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孩子們都搓到瞭圓明園,李薇跟長大的兒子們的接觸陡然多瞭起來。做為一個自認為還青春年少的媽,她看到青年狀態的兒子時一點都沒覺得被他們襯老瞭。

我兒子真帥!

帥暴瞭!

比他阿瑪帥!

她甚至感到瞭久違的熱情,開始理解為什麼說母親戀子。那是因為愛兒子從一開始就是熱戀,根本不用經過前面種種復雜試探,而且這份愛絕對是毫無保留而且不求回報的。

看到兒子們一排大帥哥站她跟前,她都有:這全都是姐的後宮哈哈哈哈!

……這樣喪失的感受。

等四爺回來瞭她就盯著他使勁看洗眼睛,果然見著四爺就會重回人間瞭。

四爺誇她來著,說感覺素素年輕瞭(姐一直很年輕!)。‘真像回到瞭從前啊,那時你比弘昐還小呢。’他摟著她感嘆道。

見兒子多瞭,自然跟兒子們的話就多瞭。以前常在電視劇上看到老母親對著年輕的孩子們嘮叨,她覺得她現在就有這個潛質瞭。

對著弘昐:兒子啊,你一個人住在園子裡會不會不習慣啊?把你的小格格帶過來吧?

弘昐在弟弟們飽含深意的‘哦~~~’聲中非常難得的臉紅瞭,紅得特別可愛!

李薇當時笑著嚴肅道:“不許笑話你們哥哥。弘昀別笑,今年就輪到你瞭。”

弘時、弘昤:“哦~~~~”看弘昀。

弘昀一臉的純潔憨厚,低頭不說話。讓她都不忍心嘲笑瞭。

不過事後想起弘昀其實也是個機靈鬼……

她弘昐這事跟四爺說,說的時候笑個不停。四爺卻很認真,放下筷子(弘昐其事用來佐餐)就讓人把弘昐喊來,父子兩人特別認真的懇談瞭一番。

他們兩個當時是在隔壁屋說話的,李薇避開瞭。想的還是父子兩個說點男人的話,她避開點兒好。等這兩個出來,四爺在後面拍著弘昐的背,弘昐的臉紅得厲害,一看到她更害羞,飛快的告退瞭。

本來想再跟兒子親近親近的她隻好問四爺,都跟兒子說瞭啥?

四爺很有慈父范兒的說他跟弘昐說,男人年輕時精血旺足,春天又是這麼個季節,所以如果他想要這個那個,他這個當阿瑪的是絕對能理解的。你額娘也說瞭,回宮去把你的格格接來。要是不想費這個事,阿瑪在園子裡給你找兩個?

李薇:……

她有種三觀又裂瞭的感覺。

四爺卻認為他這個阿瑪真是十分稱職,特別自豪。雖然最後弘昐斬釘截鐵的跟他說:阿瑪,我不需要……

四爺最後還啟發他:想要呢不好意思跟阿瑪說,就跟你額娘說,不能自己私底下找人,也不能讓你的太監幫你找人。園子裡的宮女都是有數的,鬧出來不好看。

李薇翻譯下:園子裡侍候的宮女名義上是你阿瑪的。你阿瑪不賜給你,你自己找是醜聞。

弘昐幾乎要發誓瞭。

四爺道:跟阿瑪不用客氣。有什麼事都可以跟阿瑪說。

李薇猜弘昐還是無意間說瞭金句:我(有需要)一定跟阿瑪說。

有這句話才被四爺放走瞭。

出來後四爺還誇她,說她想的周到。“弘昐還是面嫩,要不你先給他安排幾個。”

李薇用絕佳的政治敏感性推拒瞭這一任務,因為跟弘昐同來的還有弘暉,弘晰等那一堆人呢。她都一人給幾個宮女?!

這顯然不是她的活計嘛。

她的理由太充分,四爺理解後也覺得隻給弘昐一個人解決這個問題不合適,可要是他把自己的兒子和侄子們都拉來圓明園,種地不說再一人發兩個宮女?

