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琴玉飾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李清照

曹喜忙站起身,隔著桌子,從董謙手中接過那塊玉飾。

那是一枚古玉,卻並非上好之玉,加之年月已久,玉色有些昏沉。不過它雕成一張古琴的模樣,雕工還算細致,琴柱、琴弦都歷歷可辨。玲瓏之外,更透出些古雅。

這件玉飾曹喜自小就佩在腰間,父親說這是他的性命符,萬不可丟失,可是前一陣,曹喜卻不小心遺失瞭。

曹喜抬頭問:“你從哪裡撿到的?”

董謙望著他,目光有些古怪,似嘲似逗:“你自己丟的,自己都不知道?”

“春纖院?”幾天前他曾和一班學友去瞭春纖院,尋歌妓汪月月喝酒耍鬧,那晚喝得有些多,“但那晚你並沒有去呀。”

董謙卻笑而不答,笑容也有些古怪。

曹喜向來不喜歡被人逗耍,便將玉飾掛回腰間,拿過酒瓶,自己斟滿瞭一杯,仰脖喝下,並不去看董謙,扭頭望著窗外。

十二歲那年,知道真相後,他其實就想扔掉這玉飾。

那年夏天,有個上午,他母親無緣無故又發作起來,為一點小事和父親爭吵不休,父親不願和她糾纏,便躲出門去瞭。母親一邊掃地,一邊仍罵個不停,罵桌子,罵椅子,罵掃帚……碰到什麼就罵什麼。曹喜坐在門邊的小凳上,看著好笑,母親扭頭見他笑,頓時抓著掃帚指著他罵:“戲猢猻,張著你那鮮紅屁股笑什麼?”

他那時已不再怕母親,繼續笑著。母親越發惱怒,一掃帚向他打過來,邊打邊罵:“沒人要的戲猢猻,早知道你這遊街逛巷、逢人賣笑的賤皮子,老娘就不該收養瞭你,讓你餓死在臭溝裡。”

曹喜被母親打慣瞭的,並不避讓,硬挨瞭一下,雖然有些痛,但沒什麼。母親的話卻讓他一愣,母親雖然一直都罵他“戲猢猻”,卻從來沒有罵出過“收養”之類的話。母親看到他發愣,乘勝追擊,繼續罵道:“十二年瞭,你爹不讓我說,我今天偏要說!告訴你,戲猢猻,你不是我養的,你是從街上撿來的,你腰間那塊破石頭是你那親爹留給你的!”

那一瞬間曹喜才恍然大悟,終於知道瞭父母究竟是哪裡不對勁:自己生得既不像父親,也不像母親。父親對他太好,好過瞭一般親生的父親。母親則因為自己不能生養,對他既愛又恨,不管愛恨,都不是親生母親之情……

當然,他沒有把玉飾的這段原委講給趙瓣兒和池瞭瞭聽。

他掛好玉飾後,不管董謙,自斟一杯,又一口喝瞭,繼續扭頭望窗外。對街樓上,一個婦人抓著件濕衣,從窗子裡探出上身,要晾衣服,窗子有些高,而那婦人又有些矮胖,費力伸臂,顫顫抖抖的樣子,笨傻之極,曹喜不由得笑瞭出來。

“你笑什麼?”董謙問。

“你又笑什麼?”曹喜反問。

董謙頓時收住笑,似乎有些不快,曹喜知道他愛較真,也最愛看他不快,笑著又自斟一杯,一口喝下。董謙坐在對面,也不說話,也在自斟自飲。

曹喜又喝瞭兩杯,覺得沒趣,想起身離開,但一想傢中五個娘鬧個不停,其他朋友又都沒約,去哪兒呢?他扭頭望瞭一眼董謙,董謙冷冷回瞭一眼。他忽然有些傷感,這世上,人無數,但真正關心自己的,隻有父親——那位並非自己親生父親的父親。除瞭父親,便隻剩眼前的董謙和回去的侯倫,偶爾還能說兩句真話。但此刻看來,董謙也不過是個隔心人。

念及此,他又繼續喝起來,漸漸就醉瞭……

瓣兒聽曹喜講到這裡,問道:“曹公子那天最後的記憶是什麼?”

曹喜斜望著屋角,想瞭半晌,才道:“董謙最後看我那一眼。”

“他扶你下樓去後院,不記得瞭?”

“哦?他扶我下樓去過後院?誰說的?”

