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水珠心

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

——《棋經》

胡小喜忙忙往東城外趕去。

他去西郊查看過貓窩匠柳七的住房,並沒瞧出什麼。想等柳七回來當面問,便坐下來和房主一傢閑聊,卻也再沒問出什麼。眼見天漸漸黑下來,柳七仍沒回來,便起身告辭,讓房主帶話給柳七,讓他明早去開封府衙門前等候。

胡小喜跑瞭一整天,已經十分疲累,卻知道程門板的脾性,若是有公事,便一意執著,其他一概都不顧。這會兒,程門板恐怕仍在力夫店等他去回復,若等不到,明天見瞭,必定又是一場怒。

程門板怒起來和別人不同,他不說話,更不罵,隻拿那雙冷沉沉的眼瞪著你,讓你自己說。你解釋一遍,他卻仍瞪著,你隻有再解釋。解釋得好還罷瞭,隻要略有些虛謊、推諉,他便瞪得越狠,一直瞪到你說出全部實情,又將自己痛責個透心透腸,他才收回那目光。

別人還罷瞭,胡小喜又有笑癖,一見程門板那雙眼睛,忍不住就要笑。有回,他終於抑不住,噗地笑瞭出來。程門板臉立刻擰起,朝他怒瞪過來。胡小喜心裡怕到極點,卻一笑便再止不住。程門板臉色發青,渾身顫抖,眼裡似乎要射出鋼針來。胡小喜嚇得要哭,卻越笑越兇,直笑到腸子都絞起,才終於拼力止住。程門板卻已怒到極處,眼皮一翻,竟昏死過去。

胡小喜嚇得真的哭起來,搖瞭半晌搖不醒,忙去請郎中來看視。郎中說是氣機暴逆,塞瞭清竅,用酒喂瞭顆蘇合香丸,程門板才漸漸醒轉。醒瞭之後,仍昏昏怔怔。胡小喜跪在他身邊,百般謝罪討饒,程門板卻始終死盯著房梁,癡傻瞭一般。胡小喜實在沒法,隻得火急趕回傢,把爹娘和幾位鄰居全都拽來,給他說情做證。程門板聽眾人一起起誓,說胡小喜自小便有笑癥後,眼珠才慢慢轉動,望向胡小喜。那眼神像是在分辨他是人是鬼。半晌,程門板才微微點瞭點頭,喉嚨裡低“哦”瞭一聲,而後閉上眼,睡瞭過去。等醒來後,他已恢復如常,仍挺著背、板著臉,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般,隻是目光不願再碰胡小喜。直過瞭三兩個月,才漸漸不避瞭。

胡小喜也才驚覺,程門板那張冷沉沉的臉背後,竟藏瞭這麼一顆水珠般的心,一碰就破,這之後哪裡再敢有絲毫大意?

從西郊到東郊,這一路過去二十裡路,再快也得一個半時辰,趕到都要亥時瞭。他想租頭驢子,但一算錢,又有些舍不得,隻得咬牙快行。進城後一路往東,到禦街時,聽到更鼓聲傳來,已是戌時,卻才走瞭一半,已經累得兩腿酸軟。他忽然想,都這時候瞭,程門板或者回傢瞭?他忙轉往南邊的雲騎橋,來到程傢簟席鋪,見鋪門還開著,裡頭亮著燈。程門板的妻子於氏坐在店門邊,手裡正在繡一個鞋面,頭卻不時抬起來向外張望,自然是在等程門板。胡小喜一陣喪氣,但還是過去問瞭一聲。

於氏為人和氣幹練,待胡小喜也一向親厚,隻是有些怕丈夫。聽胡小喜問罷,她忙說:“他怕真是在力夫店等你,你還是辛苦些,趕過去吧。若不然,又要惱你耍懶。唉,瞧你,也累得沒瞭形狀,我去給你租頭驢子,輕省些。”胡小喜口裡推辭著,腳卻緊跟於氏,到斜對面轎馬店租瞭頭驢子,於氏多給瞭三十文錢,讓胡小喜今晚就騎回傢,明早再還。

騎瞭驢,他立刻又精神瞭,不由得哼起東坡先生那闋《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東坡哼完,又換柳詞,柳詞吟罷,又唱晏傢父子,才唱完晏幾道那句“覺來何處放思量。如今不是夢,真個到伊行”,就真的到瞭力夫店。

下驢一瞧,店門雖還開著,裡頭卻隻點瞭一盞油燈,店主單十六獨個兒坐在燈邊讀書,並不見程門板。胡小喜忙進去問,單十六說:“程介史的確一直在這裡候著,不過天黑後,一個府吏趕過來報說,城南蔡河邊又發現一具屍首,也是被割瞭喉嚨,嘴裡塞瞭根蘿卜。”

“啊?死的是什麼人?”

