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珠、蛇珠與龍珠

講媚珠、蛇珠與龍珠前,先說說唐朝狐貍的故事。從唐朝開始,狐貍作為主流妖怪,已經大量湧入人們的視野瞭。

玄宗開元年間,有二人上訪到長安禦史臺,控告河北東光縣令謝混之殺害其父兄。當時做宰相的張九齡令禦史張曉去處理這件事。張與謝關系不錯,赴東光縣辦案前,事先叫人將此事透露給謝。

謝混之很吃驚,心想自己並無殺人之事。

正在他茫然時,一屬下路過縣裡的一座寺院,聽到金剛像下的木室裡有人竊竊私語:“縣令謝混之殺我父兄,今我二弟去禦史臺訴冤,禦史大人即將來到,願神靈保護,一切順利進行。”

屬下心中大驚,卻不動聲色,悄然離開。

屬下將此事稟報給謝混之,後者驚愕良久,陷入回憶。

張曉到來後,把那兩個原告也帶來瞭,但縣裡沒人認識他們。原告情緒激動,一再指責謝混之殺死其父兄。此時,謝混之已回憶起什麼,叫人牽來一頭獵犬。獵犬到來後,那兩個原告驚慌失色,跳上屋頂,化作兩隻狐貍。

狐貍化作人形魅惑人間的故事在唐朝屢有發生。

德宗貞元年間,湖北江陵裴少尹,有個十幾歲的兒子,聰明俊秀,為傢人所愛。但這孩子得瞭怪病,整日精神恍惚,面色憔悴,吃什麼藥也不管事。少尹很著急,欲尋術士解孩子的病苦。

此日有人叩門,自稱姓高,擅方術,看完孩子的病情後,說:“你的孩子其實沒病,他現在整日昏昏沉沉的,是為妖狐所迷。不過沒關系,我有術驅邪。”

於是,高術士開始作法,他燒符舉劍,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孩子就從床上坐起來。裴少尹大喜,厚禮相送。高術士離去前,小聲說瞭一句:“以後我要天天來……”

自此後,裴少尹的孩子不再昏沉,但又開始癲狂,不是大笑,就是大哭。

這一天,高術士又來瞭,裴少尹將孩子的新病情如實相告。

高術士說:“孩子的魂魄為妖魅所攝,現在還沒還體。按我計算,十日內當歸,不要擔憂。”

幾天後,有自稱王術士的人來訪:“聽說您孩子有疾,故前來相助。”

裴少尹慌忙把王術士引入孩子的寢室,王看後大驚:“孩子為狐妖所惑,如不速治,會日益加重,不久於人世!”

裴少尹大驚:“果真如此?”他把高術士先前說的話轉述給王術士。

王術士笑道:“您怎麼就知道那姓高的不是狐妖呢?”

裴少尹一愣。

王術士擺設道場,為其子招魂。沒多長時間,高術士突然來瞭,見此情景,大罵:“少尹!為什麼孩子大病將愈,你又找來一狐妖在此作祟?此妖即病源!”

裴少尹頓時戰栗:“王術士是狐妖?”

王術士也不示弱,大罵高術士:“你這妖狐果然來瞭!”

高王二術士互相咒罵。裴少尹看看高術士,又看看王術士,如墜雲霧之中,不知哪個是妖。

高王二術士互罵時,又有一道士出現在裴傢門前,對傢僮說:“聽說你傢主人的公子為狐所惑,我擅長驅鬼捉妖,特來相助,你快去稟告主人吧!”

傢僮急忙回稟少尹,後者奔出,細敘傢中事:“他們還在爭吵!”

道士笑著說:“這事很容易解決。”隨後,跟裴少尹進瞭大門。

高王二術士正在爭吵,見又進來一道士,於是停止咒罵,把矛頭對準新來的道士:“你這狐妖,竟化為道士迷惑人!”

新來道士隨之破口罵:“爾等老狐,當在郊野墳墓中安身,安敢擾人!”

高王二術士聽後大怒,一起撲瞭上來,三人關門毆鬥,扭成一團。裴少尹站在屋外,側耳傾聽,裡面擊打聲不止,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及至傍晚,屋裡漸漸沒瞭聲音。裴少尹推開門,發現三隻狐貍倒在地上,不停地喘息,都已累得不能動彈瞭。

驅狐妖的三術士竟都是狐妖,這是《宣室志》裡的有趣記載。

上面故事裡的狐貍多少都有些笨拙。不過,在另一則記載中,出現瞭一隻非常聰明的狐貍。

玄宗開元年間,有一個道士名焦練師,身邊弟子不少,其中有一黃裙婦人,自稱阿胡。

三年後,阿胡把焦練師的道法都學走瞭,於是告辭。也許是焦練師看上瞭阿胡的美貌,他對阿胡苦苦相留。

阿胡說:“實話相告,小女子乃是狐,化作人形,跟您學道,現已都學會瞭,您也沒什麼新本事瞭,所以沒必要再留下。”

