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 > 译序 >

译序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界泰斗之一的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荣格从小就具有一种特别的个性。很小的时候,他就问小孩和各种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大人于是告诉他,初生的小孩和各种动物的幼崽都是鹳鸟在晚上从月亮上叼来的。但从小就喜欢独立思考的他却觉得,小猫小狗由鹳鸟叼来,听来还有点道理,但是像小牛犊这样重的东西,鹳鸟怎么会叼得动呢?荣格的父亲是个牧师,他要荣格坚信上帝是至善的和无所不能的。这时候会读《圣经》的荣格却觉得并非这样。因为上帝既然全知全能和至善,在他创造了世间万物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让他们住进伊甸园后,何以还要创造出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禁果而导致人的堕落并从此背上了原罪重担的蛇呢?上帝也并不是至善的,有时甚至是可怕地横暴和恶毒:他要亚伯拉罕杀了自己的儿子以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的诚心;他甚至让大洪水淹没这个世界来祸害人类等。但是父亲告诉他,信仰是不能加以怀疑的,这使荣格感到苦恼。

荣格又是个敢于行动的人。中学时代,老师指责他作文剽窃抄袭并威胁要开除他的学籍,荣格敢于进行抗辩。在巴塞尔大学医科学习的第三年,他毅然放弃了老师提携他做助手及到维也纳进行内科深造的良机,转而决定改学精神病学。作出这一举动实在非同寻常,因为在时人看来,精神病学完全是一派胡说八道,而精神病医生差不多也像精神病人一样古怪。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他从下意识地感到,这才是他命中注定的事业。1907年,荣格在维也纳与弗洛伊德会见,两人一见如故,深感相见恨晚,促膝长谈达十三小时。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成立时,在弗洛伊德的再三坚持下,荣格当选为第一任主席。弗洛伊德在尔后写给荣格的信中,称荣格是他的过继长子、他的王储和继承人。弗洛伊德对他的器重与赏识,足令一般的人感激涕零。但是后来,荣格却置“王储”与“继承人”于不顾,断然脱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其中虽有其他原因,但主要是他反对弗洛伊德坚持以性欲受压抑而造成精神病的主张。这种行动反映了荣格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

只有植根于肥沃的土壤,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只有充分汲取与利用各种知识,一个人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建成留名后世的高塔。荣格是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为了考察原始人的心理、宗教与风俗习惯,他两次到过非洲腹地的肯尼亚与乌干达,到过新墨西哥考察村居印第安人的宗教,到过锡兰(即今斯里兰卡)和印度,研究过印度哲学与佛教。他读过大量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炼金术、星相学等大量著作,熟悉中国的《易经》和炼丹术,对于卜卦、心灵感应、特异功能、招魂术、降神术、飞碟、宗教象征等均有了解与研究。在外语方面,他掌握了英语、法语、拉丁文和希腊语。正是由于荣格的这种品格,正是由于他以如此博大的人类文化滋养和武装了自己,才造就出了他那文化巨人的身材!

那么,荣格是以什么发现与贡献而确立起他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泰斗之一的地位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荣格通过词语联想测验,取得了人有种种“情结”(Complex)这一具有国际声誉的发现。所谓词语联想测验,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词汇表的词一个个地读给测试者听并要求对方对其中首先打动他的那个词作出反应。有着人格障碍的受试者,在联想时便会出现一些带有情绪联系的回忆或意念,因而造成其反应与众不同,不是反应时间过长就是没有反应。这种情形表明,与这个词有关的方面触到了那所谓的“情结”的要处。患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古怪而不合逻辑的应答或情绪反应,原因就在于这个词所引起的不愉快、不道德及经常出现的性内容,由此而引起排除在意识之外的带情绪的联想丛。

荣格认为,情结是个人潜意识中一组组心理内容的聚集,有似完整人格中彼此分离且独立自主的一个个小人格;它有自己的驱力,并可以强有力地控制与支配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精神症状既然植根于情结之中,而词语联想测验既然能发现隐藏于患者身上的情结,治疗者便可以通过分解消融这些情结,使病人重新恢复身心健康。

当然了,情结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和起反作用的,只会造成精神障碍,而恰恰相反,它可能而且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灵感与动力的源泉。原因就在于情结有似于“瘾”或“执著的追求”,是人发明创造的一种动力。

