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 第二十六章 金屋藏

宋引章宛如一朵疾風中的小花,楚楚可憐地站在沈府氣派的大門前,上一次為瞭救趙盼兒夤夜臨門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可這一次,她卻是與趙盼兒不告而別。

好半天,沈如琢才出來,他一見宋引章那副惶然的樣子,就知道事情已經成瞭八分瞭。他微微一笑,上前握住宋引章冰涼的手,柔聲道:“引章你終於來啦?”

宋引章用那雙佈滿水汽的眸子定定地看著沈如琢:“那天你對我說過的話,還算數嗎?”

沈如琢先是一怔,隨即眼中帶笑,點瞭點頭。

宋引章眼眶發紅,目光卻無比倔強:“那你就再說一次。”

沈如琢深情地註視著宋引章,無比鄭重地說:“你是珍珠玉璧,不應墮於泥淖市井,往後,讓我來照顧你、呵護你,可好?”

宋引章淚盈於睫,點瞭點頭,語聲柔軟:“妾如絲蘿,君若喬木,今願相托,望君憐惜。”

沈如琢的臉上浮現出瞭志得意滿的微笑,他擁住宋引章,輕聲道:“定不負卿卿深情。”

兩人肌膚相接的瞬間,宋引章卻分明感到瞭一種針刺般的戰栗,她強壓住心中的不適感,輕輕地依偎在沈如琢寬闊的胸膛中。斜陽之下,沈傢亭臺樓閣如畫,但宋引章臉上卻不知不覺浮現出一抹清冷的笑容,一個聲音在心底喃喃:“盼兒姐要是知道我如此自暴自棄,該會有多悔不當初?“

與此同時,葛招娣心事重重地走進瞭桂花巷小院,正一臉愁容地在院子裡走來走去的孫三娘見狀忙問:“你回來瞭啊,買到冰沒有?”

“沒有。”葛招娣愧疚地低下頭,“還碰到瞭一個以前認識的人,她問我要錢……”

孫三娘馬上明白瞭,她輕嘆瞭口氣,拍著葛招娣的肩道:“沒事,下不為例就行。”

葛招娣覺得孫三娘若是能訓她一頓倒還好,如今這樣反而令葛招娣心裡更難受瞭,她紅瞭眼眶,語氣堅決地說:“我屋裡就有錢,現在就還你……”話音未落,她就往自己的房間跑去。

“行啦,這事以後再說。”孫三娘將葛招娣拉瞭回來,這點錢沒瞭就沒瞭,她眼下更擔心的是把人弄丟瞭,她懷抱著一線希望問,“你剛才從巷口回來,看見引章瞭沒有?”

葛招娣搖瞭搖頭。

孫三娘心裡一沉,又在院中焦躁地踱起步來:“壞瞭。我就知道要糟!我怎麼就這麼蠢呢?等她上瞭船才覺得不對……哎呀,我真是糊塗瞭……”

葛招娣莫名其妙地問:“出什麼事瞭?”

這時,有一中年女子的聲音在院外響起:“請問是宋娘子傢嗎?”

孫三娘和葛招娣一齊看向門口,隻見一陪房模樣的婦人帶著兩個小丫頭正站在院門外。

葛招娣走過去,警覺地問:“什麼事?”

那仆婦拿出一封書信,福瞭一福道:“奴是沈如琢沈郎君傢的管事,奉宋娘子的手書,來取她的琵琶。”

孫三娘聽到“宋娘子”三字,立刻大步走到門口,待她搶過信匆匆一看,臉色頓時一變,饒是她識字不多,但也認出瞭上面寫著“孤月交來人宋引章字”幾字,落款正是宋引章的琵琶花押。

孫三娘知道自己可能闖禍瞭,她拉住仆婦細細地詢問瞭一陣,得知宋引章打定主意不再回來後,她隻能勉強平復下來,派葛招娣去取琵琶。

葛招娣雖然大惑不解,但當下也不敢多言,她飛速地取瞭琵琶回來,將琵琶交給瞭那名仆婦。

葛招娣目送著那仆婦抱著琵琶上瞭車,憂心忡忡地問:“引章姐這是什麼意思?就為瞭昨晚上拌瞭幾句嘴,以後就住在沈傢不回來瞭?”

孫三娘臉色青白交加地捧著那封信,口中喃喃:“應該是我說漏嘴,她又覺察到什麼瞭。”

葛招娣仍然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追問道:“覺察到什麼?”

孫三娘緩緩看向葛招娣:“你覺不覺得,引章一直以來都對顧千帆有點不一樣?”

“那肯定呀,每回一說起顧副使,她就跟茶坊裡頭剛聽完曲子的茶客一樣,叭叭叭地說個不停——”葛招娣突然意識到瞭什麼,驟然停瞭口,隨後才小聲道,“你該不會是說,她也對顧副使……”

孫三娘點瞭點頭:“要不然為什麼昨晚好端端地,就跟盼兒突然發這麼大的脾氣,這會兒又突然住到沈傢去瞭?”

葛招娣緊張地咬瞭咬下唇:“難道她昨晚上才知道盼兒姐和顧副使的事?”

