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白话史记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众公子中赵胜最贤能。他喜欢宾客,前来的宾客大概有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宰相,曾三度离开相位,三度恢复相位,被封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的楼房面临老百姓的家。一户老百姓家有个跛子,步履蹒跚地去打水。平原君的美女住在楼上,向下看见了,大声嗤笑他。第二天,跛子来到平原君门前,请愿道:“我听说您喜欢士人,士人不怕千里的路途遥远而来到您门下,是因为您能以士人为贵而以侍妾为贱。我不幸患了驼背这样的残疾,而您的后宫有位美女往楼下看到就嗤笑我,我希望得到笑我的人的脑袋。”平原君笑着说:“好吧。”跛子离开后,平原君笑着说:“看这小子,竟想因为一笑的原因而杀我的美女,不也太过分了吗!”终究没有杀她。过了一年多,宾客中的门下食客逐渐离开的超过一半。平原君对此感到奇怪,说:“我赵胜招待各位的时候,从来不敢失礼,但离开我的为什么这么多呢?”门下客有一人上前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讥笑跛子的人,因为您爱好女色而轻视士人,士人就只好离开算了。”于是平原君才砍下讥笑跛子的那个美女的头,并亲自登门献给跛子,趁此向他道歉。从此以后门下才又陆续来客。这时候,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因此,互相竞争来延揽贤士。

秦军围攻邯郸的时候,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请求救援,跟楚国订立合纵盟约。平原君约定带着门下勇力双全、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起前往。平原君说:“假使用和平方式能取得胜利,那就好了。和平方式不能取得胜利,那就只好在华丽的屋宇之下歃血为盟,一定要订立了合纵盟约以后才回来。贤士不必到外面寻找,在门下食客中物色就够了。”找到了十九人,其余没有可取的了,无法够二十人。门下有位叫毛遂的,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您准备跟楚国订立合纵盟约,约定带门下食客二十人一起前往,不到外面找人。现在缺少一人,希望您把我毛遂作为备用人员带着一起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在我赵胜门下到现在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在世上,譬如锥子在布袋里,它的锥尖立即显现。如今毛先生在我赵胜的门下到现在三年了,左右的人未曾有称誉您的,我赵胜未曾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才能。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放在布袋里罢了。假使我毛遂早就能放在布袋里,便脱颖而出,不仅仅锥尖显见而已。”平原君终于带毛遂一起出发。那十九个人相互眉来眼去地讥笑他,可没能排斥他。

毛遂等到了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议论,十九个人都佩服他。平原君跟楚国订立合纵盟约时,说明合纵盟约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时就讨论它,一直到太阳正中了还没有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前吧。”毛遂握住剑把沿着台阶上前,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三言两语就可以决定。今天从太阳出来就谈合纵,一直到太阳正中了还不能决定,为什么呢?”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呢?”平原君说:“这位是我的家臣。”楚王吆喝着说:“为什么不退下去!我是和你主人谈话,你是来干什么的!”毛遂握着剑把上前说:“大王之所以吆喝我,是因为楚国人多。现在我与大王相距不过十步,大王是不能依仗楚国人多了,大王的生命操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吆喝什么呢?而且我毛遂听说商汤凭着纵横七十里的土地称王于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见方的土地而臣服诸侯,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众多吗?其实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对自己有利的形势而显示自己的威风。现在楚国的土地纵横五千里,持戟的兵士上百万,这是称霸称王的资本。凭着楚国这样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是个小青年罢了,率领几万部队,出兵来跟楚国交战,第一战役就夺下了鄢邑和郢都,第二战役就烧了夷陵,第三战役就侮辱了大王的祖先。这是楚国百代的仇恨,也是赵国的羞耻,可是大王不感到可恶。订立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吆喝着什么呢?”楚王说:“喏喏,的确像先生所说的,我恭敬地奉献整个国家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说:“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把它进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先歃血来订立合纵盟约,其次是我的主人,再次是毛遂。”于是在殿堂上签订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相继在堂下歃血吧。你辈碌碌无为,正是依赖别人,坐享其成的人。”