焦練師惱羞成怒,求愛不成便欲用強,他想以道法捉拿阿胡,但無奈自己的本領都被人傢學去瞭,所以並不能把阿胡怎麼樣。無奈之下,焦練師於嵩山頂設壇作法,拜請太上老君下界捉妖。他稱自己丟人事小,敗壞道傢名聲為大,言辭懇切,感天動地。

太上老君竟真的現身於雲層中。

焦練師急忙拜倒:“弟子的道法全部被狐妖所學,請老君授以新法降之。”

太上老君開始作法,很快有神將在雲中刀斬該狐。焦練師非常興奮,一再相拜,但隻見太上老君“呵呵”一笑,慢慢從雲層中降落,現出真容,竟是阿胡。

開元中,有焦練師修道,聚徒甚眾。有黃裙婦人自稱阿胡,就焦學道術。經三年,盡焦之術,而固辭去。焦苦留之。阿胡雲:“己是野狐,本來學術。今無術可學,義不得留。”焦因欲以術拘留之。胡隨事酬答,焦不能及。乃於嵩頂設壇,啟告老君。自言己雖不才,然是道傢弟子。妖狐所侮,恐大道將隳。言意懇切。壇四角忽有香煙出,俄成紫雲,高數十丈。雲中有老君見立。因禮拜陳雲:“正法已為妖狐所學,當更求法以降之。”老君乃於雲中作法。有神王於雲中以刀斷狐腰。焦大歡慶。老君忽從雲中下,變作黃裙婦人而去。(《廣異記》)

這是個稍微帶點喜劇色彩的故事。誕生於中唐前期的《廣異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集中描寫狐妖的志怪集。在大唐傳說中,除瞭狐妖外,還有流傳著跟狐貍有關的寶物的傳說,比如神奇的媚珠。

媚珠被認為藏在千年狐貍的嘴裡,如果女人得到它就會變得千嬌百媚,贏得天下男子之心。據說,楊貴妃就曾得到過這樣一顆媚珠,故而深得皇帝的青睞,這才能夠多年不失恩寵。隻是人世茫茫,去哪裡尋找一隻千年狐貍?又如何能得到它嘴裡的媚珠?

一個叫劉全白的唐朝人說:“得到媚珠不是沒可能,但這完全靠運氣。此外,要想迫使狐貍從嘴裡吐出媚珠,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

按劉全白回憶:他小時候,有個乳母,乳母有子,名眾愛,少年時,好於夜間在道邊張網捕捉小動物。劉全白的莊園在陜西岐山下。這天晚上,眾愛在莊園之西的道上下網,聽到有物撞入網中,仔細看,那物已經起身,是個紅裙婦人。

婦人繞網而行,在眾愛的註視下,忽然捉得一隻路過的田鼠,生著吞瞭下去。膽大的眾愛斷定其為妖,於是大聲呵斥,婦人一慌,不擇路徑,再一次撞入網中。

眾愛舉棒將之斃於棒下,但婦人死後不改人形。眾愛懷疑自己判斷失誤,誤殺瞭好人,情急之下,像作案後的兇手一樣,連人帶網投入附近的池子裡,隨後奔回傢中,把事情告訴瞭父母。

父母聽後很害怕,想轉天舉傢潛逃他鄉。但眾愛冷靜下來一思索:哪有婦人生吞田鼠之理?於是,他返回池塘,打撈上那婦人,想再看看,卻意外地發現她還有呼吸,便又給瞭她一斧頭,這回婦人終化回原形,是一隻狐貍。

眾愛拖著狐貍回傢,路上遇到一名老僧,後者建議如下:此狐當有千年之齡,所以可變為人形。現在看來,它依舊未死,不如飼養,“口中媚珠,若能得之,當為天下所愛”。

眾愛大喜,邀老僧一同還傢,請教得珠之法。老僧用繩子將狐貍的腿捆上,把它罩在籠子下,養瞭幾天後,狐貍開始恢復吃食瞭。

老僧叫眾愛挖瞭個小坑,把一個窄口瓶放在坑裡,使瓶口跟地面平齊,又把兩塊烤肉塞進瓶中,狐貍在瓶口處聞得肉味,卻無法吃到,於是流下口水。等那肉涼瞭,再換新肉,以保持誘人的味道。如此反復,多日後,狐貍終於堅持不住,吐出一顆珠子,隨後自己也死去瞭。

那顆珠子便是傳說中的媚珠瞭。

劉全白說雲,其乳母子眾愛,少時,好夜中將網斷道,取野豬及狐貍等。全白莊在岐下,後一夕,眾於莊西數裡下網,己伏網中,以伺其至。暗中聞物行聲,覘見一物,伏地窺網,因而起立,變成緋裙婦人。行而違網,至愛前車側,忽捉一鼠食。愛連呵之,婦人忙遽入網,乃棒之致斃,而人形不改。愛反疑懼,恐或是人,因和網沒漚麻池中。夜還與父母議,及明,舉傢欲潛逃去。愛竊雲:“寧有婦人食生鼠,此必狐耳。”復往麻池視之,見婦人已活,因以大斧自腰後斫之,便成老狐。愛大喜,將還村中。有老僧見狐未死,勸令養之,雲:“狐口中媚珠,若能得之,當為天下所愛。”以繩縛狐四足,又以大籠罩其上。養數日,狐能食。僧用小瓶口窄者,埋地中,令口與地齊,以兩胾豬肉,炙於瓶中。狐愛炙而不能得,但以口屬瓶。候炙冷,復下肉臠。狐涎沫久之,炙與瓶滿,狐乃吐珠而死。珠狀如棋子,通圓而潔。愛母帶之,大為其夫所貴。(《廣異記》)

