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白话史记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张苍丞相,是阳武人。他爱好读书、音律、历算。秦朝时候担任御史,管理宫内的各地文书。后来因为犯了罪,便逃回家乡。到沛公掠夺土地经过阳武时,张苍以宾客身份随从沛公攻打南阳。张苍因犯法被判处斩刑,他脱掉衣服伏在砧板上的时候,身体高大,又肥又白像葫芦瓜一样,当时王陵看到了,惊异他是个美男子,就告诉沛公,赦免了他,不斩。于是他随从沛公西征进入武关,到了咸阳。沛公立为汉王以后,进入汉中,再回师平定三秦。陈馀打跑常山王张耳,张耳归附汉王,汉王任用张苍做常山郡守。随从淮阴侯攻打赵军时,张苍俘虏了陈馀。赵地平定以后,汉王用张苍担任代国的相国,防御边境的敌寇。不久,调任赵国相国,辅佐赵王张耳。张耳死后,辅佐赵王张敖。后来又改为辅佐代王。燕王臧荼反叛时,高祖前往攻打他,张苍以代国相国的身份随从高祖攻打臧荼有功,在高祖六年被封为北平侯,享有食邑一千二百户。

后来,升任计相。一个月后,改为以列侯的身份担任主计四年。这时候,萧何担任相国,而张苍则在秦国就担任柱下史,熟悉天下图书、账簿。张苍又善于运用音律、历法,因此就让他以列侯的身份留在相府里,负责管理郡县及侯国上报来的统计材料。黥布因反叛被杀,汉高祖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张苍为相辅佐他。十四年以后,升为御史大夫。

周昌,是沛县人,他的堂兄叫做周苛,秦时都是泗水郡的卒史。到高祖在沛县起义时,打败了泗水的郡守和郡监,这时周昌和周苛便以卒史的小官随从沛公,沛公就用周昌做职志,周苛做幕僚。两人随从沛公进入关中,推翻秦朝。沛公立为汉王,用周苛担任御史大夫,周昌做中尉。

汉王四年,楚军在荥阳城围攻汉王,形势危急,汉王逃出重围离开了,让周苛留下来守荥阳城。楚军攻破荥阳城,想让周苛做将领。周苛骂道:“你赶快投降汉王!不然的话,就要被俘虏了!”项羽发怒,烹杀了周苛。这时汉王就任命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曾随从汉王击败项籍,在汉王六年中,周昌和萧何、曹参等人一起受封: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周苛的儿子周成,因为父亲为国事牺牲,被封为高景侯。

周昌为人刚强坚毅,敢说直话,像萧何、曹参等人都尊敬畏惧他。周昌曾经在高祖休息的时候,入宫奏事,高皇帝正搂着戚姬,周昌转身就跑。高帝追上抓住周昌,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呢?”周昌抬头说:“陛下是夏桀、商纣一样的君主。”这时皇上笑了,然而特别敬畏周昌。等到高帝想要废除太子,而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时,大臣们极力谏诤,但没有结果;后来高帝因为留侯张良的计策,才打消了这个主意。而周昌在朝上谏诤时,态度强硬。皇上问他的理由,周昌先天口吃,又正是大怒的时候,说:“我口头不能说,但我心里期期知道这不行。陛下虽然想要废弃太子,但我期期不能奉命。”皇上高兴得笑起来。散朝以后,吕后侧着耳朵在东厢房偷听,看到了周昌,就对他欠身道谢说:“如果没有您,太子几乎就要被废弃了。”