畫風節奏都不對。

於是四爺跟她商量瞭一晚上後,決定告訴弘昐:兒啊,你就也忍忍吧。

然後四爺怕弘昐明天一早起來再改主意,特意讓蘇培盛又跑瞭一趟,專為告訴弘昐:宮女之事作廢。

結果弘昐羞得兩天沒到她這裡來。

弘昀過來時一邊吃荔枝杏子李子無花果,一面把他哥給賣瞭。

“二哥求我來呢,許瞭把他才得的那套《康熙字典》給我。”

李薇見他吃得下巴上都是李子汁,就拿手帕給他,奇怪道:“你不是也有一套嗎?”

《康熙字典》就是在康熙爺身體不太好,沒精力南巡北巡,閑在京裡沒事做時下令讓人做出來的。這位老爺子也真是閑不住,隨手一做就是個大功德。四十九年開始制,今年才堪堪成書。

一印出來四爺就高興的四處給人賞賜,跟康熙禦麥一樣,這書一出就定為《康熙字典》。

現在提起先帝爺,四爺的孺慕之情能滿得溢出來。先帝好,先帝英明神武,先帝夠他學一輩子的。

弘昐和弘昀他們自然是頭一批得到這書的人,不但要看(字典),還要有讀後感,見著四爺瞭還要抒發下,抒發得不好瞭四爺還要給他們上課——倒是不會不滿意。

李薇總覺得這算補課瞭,上完每天八小時的課後,雙休日還要繼續由四爺補課。

弘昀道:“我跟他要他那裡皇阿瑪賞的一盒筆,他不肯就把這書輸給我瞭。”

李薇還是沒聽懂,不過後來從趙全保那裡聽來的是,弘昐送給弘昀的書根本不是《康熙字典》,而是《肉|蒲|團》。

聽到這個後她有半晌都沒回過神來,這個……算兒子們看小黃書嗎?

她揮退趙全保,不管他是從哪裡挖出這個消息來的,算他忠心可嘉。自從弘暉傢格格出事後,李薇就不再放心把兒子們就這麼放在阿哥所瞭。想起四爺提過他去阿哥所時,貌似太後當年也找人照顧過他,是誰就不知道瞭,四爺沒提。

十四爺進阿哥所時,從太監總管到膳房總管都換成瞭永和宮的人。

可見宮妃伸手進阿哥所護兒子是傳統。李薇就跟先賢們學習瞭。不過現在阿哥所歸四爺瞭,以前他可能管得不深,現在管得就比較深刻瞭。

李薇想著太監總管這種職務就不跟四爺的人爭瞭,她就讓趙全保送瞭幾個不起眼的人進阿哥所,做些平常貼身侍候的事。

不圖萬無一失,就是前有荷包案,後有弘暉格格的事,兩件事偏偏都是:我知道是誰幹的,但我沒法把人抓起來。

那就隻能專註事前預防瞭。

等四爺來瞭,她把兒子們看小黃書的事跟他報備瞭下。萬一他對這個持反對態度,她也能先勸勸。要是他開明的覺得這是很正常的過程,那這就是父母聊聊兒子的小事瞭。

依她對四爺的瞭解,他是不會生氣的。以前她就在他的書房裡翻到過很多的閑書,都不算是正當讀物。那時的四爺也就跟現在的弘昐和弘昀差不多大。

果然他一點都不生氣,還笑呢,說起從前他也是跟兄弟們偷偷換書看,也是被先帝發現瞭。換書皮這事古來有之,李薇初中時就給言情小說包書皮帶到學校看,四爺他們是把別的書的書皮取下來貼到這些書上,偽裝後再光明正大的跟兄弟們換著看。

先帝一人賞瞭十板子,不許伴讀替打,把一堆小阿哥剝瞭褲子按在殿中的長凳上啪啪啪打屁|股。

不過此時四爺回憶起來是這麼說的:“當時皇阿瑪一齊打我們,那是為瞭讓我們兄弟感情都好。”所以全都打瞭。

“皇阿瑪怕我們曬著,就讓在殿裡打。”

確定不是先帝爺也怕丟臉嗎?

