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唐朝定居指南 > 医院学校旅店殡仪馆,多功能寺庙欢迎您【社会救济】 >

医院学校旅店殡仪馆,多功能寺庙欢迎您【社会救济】

运势不幸的唐穿团成员,当您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正式进入寺庙剃度当上了僧尼,在大唐天下成千上万座佛寺里,等待您的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您此后将要居住一段时间的生活环境,也就是逛逛庙吧。

您走进寺庙,第一个穿过的应该是“三门殿”,也叫“山门”,门两边可能会塑有俗称“哼哈二将”的两尊金刚护法神。进山门以后的大殿,一般是“天王殿”,殿里正面供着大肚子弥勒佛,背后是韦驮,两侧则是四大天王像。过了天王殿再往北,就是大雄宝殿了,这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正殿。里面供着释迦牟尼和其他大法力佛、罗汉、观音等。最重大的宗教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以上三殿是不太寒碜的寺院都要修建的,而且要建在位于整座寺院中轴线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如果您进入了一座大寺,大雄宝殿后面可能还有讲堂、藏经阁,在旁边院落里还可能有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等。这些殿堂从外观上看,跟宫室官府、居民住宅建筑没太大区别,都属于“四合院”系列。佛教虽然是发源于印度半岛的外来宗教,但是传入中国以后,跟本土文化结合得十分迅速深入,到了唐朝以后,佛寺的面貌唯一还保留着印度半岛特色的,也是最能表明佛寺性质的建筑元素,只剩下“塔”了。

“塔”这个汉字是佛教传入以后才造出的,而且是直接从古梵文——巴利文音译过来,本意就是指佛教那种细长高大的僧人埋骨建筑,当然发展到后来已经不局限于“存放僧骨舍利”这一个用途了,而更多地成为一种标志图腾。唐朝人建造寺院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话,都会努力在庙里先建一座塔,而且愿意把整个寺院弄成“前塔后殿”式的格局,主要的塔一般会立在大雄宝殿的前面。

以上说的这些,都属于“传教供佛区”的范畴,可以理解为僧尼们上班学习工作的地方。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部分建筑供僧尼们生活用,包括僧竂(宿舍)、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及厕所等,这些建筑一般集中于寺院的东边。您想看看自己睡觉的房间是什么样子?来来,往东走,我们进这座门边挂着“僧竂”木牌的房子看看。 

一进门,好宽敞,好通透啊。整间房子里连个隔断都没有,陈设也非常简单,窗户下有一张大卧铺或者地台,能容下十来个人并头倒卧,另外可能还有些木箱、衣架、蒲团啥的。您问这么大的一间房子都归您自己使用?做春秋大梦呢这是,整座寺庙里一般只有地位最高的住持、方丈能有一间独立的小卧室,其他僧尼都要吃住在一起,连一张单独的床都没有,而是要挤在一起睡大通铺,一人打呼噜,所有人失眠的那种。您如果觉得在大学里住上下床的八人宿舍已经很苦了,不妨来这里试试看。 

怀着浪漫期待出家的小沙弥、小尼姑也别想着艳遇,你们日常生活的区域都在寺院东侧,而接待云游僧人、外来散客的“云会堂”则位于寺院西侧。僧尼平时没事不许自己一个人瞎转悠,您就先收敛心神,老老实实过一阵艰苦朴素、清心寡欲的生活吧。

和尚尼姑们日常的“坐禅、课诵、布萨、安居、自恣、普请”等活动会占去大部分时间。简单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吧。

“坐禅”应该比较好理解,像唐僧那样盘腿静坐不出声,自己冥思佛经真义,寺里会定时组织大家一起坐禅,个人也可以在任何时间自己坐禅修习。

“课诵”则类似于俗人所说的“和尚念经”,大家一起敲着木鱼诵读经文拜佛行礼。佛教早期是要求一昼夜“课诵”六次,这个因为不符合中国国情而被逐渐缩减,到了唐朝一般寺庙里每天课诵三次或者早晚各一次,叫作“早课”“晚课”。到了规定时间,所有僧尼都聚在大殿或者讲堂里,由住持法师们带领,一边敲击木鱼法器控制节奏一边唱诵。早课通常是唱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晚课则唱诵《佛说阿弥陀经》《礼佛大忏悔文》《蒙山施食》,一边念经一边行礼拜佛等。