这以后,戚姬的儿子如意便被封为赵王,年纪仅十岁,高祖担心自己死后他不能保全。赵尧年纪轻,担任符玺御史。赵国人方与公对御史大夫周昌说:“您的御史赵尧,年纪虽轻,然而是个奇才,您一定重视他,这个将会接替您的职位。”周昌笑着说:“赵尧年纪轻,只不过是缮写员罢了,怎能达到这个地步呢!”过不久,赵尧侍奉高祖。高祖曾经独自闷闷不乐,悲伤地唱起歌来,群臣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请安问道:“陛下所以不高兴,莫不是因为赵王年小,而戚夫人跟吕后又有嫌隙吗?担忧陛下万岁以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是的。我私下里担心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办。”赵尧说:“陛下应该特地为赵王安排一个尊贵而又刚强的相国,又要是吕后、太子和大臣们平时所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是的,我的想法也是这样,但群臣中间有谁行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毅不拔、质朴正直,而且从吕后、太子直到大臣,大家历来都敬畏他。只有周昌行。”高祖说:“好。”当时就召见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要烦劳您,请您勉为其难为我辅佐赵王。”周昌流着眼泪说:“我从刚一开始就随从陛下,陛下为什么偏偏要在中途把我舍弃给诸侯王呢?”高祖说:“我深知这是降职,然而我私下里担忧赵王,想来想去除了您就没有合适的人。您就不得已勉为其难走一趟吧!”因此调御史大夫周昌担任赵国的相国。

周昌走了很久了,高祖拿起御史大夫的官印玩弄着说:“谁适合做御史大夫呢?”仔细看了看赵尧说:“没有人可以替换赵尧。”最终还是任命赵尧做御史大夫。赵尧先前也有军功,享有食邑,等到以御史大夫的身份随军攻打陈豨有功,被封为江邑侯。

高祖去世后,吕太后派遣使臣去召见赵王,赵王的相国周昌让赵王借口生病不走。使臣多次往返,周昌坚决不送赵王回京。这时高后忧虑起来,就派人召见周昌。周昌回到京城,谒见高后,高后恼怒地骂周昌说:“你难道不知道我对戚氏的怨恨吗?而竟不遣送赵王回京,为什么呢?”周昌被征召回京后,高后又派人去召见赵王,赵王果然来了。他回到长安一个多月后,就喝毒药死了。周昌因此托病,不见高后。三年以后就死了。

五年以后,高后听说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在高祖生前就制订了保全赵王如意的计划,就治赵尧的罪,用广阿侯任敖接任御史大夫。

任敖,原是沛县的狱吏。高祖曾经躲避官司,狱吏拘捕了吕后,对她不尊重。任敖向来跟高祖要好,发怒了,打伤了那看管吕后的官吏。到高祖刚起兵的时候,任敖以宾客身份随从高祖,担任御史,守卫丰邑二年。高祖立为汉王,向东攻打项籍,任敖就升为上党的郡守。陈豨反叛时,任敖固守上党城廓,受封为广阿侯,享有一千八百户食邑。高后主政时,任敖升任御史大夫。三年以后免职,用平阳侯曹窋接任御史大夫。高后去世,曹窋不和其他大臣共同诛杀吕禄等外戚,被免职,又用淮南王的相国张苍担任御史大夫。

张苍跟绛侯周勃等人拥立代王刘恒为汉文皇帝。文帝四年,丞相灌婴去世,张苍继任丞相。

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二十多年,正是天下刚刚安定,将相公卿都是军官出身。张苍担任计相的时候,订正音律、历法等;根据高祖在十月开始到达霸上,加之原来秦朝用十月作岁首,不改历了。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运转的规律,认为汉朝正当水德的时代,因此仍然崇尚黑色。他吹奏律管、调整音阶,谱进乐章,以及用它们作类比来确定时令、节气,以及制定出天下百工制作的规程模式。等到当了丞相,终于完成了这些工作。所以汉代谈论音律、历法的学者,都以张苍的研究为依据。张苍本来就喜好读书,没有什么书不阅读,没有什么学问不通晓,而且特别精通音律、历法。

张苍感激王陵的恩德。王陵就是安国侯。等到张苍显贵后,还经常像对待父亲一样的去侍奉王陵。王陵死后,张苍当了丞相,每逢休假,往往要先去拜访王陵的夫人,献上美食,然后才敢回家。

