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前世一==

凈房裡氤氳的白色水霧漸漸升起,陸宴向後仰,靠在桶璧上,旋即,一股難以抵擋的困倦驟然襲來,令他不由自主地闔瞭雙眸。

整個人像是睡瞭過去......

==============

元慶十七年,六月初。

不得不說,人對詭秘之事有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不到一個月的功夫,長安城中,可謂是傳遍瞭葛天師的事跡,忽然間,茶寮、酒樓、平康坊、東西市的鋪子,到處都能聽見“葛天師”三個字。

甚至,就連婦孺們都在議論此事。

以至於葛天師進京的那天,長安城熱鬧的堪比上元節,眾人紛紛翹首以盼,盼望著可以一睹葛天師的真容。

葛天師的容貌確實不凡,身著灰藍色的道袍,頭戴純陽巾,仙風道氣,軒軒霞舉。

然而他剛走一半,就被一道聖旨攔住,接進宮中。

三司夜以繼日地調查著此人的身份,陸宴為此,還特意跑瞭一趟廬州,問起葛天師的年紀,廬州的百姓隻道,葛天師此人要麼已得永生,要麼便是天神轉世,是來守護大晉的。

誠然,成元帝是個十分多疑的君主,即便坊間將葛天師傳的神乎其神,在他看來,這位葛天師,並不會有多少真本事。

更何況,天神轉世這種說法,本就不招皇帝待見。

成元帝給他出的第一個難題,便是叫他測國運,測的還是慶元十七年的國運。

為何要他測一年呢?

原因無他,這一年內的國運,可不能胡編亂造,畢竟,一年近在眼前,他所測之事若是沒有發生,成元帝便會立即下旨定他的罪。

葛天師早已被民間捧到雲端上,此事,他隻能應下。

這個時候,京中大多數人,還都在等著看這位葛天師的笑話。

六月初五,天氣甚好。

成元帝攜從京中四品以上官員,輕騎簡從,清早啟程,從春明門而出,一路快馬加鞭,當晚便到瞭暮山腳下的青雲觀。

這青雲觀,還是由先帝修建的。

成元帝攜百官觀葛天師測國運,說白瞭,就是為瞭名正言順地要葛天師的命。

成元帝派人速速佈好陣,還未等說一句開始,就見京兆府的鄭大人捂著胸口直愣愣地倒瞭下去,面容青紫,呼吸困難,額間的青筋暴起,好似下一瞬就要沒瞭命一般。

眾人立馬招呼起瞭太醫,就在這時,葛天師氣定神閑地走瞭過去,對著鄭京兆胸口壓瞭上百下,並對著他的嘴吹瞭幾口氣。

百官哪裡見得瞭這樣的場景,他們紛紛舉起袖子遮住半張臉,露出瞭鄙夷和同情的目光。

成元帝皺眉看著殿中央,捏瞭捏指尖,須臾之後,鄭京兆便睜開瞭眼睛。

誰也想不到,葛天師這樣的一個舉動,竟然在後來,被傳成瞭渡一口仙氣,便可續命。

成元帝將陸宴叫瞭過去,低聲道:“三郎,鄭京兆有被下毒的痕跡嗎?”

陸宴搖頭,“回陛下,並無。”

“好,你先回去吧。”

一陣騷動之後,葛天師擺瞭卦,也不知是否是巧合,他在盤腿而坐之時,天色竟然越來越沉,有一副要下暴雨的架勢。

葛天師閉上瞭眼睛,嘴裡一直嘟囔個不停,半個時辰之後,驀地睜開瞭眼睛,跪在瞭地上,朝天拜瞭拜。

隨後一臉凝重。

皇帝挑瞭下眉,緩緩開口道:“不知天師看出什麼來瞭?”

“貧道不敢言。”

成元帝睨瞭他一眼,“你但說無妨。”

葛天師,搖瞭搖頭,道:“慶元十七年,晉國將有四場大劫。”

百官交頭接耳,有人搖頭嗤笑,還有人碎碎道:“裝神弄鬼。”

旋即,葛天師起瞭身子,渾身一抖,雙手舉高,逐字逐句道:“慶元十七年六月,長安城會爆發一場瘟疫。”

“七月,黃河沿岸會發生一場水災,這次洪災不比以往,一旦發生,會維持數年。”

“然到瞭九月,蜀地還有一場地動。”

“至於,最後一場劫難,貧道不敢言......”

話音甫落,滿殿嘩然。

右相拍案而起,“你不過是肉眼凡胎,豈能窺得上天的變化!是何人派你來聖人面前胡言亂語,可是他國細作!”