“一個賣肥皂團的。我記得解八八朋友裡便有一個賣肥皂團的,不知是不是一個人。”

“那個解八八醒過來沒有?”

“沒有,仍在昏睡。趙太丞下午來看過,說情勢不妙,唉……”

胡小喜愣瞭半晌,心裡琢磨,這案子看來隻和這一夥澶州人有關,最早發現那具屍首恐怕也是他們一夥兒的。他進到裡間瞧瞭瞧解八八,果然和上午一樣,沒一絲好轉。他猶豫要不要再趕往蔡河,但實在太累,便道聲別,騎上驢,往傢趕去。

他傢在城東北角陳橋門外,一個臨街小鋪,後面一院小宅。僅靠他爹做吏的那些薪資,難以養活一傢。他娘便操持起那個小鋪,日常賣些食罩、吊掛、拂子、蒲坐……到傢門口時,店門已經關瞭,門縫裡卻透出些燈光。

他下瞭驢,先湊近門縫往裡偷望,他爹和他娘正對坐在燈前,一個在翻看賬簿,一個在紮拂子。他娘隨口念叨:“這傢門戶跟咱們倒也相當,那女孩兒我也偷偷去瞧過,模樣不差,臉盤圓嫩,帶些福相。走在路上都抿著嘴、含著笑,性格兒瞧著也和氣。隻是柴婆說,她傢財禮至少得二百貫,也高得太多瞭些,搭兩架梯子都摸不著腳底……”

“隻要人好,聘資你莫愁。”

“一個銅錢一隻眼,一文逼死英雄漢。我不愁,難不成半道上白搶人傢一個閨女去?”

“你就安心相看,其他的莫亂焦,我已安排好瞭。”

“真的?”

“燈前頭誰跟你說夢話?”

胡小喜聽瞭,心裡暗喜。他裝作剛到,放重腳步,拍瞭拍門,大聲喚:“娘!”

回去路上,犄角兒不住扭頭瞧著阿念。

天已經黑下來,阿念的臉隱在夜色裡,經過有些店門前掛的燈籠時,才能瞧見她秀巧小鼻頭、抿嘴甜笑的嘴角,映著燈光,像新煮的元宵一般,細白香潤。他咽瞭口唾沫,恨不得輕輕咬一口。

“你又餓瞭?”阿念忽然扭過臉瞅著他。

“沒……沒有啊。”

“才走瞭半條街,隻要有燈籠,就聽見你吞口水。先前還是酒店食店,剛剛那個是靴子店,你也吞口水。你連靴子都饞?”

犄角兒臉頓時通紅,他也不知自己為何如此饑饞,竟還被阿念聽到。他忙轉開話頭:“剛才那茶肆店主不睬我,竟被你降服瞭他。你真是能幹呢!”

“嘻嘻,那都是小娘子教我的。她說,去哪裡都不必怕,這世上的人大多是攀高踩低。若有人低看你,你就說出一串最稀罕、最值錢的物事來,要說得像是報自己傢裡的人名一般。人越勢利,膽兒便越小,一串名號就能唬得他們膝蓋發軟。”

“難為你記得住那麼些茶名。”

“我也納悶,別的我總記不住,小娘子教我的,我一聽就能記住。我生下來似乎就是為跟著她。”

“除瞭茶名,你還記得什麼?”

“多得數不過來。不過呢,我傢小娘子心上最愛的有四樣。頭一樣是花,第二樣就是茶,第三樣是酒,第四樣是草蟲。這四樣我記得最多。就好比那些茶,她讓我送瞭一幅刻絲給茶行的行首,每年新茶運到,那行首都揀最好的每樣給她送幾餅過來。每回她都要讓我嘗,還讓我背下那些名號。她刻絲賺的銀錢,一小半都拿來買花、買茶、買酒瞭。”

“她還吃酒?”

