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亡魂歸來

大開的城門口,周寅之漸漸停止瞭淌血的屍體,倒伏在道中,在掀起的漫天黃土煙瘴中,隱隱然拉開瞭一道血腥的序幕。

燕臨一揮手,大軍入瞭城。

薑雪寧從城門外走到城門內,那些熟悉的街道再一次出現在她眼前,從前世到今生,依稀還是那般模樣。隻是沒有一傢開著的店鋪,要麼房門緊閉,要麼破敗狼藉,哪裡還有往昔一朝都城繁華地的盛景?

很久以前,就是在這條長街上,燕臨意氣風發,帶著她縱馬馳過燈會;尤芳吟笨手笨腳,想看個荷包,卻撞翻瞭人傢的攤鋪;沈芷衣去韃靼和親時,那看似歡喜實則悲切的隊伍,也曾蜿蜒自城中流淌過;謝居安也還在韜光養晦,為瞭一根琴弦,幾塊好木,從自己的府邸背著手走去幽篁館找呂顯……

一切從這裡開始,也終將在這裡結束。

她以為殺瞭周寅之,報瞭仇,當很痛快。

可好像並沒有。

站在這條長街上,眼看著那一列一列向前行進的兵士,薑雪寧心裡生出的竟然是一種空茫,好像突然間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又該往哪裡去。

謝危就立在她身邊,陪她看著,卻一句話也沒有說。

薑雪寧突然問他:“你呢?”

謝危回首:“什麼?”

薑雪寧道:“等報完仇,你要幹什麼呢?”

謝危望著她,久久沒有回答。

二十餘年的厚重執念,身世顛覆的血海深仇,倘若一朝得報,他會感到快慰嗎?

又或者,與她那突如其來的感覺一般……

薑雪寧實難揣度。

深秋的落葉被風吹卷著鋪滿長街的角落,行軍的腳步聲一直延伸到街道的盡頭,往前刺探消息的哨兵騎著快馬,另一頭呂顯皺著眉正同燕臨說著什麼。而長街的那頭卻快步跑來瞭一名穿著藍衣的年輕僧人,隻不過被沿途的兵士攔下瞭,他費力地解釋著什麼,直到突然看見那頭的謝危,於是伸手一指,眼睛都亮瞭……

謝危忽然恍惚瞭一下。

他向身旁刀琴道:“讓他過來。”

刀琴依言走過去,交代瞭那邊的兵士,帶著那名小僧走瞭過來。

薑雪寧有些好奇地看著。

那名小僧對謝危顯然也有幾分畏懼,但到得他面前時,還是十分有禮地先合十頷首,才道:“前些日有位姓孟的施主,滿身是血來投,方丈問過後,說是要來知會謝施主一聲。聽聞忻州軍已然入城,特著小僧來報。”

謝危知道他說的是誰,隻略略垂眼,道:“有勞瞭。”

薑雪寧看著這僧人卻很迷惑。

謝危卻忽然轉向她問:“去過白塔寺嗎?”

薑雪寧心頭陡地一顫。

白塔寺之名,她是聽過的,可從來不曾去過。

話在喉間,澀住未能出口。

謝危卻拉起她的手,一笑道:“有位你也認識的故人在那邊,我得去一趟。你與我同往,可好?”

薑雪寧沒能說出拒絕的話。

謝危便拉著她上瞭馬,徑直將她圈在懷中,策馬而去,穿過瞭幾條街道,很快遠遠便看見瞭一座修得高高的白塔。

荒蕪的城池一地蕭殺。

地上原本是鋪滿瞭落葉,無人打掃。坊市中更看不見一個尋常百姓,縱然是有些人沒有離城,這時候也都將傢門緊閉起來,躲避禍事。

然而前方那條道,竟是幹幹凈凈。

陳舊的石板青苔上,留著掃帚劃過的新鮮痕跡,一片落葉都沒有。盡頭處便是一座古老而偏僻的寺廟,寺中楓葉早已飄紅,在這深秋時節,倒有幾分雲霞似的燦爛。

謝危便在此處勒馬。

他又向薑雪寧遞出手去,扶她下馬。

寺門前正有一名小僧端瞭水盆出來,往剛掃過的地面上灑水。他似乎沒想到這時候竟還會有人來禮佛,剛看見他二人時,目中還露出幾分奇怪。

然而等他看見謝危,便瞬間睜大瞭眼睛。

謝危知他是認出瞭自己,但也並不廢話,隻問:“忘塵方丈在哪裡?”

