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又是一年的頒金節,恰在金秋十月的好時候,滿街的行人都穿戴一新,喜氣洋洋的。

就連宮門口的侍衛都面帶喜色,過大節還要站班是有些倒黴,但像今年的好日子,皇上都會賞菜。雖然大傢也知道這不過是慣例,但一年也就幾次的好日子,都是站崗守門,誰不想挑在這天討個好彩頭?

一大早的,侍衛們就來瞭。蘇拉太監昨天就拿著井水把宮門給擦洗過一遍瞭,今天也是天不亮就提著水桶和掃帚出來,把邊邊角角再刷一刷,幹幹凈凈的才不會被挑刺挨打。

第一撥進宮的都是各位在宮外建府的阿哥爺。侍衛領頭的心裡都有數,誰該走在前頭,誰該走在後頭。

要是這裡頭有個夾塞的……

一個被領頭的使到前面路口的侍衛小跑著過來,興奮的臉上發光,嘴裡卻道:“壞瞭,壞瞭!前頭三爺跟直王撞上瞭!”

領頭飛起一腳:“大過節的嘴上都不知道積點德?”踹過再把他拉過來細問,“你剛才說什麼?”

侍衛在路口看瞭一早上瞭,以為不過跟往年一樣,誰知今年一開始就有好戲看!

“我看是三爺走在前頭瞭,不想直王就在後頭呢,剛才叫瞭侍衛把三爺給攔瞭,這會兒正在那頭僵著呢!”

領頭的看這位看戲的臉都快遮不住瞭,照他後腦勺上就是一巴掌。

“阿哥爺們的事用不著咱們操心,回去站著!”

領頭的發瞭話,守門的全都規規矩矩的。但個個眼睛都直勾勾盯著路口。

過瞭約小一刻,一隊車馬緩緩出現。

直郡王身穿五爪行龍的朝服,頭戴金龍冠,騎著高頭大馬,身後帶著殺氣騰騰的二十幾個侍衛,再往後是直郡王福晉的朱輪車。

叫宮門口的侍衛們想不到的是直郡王府的騾車裡有兩輛朱輪車。

眼看車駕就要到瞭,他們要行禮啊。兩輛朱輪車,這是說後面那輛車裡坐的也是位有爵位的主子。

問題是,這是誰啊?

三爺憋憋屈屈的跟在後頭,恨得咬牙切齒!

直郡王要他退半步也沒什麼,他也沒說不退!他居然就敢直接叫侍衛過來逼他讓位!!

太欺負人瞭!!

他的兒子弘晟騎馬跟在他身邊,好奇的問:“阿瑪,直王伯傢的第二輛車裡坐的是誰啊?”

要是普通的騾車,也當不得他一問。

三爺看瞭一眼,雖然沒聽過消息也猜得出來:“應該是你直王伯傢的三格格瞭。”

“她不是定瞭撫蒙瞭嗎?”弘晟嘀咕瞭句。

三爺輕輕拍瞭兒子的腦袋一下:“動動腦子。就是因為定瞭撫蒙瞭,才有這朱輪車乘呢。”

弘晟挨瞭一巴掌也不在意,不服道:“就是封瞭她,我也沒聽到旨意啊。”所以不知道不怪他吧?

“哼。”三爺冷笑。皇上還沒下旨,大哥這就堂而皇之叫自己女兒先乘上朱輪車瞭。

真當太子之位是你的囊中之物瞭?

阿哥們來的都不早不晚,也是做慣的事瞭。領頭的見幾個要緊的都過去瞭,將要回屋去坐著歇一歇,下頭就有人來喊他:“又有人來瞭!”

領頭的趕緊放下茶碗,甩袖子出來,邊走邊看自己身上有沒有什麼地方不妥。結果一抬頭看到前方來的一輛像是蒙瞭一層灰的普通騾車,車邊跟的侍衛也都沒精打采的。再看跟在騾車邊騎馬的爺,領頭的扭頭又回屋瞭。

侍衛趕緊跟進去:“頭兒,您這是幹嘛啊!”