“酒樓的大伯穆柱。”

“我不記得瞭。”

“這麼說,在中途離開酒間之前,你已經大醉瞭?”

曹喜點瞭點頭。

瓣兒仔細留意他的目光神情,曹喜始終是一副懶厭模樣,辨不出真偽。

池瞭瞭卻在一旁惱怒道:“你說謊!”

曹喜並沒有理睬,隻用鼻子冷笑瞭一聲:“好瞭,我該說的說完瞭,告辭。”

隨即他站起身走瞭出去,池瞭瞭瞪著他的背影,氣得直擰手帕。

瓣兒卻覺得此行還是有些收獲,便勸慰瞭兩句,而後兩人各自回傢。

回到傢中,嫂嫂溫悅正在杏樹下教琥兒認字。

“姑姑,我會認‘琥’字瞭!”

“哦,哪個是琥字?”

“就是這個,左邊王,右邊虎,我是虎王!喔——”琥兒指著地上畫的一個‘琥’字,做出老虎的樣子來。

“真瞭不起呢,琥兒都認得自己的名字瞭,姑姑獎你個好東西——”

瓣兒從袋中掏出一隻錦虎,她在路上見到貨郎的貨擔上掛著這隻錦虎,色彩斑斕,猛氣裡帶著憨態,想起琥兒,就買瞭回來。琥兒見到錦虎,高興得不得瞭,雙手抱過去,便在院裡跑著玩起來。

“你把那套繡作賣掉瞭?”溫悅抬眼問道。

“嗯,沒想到賣瞭二十五兩銀子呢。”

“你要用錢,跟我說就是瞭。那可是半年多的心血呀,何況那繡藝、畫境,滿京城恐怕也難找到第二套,賣這點銀子做什麼呢……”溫悅大是惋惜。

“一副一萬兩千五百錢,已經很高瞭,文仝、米芾、李公麟這些名傢,他們的畫有時也不過賣這個價。我自己留瞭五兩,這二十兩嫂嫂你收起來——”瓣兒取出裝銀子的漆盒。

“我不能收。就是收下,隻要想起你那一針一線,還有那四位絕代佳人,還怎麼忍心用這銀子?”

“長這麼大,一直都是用哥哥嫂嫂的錢,這點銀子算什麼呢?這一陣哥哥查那梅船的案子,又沒有什麼進項,嫂嫂若不收下,從今天起我就不在傢裡吃飯瞭,連墨兒也不許他吃。”

“唉……我先替你收著。我傢這姑娘平常看著是個極柔美的佳人,倔起來怎麼跟頭小驢子似的?”溫悅笑嘆著,隻得接過漆盒,“看來你是鐵瞭心要做個女訟師,連自己的繡作也狠心舍得瞭,你那案子查得如何瞭?”

瓣兒將自己所查所問講給瞭嫂嫂。

溫悅聽後,細想瞭一會兒才道:“這麼看來,曹喜,還有酒樓的大伯穆柱,可能都不是兇手。但那酒樓又是回廊四合的構造,當天二樓對面又有客人,外人極難得手。曹喜雖然醉瞭,董謙卻沒有,外人隻要推門進去,董謙就會察覺,就算他再文弱,也會喊叫兩聲。還有,兇手也未必知道曹喜醉到那個地步。對他而言,要對付的是兩個人……”

“穆柱進出最方便,曹喜本身就在房間裡,兩人都有嫌疑。尤其是曹喜,他說後來的事全然不記得,但他若是裝醉,又和兇手是合謀呢?”

“若是合謀,曹喜何必留在那裡?豈不是自找麻煩?”

“這倒是……他就該像侯倫一樣,中途先走掉才更合情理。”

“侯倫你可問過瞭?”

“還沒有,不過池瞭瞭上個月就已經去查過,那天,侯倫的父親的確是犯瞭舊癥,侯倫也真的是回去請大夫、抓藥、服侍他父親。”

“總共五人,侯倫中途走瞭,曹喜醉在現場,池瞭瞭在樓下廚房做魚,穆柱上下跑著端菜。就隻剩一個可能——”

“董謙是自殺?不過自殺又不可能割下自己頭顱。”

“嗯。這樁案子的確離奇,你哥哥也不曾遇到過這種謎題。”

“所以我一定要查出來!”