“布萨”每月举行两次,基本形式是僧尼聚齐在讲堂或斋堂,由高僧向僧众们重申各条清规戒律,讲完一段向堂下僧众提问一次“有犯否”,僧众们要齐声应和回答,自查自纠。 

“安居”比较像“集训”,是把寺里现有的僧尼们集中到一起学习修行,不准外出化缘、云游,也不再接待访客的一种封闭性活动。每年两次,一般是冬三月和夏三月。在这三个月期间,寺里的出家人们只能每天一起念经坐禅听课辩论,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修为。 

每年的“夏安居”结束以后,大概是因为僧尼们要闷疯了,寺院里还会举行一年一次的“自恣”活动。这个可以理解为“吐嘈大会”,主要内容是大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尽情向自己看不顺眼的师兄弟姐妹们砸砖。挨了砖的,无论是确有其事还是诬告抹黑,都不准申辩,而只能由两位负责主持这项活动的“五德”总检举人来判断。如果确实有犯错,就要接受戒律惩罚并忏悔,之后才给你的档案上增加一年工龄(戒腊)。“戒腊”是指当和尚尼姑的年数,这个是很有用的东西。 

以上说的都是和尚尼姑们在课业修行方面的任务,大多都属于室内工作。除此之外,汉化的中国佛寺大多数还有另外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体力劳动。 

其实在印度半岛佛教发源地,僧人们的主要生活物资都是靠化缘施舍来的,吃个现成饭就行了。但是在我天朝中原地区,国情不同,僧人们的生活来源一大部分要依赖于自己种粮、种菜、砍柴、担水,做各种体力手工活,更高级的还有放贷收债经营商铺的。所以寺庙里还有一种专门活动叫“普请”,内容是事先挂牌通知,约定日期时间,包括住持、方丈在内的所有僧尼一起去田里耕种劳动。至于低层僧尼就更是几乎天天都要干体力活了,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说到“食”了,师父师太们平时都吃些什么呢?很不幸,其实佛教刚入中原时僧众们并不严格吃素,但是南北朝以后,更具体地说是梁武帝时期以后,基本上“戒杀生戒肉食”的清规就固定下来了,所以穿越成唐朝僧尼的您,不用期望自己的碗里能出现荤腥。一日几餐以米粥为主食,最常见的副食是各种腌咸菜,新鲜的青菜豆腐都算美味佳肴。如果有病弱的僧尼实在需要营养,那么经过特殊申请可以给吃些蜂蜜、酥酪等。

怎么样,剃度出家以后的生活很纯朴健康有吸引力吧?据说经常有受不了清规的小沙弥或者未正式剃度的佛弟子偷偷逃跑,以至于多数寺院每年都要清点人头,举行一次“安单”活动来确定寺内常住人口,真是不可理解啊。 

客人您别哭。如果您能在寺内熬上几年,至少把脸混熟了,能不引人注意地随便走走,特别是能往西边那些收容俗人的设施地点去溜达一下,还是能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寺院生活的。

比如每天早上中午你们在斋堂吃粥的时候,就经常能看见来来去去的生面孔。他们有的是在寺庙干活的佣工杂役,有的是来进香的施主,这两种都没什么。但还有一种人进来就坐下闷头大吃,尽量把自己变成透明隐形人,而有些比较势利眼的僧人一看见他们就皱眉瞪眼满脸不高兴,因为这些是住在寺院旁边的穷人,纯属白蹭饭来的。我佛慈悲,普度众生,理论上不能把穷人拒之门外让他们活活饿死,但要负责整个寺庙财务运转的大和尚看着这笔额外支出还做慈祥欢喜状,也太强人所难了点。 

何况庙里不但有白蹭饭的,还有蹭住宿、蹭上学的呢。 

有一定规模的寺庙,都会有一些空闲住宿房,名义上用来接待施主香客们,但事实上往往会成为变相的“旅店”。一些赶路的旅客,特别是文人士子们,经常以上香布施的名义给寺里一些财物,作为实际上的食宿费,然后就可以在寺里住上一阵子。要知道当时想住正规旅店或驿站,必须出示各种身份证明文件,有时候搞得相当麻烦,而寺院里这种手续就简便得多,相对来说收的费用也少。甚至住客们钱花光了一贫如洗,一些在乎脸面讲究影响的寺院也不好硬把人轰出去。 

借住在寺庙里还有个好处,就是像您这样有文化素质的僧众多。某天您有空了,晃到客舍去跟住客月下散步聊聊天,从春秋左传谈到楞伽华严,从孔孟仲舒扯到达摩玄奘,吟诗对曲打打机锋来个顿悟,大家都开心。文人和僧人之间酬唱应和留下的“千古佳话”也不少,像王维和神会、陆羽和皎然、苏大胡子和佛印等。一些名山大寺里还有学问非常深的高僧,会吸引很多俗世文人来拜在门下从师受教,他们往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就像上大学进修一样。

