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在永和宮坐著坐著,李薇也找到感覺瞭。

怎麼說這也是件露臉的事。她一側福晉,能跟一群福晉坐在一起,頂頭上司還就坐在她前面兩步遠處。

靠著不在福晉眼前塌臺的信念,她非常快的適應瞭她在永和宮的新位置。

完顏氏除瞭第一天說瞭兩句不咸不淡的話以外,之後幾天裡再也沒有說什麼出格的話,兩人本來交情就普普通通的,除瞭聊聊天氣,不說話時也不覺得尷尬。

最主要的是所有坐在這裡的人都是順著德妃的話題來聊的,她笑時,大傢一起笑,她嘆一口氣,所有人都會低頭垂目。

李薇發覺她更像個擺設,德妃會把她放在這裡是為瞭表達對熱河這件事的態度。

其實,回京後她也沒有見過多少外人,外面的反應更多的是靠孩子們的描述。親身體會後她才明白,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四爺確實失寵瞭。至於皇上兩次傳旨給四爺,今年過年還特意派騾車去接四爺的事他們統統視而不見。

就是一門心思的認為四爺失寵瞭,就是失寵瞭。

德妃大概是有點煩瞭。幹脆就強硬的對所有人表示:四爺沒失寵,他真的在熱河生病瞭。

九洲清晏裡,李薇跟四爺學在永和宮的事。門外大雪紛飛,屋裡暖意融融。

地上的火盆裡埋著紅薯和栗子,上面還架瞭個鐵架,烤著饅頭。

濃濃的甜香彌漫在屋子裡。

“好多人看我的時候就好像我很可憐一樣。”她挺無奈的說,又不能追著每一個人解釋他們爺沒事。

四爺隻是笑,他在暢春園裡也一樣。皇上有意讓那天的話傳出來,傳著傳著就走樣瞭。有說他把乾清宮的金磚給磕裂瞭,還說他把頭給磕破瞭,血流瞭皇上一腳,等等。

娘娘一向跟皇上一至,她一表態,想必能叫不少人暗中扼腕瞭。

想到這個就叫他得意。

饅頭翻瞭個個,烤得兩面金黃瞭,她拿下來先沾上芝麻醬,再沾白糖,跟他你一口我一口的吃瞭。

吃完四爺拍拍手,道:“等過完年就輕松瞭。”

時間很快過去,轉眼就是十五瞭。園子裡也點起瞭數百盞燈籠,孩子們在園子裡痛快遊戲,都快玩瘋瞭。

可見是都憋狠瞭。

李薇也湊趣,學漫畫裡看過的遊戲。叫人拿綿線穿過蘋果,吊在高處,叫他們背著手跳著去咬蘋果,還讓他們一起玩老鷹抓小雞,弘暉當老母雞,弘昐當老鷹,兩撥人在九洲清晏前的空地前玩得尖叫聲能震破天。

到最後額爾赫的嗓子都喊啞瞭,不得不喝上好幾天的潤喉茶。

四爺得瞭好幾盞宮裡賞的燈籠。除瞭德妃賞的,還有皇上賞的。李薇也得瞭一盞德妃賞的荷花燈。

這可是多年以來頭一回。

雖然園子裡也有不少荷花燈,未必就沒有比這個更精致好看的。她還是覺得這盞最特別。玩過一夜後就交待玉瓶她們小心收起。

“不過娘娘賞的一盞燈,就叫你高興成這樣?”四爺笑道。

過瞭年他就輕松瞭,其實這時他的身體已經好得差不多瞭,白大夫都說不必再忌口瞭。但他就是打著‘養病’的旗號不肯出園子。

“難得嘛,再說宮裡出來的都叫人稀罕。”她得瞭這盞荷花燈,掛在她屋簷下的那一晚上,玉瓶不但特意找瞭個小丫頭過來看著,免得叫人碰壞瞭,還是有不少人特意過來看的。

所以看,不是她一個人稀罕這東西。

四爺放下手裡的棋譜,叫蘇培盛:“去把爺得的燈給你李主子搬去。”

“不用,不用!”她馬上說,站起來還想攔住蘇培盛。結果這傢夥太滑溜,一閃身就出去辦差瞭。

她回身想求他把話收回去,結果看他一本正經的在擺棋譜,好像有鬼一樣笑。

等她看到蘇培盛叫人抬過來的十幾個箱子後就明白瞭。

四爺從小到大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燈都是賞的,這東西賞瞭也隻能掛一年,第二年又有新的,舊的隻好放在箱子裡落灰。

正好全都抬給她瞭。

蘇培盛擦汗道:“這些是當時帶過來的,府裡還有。”他去庫房裡把這些東西翻出來也是廢瞭老鼻子勁瞭!