“這案子若能查出來,你就是京城‘女訟絕’瞭。”

瓣兒聽瞭笑起來,但隨即又想到一事:“董謙遺物中有一束頭發,又曾在范樓墻壁上題瞭首詞,看那詞文,相思誓盟,恐怕與某個女子有瞭情愫。明天我就去拜訪一下他的父親董修章,看看能不能找出些線頭?”

吳泗見董修章仍呆坐在那裡,飯桌上那碗米飯一口都未動,不覺有些動氣。

他比董修章小五歲,已經六十五,這把年紀,還要伺候人,本已命苦。現在董修章又變得瘋瘋癲癲、呆呆癡癡,比個嬰兒更難照管。

他嘆瞭口氣,走上前,端起那碗飯,舀瞭幾勺肉湯在飯裡,拌瞭拌,遞給董修章,勸道:“老相公,還是吃幾口吧。”

董修章卻木然搖搖頭,吳泗用湯匙舀瞭一勺飯,伸到董修章嘴邊,忍著氣勸道:“來,張開嘴——”

“我不吃!”董修章一揮手,打落瞭湯匙,湯匙跌碎,米粒灑瞭一地。

吳泗心頭一陣火起,卻隻能強忍著,放下碗,拿來掃帚將地上收拾幹凈,嘴裡低聲念叨著:“餓死也好,省得受這些熬煎……”

董修章一生艱辛,苦苦考到五十歲,先後六次參加省試,都仍未考中。幸而朝廷為憐惜年老考生,有特奏名的例外恩賞,年五十以上、六次省試者,可賜第三等上州文學的出身。董修章挨到五十歲,終於得授瞭個小官職。隔年,才娶瞭妻,竟還生瞭個兒子董謙。

吳泗夫婦就是那年來董傢為仆,那時他身骨還健壯,董修章傢裡人丁少,又出身貧寒,沒有什麼規矩講究。吳泗就是貪這輕省,一直跟著董修章,服侍瞭二十多年。

他雖有四個兒女,但來董傢後,因要隨著董修章四處遊宦,就把兒女寄養在親族傢中。後來,妻子死瞭,兒女也各自成傢。六十歲後,精力漸衰,耳朵也有些背瞭,他曾想辭別董傢,去投靠兒女,但兒女們都傢境寒窘,一個個推托,都躲著他,他隻得又回到董傢。

好在董傢使慣瞭他,離不得。尤其小相公,是他夫婦護侍長大,性子敦厚,心地又善,雖然名為主仆,卻始終待他親厚,並曾答應他,一定會好好為他送終。誰知道,董謙竟先他們兩個老人而亡。

得知董謙死訊後,吳泗也如同喪瞭親骨肉,心腸被鋸子鋸碎瞭一般。但又得看顧著董修章,不能盡興傷痛。隻有夜裡,一個人睡下時,才蒙著被子,連哭瞭好幾夜,這輩子剩餘的一些老淚,全哭給瞭董謙。

老相公看來是活不瞭多久瞭,我這把又聾又朽的老骨頭,這往後可怎麼辦?

董修章生性吝嗇,除瞭願在兒子董謙身上花錢外,對其他人,從來都是一個銅錢一個銅錢地計較。這一陣,吳泗原想著董修章已經昏聵,在錢財上恐怕也會疏忽一些。誰知道,他人雖昏,稟性卻絲毫未改。現在傢中隻有他主仆二人,每日飯食都是吳泗采買烹煮,董修章雖然沒減每天七十五文的定額,卻也一個銅錢都沒有增加。

每日清早,董修章還是照舊規矩,從錢箱中數出一陌錢,交給吳泗買米菜鹽醋。錢箱的鑰匙則牢牢拴在腰間。隻是不再像往常,每天的飯菜端上桌後還要細算一遍。

一旦董修章亡故,董傢還有些親族,錢財房宅自然都歸那些親族。吳泗則一文都摸不到。

不成,老相公不能死。

他放好掃帚,望瞭一眼仍舊呆傻的董修章,另取瞭一把湯匙,快步回到飯桌前,又端起那碗飯,舀瞭一勺,發狠般勸道:“老相公,張嘴!”

董修章木然搖瞭搖頭,他提高瞭聲量:“張嘴!吃!你若不吃,小相公在地下也難安生!”

