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杏花、假錢

故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

——王安石

邱遷一早就趕到瞭薑行後巷,他在巷口偷偷望瞭望芳酩院,門關得死死的。

這時候恐怕太早瞭,他便牽著驢到附近的景靈宮慢慢轉悠。這是京城道教名剎,尤其是當今天子繼位以來,崇奉道教,景靈宮不斷營建增飾,院宇雄壯,樓閣恢宏,琉璃彩繪在朝陽中炫人眼目。東墻外街邊擺瞭許多貨攤,買賣人吆喝講談,十分喧鬧。

邱遷心裡一動,是不是該給顧盼兒買樣東西?他在那些攤上細細尋看,不過是些衣物、圖畫、花環、領抹、冠朵之類的,都是平民日用之物,沒有什麼能配得上顧盼兒的精貴稀罕物件。而且就算有,他身上也隻帶瞭幾百文錢。邱遷不由得有些沮喪,這些年自己若是賣力上進一些,好生經營傢裡那間小染坊,便不至於這麼窮酸。不過,哪怕有百萬傢業,她又怎麼看得進眼?除瞭名士豪貴之人,錢再多也未必進得瞭芳酩院的門,見得到顧盼兒的芳顏。

你就莫生這個奢念瞭,能和她面對面說兩回話,已經是萬萬之幸。何況,你來尋她,是為瞭姐姐和甥女。莫忘瞭正事。

想到此,他嘆瞭口氣,抬頭見日頭已經升高瞭些,便牽著驢又往薑行後巷走去。趕到巷口,見一個老婦人挎著一籃花在叫賣,輕粉嫣然,是杏花。別處杏花大多都凋落瞭,她這一籃卻半含半放,正鮮嫩。邱遷忙叫住老婦,卻不知該買幾枝才好,索性掏瞭一百二十文錢,連籃帶花全都買瞭下來。

提著那籃杏花,他來到芳酩院門口,拴好驢子,惴惴敲門。開門的仍是上回那個小丫頭,邱遷還未及開口,小丫頭已先笑著說:“是你啊,盼兒姐姐這兩天一直在尋你。”

“哦?”邱遷心裡一顫,臉頓時有些微紅。

小丫頭仍讓他把驢子也牽瞭進去,邱遷剛拴好驢,提著杏花走出小馬廄,卻見柳碧拂的使女小茗迎瞭過來,焦急問道:“邱相公,娘子和姐兒們找見瞭嗎?”

邱遷知道是姐夫讓她先寄住到這裡,歉然搖瞭搖頭。

“這都多少天瞭?這可怎麼好呢?”小茗愁嘆著,引邱遷走進正屋,而後往樓上走去,“盼兒姐姐還在梳洗,你先坐坐。我去告訴姐姐你來瞭。”

那個牛媽媽走瞭出來,見是邱遷,仍冷著臉問瞭句:“你又來瞭?”隨後便出去冷聲冷氣地吩咐上茶。

邱遷仍坐到靠外那張椅子上,將花籃放在腳邊,渾身不自在。一個使女端瞭茶進來放下,邱遷也不敢喝,隻是呆坐著。半晌,才聽到樓上傳來掀簾走動聲,小茗和盞兒攙著顧盼兒走瞭下來。今天顧盼兒穿著象牙白的羅衫、羅裙,烏油的雲髻隻斜插瞭一支銀步搖,綴著幾粒珍珠,瑩潤雪娃一般。

邱遷幾天沒見她,頭裡嗡的一下,慌忙站瞭起來,漲紅瞭臉,極吃力才問瞭聲:“顧……姑娘。”

“邱公子。你總算來瞭。這兩天我讓人到處找你找不見。”

“哦?不知顧姑娘……”

“咦?這是哪裡來的杏花?”

“嗯……剛剛在巷口……”

“仍這麼鮮呢!”顧盼兒臉上頓時露出頑童般甜笑,“多謝邱公子,我才說花都要謝完瞭呢。盞兒,趕緊幫我插一枝。小茗,其他的快插到我屋裡那個黑花瓶裡,蔫瞭就可惜瞭。”

盞兒提過籃子,顧盼兒選瞭一小枝開得正好的,小茗替她插在瞭鬢邊。顧盼兒笑嘻嘻地問:“邱公子,如何?”

“美……真的美……”邱遷見她如此歡喜,樂得不知該如何是好。何況,粉杏襯著玉顏,越發映得瑩潔明媚。

“哎,一見花我就忘瞭正事。我找你是要說馮寶的事。”

“哦?”

“前天,我有個舊識的官人,從應天府來,他在我這裡見過馮寶一面,還說過幾句話。他說寒食前一天,在應天府看見馮寶瞭。當時馮寶正下船,岸上有個人迎瞭過去,身後跟著個隨從,牽著兩匹馬,馮寶和那人說瞭兩句話,就一起騎馬走瞭。”

“那個人他可認得?”