张苍当丞相十多年。有个鲁国人叫公孙臣的,上书说汉朝是属于土德的时代,其验证是将有黄龙出现。孝文皇帝下令把这个奏议交给张苍审定,张苍认为不对,置之不理。此后黄龙出现在成纪县,因此汉文帝召见公孙臣,用他作博士,起草顺应土德的历法和制度,更改元年。张丞相因此自动黜退,托病告老。张苍所保举的人做中候,此人大干贪赃枉法的事,皇上拿这件事来责备张苍,张苍就告病去职。张苍担任丞相十五年之后免职。汉景帝前元五年,张苍去世,谥号叫文侯。儿子康侯继承侯爵,八年后去世。康侯的儿子张类继承了侯位,在位八年,因为参加诸侯丧礼就位时犯了不敬罪,侯国被废除。

当初,张苍的父亲身高不满五尺,到生了张苍,张苍的身高八尺多,封侯,做丞相。张苍的儿子也很高。到了孙子张类,身高六尺多,犯法失去了侯爵。张苍在免除了丞相职务以后,年纪老了,口里没有牙齿,吸食乳汁,用青年妇女作奶妈。妻妾数以百计,曾经怀孕的就不再被宠幸。张苍一百多岁才去世。

申屠嘉丞相,是梁地人。他以力能张强弩的材官的身份随从高祖攻打项籍,提升做队长,随从高祖攻打黥布的军队,担任都尉。汉惠帝时,担任淮阳郡守。汉文帝元年,提拔从前随从高皇帝、秩级为二千石的官员,全部封为关内侯,获得食邑的有二十四人,而申屠嘉获得食邑五百户。张苍当了丞相之后,申屠嘉升任御史大夫。张苍免去了相位之后,汉文帝想用皇后的弟弟窦广国担任丞相,说:“我恐怕天下的人都会说我偏爱广国吧。”窦广国贤能有德行,所以想用他做丞相。考虑了很久,还是不行。而高帝时代的大臣又大多已经死了,剩下来的看来没有能胜任的人,就用御史大夫申屠嘉担任丞相。仍用原来的食邑,封他为故安侯。

申屠嘉为人廉洁正直,家里不接受为私事而来的拜访。这时,太中大夫邓通正是最受宠幸的时候,赏赐的财物累计达万万。文帝曾经到邓通的家里宴饮,邓通的受宠到了这种程度。当时,丞相申屠嘉上朝,邓通正在皇帝的身边,礼节有所怠慢。丞相报告事情完毕,顺便说:“陛下宠信臣子,就让他富贵;至于朝廷的礼节,却不可以不严肃!”皇上说:“你不要说了,我私下里就是喜欢他!”退朝后坐在相府里,申屠嘉写了一道手令要邓通到丞相府来,邓通不来,将要斩杀邓通,邓通恐惧,进宫报告文帝。文帝说:“你只管回去,我立刻派人召见你。”邓通到了丞相府,脱下帽子,光着双脚,叩头请罪。申屠嘉照常坐着,故意不施礼,斥责他说:“朝廷是高皇帝的朝廷。邓通你这小臣,敢在殿上嬉戏,大为不敬,当处斩刑。吏员们来人立即斩了他!”邓通叩头,头部流满血,也不放过他。文帝估计丞相已经难为了邓通,便派使者拿着符节去召见邓通,并对丞相表示歉意说:“这是我的戏弄之臣,您放了他吧!”邓通回到宫廷后,对文帝哭着说:“丞相几乎杀了我。”