“皇阿瑪打我們是因為我們不愛惜書。”這個倒是有佐證的,因為打完一堆坐也敢坐的阿哥們被先帝爺領到書屋裡,一人發瞭一摞小黃書。

李薇:= =

先帝爺鄙視的說:這有什麼不敢看的?還要偷偷的看,沒出息。

不但給書,上面大點的阿哥還能順便給瞭通人事的宮女,歡迎他們勇於實踐。

四爺說其實是件好事,當時他們都認為皇阿瑪肯定會生氣,肯定不會讓他們接觸這種書。結果康熙爺如此坦然開明後,他們反倒對這些書沒興趣瞭。

就連有瞭宮女侍候也不覺得有什麼稀奇的。

四爺道:“當時朕還嫌那些宮女麻煩。”

“怎麼會麻煩呢?”李薇不明白瞭。

四爺嘆氣:“當時總管太監每隔十日就讓宮女來侍候朕,每到那天都必須提前沐浴,不能讀書,也不能寫字,所以朕覺得十分費事。”

李薇:= =

不是說年輕男孩都是精蟲上腦嗎,天天想這個的?是四爺太奇葩還是傳言有誤?

不過她多少也能理解一點點。對像四爺這樣的人說,能帶給他滿足感的事太多瞭,很多很多都比抱女人往床上躺重要。所以這種欲|望也被一再的削弱瞭。

當然不是他完全不想,而是他從來不缺,所以就沒有很迫切。

回憶完畢後的四爺給弘昀發瞭一摞小黃書。

李薇已經完全習慣瞭,呵呵,這就是四爺的教育方式嘛。

然後弘昀也不肯來瞭(……),他把弘時給推過來瞭。李薇慶幸自己兒子多,一個不理她瞭還有下一個。

弘時比起兩個哥哥來好像一直是小孩子,然後突然從小孩子跳到瞭成年人。他來找她時挑的話題也特別正式。

可能小孩子都會想當大人,而真正長大的孩子反而會在父母面前做小孩。

弘時說的是尚書房和阿哥所目前的情勢。

李薇聽得認真,不時的還幫他分析一下。弘時也是怕她擔心,他雖然人小,但看得多想得也多,更想對她這個額娘證明下,他已經長大瞭,所以額娘就可以放心瞭(能放心才怪)。

——聽說以前宮裡的尚書房有派別?

弘時笑道以前有沒有不知道,現在肯定沒有瞭。

以前有那是宮裡派別太復雜。直郡王派,理親王一派,混吃等死當壁花一派,哪邊強就往哪邊靠一派,其他。粗粗算來就有五六派瞭,總共才幾個阿哥在宮裡讀書呢?兩三個人就能當一幫瞭。

可現在宮裡的情勢雖然也復雜,但實在也是復雜不起來。

理親王傢的弘晰和弘晉,加上直郡王府的弘昱,這三人屬於‘請當我不存在’一派。到點來上課,下課就回去。除瞭皇阿瑪叫其他誰叫都不去,也從來不跟別人交際。

弘暉自然還是跟以前同在宮裡讀書的人好,可這個好也不是特別的明顯。

畢竟弘昐、弘昀、弘時,還有馬上就要搬到阿哥所的弘昤,全都是永壽宮所出。這四兄弟站出去在人數上已經很有壓迫感瞭。

弘時在那邊扳著手指數,像誠郡王府的弘晟,阿瑪是抱四爺的大腿,弘晟就是鐵桿的弘暉那派的,但是他也絕對不可能對弘昐幾個橫眉冷對。那是屬於‘雖然我跟你大哥最好,但我對你們也很好’。