“他說似乎是應天府的節度推官,姓匡。”

馮賽騎馬前往谷傢銀鋪。

他越來越不清楚自己究竟陷入瞭怎樣的迷局陷阱,妻女被劫,江西四商攪亂汴京商行,汪石百萬貫官貸,左藏庫飛錢……如今又牽扯出谷傢銀鋪假錢。這些事情看似各不相幹,但又絲絲縷縷相互交纏。那四商和汪石如今全都下落不明,他們是否正是綁架邱菡母女和碧拂的綁匪,也無法斷言。自己這樣沒頭沒緒四處亂撞,不知是否選對瞭路,能否找回妻女,他一概不知,卻隻能這樣繼續亂撞。

昨晚,他將打問到的事,告訴瞭周長清,周長清聽後也有些驚異。

“汪石曾是江州的鑄錢工匠?左藏庫又發生十萬貫錢飛走這等異事,二者看來恐怕真有關聯。”

“還有谷傢銀鋪,我弟弟馮寶似乎替他傢銷過假錢。”

“假錢?這個倒沒有聽說過,不過幾年前我曾隱約聽人說起,谷傢銀鋪似乎做過銷熔銅錢的勾當。”

“銷熔銅錢?”

大宋銅錢每一代輕重都有些差異,不過一貫錢大致以四斤八兩為準,主要由銅、鉛、錫熔鑄而成,其中銅的比重又最高,占到三斤四兩左右。

由於銅關系國計民生,也被列為禁榷之物,因此大宋銅器比歷代都要少,少便珍貴,被稱作“古器”。有些人便瞅準瞭其中價差,銷熔銅錢,一百文錢,能煉出十兩精銅,再鑄成銅器,則能賣到一貫錢,有十倍的毛利。

這也是大宋常年“錢荒”緣由之一。朝廷也嚴厲禁止,治罪極重,熔十斤銅錢者,就要發配五百裡。但重利之下,屢禁難止。

馮賽忽然想起來:“我傢鄉江西盛產銅礦,天下三十五大銅場,其中最大的三處,有兩處就在江西,信州鉛山銅場尤其大,聚到那裡的冶戶就有十萬傢。谷坤有個兄長叫谷乾,便在鉛山銅場包買瞭銅礦,鑄造銅器,常年運到京城,由他弟弟谷坤發賣。”

“開鑿冶煉銅礦,費時費力,銷熔銅錢,則要快很多。他借開采銅礦,正好可以遮掩。”

“銷熔銅錢固然是重罪,造假銅錢的罪,則更重得多。以谷傢兄弟現在的傢業財富,怎麼會再去貪這個利?”

“這利字,比食色更加厲害,哪有底止?就像我,即便常常以聖賢之學自律,現有的錢財也幾輩子都用不盡,但隻要見到可圖之利,仍舊不由自主便想去賺。能做到的也隻是求利不違義。那谷坤兄弟,人雖豪爽,卻有些行不由徑的邪氣。”

“糟糕……”馮賽猛然想起一事。

“怎麼?”

“上個月我才和谷傢銀鋪有樁交易,用交子抵換瞭他的銅錢。”

“有多少?”

“一萬貫。那是交易務的一樁差事,他們將內庫封藏的舊蜀錦搬出來發賣,讓我替他們尋主顧。有個蜀地來的錦商和我相熟,他看瞭那些舊錦樣品,見雖然有些陳黴,但織繡工藝比如今的蜀錦還要精難,這種手藝四川都已經失傳瞭。那些黴斑他有法子去掉,便全部包買下來。不過他沒有現錢,隻有蜀地的交子。交易務為回籠銅錢,又從來隻收銅錢。我知道谷傢銀鋪和蜀地商人常有交易,便去和谷坤商議,他一口答應,替我將那些交子兌換成瞭銅錢,我將那一萬貫銅錢全都交付給瞭市易務。”

“你當時沒有查看?”

“我和谷坤常做買賣,他為人一向爽快仗義,這回又是出力幫忙,我就不好再細查,隻粗數瞭一遍。那些錢要歸到內庫去,若裡面混有假錢……”

“這已經過瞭一個月,若有假錢,也該查出來瞭。想必是沒有。”

“隻願沒有……”馮賽已經是驚弓之鳥,心裡一陣陣發悸,不由得嘆道,“原先我始終覺得,世上雖然難免有無信之人,但多數人都還是信得過。但這一陣經瞭這些事,似乎已經不敢信人瞭。”

“一個信字,如沙裡淘金一般。不管信人,還是被人信,原本都極難得。而且,它似乎專愛與人作對,你越想它,便越得不到。比如蒙冤之人,越辯白,人便越不信。再如眼下之你,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願信人,卻又最怕信人。”

“還是我器局小瞭,遭瞭些事,便杯弓蛇影起來。”

“到這地步,你若沒有些疑懼,反倒可怪瞭。信與命,有些相似,都不可求,人卻終生希求。哪怕奸惡兇頑之徒,也盼著全天下之人都能守信,他自己說句真話,人卻不信時,也會怨憤暴怒。就連孔子,被弟子疑心,無從自證,連聲賭咒‘天厭之、天厭之’。”

“真的沒有辦法求到信?”