申屠嘉当丞相五年,汉文帝就逝世了,汉景帝登位。景帝二年,晁错担任内史,受到宠幸,把持朝政,各种法令有很多被经过请求更改,又建议用贬责和处罚的办法来削弱诸侯。而丞相申屠嘉惭愧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用,就怨恨晁错。晁错担任内史时,内史府的门朝东开着,不方便,改开一道门从南边出入。而朝南开的门就凿在太上皇庙的外墙上。申屠嘉听说了,便想借此依法治晁错擅自开宗庙的外墙为门之罪,奏请诛杀晁错。晁错的门客有人告诉晁错,晁错恐惧,连夜进宫拜见皇上,向景帝投案自首。到上朝的时候,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景帝说:“晁错凿穿的不是真正的庙墙,而是宗庙的外墙,所以有其他的官员住在里面,况且又是我叫他做的,晁错没有罪。”退朝以后,申屠嘉对长史说:“我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却先请示了皇上,结果反被晁错卖弄了。”回到宿舍,终于呕血死了。谥号称节侯。儿子共侯申屠蔑继承了爵位,三年后去世。共侯的儿子申屠去病继承侯位,三十一年后去世。申屠去病的儿子申屠臾继承侯位,六年后,因任九江太守时接受过去属官的贿赂而犯罪,侯国被废除。

自从申屠嘉死后,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担任过丞相。到当今皇上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人担任过丞相。他们都是凭列侯继承人的身份,谨小慎微,做丞相只是徒充官员罢了,没有能够取得什么创造性的成就而有功名可以在当代著称于世的。

太史公说:张苍熟知经书、音律和历法,是汉代有名的丞相,可是罢斥贾谊、公孙臣等人所提出的改变历法、服色等制度的意见,不予采纳,公然采用秦朝的《颛顼历》,为什么呢?周昌是个木讷倔强的人。任敖靠对吕后有旧恩受重用。申屠嘉可以说是刚毅守节的人了,然而都没有方略和学识,恐怕跟萧何、曹参和陈平是完全不同了。

汉武帝时丞相多得很,不记载,也没有收录他们的言行事迹,姑且记述征和以来的丞相。

有位车丞相,是长陵人。死后由韦丞相替代。韦贤丞相,是鲁国人。靠读书的出路当了官,官职达到大鸿胪。有看相的人替他看相,说他将会做到丞相。他有四个儿子,叫看相的人给他们看相,看到第二个儿子,他的名字叫玄成。看相的人说:“这个孩子有贵相,将封侯。”韦丞相说道:“我如果做了丞相,有长子,这孩子从哪里得到爵位?”后来,韦贤果然当了丞相,病死后,因长子有罪论处,不能继位,因而让韦玄成继位。韦玄成当时装疯,不肯继位,最后还是让他继位,享有让国的名声。后来因乘马到皇帝祖庙,犯了不敬罪,皇上诏令降爵一级,当关内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只能享有原来封地的食邑。韦丞相去世后,有魏丞相接替相位。

魏相丞相,是济阴人。他从文书小官做到丞相。此人爱好武术,要求各官吏都佩剑,佩着剑才能上前奏事。如有不佩剑的应当入府奏事,竟要借剑然后才敢进去奏事。当时的京兆尹赵广汉犯罪,魏丞相奏请以免职抵罪。赵广汉派人要挟魏丞相,想求得开脱罪责,可是魏丞相不听他的。又派人来威胁恐吓魏丞相,把魏夫人涉嫌残杀奴婢的事情私自奏请皇上核实,并调动官兵到魏丞相的住所,逮捕奴婢鞭打拷问,其实不是用兵器杀死奴婢的。丞相的司直繁延寿报告皇上说,京兆尹赵广汉胁迫丞相,诬告魏夫人残杀奴婢,并派遣官兵围捕丞相府,犯了不道罪。又查获他曾擅自排斥骑士的事,赵京兆因此被判处腰斩。又有丞相府属员陈平等人弹劾中尚书,怀疑中尚书是胁迫丞相事件的主谋,要株连他,以致长史以下的官员都被判死刑,有的被判宫刑。魏丞相竟在丞相任内病逝。儿子继承了爵位,后来因为乘马到宗庙,犯了不敬罪,皇上诏令削爵一级,做关内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只能享有原来的食邑。魏丞相死后,用御史大夫邴吉接替了相位。