葛天師一笑,“右相稍安勿燥,還容貧道解釋一二。今日已是六月初三,距貧道所觀的那場瘟疫,也就不過一個月的功夫......若是並無發生,貧道會得怎樣的下場,貧道又豈會不知?

隨即,葛天師對著成元帝行一大禮,“貧道此番入京,可謂是一心為瞭大晉,今日,亦是冒死以諫。”

成元帝眼睛一瞇,六月,一個月的功夫,他不是等不起。

他到底是留瞭葛天師的性命。

那日之後,成元帝派金吾衛駐守東西市各大藥肆、醫館,但凡遇到有發熱起疹子的百姓一律壓下。此舉一出,百官皆在數著日子等六月過去。

六月的長安,最常問的一句話,便是六月還餘幾日?

到瞭六月二十九日的時候,就連成元帝也開始嘲笑自己,竟會失瞭心智,信瞭那天師的鬼話,並秘密傳令刑部,明日捉拿葛天師,直接壓入刑部大牢,以死刑處置。

可就是在六月三十日的時候,長安東市數傢醫館,一夜之間就出現瞭幾十個發熱出疹子的病人,等再過一日,形勢便止不住瞭。

六月底,長安人心惶惶,幾乎所有人,都信瞭那位葛天師的話。

葛天師說天災降臨,天災便真的來瞭。

瘟疫來瞭,洪水還會遠嗎?

瘟疫一旦爆發,便會持續數月,太醫署,工部,吏部、京兆府等各個部門,無人安生。這一遭未完,大晉緊接著便迎來瞭一場前所未有的洪災,成元帝隻好下令,將葛天師從刑部大牢中請出來。

最終,治理這治水之任,在葛天師的提議下,成元帝交給瞭李棣。

事情平息之後,大晉上下,無人再敢說葛天師一句不是。

成元帝還是忍不住見瞭葛天師一面,他彎下腰,與葛天師對視,喃喃道:朕有話問天師。

“為陛下分憂,是貧道的本分。”

“那第四場劫難,究竟是何?”

葛天師笑答:“是陛下的氣數。”

“可有解?”

“自然有解。”

在這個世上,誰都有心魔。

成元帝的心魔是宮中一個比一個貪婪的兒子,是一日照一日增多的白發。

成元帝當過皇子,當過東宮儲君,等他真真正正地坐到龍椅上那一刻時,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至高無上的權利啊,在擁有的那一刻,便再也無法舍棄瞭。

陸宴眼看著平日裡心思深不可測的帝王,日減消瘦,不過一個月的功夫,便形同枯槁,日日咳血。他先是罷朝,身著一身紅衣在屋裡躲星,後又派人將國庫的錢盡數提出,大興土木,在北山一側,建起瞭聖壇。

至高無上的權利誰不愛呢?

誰都愛。

可在成元帝眼裡,他爭來爭去,集中皇權也好,征戰四方也罷,到頭來,還是要走上拱手讓位的路。

而他的這幾個兒子,又誰會在清明時分,真心實意地為瞭燒一炷香?

沒有的。

人一輩子究竟想要什麼,史書也許不全,但這心裡頭,腦子裡頭,一定是清楚的。

等百官反應過來的時候,成元帝已經有些瘋癲瞭,修道,煉體,續命,已然超過瞭他前半生對權利的追逐。

不過這種說法也不夠準確,應該說,在成元帝眼裡,若是修得瞭長生不老之術,那他曾渴望的那些,便也會如同他的壽命一般,永世長存。

成元帝於九月蜀地地動之後,徹底罷朝,並將太子之位交於六皇子,孑然一身入瞭北宮的長青觀。

於九月底閉關,誰也不見。

期間,許皇後素衣跪在道觀之前,日日哭著求皇帝出來。

陸宴隨長公主去過幾次,也是一樣吃瞭閉門羹。

許皇後紅著眼,拉著長公主的手道:“靖安,陛下向來疼你,你進去勸勸吧,本宮覺得這事不對,陛下這不是修道,這分明是耗命,那臭道士,根本不叫陛下睡覺!竟讓陛下對著一隻鷹熬,說是把鷹熬死瞭,才能永生。”

“靖安,這長生不老之術,你信嗎!你信嗎!”許皇後淚如雨下,“靖安,我與你向來交心,我是燁兒的生母沒錯,希望他能坐東宮之位也沒錯,可我與陛下幾十年的夫妻情分,也是真的!我是不信那道士真有讓人長生不老的本事!”

靖安長公主道:“娘娘也如此想?”

許皇後拉著靖安的手,點瞭點頭。

《長安第一美人(永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