“儒者隻能求不自欺,亦不欺人。能不能被人信,則隻能聽命順命。至於他人,也隻能勸人守信,卻不能保得人人都守信。這裡法傢倒是更有成效,以律法約束,若不守信,則罰之懲之。”

“儒傢勸之在先,法傢懲之在後?”

“嗯。尤其到瞭我大宋,對於失信之人,懲戒之法比往代更加完備。這恐怕得益於我大宋商業繁興,自古未有。每天萬千交易,難免有許多失信之人,惹出無數紛爭。因此,朝廷反復修訂律法,不斷嚴密契約之法。交易定約,得去官府請買官印紅契,並得有牙保作證,一旦有爭訟,才會當庭受理。私下簽的白契,則不能作為堂上憑據。看起來,這不但多瞭幾文契書錢,也添瞭許多麻煩。但若不如此嚴格,失信之人便能任意抵賴,難以追究懲治。”

“嗯……與其百般揣測,不如一紙為憑。”

“比如汪石這件事,若沒有請你和那三位巨商做牙保,也沒有簽紅契,就算追到他,空口無憑,拿什麼來懲治他?這便是薄薄一張契紙的用處,也是我大宋功在千秋的一大創制。”

“雖然管不到人的心,卻能約束人的行?”

“正是這個道理。”

“多謝周大哥開解。慚愧,這一向我心神虛弱,常生出些無益煩惱。”

“這是難免,即便聖賢,落到你的處境,也會生出萬般感慨。你至今仍沒被這些繁難壓倒,已經極為難得。眼下暫時沒有其他更好的出路,明天你不如先去見見谷坤,看看他是否和汪石以及左藏庫飛錢有關。不過,暫時不要跟他直接提到假錢,我從太府寺這邊去探一探你上回那一萬貫錢的事情。”

邱菡見柳碧拂面色蠟黃,額頭滾下大顆大顆汗珠。正要問,卻見柳碧拂忽然捂住肚子,彎下瞭腰,蹲到地上,呻吟起來。

她忙起身過去,扶住柳碧拂,連聲問她怎麼瞭。柳碧拂卻擰緊瞭眉毛,搖頭不答。邱菡慌得手足無措,忙跑到門邊,用力拍著門板,大聲朝外邊叫喚求救。叫瞭半天,外面都沒響應。一回頭,卻見柳碧拂捂著肚子,艱難挪到馬桶邊,吃力坐瞭下來。這裡離油燈遠,看不清她面色,隻見她捂著肚子,全身不住抽搐,緊咬著牙關,發出一陣陣痛吟。

邱菡頓時驚住:難道小產瞭?

她忙跑到柳碧拂身邊,伸手要扶,柳碧拂卻一把將她推開。邱菡沒防備,摔倒在地,她又驚慌,又錯愕,望著柳碧拂,渾身驚住。柳碧拂身子不住劇顫,痛吟之聲忽然變作一聲撕心痛叫,隨後將頭埋在膝蓋上,低聲哭起來。良久,才漸漸變作抽泣。

邱菡忙爬起來,小心走到她身邊。柳碧拂抬起頭望瞭邱菡一眼,昏暗燈影下,那目光既倦怠,又淒然,其中更有一絲劇痛之後的釋然。

邱菡忙伸手扶起她,柳碧拂雙腳似乎已經軟掉,根本站不住,邱菡用力攙住她,費盡全身力氣,才將她扶到床邊。柳碧拂身子一軟,癱倒在床上,再不動彈。邱菡忙用手帕替她擦掉額頭汗水,又倒瞭杯水,喂她喝瞭兩口。

柳碧拂像死瞭一般,昏昏睡去。

半晌,邱菡才輕手輕腳端著油燈,小心走到馬桶邊,一照之下,身子猛地一顫,忍不住驚呼一聲,險些將油燈摔掉:血污之中,一塊尚未成形的胎團。

孫獻又到龍柳茶坊去見黃胖三人。

到那裡時,三人又未到。孫獻不由得笑起來,這三人看來真是為這事上心瞭,居然又沒趕著來貪圖早飯。他便喝著茶慢慢等著。快到中午時,管桿兒才蕩著兩條細腿,從東邊快步走瞭過來。

“快!茶!”他進來一坐下便高聲喚夥計,隨後大聲喘著氣,“可累死我啦!昨天一晚,今天一上午,這舌頭都快說碎瞭。”

“哦?可有什麼收獲?”

