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 > 林徽因,一个多情或贪心的女子? >

林徽因,一个多情或贪心的女子?

前两天我看了一本《林徽因传》,作者的名字忘记了。她是个作家,不是学者,所以写得更感性,但缺乏思想。但是从此书和我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资料看,我得出如下观点,在改试卷的时候顺便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说了说。

据说,林徽因其实最爱徐志摩,因为他才华高而深情,为了她抛弃原配张幼仪,更因为他是她的初恋,是最纯真时候的恋爱。林徽因50多岁临死前,见过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孩子之后就不见其他人了,可以说这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同时对不起张幼仪和徐志摩,也因为想在临死之前更真实地面对自己。她看到徐志摩的孩子就像看到徐志摩本人一样,这就是她一直深藏而又不敢触碰的爱。这恰如一句流行歌的歌词说的:“对不起,我爱你!”

林徽因对梁思成更多是责任与同情。因为双方父亲有口头约定,不好反悔,而且梁思成参加学生运动时被军阀的汽车撞成半残废。这促成了林、梁的感情发酵。当然也因为梁思成很有才华,很真实,有烟火味,也很爱她。所以新婚之前,梁思成问她:“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从这句话来看,林徽因是很爱梁思成的。

她除了徐志摩、梁思成外,还有一个金岳霖。她爱金岳霖,因其饱学而执着。她是后来才接触金岳霖的,她对金岳霖是敬佩中的爱慕。有一次从金岳霖家回来后,她很沮丧地对梁思成说,她同时爱上两个人,怎么办。梁思成说让她自己选择,如果选择别人自己可以退出。林徽因虽然没有选择金岳霖,但是金岳霖的故事和情感还是令人动容的。但是金岳霖为何如此?除了深爱,也许是因为林徽因给过他暗示。有的女老师听了说,如果有一个像金岳霖一样的人爱自己,自己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

因为徐志摩、金岳霖的存在,梁思成爱得很累。他老是有一种要被顶岗的感觉,他退出,林徽因就是金岳霖的了。如果说林徽因对梁思成的爱是一种承诺,那么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更多的是理性甚至负担。所以我有的前辈说有的资料显示,林徽因的葬礼,梁思成却借口感冒而不去参加。

我说林徽因太多情,但是有个女老师说,她不是多情,是贪心,想把所有好处都占尽,想得到所有男人的爱。这怎么可能呢?!她想爱所有男人,结果害了所有男人。女老师们说,其实梁思成是最适合做丈夫的,金岳霖也可以,因为他们都是学者,比较理性和实在。当然,这也是相对的。但是徐志摩不行,因为他是作家、诗人,性情善变,分不清现实与理想。找丈夫或者妻子不能找演员、艺术家和作家,就是因为这个。这只是一种大致的有道理的说法,因为从现实世界的离婚者的身份看,什么职业都有,所以能否结合,还是因人而异。如鲁迅、巴金、沈从文、凌叔华、冰心、傅雷等作家的婚姻不也是很好吗?徐志摩的确感情太浓,太多情,同时爱林徽因和陆小曼,感情不专一。不过他对陆小曼的确很好,这也是事实。至于是否适合做丈夫,我比较赞成女老师们的意见。性格平和、实在、理性的人做伴侣会好一些,因为安稳才会有幸福。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把婚姻给了他;但据说把爱给了徐志摩。这使我想起我的一位北方的朋友,他曾经很苦闷地跟我诉说,他事业做得好,性格也好,但他的婚姻也是如此。妻子的爱给了短期缺乏联系的初恋情人,婚姻给了他,所以婚后不愉快的根源不是因为性格、思维、习惯差异,而是因为爱得不够,看不惯,理性坚持多年,最终只能分手,心灰意冷。

对于能够接受比自己大多少岁的人做配偶的问题,男老师们说10岁以内,女老师们说10~20岁也可以,并举了一连串名人的例子,如鲁迅呀,巴金呀等。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大概女的更重视安稳和性格,男的更注重和谐和外表吧。其实安稳的生活和性格未必与年龄有关,年龄只是原因之一罢了,经济条件也很重要。

国外有的哲学家说,爱情是一种感觉,感觉是不可靠的,要靠理性去经营;婚姻其实是不符合人性的,因为把两个人拴在一起几十年。有的女老师说看电视节目,外国记者采访了金婚夫妇,问他们怎么坚持到金婚。他们说最幸福的婚姻也有250次想掐死对方的念头,有500次想离婚的念头,但是能够坚持就是因为实在;孩子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喜欢是暂时的,恋爱是暂时的,而爱则是一辈子的事情,最朴实的事情。中国人古来讲究恩爱和过日子,大概就是对此的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