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那些年,那些風波

冒德國之大不韙

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的關注,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默克爾登上德國政壇制高點,加之她本人個性十足,就不可能「安穩度日」。誠然,似乎作為公眾人物,就必須配上各樣的新聞,這彷彿是上位的「代價」。

2002年,對於伊拉克戰爭的爭論甚囂塵上。年底,不少國家開始發表意見,美國也開始向一些國家發出出兵幫助的邀請。聯合國同意此次出兵之後,對伊拉克的決議也發佈下來,伊拉克被要求接受來自聯合國的全面審查。

此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除了部分國家支持美國以外,不少國家認為這樣的做法侵犯了伊拉克的人權,因而堅決反對。法國就公開表示,絕不會出兵伊拉克,且在這個問題上會始終站在美國的對立方。德國的施羅德政府也同樣持反對意見。麻煩的是,西班牙、英國、意大利等不少歐盟國家都支持美國,這樣一來,歐盟內部就產生了矛盾。歐盟國家在做出本國選擇的同時,也不得不將別國的態度納入考慮範圍。

從德國內部來看,施羅德的社民黨持嚴厲的反對出兵伊拉克的態度,但默克爾的基民盟卻持支持態度。施羅德在表達對此次事件的觀點時,可謂做足了姿態。

他在公開講話中不斷提及「二戰」中德國人民所受的苦難,強烈譴責了戰爭這種不人道行為,並認為不能將得來不易的和平輕易地毀掉。這種姿態贏得了不少從「二戰」中存活下來的上一代德國選民的歡心。

而彼時,默克爾的態度則完全不一樣。她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施羅德的這種做法,她覺得這會毀掉德國和美國的關係。此外,她還認為德國的態度並不會左右伊拉克的局勢,美國出兵伊拉克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別國是否反對都已經不再重要。而如果德國保持異議,那麼在伊拉克看來,歐盟內部產生了裂痕,這樣的出兵就不會具備多大的威脅。在此之上,伊拉克可能會發生更加過分的情況,最終把歐盟推往出兵的邊緣。

但很明顯,默克爾的想法沒有被理解。當伊拉克問題成為國內最吸引選民的政治問題時,基民盟大選的失敗便已注定。

2003年年初,默克爾迎來了一次出訪美國的機會。在此次訪問之前,她事先發表了一篇文章,強烈地批判了施羅德政府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她在文章中寫道,施羅德並不代表全體德國人,他的態度並不是全體德國人的態度。施羅德這樣強硬的姿態給德國人民帶去了非常大的困擾,以後德美之間合作將更加困難,德國人民的各方面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這篇文章一出,輿論嘩然,來自社民黨以及一些社會人士的譴責向默克爾鋪天蓋地般襲去。單從這篇文章看,並不會產生如此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默克爾的這篇文章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這就值得深思了。

德國法律中雖沒有明確規定,但已經約定俗成:任何人都不許在外國的公共場合中發表對本國政府的批判或者意見。這也成了社民黨揪住不放的小辮子。然而,這樣過於明顯的失誤很顯然更容易讓入迷惑:這究竟是默克爾的蓄意而為,還是她真正的意思?

除了黨外的譴責,基民盟內部的不少人士也強烈批評了默克爾的這一舉動。不少人認為,默克爾這是自貶身份向美國示好,如同做了跟在美國後面的哈巴狗;也有人認為,默克爾的這種行為過於軟弱,這樣一來,全世界都會有種德國只會溜鬚拍馬的印象,嚴重損壞了德國的國家形象。

眾多議論、質疑不斷環繞在默克爾周圍,可這絲毫沒有打擾她出訪美國的行程。而此時,前往美國的助手人選問題又突然冒了出來。

一直以來,默克爾的助手都是朔伊布勒,從資歷以及能力來看,他也完全具備輔助默克爾的資格。之所以說人選出現了問題,關鍵就在於,朔伊布勒對伊拉克問題所持的立場和態度。

在出訪前的議會黨團會議上,朔伊布勒建議德國和美國要有一定的間隔,不要太過密切。而德國外交專家博霍萊克則主張,要和大西洋國家保持友好關係。很明顯,後者的對美態度與默克爾是一致的,且博霍萊克制定的外交路線也深刻地影響了默克爾的出訪態度。故此,本該出現在出訪隊伍中的朔伊布勒換成了博霍萊克,這對朔伊布勒是極大的刺激。其實,默克爾正是想用這樣一種方式告訴他,決定對伊外交態度的權力在她手中。

訪問團到達美國後,受到了美國副總統、國防部長和副部長,以及安全顧問的親切接待,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並未在其中。但作為非執政黨的一個黨派來說,這算是一個很高標準的待遇。

即使最終美國並沒有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裝備,默克爾卻始終堅持她的想法和做法。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人參與伊拉克國家重建時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默克爾也沒有什麼譴責,態度一如既往地隨和。

當人們因此而指責她時,她卻有一套應對的說辭。她認為,大家都沉浸在一種想像中,就是希望武力干涉能平穩地過渡為一種民主活動,這樣的話,美國和伊拉克就會無阻礙地進入一種平和穩定的狀態——這也僅僅是一種想像而已。不過,當美國虐待戰俘的消息傳來後,默克爾表達了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強硬地指責。

2003年,在一次以國際安全為議題的會議上,默克爾詳細闡述了自己的這一看法:德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有過一段艱難的戰爭歲月,哪個民族和國家會希望重蹈過去的覆轍?大家都渴望和平,都希望避免衝突。但是,應該如何理解「和平主義」這幾個字呢?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過度地信奉就會成為一種極端偏激的錯誤。翻翻歐洲的歷史也不難發現,萬不得已之時只有依靠戰爭和武力才能推翻專制政權。

縱觀默克爾對於美伊戰爭的態度和2003年的發言,不難看出,她一直在堅持她的理論——承諾不使用武力,但不會放棄使用武力。國際外交過程中,不可能沒有衝突,萬不得已之時就可能會動用軍事和武力解決問題,這是不可能避免的。這樣的做法只是希望解決衝突,讓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以避免出現更大更難以把控的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帶來了傷痛,也帶來了民主,美國人說想把「民主」帶去伊拉克,但又說伊拉克沒有合適的土壤。默克爾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尊重人權和維護民主應該成為每個國家的權利。

默克爾秉持其不落窠臼的作風,在世界政壇如一朵奇葩一般,不逢迎、不退讓,在任何事情上都毫不畏懼地展示其「大膽妄為」的一面。

《默克爾:一切夢想終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