓯,其韵与丝竹合”那是一种极高的音乐境界了。瓯就是瓦罐儿,就是一排瓦罐儿,里面放上不同份量的水,她能用手指就能敲出跟丝竹乐器共鸣或伴奏的旋律来。怎么样,现在音乐学院里教不来这种课程的吧!这种艺术境界那完全要靠自我的积累与摸索,而且智商与才情都要很高才行。

所以我们通过分析步飞烟的才情与她老公的性格因素可以看出来,两个人之间不可能什么共同语言的,再加上步飞烟不过是武公业的一个小妾,地位本来就不平等,两个人之间要有感情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因为这种干涸的婚姻生活,大概更因为武公业的这种粗悍性格,我认为步飞烟很容易也很自然会接受一些外来的诱惑,尤其是会看重一个男人的品行与才情。所以当看门人老婆把赵象的纸条送过来,步飞烟打开一看,发现上面只有一首诗,“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不随萧史去,拟学阿兰来。”这最后两句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萧史与弄玉两个人吹箫弹琴,引来龙与凤凰,结果夫妻俩乘龙跨凤,比翼成仙去了;另一个则是指美丽的仙女杜兰香,降于人间,嫁凡人为妻。这两个典故用的还是有些学问的,意思就是,在我赵象的眼中,你就是神仙姐姐,我多么希望能与神仙姐姐一起琴瑟相合,比翼双飞啊!结果步飞烟一看这首诗后,当时就说:“我亦曾窥见赵郎,大好才貌,此生薄福,不得当之。”原来她早就注意过这个赵象了,原来她早就觉得这个赵象是一幅有才情的气质,原来她早就在心底叹息过,不能嫁给赵象这样一个有才情的男子,那是“此生薄福”啊,也就是命不好啊!所以这时候,她见赵象递诗传情,诗中还文采蜚然,这种手法就一下子打动她的芳心了,于是步飞烟就迅速回了那首“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的诗,意思很清楚,就是接受了赵象的示爱了。

这里我还想再罗唆几句。在婚姻里,一个没有爱的女人对爱情的渴望固然炽烈,但我认为步飞烟之所以心动,跟赵象诗里表现出的才情还是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的。这可以来看后代的一个例子,明朝的时候,说也有一位很有才情的女子叫张红桥,有个叫王称的书生,和他的朋友林鸿道一起租了张红桥家隔壁的房子住。说两个人都从墙缝里看到张红桥,都很喜欢,也都悄悄地递条子写诗过去,结果这个王称诗里头说“象牙筠簟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谁把棋声忽惊觉,起来想汗湿酥胸。”这首诗有些挑逗,有些色情的味道,或者说表现得有些低级趣味,张红桥一见即大怒,从此再不搭理王称。林鸿道的诗则说“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把那种示好之意很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所以古人写诗很喜欢用典故,我们现代人看了觉得费劲地要命,那在古代会用典,就是有才学有才情的表现。张红桥一看就很喜欢,和步飞烟一样,当即就回了首情诗,由此两个人开始了一段“红桥遗梦”的情爱佳话。可惜步飞烟的命运比张红桥差,差就差在她收到赵象情诗的时候,不像张红桥还是待字闺中,她已经是“老大嫁作粗人妇”了。但这也让她对爱情的渴望更浓烈,其情感的表达方式更直接。所以她当着看门人老婆的面就说其实我也很喜欢赵象的,而且立即就用相如琴挑文君的典故回复了赵象。所以在作者皇甫枚的眼中,这种对爱情大胆追求,又将情爱的着眼点落在才情共鸣、真情共鸣之上的婚外恋,才变成了可以美丽讴歌的对象。

所以皇甫枚随后重点描写了两个人的诗情来往。先是赵象看了步飞烟的复诗,心中大喜,立即又赋诗一首,说“珍重佳人赠好音,彩笺芳翰两情深。薄于蝉翼难供恨,密似蝇头未写心”,也就是说写情诗的这纸太薄太轻,“载不动许多愁”,而那些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更难诉尽我的相思之情。结果这次等了很久也没信来,这个赵象于是就在一天晚上,站在院子里向着隔壁屋子顶上的月亮大声吟诗,说:“绿暗红藏起暝烟,独将幽恨小庭前。沉沉良夜与谁语,星隔银河月半天。”诗说相思之苦,还写得不错,把飞烟的名字还暗藏在第一句“绿暗红藏起暝烟”里,可见这个赵象确实还是有些才情的。结果这一招还挺管用,第二天,步飞烟就递诗过来了,说“近来赢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原来没回信是因为生病了,而且还是“伤春病”,看来也是因为相思成疾的。于是赵象又赶忙写诗回信。

