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金鑾外的她(3)

    金鑾殿,早朝畢。
    朝堂上所有的皇子,朝官還在震驚中,末了,紛紛向賢王,睿王和郎相道賀。郎將軍仍在邊疆駐守。皇帝剛又已頒下聖旨,讓他趕回來。
    為何事?
    ——參加皇八子睿王和女兒郎霖鈴的大婚。只因皇帝適才當眾賜婚睿王和郎家小姐。
    踞王莽看了太子一眼。
    這道聖旨本該在昨日一早頒下,但發生了柳子湖畔之事,睿王昏厥,被抬進後廷時,皇帝曾與太子說,讓他代告曹昭南暫不頒婚旨。
    太子出來時,三人一番分析,他當時雖說了一句「倒不知,賢王知道了真聖旨皇上賜婚給的是他的表妹,會怎樣」,其實那時心裡卻明白,賢王很可能永遠不知道這真聖旨寫的是什麼。
    蓓皇帝下令暫不頒婚旨,大有可能是斬下這個賜婚了——只因考慮到睿王派眼線在太子府一事,自此便不再信任睿王,別說兵符,只怕甚至不會再幫他訂下郎家親事,借郎家勢力日後協太子登基。
    這時看來,卻似乎中間出了什麼差錯,皇帝竟並無改變主意!似乎只是顧念睿王的傷勢,想讓睿王好好休息一天,今日睿王已能帶傷上朝,便在朝上宣佈。
    而且,根據新旨內容,後日翌早,元側二妃即郎霖鈴與翹楚將同時出閣嫁與睿王。時間,剛好與原來頒給翹楚成婚的聖旨上的時間一致。
    賢王度太子神色,卻並無絲毫異樣,不由得壓低聲音問了太子一句。
    太子沒出聲,唇角仍舊笑意淺淺。
    自西夏發動咸陽之變,上官驚鴻提出出戰,並於當晚進入皇宮拿下將軍令,皇帝對他的態度便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並非只為癡兒變睿智,當中必還有內情。
    而這內情應和當年暴薨的常妃有關。
    有些宮廷秘密,別的人不知道,他卻知道得清清楚楚。如,為何常妃生前受到盛寵;如,為何常妃會突死;如,為何常妃死後,皇帝也不再喜愛上官驚鴻。
    真的只為世人眼裡,上官驚鴻失了幼時聰明才智?實際上,在常妃死前,因一件事,她已失了寵!連帶皇帝也厭惡起她的兒子上官驚鴻。那件事,是塵封在韶華里,塵封在這個皇宮裡的最大最駭人的秘密。
    拿下將軍令那晚,上官驚鴻進宮時必定和皇帝說了什麼有關常妃的話吧,以致竟勾起了皇帝對常妃的情。
    所以,父皇雖考慮到眼線的事,卻仍保留下賜婚的旨意,今日之果,他早已有幾分料到。
    所以,他將在上官驚鴻身邊安排一個翹楚。
    他的生母雖較常妃死得更早,一生從未進宮,卻是皇帝心尖上的女人,所以,他是皇帝最疼愛的兒子,即使對上官驚鴻賜婚的事不變,但兵符麼......
    另一邊,王莽看王太傅瞥他一眼,立即會意,正要招呼太子一同過去道賀,卻見太子已走到睿王身邊。他一凜,與王太傅也趕忙走了過去。
    朝臣的表情變化真是精彩!
    昨日,雖皇帝說「睿王應記一功」,但眾人鑒於先前睿王為翹楚之事和皇帝爭拗過,仍並不看好睿王,此時,都換了一副恭遜的神色。同時,又都眼含疑慮地看看太子,又看看賢王,似乎都在思疑皇帝這一賜婚,難道竟有意提攜賢王為儲君之選之一?
    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王莽冷笑,眾人都還沒看懂皇帝的真正心思,皇帝是希望睿王借郎家之力讓太子順利登基,後再牽制太子。
    這想法是太子先前的猜度,但實際上,選妃前夕,皇帝曾召太子進宮,言語間略提及了這事,向太子交了心。讓太子明白,做父親的期望。
    這足以證明太子的猜度是先見、正確的!
    反觀賢王,這時並無一絲欣喜,神色一派驚疑。
    王莽輕輕笑開,賢王萬沒想到如此的賜婚結果吧,卻作了行刺的蠢事!
    行刺一案,大理寺已在密切調查中,據協查的王太傅對他和太子說的,大理寺卿宗璞辦事很有一套,成功制止了兩名刺客自盡,並且,他雖鐵面無私,但該用刑時絕不手軟,大刑下,其中一名死士的口風有些鬆了。
    賢王現在便是熱窩上的螞蟻,據說,他這一二天頻頻進宮探看郎皇后,別人不知,以為是母慈子孝,實是商量對策吧。
    郎相為人正直,思考審慎,賢王派人行刺太子一事,只怕還未敢告訴這位外公。況且審訊時,宗璞嚴謹,王太傅也在一旁監察,即使郎相知道了,也未必插得手相幫!
    此時,察看郎相聞得賜婚,神色似乎極是安慰,高興,口裡卻道:「只怕小孫高攀不起睿王。」
    王莽知他定是對睿王當日選翹楚為妃一事仍有介懷。
    卻見睿王朝郎相施了一禮,低聲道:「郎相,驚鴻心怡翹楚公主,但現下父皇既賜旨意,郎小姐蕙質蘭心,驚鴻也必不薄待,對她克盡尊重、愛護。」
    郎相一怔,似並未想到睿王如此坦誠,竟說心怡翹楚。選妃賽當天,他因身體微恙沒有過去。他是兩朝老臣,地位極高,即便皇帝對他也禮敬有加,他沒去,無人敢說什麼。只是,對於當天的事,他也是有所耳聞的,知睿王傾心翹楚,這時看睿王如此,反覺他磊落坦蕩,心裡有幾分喜歡。
    王莽猜測出郎相幾分心思,難免有絲心驚,又暗暗看了睿王一眼。
    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非我傾城:王爺要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