領頭的施施然坐下,端起茶來喝,滿不在乎的說:“嗐,那是十三爺。我不去也沒事,有你們就行瞭啊。”

侍衛這才恍然大悟。

他出去四下一說,守門的侍衛們心裡都有數瞭。馬到眼前,禮是行瞭,卻不見得有多少恭敬在裡頭。

但該做的事他們還是要做的,就有人上前問:“十三爺,小的給您牽馬?”

十三坐在馬上,對宮門口侍衛的冷落並不在意,搖頭笑道:“不必瞭,我在這裡等一等。”

牽馬的人也不多管,就退回來瞭。

唯有剛才回屋歇著的領頭的,這會兒他想出來瞭,一聽十三爺還沒進去。領頭的傻眼瞭。

他這會兒要是出去,那不是明擺著給十三爺難堪嗎?

別看這位爺現在好像是失勢瞭,皇阿哥的氣勢是不會丟的。他在這當口敢出去露臉試試?十三爺哪怕為瞭他這張臉,都非要打死他不可。

越是落到這種地步的人,越不能在這裡再丟瞭臉。

他敢丟,敢說明連個小小的看宮門的侍衛領頭都敢不把他看在眼裡,那沖上來踩他的人就更多瞭。

領頭的苦惱瞭,此時侍衛又跑進來瞭:“頭兒,又來人瞭!”

領頭的一咬牙,出去先跪到十三爺馬前請罪:“奴才剛才一時冒瞭肚子,沒出來給十三爺磕頭,請十三爺恕罪!”言罷砰砰砰連磕幾個響頭。

十三也不叫起,就等著他磕完,才笑著說:“看你還算懂規矩,饒瞭你這一回,起來吧。”

領頭的又磕瞭一個才敢起來,喏喏的退瞭下去,站到自己的位置上,背上起瞭一層冷汗,這時才發覺連衣服都濕透瞭。

後面再有普通的騾車,領頭的也不敢怠慢,每次都站在前頭,第一個跪下請安。

反倒像是入瞭九爺的眼,還被賞瞭個金豆子。

十四到的時候,侍衛領頭等人也是一擁而上,請安問好等等。十四就哦瞭聲,跳下馬看到十三,把韁繩往領頭的那裡一扔,走到十三面前:“十三哥,怎麼不進去?”

十三笑笑,拱手道:“你先進去吧。”

十四一轉腦筋就想到瞭,這是在等四哥呢。心中不屑,還有幾分難言的復雜,他故意道:“四哥還沒來呢?”

十三叫他說破也不覺得尷尬,十四反倒沒意思瞭。他本來還以為十三怎麼著也要不好意思一下的,他草草跟十三道別:“那十三哥,我就先進去瞭。”

十三:“慢走。”

目送十四走進宮門,十三心裡平靜極瞭。以前兄弟之間的小鬥氣,如今已經一點都影響不瞭他瞭。

他走到騾車前,關心的問車裡的兆佳氏:“你怎麼樣?孩子鬧你瞭嗎?”

車簾掀開,兆佳氏的肚子有些大瞭。她懷到現在已經六個月瞭,到宮裡過節,她的輩份又小,站得久,坐得少。實在是遭罪。但他們府裡如今的情形,在府裡坐著跟到宮裡站著差別並不大。

說白瞭,禍事來的時候在哪裡都一樣。在宮裡說不定還有個求情的機會。

兆佳氏搖搖頭,笑著說:“我沒事,爺不用替我擔心。”

十三爺也笑瞭下,夫妻兩人到現在才算是有瞭同舟共濟的情份。有時兆佳氏都想,她更喜歡現在的日子,哪怕吃苦掉腦袋呢,有十三爺陪著,她這心裡也是甜的。勝過他跟瓜爾佳氏甜甜蜜蜜,那府裡再風光,她也不稀罕。

領頭的見十四爺都進去瞭,數著都進去瞭幾位爺,還差哪幾位,數來數去,領頭的突然問:“四爺進去瞭嗎?”