平原君和楚国签订了合纵盟约以后就回去,回到了赵国,他说:“我赵胜不敢再考察士人了。我考察士人,多则一千人,少则几百人,自己认为不会错漏天下的士人,但对于毛先生来说,我却错漏了他。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比九鼎和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三寸舌头,胜过百万军队。我赵胜不敢再考察士人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客。

平原君回到赵国以后,楚国派春申君带领军队去救援赵国,魏国信陵君也假托命令夺取晋鄙的军队,去救援赵国,都还没有到达。秦国加紧包围邯郸,邯郸危急,将要投降,平原君对此非常担心。邯郸传舍小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心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一灭亡,那么我赵胜就成为俘虏,为什么不担心呢?”李同说:“邯郸的老百姓,用枯骨当柴烧,用子女交换着吃,这可以说是很危急了。可是您后宫的美女数以百计,奴婢侍妾身穿绫罗绸缎,有多余的粮食和鱼肉,老百姓却连完整的粗布衣服也穿不上,连酒糟米糠也吃不饱。百姓贫困,武器竭尽,有人便削尖树木权充矛矢,可您的用具、乐器和往常一样丰富。假使秦国攻下赵国,您哪能还有这些东西呢?假使赵国能够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您如果能使夫人以下人员编入士兵行列,分工做事,把家里所有的财物都分散来犒劳战士,战士们正当艰难困苦的时候,容易感恩戴德的啊。”当时平原君听从了他,得到敢死的战士三千人。李同就和这三千人冲向秦军,秦军因此退却三十里。正好碰上楚、魏两国的救兵到了,秦军就收兵了,邯郸又保存下来。李同战死了,他的父亲被封为李侯。

虞卿想凭借信陵君保存邯郸的功劳替平原君请求封爵。公孙龙听到这件事,连夜驾车去会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凭借信陵君保存邯郸的功劳替您请求封爵,有这回事吗?”平原君说:“是这样。”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人。大王选拔您担任赵国的宰相,不是因为您的智慧和才能是赵国所没有的。分割东武城封赏给您,并不是认为您有功劳,而认为国民没有功劳,只不过因为您是王亲国戚的缘故。您接受相印不推辞自己没有能力,分割封地也不表明自己没有功劳,也是自己认为是王亲国戚的缘故。现在信陵君保存了邯郸,有人替您请求封爵,这既是凭着王亲国戚的关系来接受封邑,又是以国民身份来评功。这是很不合适的。况且虞卿掌握着这样两个秤砣来衡量得失:如果事情成功了,他会手操胜券来向您索取报酬;如果事情不成功,他也会凭虚名而博取您的恩德。您是一定不能听从他的。”平原君就不听从虞卿了。

平原君于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子孙世代承袭封爵,一直到后来赵国灭亡了才终止。

平原君优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于展开“坚白石”命题的辩论,到了邹衍经过赵国谈论大道之后,平原君才疏远公孙龙。

虞卿是游说的士人。他穿着草鞋打着雨伞,去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面,赵孝成王赏赐他一百镒黄金,一双白璧;第二次见面,成为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为虞卿。

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交战,赵国战败,牺牲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召令楼昌和虞卿说:“我军战而不胜,又死了一名都尉,我想命令军队整装待发,急追敌军,怎么样?”楼昌说:“这是没有好处的,不如派遣重要的使臣去讲和。”虞卿说:“楼昌之所以说讲和,是认为不讲和军队一定被打败。但是掌握讲和的主动权在秦国一方。而且请大王分析秦国时,是想打败赵国的军队呢,还是不呢?”赵孝成王说:“秦国不遗余力了,必将想打败赵军。”虞卿说:“大王听从我的话,就派使者携带贵重的财宝去归附楚国和魏国,楚国和魏国想得到大王的贵重财宝,一定会接纳我国的使者。赵国的使者到楚国和魏国去,秦国必定怀疑天下的合纵联盟,而且一定害怕。这样,那么讲和就可行了。”赵王不听从虞卿的,跟平阳君商议讲和的事,并派郑朱到秦国去。秦国接纳了他。赵王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讲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您认为怎么样?”虞卿回答说:“大王不能讲和,我军必定会被打败了。天下庆贺战争胜利的都在秦国了。郑朱是个重要人物,到了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张扬这件事来给天下人看。楚国和魏国因为赵国向秦国求和,一定不会来救援大王。秦国知道天下不来救援大王,那么讲和是不可能成功的。”应侯果然张扬郑朱来给天下庆贺战争胜利的人看,始终不肯讲和。长平一战赵军大败,于是邯郸被秦军包围,被天下人所耻笑。

