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紀桓被點名

第729章 紀桓被點名

景亦黨羽都在為紀黎請命時,卻有幾個除外。

秦士予、餘少卿、吏部尚書彭元海和通政司的曲大人。

倒是奇怪瞭!

當初吏部上奏景容插手官員調動一事時,彭元海不知道多起勁,按理說,他現在應該站在景亦那邊,幫著一塊為紀黎請命才是,怎麼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呢?

那通政司的曲大人也一樣。

真是有趣!

說實話,祁禎帝還真不敢拿紀黎如何。

畢竟,紀黎手裡握著兵權,雖不是重權,但也是大臨的命脈,再說瞭,他口言是職責所在,才會極力阻攔,阻攔不瞭,這才下令“格殺勿論”,確實沒錯!若因此就將他拖去午門給斬瞭,恐怕前腳才死,後腳紀桓就帶兵來打瞭,除非。像景亦那樣,能抓到他紀傢中的人把柄,否則,那些跟著紀傢兄弟出生入死的將士們,必定會造反。

就算最後造反不成,也必定使得大臨損兵折將。

得不償失!

思及此處!

祁禎帝也隻能作罷。

卻怒目而視,道,“紀黎,你出令不實,險些要瞭景容的命,你一句‘格殺勿論’,朕就能搬出大臨律例,將你推出午門斬首,可……”稍頓一下,“滿朝文武百官現在都在為你請命,朕也知你是職責在身,無奈之舉,若真的殺瞭你,恐怕滿朝文武百官都不會服氣,念在你為我朝鞠躬盡瘁多年的份上,朕可暫且繞瞭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暫且將你撤職歸府,容後再定。”

什麼?

革職歸府!

這跟革職查辦有何區別?

更準確的說,是變相的剝奪瞭他在兵部的權利。

不得不說,祁禎帝還真是老謀深算,這一招都被他想到瞭。

聞言,景亦眉頭猛然一緊,趕緊上前拱手,意圖勸說,“父皇,紀司尹雖然……”

話還沒說完——

“行瞭!”拍案,“此事已定,若再有人道一句,朕就等同處理。”

呃!

景亦是個不怕死的,他繼續道,“紀司尹就算有過,但罪不至此,兒臣請求父皇從輕處置。”

“朕已定,景亦,你不必為他求情。”

“但父皇……”

“行瞭。”祁禎帝不悅。

景亦隻好心不甘的閉瞭嘴。

而朝中也無人出聲,生怕會殃及無辜。

當然,紀黎是萬千不服,他被迫為景亦賣命也就是算瞭,做個出頭鳥更是算瞭,哪知祁禎帝不按常理出牌,竟然要革自己的職!

TMD,就為這芝麻綠豆的小事?

心中千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隨記,祁禎帝突然出聲音問他,“紀黎,你可服?”

不服!

老子不服。

打死都不服。

“臣甘願領罪。”

老鐵,說違心的話紮不紮心?

祁禎帝大袖一揮。

紀黎就隻好灰溜溜的隱到一眾朝臣之中,當一條啞巴魚。

而站在他身邊的紀桓卻是滿肚子的火,他偏頭,輕聲說,“大哥,我看皇上分明就是故意的。”

“我當然知道。”

“那你剛才還……”答應?

紀黎無奈,“方才你也看到瞭,無奈之舉。”

哼!

紀桓捏緊拳頭,火氣上頭。

真想將高臺上那個昏君給拉下來暴揍一頓。

但後一刻,就被紀黎拉住,輕聲勸阻他,“有什麼事,等回府再說。”

他隻好將氣焰壓瞭下去。

隱忍。

而他哪裡知道,接下來便輪到瞭他。

祁禎帝道,“現在,罰也罰瞭,便說一說關於先皇遺詔的事。”

正題來瞭!

先皇遺詔是由一名宮人放置在托盤上呈上來的。

祁禎帝將其取出,放置在面前的龍案上,並未打開。

“諸位愛卿都知道,數月前,蠻人在邊疆大肆作亂,本該早早出兵鎮壓剿滅,但是卻因當年‘三十年休戰’的協議而按兵不動,哪裡知道,蠻人越發猖狂,欺我大臨無兵,此次景容送進京的這份先皇遺詔,正好解決瞭這個大難題,‘三十年休戰’協議可撕毀不算,我大臨亦可派兵十萬,剿滅蠻人。”

嗯?

什麼樣的遺詔?

底下眾臣議論紛紛。

景亦似乎意識到瞭什麼,他突然斜眼看向淡定自若的景容,眼神不由的暗瞭下去。

仿佛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悄然升起。

也就在眾人狐疑困惑之時,祁禎帝將遺詔交給瞭身旁的張全。

由他宣讀。

張全捧著如同千斤重的聖旨,緩緩展開。

“乾治三十七年九月初一日,蠻人附疆一百餘年,修鑄貢本近十數年幾,故交友司,若年,蠻荒作亂鴟張、擾殺肇釁,當諭令出兵,不予姑容,邊疆興兵十萬,伐蠻平息,欽此。”

聲音回蕩在金鑾殿中!

朝臣震驚!

先皇竟然留有這樣的遺詔?

而自古以來,先皇聖旨大於天!

這份遺詔就是如今的救命稻草,恰到好處的解決瞭大臨的一道難題。

但——

有大臣質疑,“臣有一慮,遺詔既然是先皇所立,那為何會在容王手中?”

還未等祁禎帝回應——

景容則眼眸輕輕一抬,側身與那那位大臣道,“遺詔一直在康侯爺手中。”

聲音不輕不重。

那大臣似乎要咄咄逼人似的,繼續問,“既然是在康侯爺手中,那為何由容王你送進京?”

“張大人想知道,不如去問問康侯爺,問他為何要將遺詔交給本王帶進京。”

“這……”

啞口無言。

祁禎帝,“無論這份遺詔是由誰送入京城,但確實是先皇所立,有瞭這份遺詔,協議便不再算數,天下百姓也好,數國也罷,都無口再道,不過……”稍頓片刻,思量道,“雖說出兵十萬可剿殺蠻人,但蠻人畢竟生性野蠻,所以絕不可掉以輕心,朕思量一晚,實在想不出來,此次究竟該派誰人領兵剿滅。”

底下一雙雙大眼睛盯著他,坐等下文。

“直到方才,朕才謀得一個好主意。”他將視線突然落在瞭紀桓身上,打起瞭主意,說,“紀將軍乃是朕親封的長林將軍,驍勇善戰,為我大臨立下汗馬功勞,此次由你帶兵前去再合適不過。”

紀桓被點名。

《畫骨女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