四爺是故意晚到的。他掌瞭鑲白旗的事雖然已經過去瞭半年,但這是第一個大節。到時宮裡見到的人肯定多。想起把他給逼到圓明園裡的那次宴會,那群不安好心的人。他去的早瞭,再叫人給圍上來,到時走又走不脫,真被他們纏上就糟瞭。

幹脆踩著時辰到。

站在拐角路口的侍衛遠遠聽到整齊劃一的馬蹄聲,還有好幾車騾車的大軲轆從青石板地上碾過的碌碌聲。

他勾頭看瞭一眼,馬上呼哧呼哧跑回去。

“四爺到瞭!”

領頭的趕緊帶著人迎出去十幾步,遠遠看到頭戴金龍冠,身穿貝勒蟒袍的四爺,身後是兩輛朱輪車,再往後還有三輛普通的騾車,分別是四爺傢的小主子和跟車的嬤嬤丫頭。再看周圍前後跟隨護衛的侍衛們也有三四十人。

一行人過來,浩浩蕩蕩一大群。

“給四貝勒請安!!”一眾宮門侍衛齊刷刷甩袖單膝跪地。

四爺高居馬上,抬手道:“起吧。”

弘暉引著騾車在宮門口一旁停下。

李薇從車停穩就一直坐著,她要等著福晉下瞭才能下。車簾一掀開,弘昐伸手給她:“額娘,慢點。”

她下瞭車才看到四爺身邊站著十三爺。

四爺見瞭這個弟弟也不多問,隻是含笑拍拍他的肩,道:“一會兒少喝點,你的腿還沒好,白大夫可跟我說瞭,你夜裡熬夜看書不睡覺。”

十三笑瞭下,嘆道:“弟弟以前過得太糊塗瞭。瑞才明白過來。萬幸還不算太晚。”

四爺也很感嘆,想說點什麼,又找不到合適的話。人這輩子糊塗的時候可不少,就算他也糊塗過好幾次。

現在這條路他也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坦途還是深淵。

不過十三如果真能振作起來,也算因禍得福。最怕人糊塗到死都明白不過來。

“……既然決定瞭就去做吧,有四哥在。”他最後隻說瞭這句。

十三沒像以前那般做像,眼裡一陣熱又叫他給憋回去瞭。想笑一下,一咧嘴卻像要哭似的。

兩個妹妹都沒瞭,他才明白過來。

當時要真是死在圍場裡,說不定更好……

十三福晉兆佳氏跟元英行禮,“要麻煩四嫂瞭。”

元英扶瞭一把,嘆道:“你這是何苦?”

兆佳氏笑瞭下,“我們爺在哪兒,我就在哪兒。”

她看到李薇過來,微微點頭示意,不像以前還要專門稱呼一句小四嫂。

李薇也點點頭。她其實挺喜歡這些福晉們說話時能把她忘瞭的,每回都要專門提她出來再問一句,那時她都覺得渾身都插滿瞭箭。

做為一個側福晉,想得到福晉們的青眼是不科學的。

在這時當個小透明是多麼幸福的事啊。就像以前老師提問是按日期,每天一排。今天就輪到她隔壁這排,那種幸福感真是太棒瞭!

男女在這裡分開,一隊去見皇上,一隊去見娘娘們。

十三擔心的看瞭眼兆佳氏,掃過四嫂和小四嫂,有心想把兆佳氏托付給她們,卻不知道拜托誰更好。

四爺察覺到瞭,也掃過她們兩個,最後還是對福晉說:“多照顧著點十三傢的,要是在娘娘那裡有什麼事,就叫人到前頭來給我們說一聲。”

元英不該有什麼想法的,四爺這句話太平常瞭。可她還是不免想到瞭早年大格格來月事的那件事。

李薇奇怪的發現福晉的回答好像慢瞭半拍?

四爺再轉頭對她說:“看好孩子們,福晉顧不上的你要想到。”

“是。”李薇應下,直起身才覺得這話她應該也遲疑下再答才對。答太快是不是不太好?

