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天地九重 > 第六章:太空一日(九)非常生活非常感受 >

第六章:太空一日(九)非常生活非常感受

太空飞行 21 个小时 23 分钟,我乘飞船绕地球 14 圈。按照航天专家的说法,14 圈就是 14 天,因为飞船有规律地经过地球的阳照区和阴影区,每经过一圈,就相当于度过了一天一夜。

这“14 天”,除了工作,还要生活,基本的生活内容就是吃饭、如厕、睡觉。哦,我得说,那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

我在太空吃了三顿饭,说实话,按程序吃饭的时候我并不饿,而且一直没有地面上的那种饥饿感,没有胃里面空的感觉。所以吃饭,就更接近于一种单纯的任务体验。

吃饭喝水在地面上是一种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就变得相当复杂和奇特。吃东西都得闭着嘴,因为失重,所有东西都飘,嘴里的食物也随时可能飘出来,“煮熟的鸭子飞了”和“送到嘴边的肉吃不着”,在太空一点都不稀奇。

为了适应太空条件,航天食品是特制的,而且一直在改进。太空食品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40 多年前加加林在太空进食,还只能像挤牙膏一样,吃单一的、味道复杂的、纯粹为了补充营养的糨糊一样的混合物,现在则已经有了丰富的品类、多种口味。中国航天食品更具特色,已经可以制订出一个长长的食谱,一天三顿,连吃一个星期不重样。还可以根据航天员个人口味搭配,比如我喜欢吃辣,爱吃水煮鱼,就会给我准备一些辣味的食品。

事实证明,我在太空所有的经历都有它的价值,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不管看上去是大事还是小事。

航天食品要求高热量、高维生素、低残渣、少产生气体,包装卫生,种类有复水食品、冻干水果、复水饮料、罐头、饼干,另外有调味品。还有蔬菜,它通过一种特殊技术风干,然后装到真空包装里,到了太空,我们通过包装袋的注水口向里面注水,风干的蔬菜会马上变成新鲜蔬菜。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在地球上吃的东西都可以做成航天食品带上去。我们这些食品的包装袋上都印有“飞天”标识,无一例外。

目前最受航天员喜欢的食品不是别的,而是榨菜,为此搞过问卷调查,榨菜得分稳居榜首。

当时我带上太空的航天食品挺多,够我放开量吃几天,而且都不错,有月饼、饼干、烤麸、红烧肉、八宝饭、榨菜等。因为神舟五号飞行时临近中秋,带上去的月饼比较多,而且有多种不同的馅,另一方面,与饼干相比,月饼不容易掉渣。

我午餐吃的主要是月饼、饼干,素菜吃的是榨菜。如果在地面,红烧肉更对我胃口,但那东西在太空不加热不好吃,八宝饭不加热吃起来会觉得反生。

我吃的月饼和饼干都做成了小块,可以一口一块。在上面吃饭有很多乐趣,我把小月饼扔起来,让它飘浮着,然后过去一口吞掉,我把饼干一个个排列起来,之后按顺序逐个吃掉。                                                                                                

太空食用椰蓉月饼

在太空我一共进餐三次,尽可能体会那种特别的感受,玩玩食品包,控制着自己的身体往这飘飘,往那飘飘,在空中转体、翻身,其实我也尝试着翻跟头,在测控盲区,地面看不到的时候。

当然,每次吃完饭要将食品包装和剩的东西放进废物收集袋里,防止食品碎屑、水滴或别的垃圾在舱内四处乱飘,难以收拾。

虽然程序设定我有 6 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我只睡了半个多小时,基本上没怎么休息。

睡那半个多小时确实是因为太疲劳了。本来发射前睡觉的时间就不长,而在发射升空后又出现了几个意想不到的小情况,整个人处在比较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不容易入睡。

其实另一方面,我也确实舍不得睡。体验太空生活,不仅对我而言,对任何航天员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经历,能多点清醒时间就坚持住,反正回到地面可以补觉。

