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南唐後主李煜

一、生平事跡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稱鍾山隱士、鍾峰隱居、鍾峰隱者、鍾峰白蓮居士、蓮峰居士,李璟第六子,五代十國時南唐最後一個皇帝,習慣上稱為南唐後主,也稱李後主。

他的祖父李忭,本為徐州(今屬江蘇)人,與養父徐溫同為吳王楊溥部下。太和元年(929),李忭開始在吳專權。升元元年(937),李忭代吳自立(史稱先主),建立南唐政權。南唐國力較弱,到中主李璟(李忭的長子)嗣位時,後周世宗柴榮四次親征南唐,958年,李璟被迫上表以國為附庸,去帝號,稱南唐國主(史稱中主或嗣主),並向周進貢。960年因受北宋威脅,遷都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立李煜為太子,留守金陵。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六月,中主李璟於南昌病卒(年四十六,在位十九年,即937-961年);七月,二十五歲的李重光於金陵嗣位(史稱後主),改名為煜,又遷都回金陵。

李煜即位後,政治上無所作為,勉強維持舊有江山,軍事上處於挨打、防禦局面,繼續向宋稱臣,不能正式稱用皇帝尊號(降稱江南國主),反而還要大量向宋進貢。據記載,甚至有一年中就遣使至宋進貢三次之多(見《十國春秋》十七),以至府庫空竭。

宋太祖(趙匡胤)時,李煜曾派七弟從善去汴京(開封)作人質,宋朝打了勝仗,南唐要去祝賀。據說他也曾上表請求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他無可奈何。就這樣,宋太祖仍然沒有放過他,曾幾次叫他到汴京,他違命不敢去,主要是怕扣留。後來,局勢愈來愈緊張,戰和都不行,他只好屈辱偷生,稱臣稱子,稱宋為父,心情抑鬱,想尋求解脫,又不能公開出家為僧,便篤信佛教,大修佛寺,廣度僧尼,全由國家供養,耗費大量錢財。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李煜在生活上同樣奢侈享樂,同樣好聲色,又能喝酒。宋人筆記載:宋滅南唐後,後主的一個寵妾被宋一大將所虜,晚上點燈,女的講煙氣太大,改點燭,說煙氣更大。問:後主宮中點什麼?答:每人房中有大明珠。李煜先娶能歌善舞、長得很美的大周後(周宗的女兒娥皇),大周後臥病,又和她的妹妹小周後私通。李煜詞中有三首《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銅簧韻脆鏘寒竹」、「蓬萊院閉天台女」),都可能是為小周後所作。

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宋遣曹彬、潘美(《楊家將》中為潘仁美)等帶兵伐南唐(見《南唐演義》),直到宋和吳越會師圍金陵,李煜才下令與宋兵交鋒,南唐兵力不行,戰鬥力很弱,金陵被圍約一年,李煜困居金陵近一年。這期間,李煜兩次派人到汴京見宋太祖,請求休戰,宋說:「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酣)睡。」

開寶八年(975)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金陵城破。城破之時,有說他正在靜居寺裡聽經,也有的說他準備自殺。另外,幾次不答應去汴京(求救於契丹,未果)說明思想有所準備。

城破,肉袒出降,曹彬同意他留幾天,整理行裝後,由大運河北上,押往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當了俘虜,隨宋軍北行者共有子弟及官屬四十五人。

到汴京後,宋太祖因他守城拒降,便封他一個帶有恥辱性的封號「違命侯」。從此,他開始了由皇帝變為階下囚的俘虜生活,環境、身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破家亡,雖未被殺,生活卻極其屈辱,行動受人監視。這些,筆記、傳記中均有記載。他自己在寄給金陵舊宮人的信中也說:「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見王銍《默記》)

開寶九年(976)十月,趙匡胤死,其弟趙廣義即位為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李煜去「違命侯」,改封「隴西郡公」,但生活並無真正改善,行動仍受監視。太平興國二年(977),《宋史》說他「自言其貧」,宋太宗聽後,每月給他加薪。

有一次,太宗派徐鉉(南唐宰相,降宋後為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太宗命其校訂《說文解字》)去看他時,他相持大哭,「默不言」,忽然長歎曰:「悔當時殺了潘佑(內史舍人,曾連上疏,報論時政)、李平(戶部侍郎)。」徐鉉回來後,太宗問他:「後主何言?」徐不敢隱。又因作「小樓昨夜又東風」和「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太宗聞之大怒,於太平興國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四十二歲生日的時候,叫他弟弟趙廷美送酒飯,酒中放有牽機藥,服後毒發,手腳牽機而死,死時已是八日的時辰。(見宋·王銍《默記》捲上)徐鉉《墓誌》只說「昏於地」,不敢講如何死的。

