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王安石

一、生平事跡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曾被封為荊國公,後人也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出身於寒素地主家庭,父親王益中過進士,但一生只做過幾任州縣官吏。

王安石年輕時即以天下為己任,「有矯世變俗之志」。二十二歲(慶歷二年,1042年)中進士,開始了政治生涯,先後在鄞縣(今浙江鄞縣)、舒州(今安徽潛山縣)、常州(今江蘇常州市)等地做地方官近二十年,顯示出不尋常的政治才幹。他關心民生疾苦,有改革政治之志,曾上萬言書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暢論時政,主張「改易更革」。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擢升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次年為宰相。在神宗的支持下,他開始實行變法。他所制訂的新法,對抑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特權,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鞏固國防,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列寧稱他「是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但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地主豪商的利益,遭到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的激烈反對,王安石先後兩次罷相(一次是在熙寧七年,即公元1074年;一次是在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最後退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神宗死後,舊黨執政,新法便被全部廢棄,王安石憂憤而死,終年六十六歲。

二、創作成就

王安石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強調文學的社會作用,主張為文要「有補於世」,重在「適用」(《上人書》),極力反對西昆派的形式主義文風。

王安石在文學創作上有著多方面的成就。

(一)散文

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主要是一些有關政治和學術的理論文章,無論長篇短制,大都結構謹嚴,辯理深透,筆力剛勁,語言精練,以雄健峭拔見稱。如《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答司馬諫議書》、《讀孟嘗君傳》等,就是這方面的優秀作品。其中《答司馬諫議書》最具代表性。本篇是王安石接到司馬光第二封信後的覆信。中間一段對對方責難給予答辯,寫得尤為精彩: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這部分反駁,是信的主要內容。作者首先採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置論敵於絕境。接著,就司馬光的攻擊,針鋒相對,逐一駁斥。然後對所謂「天下怨謗」的原因進行深刻剖析。文章旗幟鮮明,言之鑿鑿,令對方難以答對。

他的《游褒禪山記》則是一篇說理性的遊記。文章不以記游為重點,而是借寫遊山探奇的經歷,來發揮其治學的見解,可謂獨具一格。

(二)詩歌

在詩歌方面,王安石很推崇杜甫和韓愈,風格遒勁有力,以善於說理、精於修辭見長。不少作品突出地反映了重大的社會問題,內容充實而時有精闢的見解。如《感事》、《兼併》、《收鹽》、《省兵》、《河北民》等詩,都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主張改革弊政的進步理想。《白溝行》、《陰山畫虎圖》則著重反映民族矛盾。他的一些懷古式詠史詩,如《杜甫畫像》、《明妃曲二首》等,其特色在於立意新鮮,不同流俗,給人以別開生面的感覺,顯示出作者透徹事理的眼光。

王安石晚年罷相隱居以後,詩風有所變化,寫了大量的寫景詩。這些詩,大都寫得新穎別緻,清新明麗,藝術技巧比以前更加成熟。如《江山》、《書湖陰先生壁》、《泊船瓜州》等小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泊船瓜州》原詩如下: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此詩作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奉詔進京,途經瓜州之時。詩中表達的是對金陵的留戀之情。詩的第三句裡用一個「綠」字,把春風的作用活畫了出來,因此這句一直被人們當作注重修詞煉字的範例。

應當注意的是,王安石的古體詩常常以散文句法入詩,造語生硬,又愛發議論,喜歡搬用典故,對後世有不良的影響。

(三)詞

王安石的詞作不多,但能突破五代以來綺靡風氣的影響,風格高峻,獨標清奇。其中,以《桂枝香》一詞最為有名: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這是一首懷古詞,一題「金陵懷古」。詞的上片寫金陵秋景,以「畫圖難足」加以概括,氣象開闊,筆調雄健。下片懷古寄慨,寄寓了對統治者逸樂亡國的批評,立意不凡,議論高超。據說當時寄調《桂枝香》作金陵懷古詞的有三十多家,而以王安石這首為「絕唱」。

今傳詩文集《王文公文集》,南宋李璧著有《王荊公詩箋注》。詞存二十餘首,有輯本《臨川先生歌曲》。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1.脫脫:《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中華書局,1977年。

2.顧棟高:《司馬溫公年譜·王荊公年譜》,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3.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中華書局,1959年。

4.梁啟超:《王荊公》,中華書局,1936年。

5.鄧廣銘:《王安石》(修訂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

(二)作品

1.《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

2.《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李璧:《王荊公詩箋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

4.沈欽韓:《王荊公詩文沈氏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本。

5.王水照、高克勤:《王安石散文選集》,1997年。

(三)其他

1.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編:《唐宋八大家散文》,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

2.吳小林:《唐宋八大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唐宋文學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