“先慢著,等我喝口茶,一上午連一粒飯渣都沒舔過。”

孫獻忙要瞭十個麥糕,夥計端茶上來後,管桿兒顧不得燙,連聲噓著啜瞭幾口。麥餅也隨即端瞭上來,他一口氣連吞瞭五個,這才抹瞭抹嘴,坐直身子,道:“既然那姓汪的沒有雇車走,那隻有雇船。昨天傍晚從你那裡出來後,我忙趕到汴河這邊。若是雇船走,晚上自然更隱秘,我就挨個打問那些夜航船,一遍問下來,都說姓汪的並沒有雇過夜船。那就該是早船或午船,今早天沒亮我就爬起來,趕出城,先問瞭那些早船,沒有。又等著問遍瞭午船,仍然沒有。那姓汪的看來沒有雇船。”

“未必,京城四條河,他或許走瞭其他河路。”

“五丈河、蔡河和金水河,三條河道都小,貨船倒是有一些,客船極少,他若是要逃,一定選汴河,下遊往東看來沒有,上遊往西京也是熱鬧去處,我下午再去那裡問問。不過,孫哥兒,我倒是越來越疑心一件事。”

“什麼?”

“姓汪的沒逃走。”

“他一直躲在京城?”

“我聽人說,他何止卷瞭十萬貫?這姓汪的又從太府寺貸瞭百萬貫。百萬貫是個什麼數目?若是銅錢,得十綱、一百隻大貨船才運得走。”

“年年鬧錢荒,官中哪裡肯給他銅錢?我已經問過,那一百萬貫裡,十萬貫是五千兩金子,另十萬貫是五萬兩銀鋌,剩下八十萬貫全都是便錢鈔。”

“五千兩金子?一斤十六兩,也得三百多斤!得個壯漢才搬得動。五十兩一塊,得有麥糕這般大小吧?一百塊,連這張桌子都擺不下!更不用說五萬兩銀子!天老爺咯,這些金銀堆在一起,得把眼珠子閃瞎!”管桿兒險些沒兜住口水。

“哪裡有金銀?”皮二忽然走瞭進來。

“我們在算那姓汪的究竟有多少錢。皮二,你聽說他卷走瞭太府寺百萬貫這件事沒有?”管桿兒忙問。

“怎麼沒聽說?昨晚我還跟我娘算一百萬貫錢壘起來有多高,我娘聽瞭,老下巴險些脫臼。”

“我才想瞭想那些金銀,這腮幫子已經要酸脫瞭。五萬兩銀子,得三千斤,一百兩一錠,有五百錠!”

“他娘的孤拐,隻給我十錠就夠瞭。”皮二連吞瞭兩個麥糕,邊嚼邊恨罵道。

“先莫想這些……”孫獻忽然想到一條查找汪石蹤跡的路子,暗藏在心裡,轉而問道,“皮二哥,你查問到瞭麼?”

“昨天我把話傳出去,今早才收到回話,那些夜裡上街賣茶的小廝裡頭,最晚見到姓汪的,是在朱雀門外的夜市,那是二月初三還是初四這兩天。”

“我問到的比你還晚些。”黃胖走瞭進來,一屁股坐下,也喘著粗氣,抹著汗珠。

“哦?黃大哥也來瞭,你問到的是哪天?”孫獻忙問。

“二月初八。”

“是在哪裡?”

“南薰門外一傢小妓館,叫做偎香院。昨晚我專門跑過去查問,那傢的廚娘是個寡婦,床冷瞭好些年,昨晚我替她暖瞭暖,呵呵。”

“我估計那廚娘至少得六十歲,牙都沒瞭。”皮二嘲道。

“哪裡有那麼老?今年才滿四十九。”

“快說正事!”孫獻忙又止住。

“她說姓汪的那天天黑瞭才去,歇瞭一晚,竟給瞭那妓女五十兩銀子。她傢從沒遇見過這等豪富人,盡著法子要多留兩天。姓汪的卻說有事,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就出門往南走瞭。”

“也就是二月初九?之後便再沒人見過姓汪的?”

“我問到的,這是最晚一天。”

“那好,別的咱們就先不去管它,就從這天入手,查清楚那天他去瞭哪裡、究竟辦瞭什麼事。”孫獻心裡敞亮瞭不少,笑著道,“咱們中午去痛快喝頓酒,犒勞三位大哥!”

《清明上河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