不過下一刻她就想,反正已經過去瞭,不管瞭。

元英突然覺得她的臉皮叫人狠狠的剝瞭下來,臉上火辣辣的。她看瞭眼跟在她身後的大格格,她一直垂目低頭,好像什麼反應也沒有。

再看李氏,她正示意二格格去扶著兆佳氏。

她對大格格清瞭清喉嚨,等大格格抬頭後,她對她道:“去扶著你十三嬸。”

大格格走過去,與二格格看個正著。

她想避開二格格的目光。

二格格笑瞭下,然後低頭專心的扶著兆佳氏。

大格格輕輕說:“十三嬸,我扶你。”

兆佳氏笑著把另一隻手給她:“別怕,還早呢。你十三嬸在傢的時候也是個愛跑馬的瘋丫頭,這點路難不到我。”

她感覺到瞭在兩個女孩之間的暗流,可她不打算去管。她已經想好瞭,四嫂和小四嫂之間的事她不去攪和。兩個都是嫂子。

如果一定要在裡頭分個高下遠近,那也是看四哥。

十三要跟著四哥,她就不會給他扯後腿。

四哥認哪個,她就認哪個。

……

永和宮裡是一片歡聲笑語。一切仿佛還跟之前一樣。

德妃身邊坐著成嬪、元英和十四福晉等人,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側殿裡,孩子們聚在一起玩得嘻嘻哈哈的。

這一把又是弘時贏瞭,二格格剛才巴掌拍得都有些疼瞭,笑著故意去搶弘時的荷包,被弘時大方的塞給她,還說:“姐,你放心,我都給你,不給別人。”說著還去看其他幾府的堂兄弟們。

二格格笑得都要喘不上氣瞭,擰他道:“你個小子還真有些賭運啊!”把荷包塞回到他的懷裡,“給你留著當賭本瞭,別輸光瞭啊。”

她起身走到外頭,宮女立刻上來:“格格要什麼?”

二格格連往外走,連道:“裡頭有些熱的難受瞭。”走得遠瞭,才小聲問宮女:“四貝勒府上的李側福晉在哪兒呢?”

宮女知道這位格格是那李側福晉的孩子,忙也小聲道:“十三福晉肚子疼,李側福晉在照顧呢。”

二格格本來想去看看額娘,聽到額娘再忙就打消瞭念頭,回到屋裡去瞭。

弘昀給她倒瞭杯茶送過來,小聲問:“額娘那邊有事?”

二格格搖搖頭,悄悄告訴他:“是十三嬸肚子疼,額娘去照顧瞭。”

弘昀回去告訴弘昐,幾個孩子才放心瞭。

桌上,弘時用力把一把金豆子拍在桌上,大聲道:“小!”

二格格忙拿自己的銀子:“我也壓小!”

“小!”

“我也是小!”

……

弘時賭運太強,大傢都跟他壓瞭。當莊傢的弘倬哭喪著臉:“沒你們這樣的!!”

一處紗櫥後,兆佳氏側躺在榻上,身後身前都放瞭一個大迎枕,前頭叫她扶著,後面靠著。

白天在慈寧宮外跪得太久,她這肚子的月份又大瞭,好不容易堅持下來,這會兒也真是扛不住瞭。剛才生生是叫人架進永和宮的,進來就躺下瞭。

她臉色雖然發白,精神卻好,看李側福晉進來後一直很安靜沒說話,有心想找些話題,就笑道:“不知道孩子們這會兒在幹什麼呢?”

李薇正陷入腦補的海洋裡,她每回到永和宮裡都會開腦洞,想像著德妃是如何殘忍冷酷無理取鬧,說不定四爺小時候還偷偷巴著門框看德妃逗十四阿哥,心裡一片小白菜地裡黃的歌聲。

腦補太歡樂就把躺著的兆佳氏忘瞭,聽她說話還要反應一下才能接:“……肯定是在玩骰子。今天出門前,我叫他們一個人多裝瞭兩個荷包的銀角子,就怕不夠輸的。”