媚珠大小如圍棋子,光滑異常。此珠遂為眾愛的母親即劉全白的乳母所收藏,此後她頗得丈夫的寵愛。但當我們讀到“狐乃吐珠而死”時,又會為這隻倒黴的千年狐妖感到一絲無法言說的悲傷。

《廣異記》中關於媚珠的故事令後人真假難辨。但是,在唐朝,人們堅信媚珠的奇特功效。能起到類似作用的還有蛇珠,但能識此寶的人更少。按記載,蛇珠在唐朝的開元年間出現過一次。

長安至相寺賢士與一蛇相處近半個世紀,後來那條蛇先他而去,卻留下瞭一顆晶瑩剔透的珠子。每當賢士打坐時,即使屋子裡不點蠟燭,也很明亮,那是蛇珠發出的光芒。後來,賢士落魄,不得已將蛇珠拿到市場上賣,有胡商要買,但隻出百萬錢。

賢士覺得給價太低,認為這是夜明珠,為無價之寶。

胡商說:“假如你這珠子是蚌珠,就珍貴瞭;可惜是蛇珠,賣不瞭太高的價。”其實,蚌珠易見,況且胡商隻知蛇珠可賜光明,而不知道它還能起到媚珠的作用。

唐朝胡商以見多識廣著稱,唯獨在這個故事裡露怯瞭,雖然最終買下瞭蛇珠,卻不知道它更大的作用。

此外,當時還曾出現過龍珠這種東西。地點在江西,時間是唐德宗建中初年。一切要從東南地區最著名的揚州珍寶市場說起。

這一天,一個叫任頊的人出現在這個市場上,出售的是他意外獲得的一件寶物,最後他與某胡商成交,賣瞭數千萬錢。

任頊出售的東西叫驪龍珠。此珠的背後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任頊是江西樂安的一名書生,隱居在山林中讀書。這一天,有一黃衣老人造訪。入座後,任頊感到老人神色淒涼,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於是對其細問,對方說:“實不相瞞,我乃龍,居於此山之西的一處大湖。本來生活平靜,最近卻遇到麻煩,也許隻有您能幫助我。”

任頊道:“我不過是塵世間的無名書生,不通方術,如何幫您脫難?”

老人說:“無須方術。”

任頊道:“願聞其詳。”

老人說:“兩天後,請您到我所生活的湖邊來,正午時,西方天空會飛來一道士,他便是要害我的人。道士來後,會施法使湖水枯竭。您在湖水將幹時,高聲呼喊就可以瞭。”

“高呼什麼?”

“請俯耳過來……”老人在任頊耳邊一番秘語,隨後又道:“高呼完,湖水會漲滿,但道士可能還會施法術,而你隻管將那句話再重復高呼兩遍,我就可以脫險瞭。事成後,必有重報!”

兩天後,善良又好奇的任頊奔赴山西湖,隱於草叢中。

中午時分,真有一片白雲自西天上冉冉飄來,降落在湖的上空,雲中有一道士,面目古異,降落雲頭,立於湖邊,從袖中取出黑字道符,投入湖中,念念有詞。於是,湖水在任頊的註視下,一點點幹涸,最後湖底就真的露出一條黃龍!

任頊立即大呼:“天有命,殺黃龍者死!”言罷,湖水猛漲。道士怒,從袖中取出紅字道符,投入湖中,湖水又將幹涸。

任頊又呼:“天有命,殺黃龍者死!”湖水再溢。

道士更怒,取出朱紅道符十餘條,拋向瞭天空,化為一朵朵紅雲,紅雲飛入湖中,湖水又將幹涸。這時,任頊第三次高呼:“天有命,殺黃龍者死!”

於是,湖水隨之又漲瞭起來。

道士早就發現瞭草叢中的任頊,他走瞭過去,無奈地說:“為食此龍,我苦心修煉瞭十年。若食此龍,我功力將大增,可事情卻被你破壞瞭。你雖是凡人,但我卻無法傷害你。隻是我有一個疑問,你為何要救此等異類?”說罷,騰空而去。

任頊雖被數落瞭一頓,但還是很高興救下一條龍。

當天晚上,任頊夢到老人:“非君搭救,我將死於道士之手。為表謝意,特送您寶珠一枚,藏於湖邊草叢處,您可去尋找,此乃我所贈之禮物。”

次日,任頊前去湖邊尋找,果然在草叢中得到一顆直徑一寸左右的珠子,光芒閃爍,耀人雙目。

《唐朝詭事錄2:長安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