我是在飞行的第 11 圈睡着的,大约是地球上的深夜 24 时。我的生物钟似乎还在正常状态。

地面上睡觉一般要躺在床上,而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的睡眠,不受姿势限制,可以躺着,坐着,也可以站着,甚至可以倒立着睡。但睡前一定要固定住自己,否则睡着后,会在舱内飘来飘去。还要注意把自己的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舱内的仪器,而且,在失重状态下,人睡觉时偶尔会产生头和四肢与身体分离的错觉,要避免吓着自己。有资料说,国外曾有航天员在睡意蒙眬间,把自己的手臂当成了向自己飘来的怪物,吓出一身汗来。

我就在座椅上睡的,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好,很快就睡着了。这30 分钟的一觉,睡得还比较香。根据地面监测,那时我的心率降到40 下,他们说我们知道你肯定是睡着了,要不然数据不会下来的。

很多人有睡醒后的片刻犯迷糊的情形,不明白自己在哪儿。但我醒来后很清楚是在太空飞船里。虽说睡着了,潜意识里一直在飞,睡着不久就醒了,也说明心里面一直有事。

我并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醒来后就赶紧看时间,看飞行程序走到哪儿了。

训练有素的航天员,即使睡得比较久,也不会醒来后不知身在何处。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回来后,我的几位战友证实了这一点。航天飞行既让人兴奋又让人紧张,心里还有压力,时刻准备着,一旦有问题必须马上处理,所以即使睡着,意识里也还亮着一点儿光。

我在法国国际空间大学讲课的时候,有位心理医生问我,在飞船上睡着的时候有没有做梦。我说:“非常遗憾,我没来得及做梦。我把做梦的时间也用在工作上了。”我说完,在座的很多人都笑了。

包括后来我们的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也没听说他们谁在上面做了梦。这算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吗?是不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精神高度紧张,而且不会像地面上保证你七八个小时睡眠,来不及做梦?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除了吃饭、睡觉,人们比较好奇在太空如何上厕所。让航天员在太空解决好个人卫生问题,安全地、合理地上厕所,是一个系统技术。

刷牙、洗脸比较好办,漱口就用一口一块的消毒口香糖,塞嘴里嚼 5 分钟就行了;洗脸使用脸巾包,就是用一块浸有清洁护理液的湿毛巾擦脸。但上厕所大小便比较麻烦。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复杂的除臭、供水、易于消毒的收集系统。其中对抽水马桶的要求最精密,如果设计不好或使用不当,大小便就会飘出来,在太空舱里四处飞舞,就像“天女散花”一般,将会带来一场灾难。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上了这种设备,使用情况良好。

但在神舟五号时,因为这些收集设备都安装在轨道舱,而第一次飞行是我一个人,无法分身去轨道舱,所以没有用上这些设备。上天前采取灌肠、吃低残渣食品等措施,我两三天内都不会有“大事”。但小便还是会有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类似于“尿不湿”的东西,还有一个是类似医院的导尿系统。但这两个东西当时没有完全派上用场。

由于我是中国第一个飞天的人,所以规定我不能脱掉航天服,即使小便也需要穿着。

我尽量减少饮水,而且多做活动,让自己出点汗,以减小这方面的需要。

事实证明,我在太空所有的经历都有它的价值,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不管看上去是大事还是小事。返回地面后,有一年多时间,我回答了科研人员的几百个问题,涉及载人航天工程的各个方面,机械的、产品的、功效的、工作的、生活的、生理的、心理的,不一而足。

我要对产品做出评价,它们好不好用,顺不顺手;要回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对环境和事件细节做出准确描述。我要告诉人们,当时发射时振动如何出现,哪个时间哪个地方有异样响声,哪个抽屉式工具箱拉开却推不回去,最后得用胶带和绳子塞住绑死,不然相机等物品会在返回时散落……

后来,神舟六号比神舟五号有了 180 多项改进,从火箭、飞船到航天员,各个系统都改了许多。比如说我落地时,麦克风把我的嘴磕了个口子,流血不止,后来一看就是因为它的造型有个棱,改进后它变小变平了,外面加一层海绵,就确保了下次不会再让航天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