“那不是謙兒,我謙兒沒死!”董修章忽然翻起眼皮,眼裡射出火來,一掌把那碗飯打飛到墻上。

瓣兒見姚禾如約站在巷口的柳樹下,安靜等著,不由得綻開瞭笑意。

她這樣每天拋頭露臉到處亂跑,不隻嫂嫂溫悅擔心,她自己其實也有些不安。池瞭瞭原本要陪她,但提到今天要去拜訪董修章,頓時面露難色,說董修章最不願見她。瓣兒隻好自己前往。姚禾卻說他今天沒有什麼事,可以陪她去。

那天第一眼見到姚禾,瓣兒就覺得姚禾很親,他有些像墨兒,但又不一樣。究竟哪裡不一樣,瓣兒自己也說不清。就像冷天裡喝口熱水,或熱天裡喝口涼水,人都會說水好喝,但其實,除瞭解渴,誰能說得清水的滋味呢?

姚禾也是這樣,瓣兒說不出他好在哪裡,就是覺著不冷不熱,不緊不慢,不遠不近,一切都剛剛好。

姚禾看到她,也立即露出笑容,那笑容也是剛剛好。

被別人望著,人走路時多少會有些不自在,但被姚禾笑望著,瓣兒卻不覺得,她笑著輕步走出巷子,來到那株柳樹前,見樹下拴著兩頭驢子,她撩開臉前的輕紗,笑著問:“你連驢子都租好瞭?”

姚禾笑著點點頭,並沒有答言。兩人對視瞭一眼,又都笑起來。

董修章住在城東南郊,兩人一起騎上驢子,在春風裡不急不慢並肩前往,路上隨意聊著。姚禾讀書雖然不很多,卻也不算少,說什麼都不會唐突淺陋。說起驗屍,更是難得見到的有神采。

瓣兒後半路一直聽著他講屍體,病死、老死、毆死、毒死、溺死、勒死……種種死狀的不同、屍體的變化、瘡口的征兆……越聽越驚嘆,沒想到其中竟會有這麼多學問,聽得入迷,竟不覺得怕。

兩人聊得正興起,卻已經到瞭董修章傢門前,一座小宅院。

姚禾敲瞭半天門,才見一個矮瘦的老人來開瞭門,看佈衣短衫,應該是董傢的老仆人吳泗。

姚禾上前問道:“老人傢,董朝奉可在傢中?”

董修章官階為從六品朝奉大夫,現在太子府中任小學教授。

姚禾連問瞭兩遍,才發覺吳泗有些耳背,又大聲問瞭一遍。

“在!你是?”吳泗大聲應道。

“我是開封府的,來問董朝奉一些事情!”姚禾大聲回復。

“哦,請進!”吳泗引著他們進瞭院子,到瞭正屋,“你們先請坐,我去喚老相公!”

瓣兒看院裡屋中,一片冷清蕭索,院子裡落葉未掃,凌亂滿地,屋中到處是灰塵,桌上還擺著兩碟未吃完的菜和半碗米飯,旁邊墻上一大片油湯印跡,還粘掛著些菜葉米粒。董修章妻子已亡,晚年得子,卻又早夭,傢中又隻有吳泗一個老仆,這晚景實在太過淒涼,她心中一陣傷惋。

椅子上也蒙著灰,兩人便沒有坐,站在門邊等候。一會兒,吳泗扶著董修章出來瞭,董修章目光呆滯,頭發蓬亂,滿臉密佈松弛的皺紋。他因年高昏聵,上個月董謙死後不久,已被勒令致仕,卻仍穿著綠錦公服,已經很久沒洗,胸前盡是油污。

姚禾忙上前叉手拜問:“董朝奉,晚輩是開封府的,來問一些事情。”

董修章茫然望著姚禾,待瞭片刻,忽然惱怒起來:“開封府?我兒並沒死,我兒去學裡瞭,正在用功應考。要找也該是國子監或者太學學正,開封府找我做什麼?難道是我兒高中瞭?他中瞭第幾名?狀元?榜眼?探花?前十名也好!不,管他第幾名,隻要考中就好!對瞭,我記起來瞭,謙兒中的是第二甲進士及第!”

吳泗在一旁皺著眉、搖著頭,瓣兒知道董修章神智已昏,近於瘋癲,問不出什麼來。便悄聲問吳泗:“老人傢,我們能跟您聊聊嗎?”

