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的幾個名詞解釋

  墨脫(加地勢圖)
  墨脫是美麗的西藏林芝的一個縣,也是西藏的最神秘之地,它深藏於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群峰峻嶺中,掩映在雪峰和森林後的茫茫雲霧裡,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北坡的雅魯藏布江在流經墨脫後,一路狂奔,直瀉印度。墨脫縣城的海拔只有千米左右,但進出墨脫卻要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和海拔4300米的嘎隆拉山口。由於路況太差,墨脫縣城至今不通公路,進出墨脫全靠步行。重重疊疊的高原群峰阻隔了外界文明的滲透,也遮擋了外界尋覓和探視的視線。
  白馬崗是墨脫的老地名,在藏語裡是隱秘的蓮花蕊的意思。相傳九世紀時蓮花生大師受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之請遍訪仙山聖地,到了這裡發現此處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有聖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宏法,並取名「白馬崗」。傳說這地方糧食堆積如山,取之不盡;肉食各取所需,用之不竭;虎骨、麝香、雪蓮、靈芝俯拾即是,山珍野味、香甜果品應有盡有……所以這裡就成了朝佛聖地,多少虔誠的佛教信徒不遠千里、捨生忘死來到這裡。到墨脫轉山朝聖的事雖然成了歷史,但當時佛教信徒們確實以到過墨脫為榮。墨脫縣城周圍的大小高山谷地裡散居著門巴族和珞巴族的農牧民,他們承受著自然的恩惠,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門巴族和珞巴族
  墨脫的主體民族是門巴族和珞巴族,在我國56個民族中他們算是比較小的民族。「門巴」是藏語的漢文音譯,即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世世代代居住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一個叫門隅的地方,18世紀初,部落一分為二,一部分人開山築路、長途跋涉,舉家遷移至上珞渝的白馬崗安居。與門巴族作近鄰的珞巴族自祖先起就生活在白馬崗,分佈在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廣大珞渝地區。藏語裡的「珞渝」意為南方,「珞巴」是藏族對這群南方人的稱呼。這兩個僅有幾千人的民族,在群山的重重包圍中生存下來,極其艱苦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他們勇敢堅韌的性格,在自然的恩賜和雪峰的陪伴下,他們形成了獨特的信仰和崇拜,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和追求。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最高的大河——雅魯藏布江切斷喜馬拉雅山山脈,在東經95度附近圍繞南迦巴瓦雪峰形成的馬蹄形大峽谷。長504。6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6009米,比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長370公里,深2133米)長,比秘魯的科爾卡大峽谷(長90公里,深3200米)深,堪稱世界第一大峽谷。大峽谷內一山有四季,一日不同天,呈現出從熱帶雨林到極地寒凍的完整的垂直自然帶,動植物種類豐富,堪稱自然物種的寶庫。
  封山季節
  進出墨脫必須要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東段及其餘脈,所有的山口在每年的12月至來年6月期間都被極厚的冰雪覆蓋,其積雪量不僅填滿整條山坳和灌木帶,而且還經常下到林線以下,在一些地帶形成冰面,雪崩、陡峭的地勢、暗藏的裂縫和較長的冰雪帶不僅給修公路帶來麻煩,也給進出墨脫帶來極大的危險。這一段時間是墨脫的封山季節,幾乎所有的進出活動都會停止,墨脫開始它長長的冬季時光,直到第二年的7月。
  開山季節
  由於氣候和交通環境的惡劣,進出墨脫最好選擇開山季節前往。每年的7-11月是墨脫的開山季節,但7月和11月還處於融雪和積雪階段,道路難行,危險重重,只有每年8-10月的三個月時間才是進山的黃金季節。常年居住在墨脫縣的門巴族人、珞巴族人、漢人及駐紮在中印邊境線上的邊防官兵們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在這僅有的三個月開山時節,靠人工背過去的,一般人要進大峽谷,也必須請人背東西,由此誕生了一個特殊的職業——背夫。

《一個人的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