那小僧說話都結巴瞭,立瞭半晌後,趕緊把手裡的水盆擱在瞭一旁的墻角,道:“方丈正在禪房裡打坐,小僧這、這就去通傳!”

說完竟是飛快往裡面跑去。

謝危也沒管他,隻帶著薑雪寧一道走入寺中。

墻下栽著不少菩提樹。

方丈的禪房還在後面,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一小座。

到得前面時,謝危便對她道:“在這兒等我片刻。”

薑雪寧點瞭點頭。

謝危便徑直朝裡走去,身形眨眼被門扇擋瞭,禪房糊著發黃窗紙的窗內,傳來瞭一聲佛號,繼而是平緩的交談聲。

眾所周知,謝危雖在朝堂,可既讀道經,也曉佛法,是以既能與士林交好,也能與早先的國師圓機和尚旗鼓相當。

隻不過這還是她頭回見他真與寺廟有什麼交集。

姓孟的施主,她還認識……

是孟陽麼?

薑雪寧想想,發現自己對此似乎並不十分好奇,隻抬眸向周遭打量,於是便看見瞭前方不遠處的那座石亭。

那一刻,她分明沒有看見這座石亭的名字,可冥冥中,卻有一種奇怪的感應,讓她的心臟猛然跳動瞭一下,於是抬步,朝著它走去。

待得近瞭,便看清瞭。

果真是潮音亭。

七級臺階將石亭壘高,亭內置著一張陳舊的木案,一隻香爐擱在案上,似乎是早晨才燃過香,此刻雖沒有香煙裊裊,卻隱約能從虛空裡嗅出已經淡瞭的沉香味道。

在這座石亭旁邊,便是一片廣闊的碑林。

每一塊都是六尺高,一尺寬。

上面鐫刻著一個又一個名字。

更往後一些連名字都沒有。

看得出它們已經在這裡佇立瞭許久,每一塊的邊緣上都留有風雨侵蝕的痕跡,甚至落滿塵灰。

薑雪寧慢慢走到裡面去看,趙錢孫李,什麼姓氏都有;有的有名有姓,完完整整;有的卻似乎還沒起大名,隻一個乳名刻在碑上;更後頭那些沒有名字的也不少……

三百義童塚。

前世她不曾看過,因為那似乎畢竟是與她沒有什麼關聯的事情,若非後來在坤寧宮軟禁時聽尤芳吟提起,或恐還不知曉,自己前世命運最終的跌宕,實則都系在這二十餘年前這一樁血色的舊事之上。

今日總算看見。

她看得並不快,每看到一個名字都要停下來片刻,似乎想要它們在自己的記憶中留下少許痕跡。

隻不過在走到東南方角落裡時,薑雪寧忽然停瞭好久,也沒有再繼續往前。

眼前同樣是一座石碑。

但它與周遭那些,格外不同。

旁的石碑上,要麼刻著清楚的名姓,要麼空無一字。可這一塊上,原本是刻有名姓的,但似乎沒有刻完,就被人強行削去,隻在上面留下幾塊斑駁的凹痕,幾道雜亂的刻記。

一道聲音,忽然從她身後響起:“這是我。”