秦国解除对邯郸的包围以后,赵王到秦国朝见秦王,并派赵郝去签约侍奉秦国,割给秦国六个县才媾和。虞卿对赵王说:“秦军进攻大王的时候,是因为疲惫才撤军吗?大王认为秦军的力量还能够进攻,是因为爱护大王才不进攻吗?”赵王说:“秦军进攻我们的时候,不遗余力了,一定是因为疲惫才撤军的。”虞卿说:“秦军凭着自己的力量进攻自己所不能夺取的地方,疲惫而撤军,大王又把秦军的力量所不能夺取的土地送给他们,这是帮助秦国来攻打自己。明年秦军再来攻打大王,大王就没得救了。”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赵郝。赵郝说:“虞卿果真能完全了解秦军兵力所达到的地步吗?果真完全了解秦军的兵力不能进攻,但这弹丸之地不给它,如果秦军明年再来进攻大王,大王能够不割让自己的内地而讲和吗?”赵王说:“请让我听从您割地吧,您能够肯定使秦国明年不再来进攻我们吗?”赵郝回答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往日韩、赵、魏三国和秦国联盟,彼此友好。现在秦国和韩、魏两国相好却进攻大王,是因为大王服事秦国一定比不上韩、魏两国。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叛盟国而招来的进攻,开放边关,互相往来,像韩、魏两国一样和秦国交往,到明年如果唯独大王被秦国攻打,这是因为大王服事秦国的做法一定是落在韩国和魏国的后面。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

赵王把赵郝的话告诉虞卿。虞卿回答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大王能不割让自己的内地而讲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不能因此肯定秦国不再来进攻。现在尽管割让六个县城,又有什么好处!明年再来进攻,又割让秦军的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而讲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办法,不如不讲和。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夺取六个县城;赵国即使不能防守,也终究不致丢失六个县城。秦军疲惫地撤军,兵力一定是不足。我们用六个县城笼络天下来进攻疲惫的秦国,这样我们虽然丢失六个县城给天下,但是能从秦国取得补偿。我国还有好处,拿它跟坐着等待割地,削弱自己来加强秦国相比,哪一样有利呢?现在赵郝说‘秦国跟韩国和魏国友好而进攻赵国的原因,一定是大王服事秦国比不上韩国和魏国’,这样让大王每年用六个县城服事秦国,那么只能坐待城邑全部丢失。明年秦国再来要求割地,大王准备给它吗?不给它的话,这就是枉费前功而挑起秦国的祸端;给它的话,就没有土地可给它了。俗话说‘强者善于进攻,弱者不能防守’。如果坐听秦国,秦军不疲劳,却能多得土地,这是加强秦国而削弱赵国。用越来越强的秦国来宰割越来越弱的赵国,秦国的侵略野心当然不停止了。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要求没有停止的时候,用有限的土地去满足不停的要求,那趋势一定是使赵国灭亡了。”

赵王的策略还没有决定,楼缓从秦国回来,赵王跟楼缓商量这件事,说:“给秦国土地跟不给它,哪种好?”楼缓推辞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虽然这样,不妨试说您个人的看法。”楼缓回答说:“大王也许听说过那公甫文伯的母亲的事吧。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后来病死了,有两个女人为他在房里自杀了。他的母亲听到儿子病死的消息却没有哭。他家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死了而母亲不哭的呢?’他的母亲说:‘孔子是一位贤人,被鲁国驱逐,可是这个人不随从孔子。现在病死了为他自杀的女人有两人,像这样的人,一定是对他的长辈感情淡薄,而对女人的感情深厚。’因此从他的母亲说来,这是一位贤良的母亲;从他的妻子说来,这肯定不免是一位嫉妒的妻子。所以她们说的话是一样的,说话的人身份不同,人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现在我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给秦国土地,就不是办法;说给它吧,恐怕大王认为我是为了秦国:所以不敢回答。假使我能够替大王着想,不如给它。”赵王说:“好吧。”