弘晟基本是誰都不得罪。五爺現在還是個貝勒,其中不乏四爺覺得他太不積極的關系,所以五爺的兒子弘升也跟他爹一樣,誰叫都去,但誰的人都不是。

七爺傢的弘曙,雖然他的額娘納喇氏跟李薇很好,但他本人也有納喇氏的死心眼,弘暉死忠。死忠到在尚書房跟弘昐他們都不搭話。

但他這樣其實弘暉還比較發愁,就是拿他沒辦法。

往下的八爺和九爺,十爺傢的阿哥都是四爺登基後才進宮的,大概在傢裡被交待過瞭,對尚書房的事基本就是不摻和。

李薇聽弘時這麼一算,合著弘暉那裡加兩個死忠才三個人,而她兒子這邊不用找人就有四個。

怪不得弘時一直得意呢,看兄弟多就是好,咱不要外援,咱自己就能頂他們一群。

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四爺的尚書房裡還是比較和平的。

弘暉十分愛護弟弟,弘昐也帶著弟弟們對大哥恭敬有加。最有對抗意識的是弘曙。弘時說到他就要笑:“大哥都快被他難為死瞭。”

好吧好吧,兒子腦補天下第一也是值得鼓勵的。

送走弘時後,李薇開始發愁這小子今天說的這些可不能跟四爺提啊,所以等四爺晚上回來後還不習慣瞭,揪著她問:“弘時今天跟你說瞭什麼?跟朕學學。”

李薇在他面前實在是沒修過怎麼說瞎話,而且還要說得有理有據,充滿邏輯性,所以她一面堅持不能說,一面眨著眼睛希望他能放過她。

四爺徹底來瞭興致,放下手裡的書把她拽到懷裡,擺出要聽故事的架勢:“來,跟朕說。朕今天在前頭就聽說弘時在你這裡留瞭一下午,你們娘倆說說笑笑的好熱鬧。”

李薇內牛,埋在他胸口求饒撒嬌。

他一面溫柔的撫摸她的背,一面鐵面無情的說:“別躲瞭,朕不會放過你的。”

她抬頭就看他一臉的興味啊。

她終於明白瞭,四爺拿這個當今晚的消遣瞭。就跟她看完戲本子的上部想下部一樣,他不可能放棄這個再去看書打發時間的。

以他的個性,就算真的躲過今天,明天,後天,他早晚會挖出來的。拖得越久他越感興趣。

李薇糾結半天,他連茶和點心都準備好瞭,還親自拿著小銅錘給她砸核桃。也不知道是不是人聰明連砸核桃都比別人砸得好,他砸完剝出來都是兩個完整的半圓形,一點碎的都不會有。

看他砸核桃都是個藝術。

李薇嘴裡讓他塞瞭剝好的黑瓜子仁、松子仁和核桃,吃瞭一嘴香香的賄賂,她就把弘時下午發表的厚黑學小學自習體會給學瞭。反正她把她以為的黑泥倒給四爺隻惹來他發笑,弘時這種純感慨更沒事瞭。

四爺確實邊聽邊笑邊點頭,兩人說瞭一晚上,期間數次走神跑題,從弘時長高瞭曬黑瞭變瘦瞭,到弘昀明年選秀是不是也要挑福晉等等。

四爺搖頭道:“不著急,弘昀是個靈透的孩子。明年沒好的就先不給他挑,弘時也不著急,上頭有哥哥們頂著,他們可以自在些。”

至於弘時,他把最後剝的兩個自己吃瞭,笑道:“弘時看人比朕強。”

李薇嚇瞭一跳:“萬歲爺,您這誇得也太厲害瞭吧?”跟著她就看到他把最後一個也吃瞭。

四爺發覺她的目光焦點,笑著拍掉手上的渣子,讓人再拿一盤來:“朕再給你剝,真是個小饞貓。”

李薇發覺她現在特別喜歡這種甜蜜的稱呼。

她就這麼等著他再給她剝。她也沒閑著,就是剝出來都慘不忍睹,他一看就笑,她隻好全都自己吃瞭。

——能完整把松子也剝出來是什麼功夫啊?