李薇咬牙:“謝爺的賞。”這些就算是處理品,也是高檔貨!然後就叫玉瓶把裡面的燈拿出來用。

不說玉瓶,連蘇培盛都怔住瞭。

等她回到九洲清晏,跟四爺說:“反正屋裡點什麼燈都是點,我就用那些燈瞭。”言罷端端正正的給他行瞭個禮道謝。

四爺大笑,指著她說:“好,本想將你一軍,倒叫你把爺給將瞭!”說完放下手裡的手,要跟她回桃花塢去看看。

桃花塢裡,玉瓶正帶著人掛燈。主子發瞭話,再奇怪她們也要照辦。

隻是這些燈多數都是禦賜宮制,上頭都有戳,還有制燈師傅的印跡。能叫皇上和娘娘專門用來賞人的都是好燈,叫她們掛燈時個個都小心翼翼,心驚膽戰的。

為瞭掛得好看,又不會妨礙到屋裡的擺設,玉瓶和趙全保也是絞盡腦汁。

四爺過來時一屋子人都亂糟糟的。

李薇雖然是突發奇想,但她越想越覺得這一招不錯。這不就是落地燈和吊燈嗎?還都很精美。

宮燈是各種材質的都有,最多的是絲絹的,有少數幾個是琉璃的,也有紙制的,這種她看過後都叫好好收起來瞭。

四爺也是看過後發現這麼著用燈不算壞。

“你也是錯有錯著。”他笑著對她說。

“我早就這麼想瞭。”她道,拉著不相信的他去書房,鋪紙磨墨,一口氣花瞭好幾個落地燈和吊燈的樣子。

四爺看瞭道:“這麼著是很好,但都用宮燈就太鬧瞭,留幾盞下來不錯。隻是掛這麼高,容易燎到帳幔和房梁。”他叫她讓開,取筆親自給她畫瞭好幾個木燈架,上面自有銅勾子好掛燈。

為瞭避免燈著瞭引起禍事,銅勾子都伸出去一臂長左右。

她看瞭心癢癢,畫瞭一個大的,伸出八角,各掛著一盞燈,說是能擺在大堂屋一類大屋子的中央。既不會礙事,也能照亮。

四爺贊許道:“這個好。”

之後幾日,他又改瞭好幾次,還給孩子們讀書的梧桐院也用上瞭。因為他也發現燈點得高些,能照得更亮點兒。

躲進小樓成一統,關他春夏與秋冬。

這話用來形容四爺雖然不大合適,但在她眼中,他確實是在‘躲事’。那天他從宮裡回來後跟她說的話,事後她慢慢品出一絲味兒來。

皇上不想殺太子,但又不願意露出意思,免得叫人誤會,用力過猛再廢不成太子瞭。所以幹脆叫四爺出來使力氣,好把這快跑偏的方向盤拉回來一點點。

這明顯是個坑。

四爺不樂意跳,隻好消極怠工。

反正他也病好瞭,春天也來瞭,他又開始拉著她逛園子,寫詩,然後給皇上寫請安折子。父子兩人一個住圓明園,一個住暢春園,明明挨著,卻天天拿折子來聯絡感情。

四爺都是連篇累牘好幾千字,能寫上八九頁。皇上偶爾回得多一些,最多五百字就打住瞭。

不過兩人抒發感情的套路是一樣的。

四爺說春天美!花美!湖美!皇阿瑪賞瞭我這麼好的園子,天天都逛不膩,從白天逛到夜晚,每一天看到的景色都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株花,昨天的樣子也與今天不同。這一切都讓我更加感受到皇阿瑪的聖恩,父愛如山,不由得感激涕零。