金銀雖然值錢,但自從她進宮開始按月領銀子後,就知道這東西的價值除瞭打賞就是鬥牌玩遊戲時當籌碼。出去買東西這一職能早就被忽略瞭。反正她和孩子們都不可能天天逛街自己個買東西。

久而久之,金銀在她眼裡還真不算錢瞭。給她銅錢子或毛爺爺反而比較有真實感。前者在李傢用瞭十幾年,後者在現代用瞭二十幾年,都更像‘錢’。

她發覺自己忽略瞭孕婦,忙摸瞭下桌上擺的茶碗,端出去叫宮女換瞭一碗熱的,又灌瞭兆佳氏半碗。

這是宮裡的安胎茶,別說還挺有用的。

兆佳氏都說好多瞭,她端著聞瞭聞,跟她以前喝的一個樣。

“嫂子以前也喝過吧?”兆佳氏扶著肚子問。

“喝過加薑的,我以前懷他們的時候,早上起來會想嘔,就喝這個治。”其實她本來想順便把梳打餅幹蘇出來,結果古代的一碗茶就把她給治瞭。

說起孩子來,兩人之間的話題就多瞭。

過瞭頒金節,京裡的氣氛好像真的變好瞭。但李薇總覺得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因為雖然住在圓明園裡,四爺卻還是天天跟他的那群‘幕僚’在一起。

初冬的圓明園,一派蕭索之意。

花木凋零,亭臺樓閣在陰天的映襯下顯得灰暗瞭不少。

天上下著雨夾雪,地上濕漉漉的,墻角的小草還有一點綠,卻被這初冬的冷雨打得垂頭喪氣,葉片低低垂下,一直垂到地上。葉脈間還積著雪珠子。

屋裡燒著火盆,戴鐸還是穿上瞭羊皮坎肩,搓著手就著火盆烤著。火盆裡埋瞭一些栗子,香氣一個勁往他的鼻子裡鉆,勾得他的饞蟲越來越多。

聽說這是弘時阿哥埋的,小阿哥給每個屋的火盆裡都埋上瞭。剛才弘時阿哥進來埋栗子時,四爺就那麼含笑看著,還誇他幹得好,說這樣不浪費。

戴鐸瞟瞭眼擺在桌子上的折子,再看站在門前看景的四爺,想瞭想,問:“主子爺,噶禮幹這麼幹,是不是後頭有誰推著?”

四爺不動,戴鐸自己往下說:“不然他哪有那麼大的膽子?皇上有多護著曹傢,他就敢參曹傢欠銀三百萬兩。”

大傢都知道曹傢欠銀多,隻接駕就接瞭幾次瞭?

但知道欠三百萬兩的還是不多啊。噶禮敢具明折上奏,把這露給天下人看,他圖什麼?嫌脖子上的腦袋頂煩瞭?

四爺還是沒說話。

等戴鐸走後,天色漸漸暗下來。

四爺拿火鉗和鐵漏勺,把火盆裡的栗子都篩出來,坐到椅子上一個個剝著吃。

噶禮這樣做當然是有恃無恐的。

……不這樣,皇上怎麼把他的‘聖恩’公示天下?

他能多護著曹傢,就有無數人想當下一個曹傢。

四爺剝光桌上的栗子,吃瞭個半飽,拍幹凈手站起來,蘇培盛趕緊進來侍候:“主子爺,正好是晚膳的點瞭,您想去哪裡用?”說著,他看看外頭的天。

這種天氣再四處走,那不是找雨淋嗎?

“去你李主子那裡看看。”四爺道。

蘇培盛趕緊拿來鬥篷和帽子,侍候他穿戴好瞭,叫人點上琉璃燈籠在前頭照亮。

他是顧不上瞭,看看外頭的冷風冷雨,縮著脖子跟在四爺身邊踏進細如牛毛的雨幕中,鹽粒般的雪粒砸在臉上,他隻好緊緊瞇著眼,就這一會兒功夫也凍得夠嗆。

當看到李主子院子的燈火時,他都感到渾身一暖。

蘇培盛幸福的嘆瞭聲。

《清川日常(卿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