四爺對弘時的評價確實不低:“朕在他這個年紀還天真的很呢,沒有他看得清楚啊。”可他自認他的宮裡比先帝的宮裡要幹凈簡單得多。後宮人就少,生瞭孩子的隻有皇後和素素,更別提弘時還是他和素素的小兒子,更應該天真不知愁啊。

李薇還真記得當年四爺天真的時候。

他當時的願望可是經世濟民。

她還記得去瞭趟河南後,四爺有好幾年都沒緩過勁來。後來什麼時候緩過來的她也不記得瞭。不過那之後,他也沒那麼註重這個瞭。

後來在府裡和莊子上種地,她以為他就是找個消遣。後來在圓明園裡的動作,她才明白他是拿這個刷先帝的好感度。

……不過現在好像已經有點恢復瞭。

在康熙爺臨去前的那幾年,她甚至都有種四爺快失去人性的錯覺。好像他想的和做的,她都理解不瞭,碰不到摸不到。

雖然他還是好像很喜歡她。但她當時感覺得到,如果他當時的狀態再持續下去,早晚會厭棄她的。

結果一進宮,他反倒對她的感情有瞭一個很大的進步。乃至現在,更是像換瞭一個境界。

就像當年她不知道四爺幹嘛自從她進阿哥所後就好像很寵愛她,現在她照樣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對她的感情越來越深。

男人,你一定是火星來的。

四爺感嘆完弘時的早熟,然後就說這孩子要磨磨性子。

前兩個兒子基本都得瞭好處,好像就弘時要倒黴瞭?

她想給弘時求情,他也沒怎麼著怎麼就要磨性子瞭?何況,都是他逼她說的。這不成她害瞭兒子瞭嗎?

四爺嘆氣,把這擔心兒子的傻額娘拉過來,細細解釋給她聽:“朕是喜歡弘時,這小子聰明著呢,越聰明的孩子越需要穩重。他天生就比別人靈透,不給他墜著就飄到天上去瞭,現在他就飄的比別人高。”

李薇是覺得弘時今天下午的話有些自大啦,不過中二少年不都這樣嗎?天老大他老二,太陽圍著我轉。

四爺語重心長的說:“他比別人看得都清楚,自然就覺得別人都是傻子瞭。小時候還好,這個性子不收起來,等他大瞭就更狂瞭。這不行,朕要好好的替他緊緊弦。”

怎麼緊呢?

四爺的作法從來隻有一個:加課。

李薇有好長時間沒見過他備課瞭,見他先是像以前還在府裡時那樣給弘時列瞭個課表,然後在課表後附上老師(!),李薇數瞭下,最少的一門兩個老師,最多的一門有四個。

她真的很想給弘時掬一把同情之淚。

隔瞭幾時,四爺說阿哥們老在園子裡住著上課不方便,因為不能把尚書房也搬過來,就算能搬過來,老師們不能也跟著過來。園子是他休息的地方,軍機大臣們天天來已經很沒有休假的氣氛瞭,再來更多的人不更煩?

這不是李薇杜撰,是四爺自己說的園子裡人多,氣味就濁瞭(太高深聽不懂),她就權當他是想清清靜靜的避暑吧。

等弘昐他們呼啦啦一下子全走瞭,園子裡陡然少瞭一大半的人,李薇甚是不慣。就常常讓人回宮裡送個東西,或者把兒子叫過來說說話神馬的。

又因為弘昐和弘昀都大瞭,她叫得最多的就是弘時。

然後終於有一天,突然冒出來一個不可思議的傳聞,把她嚇壞瞭。

傳聞說:四爺要立的太子不是弘暉,也不是弘昐。

而是弘時。

《清川日常(卿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