皇上回:知道你喜歡我就放心瞭。

四爺說皇上賜下的太醫十分高明,開的方子都十分管用,吃瞭藥也感覺一天比一天輕松瞭。想起這都是皇阿瑪的恩賜,叫當兒子的不知如何報答才好。兒子生病後才感到健康是最偉大的財富(這句話是跟她學的!),願皇阿瑪龍體康健,如果有病魔,兒子願意替皇阿瑪承擔,以保皇阿瑪之萬全。

皇上回:我這裡一切都好,就是最近有些頭疼,夜眠多夢,太醫說是上火,不過問題並不大。做阿瑪的都希望孩子能平安喜樂,你早些養好身體,就能早些替朕分憂瞭。

父子二人鴻燕往來,書信寄情,來回十多天後,四爺也不見膩。難得的是皇上也沒膩,就這麼跟自己的四兒子玩遊戲。

四爺並不忌諱她看這個,她就捧著當小說看瞭。皇上多數都是批在四爺的折子下方,寥寥數筆卻有點晴之效。

至少皇上就表達瞭‘別躲在園子裡瞭,快出山’的意思。

四爺也不能再躲瞭,不但他出山,連帶一園子的人都要出山瞭。李薇就很快接到瞭田氏的帖子。

到瞭三爺府上,田氏過瞭個年反倒瘦瞭些,拉著她坐下就笑著打量她:“你看著倒是胖瞭。”

李薇摸瞭下臉,為瞭給四爺補身,他吃什麼她都陪著吃,他一天六頓,她也一天六頓。不胖就沒天理瞭。

“過年嘛。”她笑,“你倒是瘦瞭。”

田氏擺瞭下手,嘆道:“過年就我們娘幾個在府裡過的,福晉倒是被我們爺接到園子裡樂瞭幾天,你說我還能吃得下什麼啊。”

田氏是看穿瞭,什麼都不如名份重要。這幾年三爺待她和福晉是差不多的,可遇上事的時候,還是福晉要重上幾分。

她看李氏這白裡透紅的小臉,以往還會嫉妒她,現在倒覺得大傢都是半斤八兩瞭。

李薇端茶就口,心道又一個同情她的。都說是四爺沒事,皇上跟他們四爺可好瞭,天天寫折子玩。

“你還不知道吧?直郡王傢如今有三輛朱輪車瞭。”田氏重整精神說起瞭八卦。

李薇下意識道:“直郡王納側福晉瞭?”直王福晉病瞭也有好幾年瞭,府上一直是幾個女孩輪流挑大梁。外面都說直郡王早就該納個側福晉進府瞭,省得跟現在似的,隔兩年,直王府上走動的人就換瞭一個。

田氏搖頭,有些感嘆的說:“都說愛新覺羅專出癡情種子,依我看咱們直郡王就是瞭。直王福晉病成這個樣子,他還能不動外心。”

“乘朱輪車的不是什麼側福晉,是直郡王的小女兒。她阿瑪也給她求瞭個縣君的封號,連著他們傢三格格,這不是就兩個縣君瞭?直王大女兒還是郡王妃呢。”田氏嘖嘖,“虧得直王女兒多,要是現在都給兒子把爵位要回來瞭,直王傢一站出去可風光瞭。”

李薇也是後知後覺瞭,回來跟四爺說的時候才知道,直王最近是真的抖起來瞭。

“直郡王……”想起這個大哥直叫四爺皺眉,“我在皇上那裡倒是沒碰到他。就是聽說他去給皇上祈福瞭,要跪經九天。”

四爺去暢春園見皇上,本來就提著心怕遇上這個大哥。直郡王近來脾氣見漲,已經不太講理瞭。在皇上面前他要是犯瞭渾,他可真沒辦法。

李薇叉起一牙蘋果喂他,一人一口玩甜蜜。

她道:“你寫折子,他跪經,還是你占便宜瞭。出力小,在皇上那邊得的意思卻差不多。”

四爺叫她這麼一說,心裡痛快點瞭。他倒是想一口氣把皇上身邊的人都按下去呢,可這就是異想天開瞭。

其實直郡王目前走的是條死路,他看得清清楚楚的。

“算瞭,爺先不跟他計較吧。”他轉口說起瞭別的,“自從我回來,還沒去看過十三。他那府裡現在不知道怎麼樣瞭,改天你去一趟吧。”