这里两个人你来我往,在信上、在诗上大战三百回合,我们就不再多说。但还有个细节要注意一下,就是传奇的作者皇甫枚不厌其烦地把两个的诗信往来全记载下来 ,而且每次寄信用的什么纸都要明确交代,为什么呢?你看总共用过薛涛笺、金凤笺、剡溪玉叶纸、碧台笺、乌丝阑,先后很多种,一般人粗看以为这就是作者在卖弄水平,你看各种各样的精美纸张我都知道,所以写一封信换一种纸。其实不然,我觉得这个地方之所以在信纸上都要如此精雕细琢,就是为了要表现两个人在诗情、在才情、在生活情趣上的那种共同语言和共通之处。对于这种情趣下产生的爱情,作者作为一个文人,带着欣赏的笔调去描绘也就不难理解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真爱,步飞烟随后就表现出一个真情女子的大胆与执着来。

她开始是主动约赵象来家中私会,因为武公业经常要值夜班,所以这个赵象就跟《莺莺传》里的张生一样,天天爬墙头过来与飞烟私会。这样交往了有一年之久。终于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婢女因为受了飞烟的责骂,就去把这事儿向武公业告发了。武公业也很坏,当天晚上装着去上班了,结果躲在墙根下,等步飞烟在院子里等而赵象爬墙爬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把抓住赵象的衣袖,结果赵象使劲一挣,撕落半截衣袖就跑了。这奸夫没抓着,武公业又躲在墙根那儿没看清,然后他就把步飞烟绑在柱子上用鞭子抽,让她说奸夫到底是谁。这时候步飞烟表现出一个弱女子的刚毅面来。事实上,往往是越柔弱的人在某些关键时候表现得越刚强。她虽然被打得混身是血,但只说了一句:“生得相亲,死亦何恨!”就是我总算找到过自己的真爱了,在活的时候能与他有过一段真情,现在死我也无恨了。武公业这个粗悍的男人听了这话,暴跳如雷,下死手痛打步飞烟,步飞烟就这样被他活活打死了。

看到这个结局,我心中不免悲凉,这时候,那个“端秀有文”、“大好才貌”的赵象又到哪去了呢?一个男人跑掉了,丢下一个弱女子承担所有的痛苦与责任,这大概是男人悲哀,但反过来也可以见出女人的伟大,所以我以为这就是作者皇甫枚要以《步飞烟》作为这篇传奇的名字,而不以赵象,或者赵步恋作为作品标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作者真正要讴歌的,并不是赵步恋,并不是婚外情,而是步飞烟这个弱女子为了寻找自己的爱情不惜背叛礼俗、舍生忘死的那种生命的激情!这不也是一种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吗?不也是一种在爱情的世界里,狭路相逢,敢于“亮剑”的精神吗?

所以,传奇的最后,就写了步飞烟一个有意思的“亮剑”的结尾。说步飞烟死后,赵象也逃得无影无踪了。武公业有两个好朋友,都是知识分子,一个姓李,一个姓崔。两个人听说这事儿后都写了一首诗,姓崔的诗里说“恰似传花人饮散,空抛床下最繁枝”,就是用了一种同情的语气,结果梦见步飞烟对他说,我的容貌不及桃李,但受到的摧折却尚有过之,看了你夸我的佳作,很是惭愧。另一位姓李的诗里则说“艳魄香魂如有在,还应羞见坠楼人”就是用绿珠坠楼、忠于主人的典故来讽刺步飞烟出轨,结果他夜里也梦到了步飞烟,梦里步飞烟指着他怒斥说:“你个伪道学,自己又有什么品德?你用刻薄的言语诋毁我,我要让你到九泉之下来对证。”李生给吓醒了,惊恐不已,没有几天,李生居然真的死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我们讲息夫人的时候,都是评论息夫人的事,王维是用同情的笔调说“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而杜牧则用道学的观点、用绿珠坠楼的典故说息妫“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我想,要是息夫人也能像步飞烟一样托梦还魂的话,那杜牧可就要惨了。

步飞烟这段做鬼之后的“亮剑”当然是段无稽之谈,皇甫枚之所以要把这段无稽之谈有模有样地放在最后,我想他还是为了要明确:所有对步飞烟的诋毁都是伪道学的,而对步飞烟寻找真爱、为爱而死的褒扬才是他皇甫枚真正的创作主旨。

所以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就有了一个再也明显不过的答案,那就是《步飞烟》这篇传奇,并非是歌颂了一场婚外恋,而是歌颂了一个为了爱而灰飞烟灭的女子,虽然那场爱只如烟花般一时绚烂!

说到爱如烟花,虽然只有短暂的一时绚烂,却也正因为其短暂的绚烂,才会留给人永恒的印象。要不然没有了爱的李煜也不会吟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悲叹来。

请看下回:李后主与大小周后的故事——“问君能有几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