薑雪寧回頭。

謝危不知何時已經從禪房裡出來瞭,遠處潮音亭下的臺階旁,立著一名老和尚,身旁站著面色蒼白的孟陽,但隻是看著,並沒有走過來。

第一時間,薑雪寧沒有明白謝危的意思。

他卻來到瞭她身旁。

深色石碑上積落的灰塵,被他伸手輕輕拂去。

謝危看向她,笑瞭一笑:“本來這裡也是要刻上名姓的,可她無論如何也不肯相信,那堆雪化之後的枯骨與污泥便是我。匠人在上頭刻名時,她便把刻刀奪瞭,把這上頭刻的名字毀去。然後對旁人說,她的孩子未必就死瞭,即便是早已遭逢不幸,要歸葬入土,也不要再姓蕭。”

分明是笑著說的話。

可薑雪寧聽著卻不知為何,眼底潮熱,竟覺喉間有幾分哽咽。

謝危卻靜靜地道:“我本是一個該在二十餘年前就死去的人。”

薑雪寧伸手去握他的手,對他搖頭:“不,你不是。”

她手心有汗,甚至在發抖。

謝危於是笑:“你在怕什麼?”

薑雪寧無法告訴他,隻是道:“無論如何,她希望你活下去。”

謝危喉結微微湧動,久久沒有說話,垂在身側的手指緊握,最終卻沒有回應她的話,隻是道:“往後不要一個人到這裡來,該走瞭。”

他拉著她往外走。

從潮音亭下經過時,孟陽看瞭他們一眼,那位忘塵方丈則向他們合十宣瞭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諸法空相!”

薑雪寧沒有慧根,聽不明白。

謝危則沒有回應。

他重帶著薑雪寧從白塔寺出來,門外是燕臨領著黑壓壓的兵士靜候,呂顯則是立在臺階下面,見他們出來,先看瞭薑雪寧一眼,才走上前來。

謝危停步。

他上來低聲同他說瞭一句話。

謝危似乎不甚在意:“隨她來吧,不必攔著。”

呂顯久久凝視他,問:“你真的還想贏嗎?”

謝危說:“想的。”

呂顯於是道:“但如果你想要的東西變瞭,你的贏,對旁人來說,便是輸。”

謝危平淡地道:“我不會輸。”

他沒有再與呂顯說話。

在他進白塔寺的這段時間裡,燕臨等人早已率軍查清瞭城中的情況。天教的義軍進入城中後,顯然遭遇瞭一場蓄謀已久的伏擊,西城南城坊市中到處都是橫流的鮮血,一路順著長安街,鋪展到紫禁城。

倒在路邊,有的是天教的,有的是朝廷的。

甚至還有受瞭傷卻沒斷氣的。

在忻州軍從染血的道旁經過時,他們便哭喊著哀求起來:“救救我們,救救我們……”

大部分人看瞭,都心有戚戚。

然而謝危的目光從他們身上掠過,卻隻是勾起瞭往日的回憶,並沒有多做停留,一路與燕臨等人,直向著前方那一座過於安靜的紫禁城而去。

宮門早已被天教攻破。

尚未來得及收拾的屍首隨處可見。

原本金燦燦的太極殿,此時已經被覆上瞭一層血紅。

萬休子環顧周遭,幾乎不敢相信。

跟在自己身邊的竟已經隻剩下數千殘兵,個個雙目赤紅,身上帶傷。連他自己的腰腹之上,都插著一根尚未拔除的羽箭,隻折去瞭箭身,箭矢還留在體內,卻暫時不敢取出。

大殿之前的情況,卻也好不到哪裡去。

數千精兵陣列在大殿之前,衛護著中間的皇帝。隻是沈瑯這披頭散發赤腳的模樣,看著哪裡還像是往日的一國之主?

他神經質地大笑著。

滿朝文武,沒投敵的,沒逃跑的,一心忠君的,如今都戰戰兢兢癱軟在大殿之中,心有餘悸地看著已經逼到殿前,與他們對峙的天教義軍。

臨淄王沈玠,定國公蕭遠,刑部尚書顧春芳,戶部侍郎薑伯遊,甚至連蕭定非都混在其中……

隻不過並不見張遮。

已是皇貴妃之尊的蕭姝,這時立在角落裡,看著大笑的沈瑯,隻覺渾身冰寒,滿心慘淡。

若隻論心術,沈瑯無疑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他竟故意抽調瞭城門的兵力,轉而使人埋伏在街市狹口處,在天教以為自己致勝之時,予以迎頭的痛擊,著實打瞭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一路拼殺,竟然慘勝一籌!