荣格受弗洛伊德的影响,所以最初他也认为情结的产生与形成,在于一个人童年时代所曾有过的压抑性与创伤性体验。但如上文所述,情结也是一个人灵感与创造发明的动力来源,因而按弗洛伊德的理论便很难完全打开情结这个“结”了。正是在这里,荣格找到了另一重大发现——集体潜意识的发现——的突破点。

科学心理学自从19世纪60年代作为独立于哲学和生理学的科学出现以后,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对意识进行着研究。对潜意识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弗洛伊德,当时是19世纪90年代。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或人的精神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伊德(id)、自我(ego)和超自我(superego)。伊德表示潜意识,它是各种各样的精神冲动(生本能与死本能),所有这些本能的能量或力量,他统称之为里比多(libido)。伊德其实就是各种动物本能,它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则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原因是各种生活本能受到现实的制约,必须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去斟酌衡量获得快乐所必须付出的痛苦代价。自我便在这种情形下产生了。自我说到底也是以快乐为目的的,只是考虑到实际,便只好转而遵守起“现实原则”了。随着文明的发展,超自我便产生了出来。超自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自我理想判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超自我的主要职能,就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德的冲动。

可以看出,在人的精神或人格中,基本或基础性的东西乃是伊德所代表的潜意识。无论自我还是超自我均派生自它。所以潜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每一种心理过程最初都是潜意识的,只是经过一定条件和一定时间,才发展成为意识的。但是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并不一定都能变成有意识的心理过程。而有意识的心理现象往往是虚假的、象征性的,其真正面目、动机、目的只有通过精神分析,求之于潜意识这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弗洛伊德的伟大贡献之一,就在于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潜意识的领域。

但是,弗洛伊德把伊德的主要内容归结为饿、渴、睡、性等内容,其中性欲占统治地位。无论意识还是潜意识,通常均被认为来源于经验;而潜意识,按弗洛伊德的说法,乃是来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与环境,即来源于各种被压抑的欲望。这些压抑性的欲望于是只好通过梦的形式来寻求满足。“梦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所伪装起来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对梦的实质所作出的解释。

但是荣格发现,人生下来后,就具有思维、情感、知觉等先天倾向,具有以某些特别的方式作出反应和行动的先天倾向,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的倾向。这些倾向的显现完全不依赖于个人后天的经验,如怕蛇和黑暗便是例证。这种情形按照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了的。个人因而同往昔联结到了一起,不仅与自己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还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甚至还与有机界的整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相联结。这一往昔,并不只是个人的潜意识,而主要是“集体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发现,是荣格的卓越成就,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是有区别的,个人潜意识是由那些曾一度被意识到但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心理内容所组成,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却从未被意识到。

集体潜意识的起源,无论从进化理论还是突变理论都可以获得解释。既然有利于生存和繁衍机会的获得性遗传和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及胚质的变异(突变)都会传给后代,因而集体潜意识的起源,也可以用人体的进化来说明和解释:它的进化也会随着大脑的进化而进化。

弗洛伊德所发现的潜意识,实际上只是“个人潜意识”,是潜意识中的一部分,潜意识中的“集体潜意识”,才是一个包容更广的天地。

集体潜意识的发现扩大了人们对人的精神与心理的了解。集体潜意识与个人潜意识一样,也是一个贮存所,它所贮存的是大量初始的或本源性的潜在意象。集体潜意识是一种心灵虚像,它只有与相对应的客观事物相结合,才能成为意识中的实在。它犹如一个公式,是一种“没有内容的形式”,虽然是虚的,但一与代入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就会在实际中发生作用。因此后天习得的经验越多,潜在于潜意识中的虚像得以显现的机会便越多。教育与学习上的机会与环境越丰富,集体潜意识的各方面便可以变得个性化并成为自觉的意识。

集体潜意识贮存有各种各样的“原型”。荣格认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但是,对形成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的是“人格面具”、“女性意向”(阿尼玛)和“男性意向”(阿尼姆斯)、“阴影”及“自性”这四种原型。人格中这几种主要原型,会产生冲突与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如果过于激烈,就会导致人格的崩溃,一个人于是便会成为精神病患者或神经官能症患者,但这种冲突要是能为人格所承受,却会为一个人的创造力提供动力。然而,这几种对立的原型又可以通过“超越功能”而统一和综合起来。人的这种天赋功能,将导致形成一种平衡的、整合的人格。