“得令。”李薇把最後兩口都塞給他,順手把盤子遞給蘇培盛。

四爺兩腮鼓鼓,虛點她兩下。她是有空就往他嘴裡塞東西,好像不把他喂胖就不甘心似的。

蘇培盛拿著盤子出去,一把塞給看到他‘親手’拿空盤子就眼珠快掉出來的小太監。跟著就一眼看到遠遠過來一行人,打頭那個就是劉寶泉的徒弟小路子。

這李主子在九洲清晏紮營瞭,劉寶泉就一門心思往這邊使勁瞭。瞧這歡快勁吧,恨不能一天來個七、八回。

他慢悠悠的過去,小路子看到他就笑得瞇瞭眼,快步上來幹脆利落的跪下磕瞭個頭:“蘇爺爺,可算見著您瞭。”

蘇培盛懶得理他,這小子跟他師傅學得一樣油嘴滑舌。

“喝香油瞭?有什麼事,快說。”

小路子馬上道:“之前李主子說的肉松,我師傅做出來瞭。”一邊說一邊示意後頭的人跟上,他們一人手裡一提盒。

小路子還在誇:“好幾種呢,李主子說牛肉和雞肉都能做,還有魚肉的,我師傅就都試瞭試。”

蘇培盛:“行瞭,行瞭,知道你師傅能幹。拿進來吧。”

屋裡,李薇聽說已經做好瞭,馬上說:“拿上來。”轉頭再問四爺,“爺,要不要喝粥?”

四爺剛讓她喂瞭一個蘋果,不算很餓,不過想想她念叨瞭好幾天,在熱河還要自己做,放下書道:“讓他們上兩碗吧。”

於是,兩碗熱騰騰的大米粥很快就端上來瞭。李薇說這是配粥吃的,所以劉太監一早就把粥備上瞭。

李薇記得她以前最喜歡吃牛肉松,這東西是甜咸香,越嚼越有味道,工藝也並不復雜,調味加脫水。把握這兩個竅門就行瞭。

一排好幾小碗的肉松擺著,李薇就先拿牛肉松在粥碗上豪爽的鋪瞭一層,啊唔一口細細的品那味兒,一邊還給四爺安利:“就想這樣配粥吃好,快吃。”

四爺現在還是停留在吃肉以燉煮為主的份上,烤肉目前還很遙遠。肉松偏偏味道足,正合瞭他現在的胃口。

克制的吃瞭一小碗,他難掩復雜的看著她。

李薇是吃完一碗想再來一碗,抬頭撞上他感動的眼神還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很快,這回她對上他的電波瞭。

條件1,她辛苦做肉松;

條件2,他胃不好不能吃肉;

結論:她為瞭他費盡瞭苦心。

雖然基本對頭,不過這個肉松不是她發明的啊。是偉大的勞動人民的智慧。

蘇到現在,她此時才有一點點的心虛。主要是好像這回真的擊中四爺瞭。以前她蘇完,他最多新奇一下。就算那次做木鞋底,也沒被他用這種水汪汪的眼神凝視過。

蘇培盛就看四爺專註的望著李主子,而李主子羞澀的低下瞭頭?!

他正走神,不妨四爺沙啞道:“這肉松做的不錯,賞劉寶泉。”

跟著,四爺看著肉松像是想起瞭什麼,屋裡兩人都看他。

“……叫劉寶泉用心重做一份,隻做這牛肉的。”四爺道。

蘇培盛領命而去,李薇悄悄問他:“爺是想進給皇上?”

四爺點點頭,進吃的雖然有些危險,但現在已經不能用平常的手段瞭。何況皇上住在暢春園,他過去時親自帶去,親自開罐,到時再跟皇上一道用一次,就可保萬全瞭。

他給皇上帶,李薇也想給李傢人帶。話說其實上次他進宮她就想回李傢看,本以為他肯定會被皇上留下用午膳,所以她就想等到他叫人送信說不回來吃午膳瞭,她就可以回去看阿瑪和弟弟們瞭。

結果他橫著回來瞭,她就把這事給忘瞭。

第三天,特意問過四爺後,李薇叫弘昐跟車,帶上牛肉松回娘傢瞭。

《清川日常(卿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