如今雖被人打到瞭皇宮之中,可他竟一點慌張之色都沒有,甚至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意,隻讓人懷疑:這位帝王,手裡是否還留著其他的底牌?

萬休子目光陰沉地看向他,這一時竟有點拿不準主意。

不管後面如何,那張龍椅就在太極殿的高處放著。

二十餘年前,他距離這個位置便隻有一步之遙;隻可惜平南王糾纏於皇傢恩怨,非要將沈氏血脈趕盡殺絕,以至於被援兵殺來,最終功虧一簣!

二十餘年後,他再一次站在瞭這張龍椅之下!

太極殿前,日光熾盛,雙方上萬人對峙,可陣中隻有風聲獵獵吹拂而過,竟無一人敢發出半點聲音。

於是這時遠處的聲音,便變得清晰。

那時許多人整齊劃一的腳步聲,一聲一聲砸在皇宮用石板鋪得堅實的地面上,漸漸變得近瞭,仿佛每一聲都踏在人的心上,左右著人心臟的跳動!

天教與朝廷兩邊都出現瞭一陣聳動。

沈瑯與萬休子都朝著宮門方向看去。

在遠遠看見那舉起的忻州軍旗幟時,天教這邊的殘兵隻感覺到一陣的恐慌,而朝廷那邊一眾官員中的小部分,卻幾乎立刻振奮起來,甚至有些喜極而泣的味道!

“是謝少師與燕世子的忻州軍!”

“他們終於來瞭!”

“勤王之師啊,天助我朝,天教這幫賊子今日必將交代在此處!”

……

然而與之相對的是,沈瑯的面色驟然鐵青。

萬休子更像是聽見瞭天大的笑話一般,抬手指著這些愚蠢的膿包,揚聲大笑起來:“救兵,你們還當是救兵來瞭!哈哈哈哈……”

謝危一身雪白的道袍不染塵埃,在疾吹的風中,慢慢走近。

所有人的目光幾乎都朝著他這個方向看來。

薑雪寧在他身旁,看著眼前這慘烈對峙的場景,隻覺滿世界發白,生出一種怪異的眩暈感。

成碾壓之勢的大軍黑壓壓如潮水一般,陣列在太極殿前,幾乎將所有人包圍。

朝廷裡那些人聽瞭萬休子的大笑,一陣嘈雜。

萬休子隻道自己已經是可憐可悲,卻不曾想原來世間還有比自己更可悲更可憐的人,笑得越發肆狂起來,竟抬手轉而一指謝危,大聲道:“在朝中為官七八載啊!就在你們眼皮子底下!你們竟然沒有認出他來!這哪裡是為你們朝廷鞠躬盡瘁的太子少師,這分明是隨時向你們索命,要你們償還血債的魔鬼!”

蕭定非藏在人群裡,輕輕嘆瞭口氣,心想:自己騙吃騙喝的日子,到底是要結束瞭……

謝危走上瞭臺階,沒有說話。

定國公蕭遠看著他,又看向萬休子,突然想到瞭什麼,心底驟然蔓延開一片無法言說的恐懼!

緊接著,那種不祥的預感便應驗瞭。

在所有人惶恐不安的目光中,萬休這那帶著無比惡意,甚至帶瞭幾分得意的聲音,在這空闊的太極殿前方響起,卻偏帶上瞭一股無比陰森的味道:“放在二十餘年前,彼時此地,他不叫謝居安,該稱作——蕭定非!”

朝野上下不少人腦袋裡頓時“嗡”地一聲響。

謝危卻隻是站定,異常平靜地看向瞭眾人,淡淡道:“這般熱鬧,我好像來得晚瞭些。”

《坤寧(安寧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