“怎麼不吃?她說,男人愛的,我若想愛就愛。男人不愛的,我也想愛就愛。我自自在在一個人,理會旁人做什麼?夜裡隻要有星星月亮,她都要燃一爐香,燙一瓶酒,有花就對著花,沒花就對著樹,自己閑坐一會兒,誰都不許打攪……你瞧,月亮已經升起來瞭,不知道小娘子這會兒在哪裡?若是在傢裡,月亮這麼亮,她已經吩咐我搬小幾、取香爐去瞭。不成,我又想哭瞭……”

“那我們趕緊回去,把打問到的告訴小相公,他一定能想出法子。”

兩人加快瞭腳步,匆匆趕回瞭染院橋。到瞭朱傢,犄角兒伸手一推,院門沒閂。推開門一瞧,裡頭景象讓兩人一起愣住。

房裡沒點燈,黑漆漆的,唯有院裡和廊下有兩點燈燭光。院子中間地上擱瞭盞白羅圓燈籠,繡著柳絲翠鳥,照出一小圈亮光。由於沒放平,裡頭燭焰將白羅罩熏出一團黑。張用跪在燈前,面前地上畫瞭一個方框,裡頭縱橫排著一些玉簽。這些玉簽由青玉制成,香桿兒粗細,有長有短,長的六寸,短的三寸,在燈光下瑩瑩發亮,是算籌。張用嘴裡急急念著一些數字,飛快變換方框裡的玉簽排列位置。犄角兒知道張用在運算數字。

另一點燈光則在前廊下,是一小截紅蠟燭,擱在曬豆子那隻竹籮中間,燭焰微微搖動。竹籮裡的豆子還剩一小半,朱克柔的娘區氏仍坐小凳上,低著頭,一顆一顆細細檢視豆子。她竟真的照張用說的,將豆子按好壞分別丟進腳邊三個小籮裡,神情專註,全然忘瞭周遭。

犄角兒又向張用望去,張用仍在飛速移動那些玉算籌。犄角兒雖然跟瞭張用這些年,卻隻背過《孫子算經》等一些算術口訣,如“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大致知道算籌橫著是奇位數,縱著是偶位數。乘數在上排,被乘數在中排,得數在下排……這時,他隻看出張用算的數字不小,而且算式一道道不斷更換,估計又是在計算儀象臺的那些尺寸數目。

“小娘子的燈!小娘子的算籌!”阿念卻奔到張用身邊,驚嚷起來,“小娘子最愛凈,一點灰末都不許沾,張姑爺竟放在地上……啊?燈罩被熏黑瞭,小娘子若看見,定要恨死你!”

張用卻全沒理會,繼續埋頭飛速運算。犄角兒又掃瞭一眼張用身旁地上,才發覺滿院子地上畫滿瞭各樣圖形,有圓、有方、有條形、有梯形……再仔細一瞧,畫的似乎是木桿、齒輪、支架、小木偶……大大小小、長長短短,拼合在一處,正是儀象臺草圖。

“哈哈,算出來瞭!”張用忽然大笑一聲,將手裡剩餘的玉算籌一把丟到地上,抬頭望向阿念,“你傢小娘子這玉算籌平日想必也算不到什麼大數目,今天我用它算出瞭儀象臺樞輪尺寸,她若是知道,一定歡喜得緊!”

“才不呢,小娘子說過,這世上最好的都是沒用的。”阿念忙俯身去撿拾那些玉算籌,邊撿邊吹灰拭土。

“哦?她竟說過這話?”

“當然啊。”

“她說過有哪些?”

“多呢。像青天、白雲、好夢、詩詞、花香、鳥鳴……”

“哦……倒也罷瞭。還有什麼?”

“還有……”阿念卻有些猶豫,抬頭望向廊簷下的區氏。區氏卻仍在埋頭揀豆子,全然沒聽他們說話。阿念臉上露出些羞意,放輕瞭聲音:“還有相……”

“相什麼?”張用大聲問。

“噓……”阿念又偷瞅瞭區氏一眼,聲音放得越低,“相……思。”

犄角兒隔得遠,聽不太清,但看阿念那羞怯樣兒,頓時明白是“相思”二字,他心裡不由得一蕩。

“相思?”張用聲音越發大瞭,“她相思誰?”