邴吉丞相,是鲁国人。靠读书、喜好研究法令,官至御史大夫。汉宣帝时,因为有着故旧的情谊,被封为列侯,并因此担任了丞相。他明于事理,有大智大谋,后人称赞他。在丞相任内病死。儿子邴显继承了爵位。后来因为乘马到皇帝祖庙,犯了不敬罪,皇上诏令降爵一级,失去列侯爵位,只能享有原来的食邑。邴显做官到太仆时,因为在任上挥霍浪费,自身和儿子都犯有贪赃枉法的罪行,被免除官职降为平民。

邴丞相死后,由黄丞相接替了相位。长安城里有个善于看相的人名叫田文的,曾经跟韦丞相、魏丞相、邴丞相在地位低贱的时候相遇在客人家里,田文说道:“眼前的这三位先生都是丞相。”后来三人终于相继担任了丞相,多么有先见之明啊!

黄霸丞相,是淮阴人。他凭读书做了官,官至颍川太守。治理颍川时,用礼义教育开导感化百姓。犯了死罪的人,晓之以理让他自杀。教化畅行各地,名声传闻当世。汉宣帝行文说:“颍川太守黄霸,用宣传法令治理百姓,因而路上遗物无人拾取,男女各行其道,监狱中没有重大的囚犯。赐给关内侯的爵位,黄金一百斤。”调任京兆尹,又升到丞相,还是用礼义治国。黄霸病死于丞相任上。儿子继承爵位,后来被封为列侯。黄丞相去世后,用御史大夫于定国接替相位。于丞相已经有《廷尉传》,附在《张廷尉传》中。于丞相离职后,御史大夫韦玄成接任。

韦玄成丞相,就是前韦贤丞相的儿子。他继承父爵,后来又失去了列侯爵位。这个人小时候就爱读书,精通《诗经》、《论语》。从一般吏员升到卫尉,调任太子太傅。御史大夫薛广德被免职后,他当了御史大夫。于丞相请求退休免去相位后,他做了丞相,就原来的食邑封为扶阳侯。几年以后,因病去世。汉元帝亲自参加丧礼,赏赐特别丰厚。儿子继承了爵位。韦玄成执政敷衍塞责,随世俗浮沉,因而被称为谄媚乖巧。看相的人就说他当继承父爵做列侯,可是后来失去了爵位,从一般官员做起,升到丞相。父子都做丞相,世人赞美他们,难道不是命运吗?看相的人竟预先知道。韦丞相去世后,御史大夫匡衡接任。

匡衡丞相,是东海人。他爱好读书,曾跟从博士学习《诗经》。家里贫穷,匡衡靠帮人做工来供给自己的吃喝。他的才智低下,多次考试都没考中,直到第九次才中了丙科。匡衡的经书因为没有达到标准,所以再精心研读。担任平原郡候补文学卒史。几年来,郡里的人不尊敬他。御史大夫征调他,以候补百石级这样的身份被推荐为郎官,担任候补博士,被任命为太子少傅,侍奉汉元帝。汉元帝爱《诗经》,提升匡衡为光禄勋,在宫殿中当教师,教授皇帝左右的人,皇帝也坐在他旁边听讲,非常赞赏他,因此一天天地尊贵起来。御史大夫郑弘犯罪免职,匡衡就担任了御史大夫。一年多后,韦丞相去世,匡衡接替做丞相,封为乐安侯。在十年之中,匡衡不出长安城门而升到丞相,难道不是遇到了好时机和命运吗!

太史公说:深思读书人从做一般官吏有办法达到封侯的,少得很。可是大多做到御史大夫就离职了。那些做了御史大夫而处在丞相候补位置的,他们心里是希望丞相死的。有的甚至暗地里加以毁谤伤害,想取代他。然而有的候补多年不能得到相位,而有的候补时间不长却能得到相位,直到封侯,真是命运啊!御史大夫郑弘留守候补多年不能得到相位,匡衡在位不到一年,韦丞相死了,就接替丞相的职位了,难道是能凭智谋巧计去得到的吗?常有圣明贤能的人才,而处境困窘不得志者多的是。

(以上段所写武帝后期与武帝之后的几个丞相连同“太史公说”,皆为后人所缀补,非史公的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