虞卿听到楼缓的话,上朝见赵王说:“这是漂亮话,大王千万不要给土地!”楼缓听到这话,前往见赵王。赵王又把虞卿的话告诉楼缓。楼缓回答说:“不对。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和赵国如果造成战争灾难,天下都会高兴,为什么呢?他们说‘我将依靠强国来欺凌弱国了’。现在赵军被秦军围困,天下庆贺战争胜利的就一定都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赶快割地求和,以此来迷惑天下并且可以宽慰秦国的野心。不这样的话,天下将利用秦国的强大,趁着赵国的疲弱,瓜分赵国。赵国即将灭亡,哪能图谋秦国呢?所以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就这样决定下来,不要再考虑了。”

虞卿听到楼缓的话,前往见赵王说:“危险啊,楼先生用这样的计谋来帮助秦国!这样只有更加迷惑天下,却怎能宽慰秦国的野心呢?为什么不说他把赵国的弱点显示给天下呢?况且我说不割地给秦国,并不是仅仅不给就了事。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县城,而大王把六个县城送给了齐国。齐国是秦国的大敌,得到大王的六个县城,将与大王合力向西进攻秦国,齐王听从大王的话,不等您说完就会答应的。这就是大王失去给齐国的六个县城,却可以从秦国取得补偿了。而且齐、赵两国的深仇大恨可趁机报复了,还能向天下显示赵国是有所作为的。大王把这件事声张出去,军队用不着窥视边境,我就会见到秦国的贵重礼物来到赵国,反而向大王求和了。大王顺从秦国讲和,韩国和魏国听说了,一定都会尊重大王;尊重大王,一定会拿出贵重财宝争先献给大王。这样,大王一举就和齐、韩、魏三国结盟相亲,从而跟秦国改变了地位。”赵王说:“好。”就派虞卿东去会见齐王,跟齐王商讨对付秦国的办法。虞卿还没回国,秦国的使者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听说后,逃离赵国。赵国这时把一个县城赐封给虞卿。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缔结合纵盟约。赵孝成王想叫虞卿来商议。虞卿去访问平原君,平原君说:“希望您论述合纵的利弊。”虞卿上朝去见赵王。赵王说:“魏国请求缔结合纵盟约。”虞卿回答说:“魏国错了。”赵王说:“我当然没有答应它。”虞卿回答说:“大王错了。”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它,您又说我错。这样看来合纵盟约就终究不能签订吗?”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合纵的事,如果胜利了就是大国得到它的好处,如果失败了就是小国承受它的灾难。如今魏国以小国愿意承受它的灾难,而大王以大国推辞它的好处,我因此说大王错,魏国也错。我私下认为合纵对于赵国是有利的。”赵王说:“好。”于是跟魏国缔结合纵盟约。

虞卿因为要救魏齐的缘故,不以万户侯卿相的官爵为重,跟魏齐抄小路外逃,终于离开了赵国,却受困于魏国。魏齐死后,虞卿不得意,就著书立说,上采集《春秋》,下观察近代,写成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共有八篇。用来批评和讥讽国家的得失,世上把它流传下来叫作《虞氏春秋》。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混乱时代潇洒而又有才气的公子,可是不能着眼大局。俗话说“利令智昏”,平原君沉溺于冯亭的邪说,使赵国在长平被活埋的士兵达四十余万之多,邯郸差点沦陷。虞卿预料事态,揣摩情势,为赵国策划,多么周密呀!后来因不忍心魏齐之死,终于被困在魏国,凡人尚且知道虞卿的做法是不行的,何况是贤人呢?这样,虞卿就是不穷困愁苦,也不能著书使自己流传于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