余懷《玉琴齋詞序》:「李重光風流才子,誤作人主。」此話有理!李煜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是一個不稱職的、不合格的帝王,無能的亡國之君;但他卻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詞人。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這與他的出身、環境、教養等有關。他的父親李璟也是一位詞人,詞作不多,流傳的僅四首(見宋人所編《南唐二主詞》),為人傳誦的是《攤破浣溪沙》二首,其一名句:「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李煜從小聰明,外貌也美,額寬,臉修長,一目重瞳似項羽,得到父親、老師們的專門指教,學習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文化修養超過五代其他國君,又好學,工書(學柳公權)善畫(畫得最好的是飛禽,又喜畫墨竹;宋《宣和畫譜》錄有他很多畫),通曉音律(會唱、會制譜),能詩文(《全唐詩》收其詩十首,《全唐文》收其文少量),但以詞的成就為高。南宋人輯他和李璟的詞為《南唐二主詞》,集中真偽難辨,比較可靠的是三十多首,夏承燾先生考證為37首,也有人說35首。作品雖不多,但深受人們的重視。

二、創作成就

由於李煜從皇帝降為階下囚的巨大變化,他的詞作也明顯地呈現出前後兩期的不同風貌。

(一)前期(三十五歲前,即南唐滅亡之前)

這一時期,李煜過的是太子、帝王的生活,詞作大都描寫宮廷豪華生活和男女戀情,在題材上沒有超過花間派。

李煜十八歲時就與比他大一歲的大周後(即周昭惠後,周宗的女兒)結婚。如前所述,大周後長得很美而有才華,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善琵琶。盛唐流行的《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後失傳,大周後得其殘譜,重加整理,以琵琶奏之。(見陸游《南唐書》卷一六《后妃諸王列傳》)

李煜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大周後有很大關係。

李煜前期詞未能擺脫花間派影響,思想內容無可取之處,但在藝術成就上卻超過花間詞人。

這時期的代表作如《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和《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前者寫他通宵達旦地聽歌看舞,飲酒作樂;後者描寫宮人在宮廷裡奏樂歌唱的情景,畫面都十分鮮明突出。又如《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清平樂》等,則著意描寫男女生活和悲愁情緒,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二)後期(南唐亡至978年李煜去世)

這是他由皇帝一降為囚徒的時期,也是他成為大詞人的時期。生活境遇的急劇變化,使他在思想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詞作雖只有十首左右,卻是他詞的精華所在,幾乎無一不佳。

馬令《南唐書》載,被俘離金陵時,望石城泣下,在舟中賦詩云:「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揚州——引者注)台殿已荒涼。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這是他押坐船上,往北航行,眼看故都石城越來越遠,感慨萬端,而寫成的一首詩。可見他創作風格的轉變。

但夏承燾先生《南唐二主年譜》(見《唐宋詞人年譜》)認為非李作,因詩中有「兄弟四人」句,而其兄弟不止四人。我們認為,以李作為是。李煜有十個兄弟,但前五個已死,他是老六,還有「兄弟四人」,其中從善在汴京當人質,不在南京。正好「兄弟四人」,與詩意相符。

後期詞與前期比較,詞風明顯大變。在後期詞中,他自己就是抒情的主人公,愁、怨、恨、憶(懷)的情緒佔據主導地位,已無絲毫昔日歡樂可言。

詞的內容主要追懷昔日的繁華生活,抒發國破家亡、身入囹圄(監獄)的怨和恨,籠罩著哀怨悲歎的低沉情緒,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評《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語)。思想境界不高,但有極大的感染力,多少年來贏得人們的廣泛同情和讚賞。這是因為,其中抒發的「離愁別恨」等感情,在封建社會中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引起人們感情上的共鳴。

在內容題材方面,李煜擺脫了「花間派」專寫女人瑣事的狹小天地的束縛,擴大了詞的境界,把詞帶上了抒情的道路,提高了詞的地位,對詞體文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貢獻。其《虞美人》向來被認為是李煜的代表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此詞雖然抒寫的是亡國之痛和幽囚之悲,但語言清晰,意境透明,不依靠外在的描摹來烘托氣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和體驗事物,使之有一種「語盡意不盡」的藝術境界。再看他的《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窺見他寄人籬下,借酒澆愁,以一時醉夢之歡,麻痺自己國破家亡的痛苦。比較起來,這首詞的基調最為低沉,情緒最為頹廢。

又如《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些詞,在以前文人詞中,從來不曾有過,都是熱烈抒情之作,都寫親身的經歷和感受,不是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之詞。

李煜的詞,藝術性極高,歷來都給予高度評價。如晚清的王鵬運《半塘老人遺稿》說他的詞「超逸絕倫,虛靈在谷」。王國維《人間詞話》寫道:「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1.薛居正:《舊五代史》,中華書局,1976年。

2.歐陽修:《新五代史》,中華書局,1974年。

3.脫脫:《宋史》卷四七八《李煜傳》,中華書局,1977年。

4.徐鉉:《李後主墓誌銘》,見《徐文公文集》卷二九。

5.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南唐二主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二)作品

1.王國維:《南唐二主詞》,見《晨風閣叢書》,又見《王忠愨公遺書》加以考定真偽,輯有前人評語。

2.唐圭璋:《南唐二主詞彙箋》,正中書局,1936年。

3.王仲聞:《南唐二主詞校訂》,中華書局,2007年。

4.詹安泰:《李璟李煜詞》,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三)其他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年。

2.謝世涯:《李後主詞研究》,學林出版社,1994年。

《唐宋文學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