这种情况还算正常的寺庙生活,但您要再往边上走走,没准能看见更奇特的现象。大和尚们不但开办成人进修班,连童蒙基础教育也一力包办。

您走近寺院旁边一处偏远独立的小四合院,听到院内传出小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走进去一看,正堂檐下端坐着寺里的和尚,当然一般是文化水平较好也比较有耐性的那种,院子里或者两廊下放着一具具书案坐垫,若干个从七八岁至十几岁不等的俗家小孩正坐在书案后,摇头晃脑地跟着和尚师父读书。这里面也可能有自幼出家的小沙弥,但大部分都是附近人家的小孩,授课内容也包括一些佛经教典,但也有很多五经诗文等儒家经籍,因为来上学的这些孩子主要目标可不是当和尚,而是读书识字长大了考科举。特别是在当地政府无力办好官学的地方,寺庙里的学校就成了当地基础教育的主力军,这些孩子每次抄书写文,作业卷子末尾都署名为“××寺学郎 某某”。 

寺庙附属小学,您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再往边上走,那里还有更多“寺庙办社会”的产物,比如这几进院子。您别太靠近了,更别走进去,这可是很危险的地方。 

院门外边挂着“病坊”木牌的这个院子,是专门收治穷苦病人特别是传染病人的民间医院。当时平民百姓对传染病怕得厉害,如果家里没什么钱,久病床前无孝子,往往把病人送进寺院里的“病坊”完事。医院支出由寺庙负责,医生也都是寺里的和尚,当时懂医术的僧众不少,事实上替信徒治病也是佛教的主要传播手段之一。还有个别非常虔诚要造大功德的高僧建立过“疠人坊”,专门收治麻风病人,还真有治愈的例子,当然也有大和尚把自己老命赔进去染病而死的例子。 

这种有慈善救济性质的“病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历代官府都对此给予支持鼓励,后来还出资把“病坊”扩建为“悲田坊”,除了收治病人以外,还收容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即使是在唐武宗灭佛时期,这些社会救济机构也被鼓励继续办下去,不过主办者由佛寺变成了当地官府。

寺庙办旅馆,寺庙办学校,寺庙办医院,您问寺庙还管办什么更不靠谱的社会事业?呃,这边来,请跟我走进寺庙后面的山冈祠堂席棚,请看屋棚里这一具具方方正正、有棱有角、阴沉肃穆的……棺材。

吓着了?至于吗,之前我们不是已经说过了,古代社会医学不发达,得了病治愈率很低,送到“病坊”“悲田坊”来的重病穷人死亡率就更高了,包括来寄宿的住客也会有急病暴毙的情况发生。这些死者怎么处理?总不能晒干了做花肥吧。 

不过您看到的这些棺材,基本上倒不是病坊的死者,穷人死后是连棺材都置不起的,破席子一卷乱葬岗埋了完事。您走进的是寺庙另一项特殊服务处,“寄殡”所在。

唐朝人有很浓重的“归葬祖坟”执念,如果一个人不幸死在了家乡以外的地方,而一时半会儿又没条件把尸身运回祖坟归葬,他的亲人会先置办一套棺木灵柩装置好尸身,然后找寺庙“寄殡”,暂且存放,等日后有机会再把棺柩运回家乡。这个“寄殡”时间可长可短,视死者家人的意愿和财力而定,也有死者家此后一直败落下去再也没能力运走棺材的,那么僧人可能等上若干年绝了念头埋掉完事。

所以寺庙附近除了有停棺材的场所,也有真正的墓地。有些人家也愿意把死去的亲人,特别是传统上不入祖坟的妇女、小孩等葬在寺庙旁边墓地,认为这样可以受佛祖保佑来世转生投个好胎。当然了,墓地和墓地也不一样,如果想把亲人葬在寺庙附近景色优美风水好的地方,再修个坚固的坟墓、建个纪念塔,就得给寺里多布施香火钱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寺庙里的生活就是以对内修身养性、对外多做功德为主,总之是寂寞、辛苦,甚至危险恐怖的日子过不到头。大体是这样,不过一年里总也有不少日子,能让僧众信徒和平民百姓都欢乐热闹开心得要命。您的出家生活,还是会有些盼头的。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华.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李艳茹.唐代小说呈现的佛教寺院社会生活图景.香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