這回區氏被驚到,抬眼望瞭過來,阿念忙用力朝他擺手。

正在這時,門外忽傳來一個男子聲音:“張作頭。”

犄角兒被驚瞭一跳,忙回頭去看,院門外黑暗中站瞭個人影,看不清容貌。

“誰?”張用回頭問。

“我叫柳七。”

在蔡河邊看到鄭鼠兒的屍首,柳七心裡又慌又亂。

人群裡兩個船夫模樣的人爭著講給周圍人聽,他們撐著船正要回傢,路過這裡時,一個無意中瞅見岸邊草窪裡似乎有隻人手,他們忙把船靠過來,上岸一瞧,果然有個人……

柳七耳朵聽著,心裡卻不住急想。可無論如何,他也想不出行兇者究竟是誰,一天之內連殺四人,而且手段全都一樣。同鄉九人,已經死瞭四個,解八八也重傷難治,麻羅又不見瞭人,接下來恐怕就該輪到自己瞭。

他正在慌怕,馬啞子慢騰騰走瞭過來,卻不敢下來,隻在斜坡上微俯下身,隔著人縫探頭覷瞭一眼,隨即被刺著一般,慌忙轉過頭,不敢再看。

這時河面上吹來一陣涼風,柳七不由得打瞭個寒噤。他忙朝四周望去,雖然沒看到什麼,卻覺得有雙眼睛在暗處盯著自己。他忙幾步上去,低聲跟馬啞子說:“快走。”

兩人快步離開瞭那裡,柳七邊走邊不住掃視四周,暮色漸濃,河岸邊樹影隨之幽暗起來。柳七仍不時感到那雙眼隱藏於樹影、草叢中。他雖然知道沒有用,仍扭頭問馬啞子:“我們兩個怎麼辦?”

“嗯……”馬啞子埋著頭,說不出一個字。

“去尋田牛?”

“嗯。”

兩人又默默走起來,寂靜中,足音異常響。

柳七始終覺著,除他們兩個的,還混著另一個腳步聲。他幾次回頭,都沒見有人,不由得加快瞭腳步。馬啞子原本步子滯慢,這時也跟著加快瞭。柳七心裡暗暗慶幸,幸而還有馬啞子陪伴。

夜幕落下,月亮升起,路上微有瞭些亮。田牛住在西南郊一片村舍裡,不算遠。兩人一路都不出聲,過瞭一座小橋,沿著田間土路,往西走去。

九個人中,田牛的性情最古怪。他眇瞭一隻眼睛,不愛說話,極易動怒。

有回唐浪兒無事說瞭句:“這老天也多事,為啥鼻子要開兩個孔?一個不就夠用瞭?”田牛原本一直坐在旁邊修斧頭,聽到這話,猛然將剛卸下來的斧柄朝唐浪兒甩瞭過去,正砸中唐浪兒後腦。唐浪兒痛叫一聲,栽倒在地上,後腦立即腫起個大包。唐浪兒雖沒多少氣力,嘴卻從來不輸人,爬起來捂著痛處,要和田牛理論,可剛開口罵“你個獨——”田牛已怒瞪起獨眼,攥著斧頭朝他沖過去。江四和烏扁擔忙過去死命攔住,麻羅也趕緊叫唐浪兒住嘴,拉拽半晌,才算止住一場惡爭。

自那以後,眾人都有些忌憚田牛。柳七更不願觸惹這種蠻漢,始終遠遠避著。唯有烏扁擔,說話從不避忌,田牛也單單不和他計較,兩人倒常在一處。

若是平常,柳七絕不會動念去尋田牛說話,可眼下這情勢,九個人隻剩他們三個,無論如何也該見面說一說。

快要走到時,馬啞子忽然站住,猶猶豫豫說:“找見田牛……怕也沒用。”

柳七沒料到他會說出這話,忙停住腳,扭頭向馬啞子望去。月影下,馬啞子面容看不太清,他略躊躇片刻,露出一絲苦笑,慢慢說:“佛傢說諸般都是因果業報。咱們就各尋己路、各投己命吧。咱們九個人中,你是最靈覺的一個,隻是心腸太灰冷瞭些。你好好保重,倘若能渡過這一劫,莫辜負老天恩意,打起興頭,好生過一場。我就自己先回去瞭。”

馬啞子又笑瞭一下,如同醃皺的老菜葉在熱湯裡舒展開瞭一般。隨後,他便轉身走瞭,仍埋著頭,腳步也仍舊遲慢,但似乎不再滯重。那背影秋葉隨風一般,消失於暗夜之中。

柳七愣在原地,不住回想馬啞子將才那番話。他從沒認真留意過馬啞子,馬啞子也從沒跟他這麼說過話。這時他才發覺,馬啞子雖然一直縮在暗處,心和眼並不暗,相反,他恐怕比誰都看得清。

《清明上河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