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一更尋人,二更尋魂,三更尋屍

第742章 一更尋人,二更尋魂,三更尋屍

一柱香後,兩人到瞭容王府。

但是剛剛到門口,就碰巧遇到瞭京兆尹和餘少卿。

“紀先生,你也來瞭。”京兆尹扯著笑容。

“兩人大人是來找容王商討枯井案的吧?”

“正是。”

“那就一同進去吧。”說完,她將手中的傘合上,交給瞭守在門口的侍衛,進去瞭。

京兆尹和餘少卿互相看瞭一眼。

不明所以!

不是說,紀先生不插手這樁案子的嗎?

沒多想,二人緊隨其後。

三人是一前一後進的大廳。

景容沒想到等來瞭紀雲舒。

“你怎麼來瞭?”過問。

她努瞭努唇,行至他面前,眼神篤定,“枯井案,我打算接。”

十分堅定!

不容反駁。

呃!

而在她說要這句話的時候,正巧被進來的京兆尹和餘少卿聽到瞭。

要說起誰最高興?

當然是京兆尹!

他雙眼放光,碎步上前,“紀先生,你真的打算接這個案子瞭?那實在太好瞭,有紀先生你出手,這枯井案肯定很快能破。”

可——

景容卻臉色嚴肅,直接否決,“不行!”

聲如雷鳴。

京兆尹身子一顫,滿眼詫異,但也是個識趣之人,便趕緊退到一邊,和同樣詫異的餘少卿默默當個觀眾。

面對景容的極力否決,紀雲舒緊瞭緊脖子,毅然道,“我已經決定好瞭,你不用勸我。”

“本王不是在勸你,是命令。”他眉心高高蹙起,拳心亦不由緊握幾分,“這件案子與你無關,是本王與景亦之間的事,你隻要安心查《臨京案》就好,不要牽扯進來。”

“是,這次的案子確實與我無關,我本該待在竹溪園,雙耳不聞窗外事,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參與,就代表沒有牽扯,從我答應跟你回京那一天起,就已經深陷其中瞭,如今你我在同一條路上,沒有辦法回頭,而明明可以幫你,我卻置若罔聞。”她憋瞭一口氣,眼神憂傷,語氣哽咽道,“而且此次,不僅是幫你,也是為瞭衛奕,因為隻有將亦王逼進絕路,他才會將衛奕這顆棋子搬出來,那個時候,我們才有機會救人,你當我固執也好,說我多管閑事也罷,總之,這個案子,我一定要查,絕對不能讓亦王得逞。”

景容神色凝重。

無力反駁!

見兩人一直在爭執中,京兆尹趕緊上前勸說,“容王,若是有紀先生幫忙,這案子就簡單多瞭。”

他沒有回應,灼熱的目光依舊放在紀雲舒的視線上。

良久——

“好。”

答應瞭。

紀雲舒松瞭一口氣。

景容又提醒她,“景亦接瞭這次的枯井案,想必會使用一切手段來達成目的,所以這段時間裡,你必須時時刻刻待在本王身邊,明白嗎?”

她微微點瞭點頭。

表示明白。

隨即,幾人便開始商討起枯井案來。

京兆尹說,“王爺,戶部這幾年上報的失蹤人口,超過百件,仵作查看過骸骨,實在對不上,若是沒有骸骨畫像,恐怕很難確定死者是誰,而且城郊破廟裡的水還沒有完全退去,就算有線索,估計也都被大水給沖走瞭。”

“那些骸骨呢?”

餘少卿說,“骸骨現在已經移交到瞭刑部的驗屍房。”

“那個商旅呢?”

“已經盤問過與他同行的人,都說不知道,那晚他們在客棧住下,晚上各自回房,客棧裡的人也皆說沒見他出去過。”

景容思忖,“這其中,必定是漏掉瞭什麼。”細細琢磨,問,“那大佛底下的枯井可是建廟時一同修建的?”

餘少卿回答,“那廟已經建瞭將近一百年,修建的人早就死瞭,下官問過看守破廟的人,他也不清楚,不過……那口枯井是壓在佛下面,完全封閉,若是之後才建的,那必定要移開大佛,可是移佛造井,動靜必定很大,沒道理無人知曉,所以下官推斷,那口枯井應該是隨著破廟一同建的。”

這一說,京兆尹納悶瞭。

他不明道,“可枯井既然是封閉的,那要將死人丟下去,豈不是也要移開大佛?”

聞言,景容分析道,“這案子,疑點重重,若枯井隨破廟一同建成,為何周圍百姓不知,兇手卻知道大佛底下有枯井?而且要移開大佛將屍體丟進去,一人之力必定完成不瞭,而且,兇手為何要殺一個初次進京行商的商旅?”

案子太玄乎瞭!

莫非是鬼神之說?

一旁的紀雲舒開口,“明日去趟刑部,自有結果。”

京兆尹,“有紀先生幫忙,王爺一定會在亦王之前將案子偵破,扳倒容王這道風指日可待。”

但——

餘少卿卻顧慮道,“不管如何,都要小心行事,何況亦王現在在朝中黨羽眾多,以防萬一,固然沒錯。”

景容點頭,長嘆一聲,“今日就這樣吧,兩位大人先回府。”

“是。”

二人拱手,退瞭出去。

然而——

紀雲舒卻心事重重,按理說,她斷過無數案件,這樁枯井案沒道理還沒開始查,就如此顧慮幽深啊!

不是應該信心十足嗎?

景容似有察覺。

問她,“怎麼瞭?”

她沉默半響,直接說,“我去見過亦王瞭。”

呃!

景容眼神一凜,“什麼?”

詫異!

“亦王說,隻要我幫她破瞭這次的枯井案,他就會放瞭衛奕,但我不能為瞭救出衛奕,就蒙上雙眼,是非不分。”

“那你在擔心什麼?”

“我不是擔心,是有些害怕。”

嗯?

景容,“擔心衛奕?”

她搖頭,眼神微怵,“不是,是因為景亦找來一個人,那人……叫溫十三,不,應該叫他舟三才對。”

提起此人,她心頭一陣厭惡。

“溫十三?舟三?”景容細想,“是何人?”

“你可聽過江湖上的一句話,叫‘一更尋人,二更尋魂,三更尋屍’。”

景容想瞭想,他為瞭查《臨京案》,在外尋覓半年,走過大江南北,而這句話……

呃?

“若是本王沒記錯,這句話,乃是出自靖安十三弦中的一調。”

“沒錯,說的,就是靖安縣的溫十三。”

《畫骨女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