总而言之,荣格对集体潜意识及原型的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对精神和人格的视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荣格第三种重要成就是在心理类型方面。他认为,从心态上可以划分出内倾和外倾这两种基本心态,而在心理功能上则可以分成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和直觉型这四个类型。心态的内倾和外倾和这四种心理功能的一一结合,便可以组成内倾思维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外倾直觉型这八种心理类型。自然,这些性格类型都是典型的极端模式,实际上更为常见的是同时具有两种心态并能同时运用四种不同的心理功能,不同的只是各自所占的比重有别而已。某种心态或心理功能处于主导地位,其余的便会处于次要的辅助性地位。要是某种心态或心理功能不能见之于自觉的意识,那它其实只是贮存于潜意识中就是了,但它却迟早会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这就是说,一直处于不发达的未开化的原始状态并不可能获得个性化的这种功能,要是一旦冲破压抑它的防线,就可能干扰或妨碍一个人的生活,直至导致病态的反常行为。

荣格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指明了,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发展为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可能。这些病症起因于某种心态或心理功能的被压抑,是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引发出来的。然而一个人虽然不可能在两种心态和四种心理功能中平均分配心理能量而实现心理的完全和谐,但却可以通过使它们尽可能个性化,通过不要人为地压抑任何一种心态或心理功能,从而把不和谐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荣格这一理论,对于人们的职业选择和对人的使用上也具有参考作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荣格是开创对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的中年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先驱。在荣格之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集中于儿童期、青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研究,中年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然而中年期也是人生的重要关头,会产生种种精神症状。原因就在于一个人在青年时期,由于注重追求物质性的利益,外倾心态和人格面目便会过度膨胀而使其他方面受到压抑。进入中年时期时,一个人往往成功地适应了外部环境,或且功成名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由于人生的目标已经达到,这些人便会突然发现生活没有了目标,觉得生活空虚和没有意义。这是人生的又一重大挑战,要是不能很好地应付,轻则抑郁沮丧,重则导致精神崩溃。

荣格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形,是由于青年时期心理能量过多地投进于物质性的兴趣上而忽略了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到了中年,由于人生目标的实现,这种心理能量由于没有了用武之地而被收回,结果便造成了价值的丧失和人格的空虚。治疗这种中年性精神疾患,就必须唤起和形成新的价值以填补这种空虚。这种价值不应是纯物质性的,而应该是可以拓展人的视野的精神性价值,通过体验内心的存在来理解生命与个人生活的意义,以求得自性的完善。

荣格由于接触到接受心理疗法的大量患者,而社会弊病在这些人的生活中暴露得最清楚,因而他对造成这些人的精神性疾患的原因可说洞若观火。他对这些社会性原因不能不表示关切,不能不持激烈的批评态度。他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深谙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于核武器的出现及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给人类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对于这种威胁将会导致经过千百万年才进化出的地球上的“意识”(即人类)的消失,荣格表示了深切的关切与忧虑。可以说,荣格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者。荣格这一拳拳之心,在这本传记里有着充分的流露。

荣格的学说,是当代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美国心理学家C. S. 霍尔认为,“荣格是现代思潮中最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一。要是忽略了他,也就遗漏了与这多难时代紧密攸关的整个思想。”

以上所述,只是就笔者所知,对荣格的理论成就作一概观,以期引起读者阅读这本传记的兴趣并获得些背景性知识。关于这本传记,霍尔在其所著《荣格心理学入门》(中译本,三联1987年版)称此书为一本“举世无双的著作”,笔者认为这一评价并非过誉。本书虽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传记,但书中有荣格对其各种各样的梦和幻觉的生动详细的记录与分析,有各种奇闻怪事,有种种旅行见闻,有他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灵活的治疗方法的行医记录,有他的生活与著述记述,有他对死后的生活的率直之见等,所以具有很大的可读性,而其灵活多样的施治方法对医疗工作者也不无参考价值。

由于书中所涉内容广博,又杂有多种外语,译者所见与所学有限,书中错讹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