吳泗沒聽清,先一怔,但隨即明白,轉頭扶著董修章到桌前坐下,拿起碗筷塞到董修章手裡:“老相公,飯還沒吃完,你慢慢把它吃完。”

董修章攥著筷子,低頭叨念著:“謙兒既然中瞭,照例是該外放到路州做判司簿尉,恐怕就要接我去上任,我得吃飽些。”他大口刨飯吃起來。

“兩位請隨我來。”

吳泗引著姚禾和瓣兒來到旁邊一間小房,陳設隻有一張床,一隻櫃,一張小桌,兩把高凳,也佈滿灰塵,到處塞滿瞭雜物,應該是吳泗的臥房。吳泗拿帕子擦凈瞭凳子,讓姚禾和瓣兒坐下,自己弓著背站在一邊問道:“那案子查得如何瞭?”

姚禾忙請他坐到床邊,才大聲道:“這案子太棘手,仍在查。”

吳泗嘆瞭口氣。

瓣兒也盡力放大聲,問道:“老人傢,董謙除瞭曹喜和侯倫,還有什麼朋友?”

吳泗望著瓣兒,有些疑惑她的身份,不過並沒有多問,大聲道:“我也不清楚,除瞭曹公子和侯公子,其他朋友沒來過傢裡。”

瓣兒又問:“他出事前有沒有什麼異常?”

連喊瞭兩遍,吳泗才答道:“有!這幾個月他看著時常心煩意亂,做什麼都沒好氣。在老相公面前還能忍著,我隻放錯瞭兩本書,他就朝我大嚷,小相公自小對我都和和氣氣,從來沒有吼過。”

“是為什麼事?”

“不知道,我問瞭,他不願說,隻說沒事。”

“出事前兩天也沒說什麼?”

“那兩天他越發煩躁,回來就沉著臉,飯也不吃,自個兒在屋子裡轉來轉去,還摔碎瞭一隻茶盅。”

出事前兩天?是因為池瞭瞭和曹喜爭執而煩躁嗎?瓣兒又要問,卻因一直大聲喊話,不由得咳嗽起來。

姚禾忙幫她大聲問道:“他還是沒說為什麼煩嗎?”

“沒有,他什麼都不肯說。出事前一天傍晚,他拎著一個包袱出去瞭,說是去會侯公子,很晚才回來。”

“侯倫嗎?”

“是。”

“包袱裡裝的什麼?”

“不知道,不過看著不重,是軟東西。”

“晚上那包袱沒帶回來?”

“沒有。”

瓣兒想起董謙遺物中那束頭發和范樓墻上的題詞,又大聲問道:“他有沒有訂過親?”

“沒有。媒人倒是來過不少,不過老相公大多都看不上,好不容易有看上的,小相公卻又不願意。老相公從來不會勉強小相公,所以至今沒選中一傢。”

“出事前一晚,他回來也沒說什麼?”

“那晚回來後,他進門就沉著臉,也沒跟我說話,就回房去瞭。我看他的燈燭一直亮到後半夜,偷偷瞧瞭瞧,他一直在屋子裡轉來轉去,像是在為什麼事犯愁。第二天,他一早就出去瞭,再沒回來……”

吳泗話音未落,門外忽然傳來嘶啞吼叫:“你們竟敢背地裡說我謙兒壞話!”

董修章站在門外,怒睜濁眼,抓起手中的拐杖,顫著身子沖進來就打。瓣兒正坐在門邊,驚叫著跳起來,姚禾忙護到她的身前,那拐杖打到瞭姚禾的肩上。幸好吳泗趕忙過去抓住瞭董修章,董修章不停掙著仍在叫罵:“我謙兒是進士出身,連皇上都愛惜他,你們這些草頭麻鞋下等男女竟敢叫他的名字?”

姚禾一邊說著“老伯,多有冒犯,晚輩這就走!”一邊護著瓣兒快步出瞭門,逃離瞭董傢。

瓣兒騎著驢,慌慌行瞭很久,心仍劇跳不已,幾乎要哭出來。

想著姚禾替自己擋瞭一杖,瓣兒扭頭問道:“方才那一下打得痛嗎?”

“不痛,老人傢能有多少力氣?倒是你,嚇到瞭吧。”姚禾微微笑著,目光如暖風一般。

瓣兒輕輕點瞭點頭,又嘆瞭口氣:“難怪人都說世間最悲,莫過於老來喪子,董老伯實在不容易——”

“是啊。”

“為瞭他,咱們也得把這案子查清楚。我想現在就去探訪一下侯倫。”

“好,我陪你去。”

《清明上河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