“八成是,而且……”孫三娘附耳跟葛招娣講瞭自己剛才不小心把趙盼兒馬上就要與顧千帆成親的事情告訴瞭宋引章。

葛招娣臉現愕然,馬上道:“那你可千萬不能跟盼兒姐提剛才遇到引章姐的事!盼兒姐今天很不對勁,滿街又都是皇城司的人在巡查,我疑心是不是顧副使那出瞭什麼岔子……”

“不會吧?”孫三娘又是一驚,可她想到昨天晚上趙盼兒回傢後魂不守舍的樣子,心裡也打起瞭鼓。

蕭府正堂內,蕭欽言剛剛聽完瞭負責盯著顧千帆傷情的暗衛匯報,想到自己那身受重傷、隻剩下半口氣的兒子,才剛一蘇醒,就不要命瞭似的跑去半遮面見趙盼兒,蕭欽言隻覺百感交集。

忠叔見蕭欽言神色黯然,勸道:“顧使尊性命無礙,您應該高興才對。”

可蕭欽言卻自責地搖瞭搖頭:“是我害瞭他。我原本隻想逼一逼他,讓他早些看清齊牧那老東西的真面目,卻沒想到……”

忠叔忙在旁開解:“大少爺是為瞭救相公和大公子才不顧性命,如此孝悌,說明他心中一直是掛記咱們蕭傢的。”

蕭欽言每每想起顧千帆在自己懷裡奄奄一息的樣子就後怕不已,他心痛地點瞭點頭,嘆息道:“唉,跟他娘一個脾氣,倔。如今我雖正位首相,但朝中真正有能力的親信之人委實不多,如果不是他那幾個弟弟沒一個爭氣的,我何至於要把他逼到血濺七尺的地步?”

蕭欽言不知道的是,蕭謂不知何時已經來到瞭正堂之外。木立在堂外的蕭謂臉上仍有傷痕,聽到這句話,眼中閃過一抹難過之色。

堂內,蕭欽言又感慨道:“不過這趙氏行事臨危不亂,果斷殺伐,是個好主婦的模樣。可惜身份還是差瞭許多,唉。”

忠叔聽蕭相公竟然誇瞭趙盼兒,有些意外地問:“您不會真願意顧使尊娶趙氏吧?”

蕭欽言心煩地皺瞭皺眉:“現在也沒有別的好法子,趙氏畢竟救過他的命,看今天他倆這樣子,一時也拆不散。唉,真是一個二個都不讓我省心,蕭謂居然還想娶榮陽縣主,也不想想,連個正經的科舉出身都掙不上,再娶個閑散宗室的女兒,以後想喝西北風嗎?”

蕭謂再也聽不下去,他緊瞭拳頭,朝門裡高聲道:“父親,上次您讓兒子去鄧州查的東西,已經有眉目瞭。”

蕭欽言聞言一挑眉,面上終於顯出幾分意興。

瑰麗的晚霞綿延在天邊,趙盼兒順著被霞光染成緋色的河道走向桂花巷小院,雖然她很想去親自照顧顧千帆,可陳廉卻告訴她由於帽妖案牽涉過多,為防意外,皇城司雷司公都不讓顧千帆回私宅,而是在皇城司南衙單辟瞭一間凈室休養。為瞭顧千帆的安全著想,她也隻能告訴自己,一切不急於一時,顧千帆這麼好,老天都不敢輕易收他,她還有一輩子的時間陪伴他。

一進院門,趙盼兒就發現院內的氛圍有些奇怪,正坐在院中的石桌邊等她回來的孫三娘和葛招娣有些心虛地對視瞭一眼。

“引章呢?”趙盼兒心中隱隱生出一絲不安。

孫三娘和葛招娣緊張地交換瞭個眼神,最終是孫三娘滿臉愧色地說:“沈傢今天派人來瞭,說,引章今後就住在沈府不回來瞭。引章還讓人帶瞭封信,把琵琶也取走瞭。”

趙盼兒聞言大吃一驚,她隻當引章是為昨晚的事跟她置氣,扭頭就要奔去找人:“引章去瞭沈傢?這怎麼行!”

葛招娣忙攔住瞭她:“先別去!你這樣子跑到人傢傢裡,不太合適吧?再說,引章姐現在也未必想見咱們。”說這話時,葛招娣不由自主地被趙盼兒裙擺上的污跡吸引瞭,她的目光逐漸下移,最終發現原來那片臟污是點點鮮血。

趙盼兒這才註意到自己衣裙上的血跡,明顯是剛才在顧千帆那沾染上的。她怔瞭好一會兒,最終點瞭點頭問:“她的信在哪裡?”

孫三娘忙把信遞給瞭她,嘆息道:“就這一行字,別的什麼都沒有,衣裳行李也不要,沈傢下人說沈如琢把引章當寶貝,所有的東西都置辦全新的,光服侍的養娘就有四個。”

趙盼兒的手微抖瞭一下,她的胸脯劇烈地起伏著,最終卻隻是神色黯然地嘆瞭口氣:“好,既然連招呼都不打一個就走,那就全由她吧。昨晚上,我正為顧千帆的事擔心,她卻跑過來說想請千帆去赴宴還情,我一時忍不住,就說瞭句刺耳的話……”

“原來如此。”孫三娘和葛招娣對視一眼,心中俱是瞭然。

趙盼兒的聲音既難過,也決然:“本以為隻是拌嘴,沒想到……算瞭,有來時終有去時,她自己選擇的路,就讓她自己走下去吧。”直到現在,她才突然意識到,原來引章早已不是她眼中需要照顧的小妹妹,而已經是一個可以隨時拋下她,自由選擇未來的成年娘子瞭。

“沒錯,反正引章如今名滿京城,沈如琢也是朝廷命官,應該會好好珍惜她的。”孫三娘知道趙盼兒難受,隻能極力安撫著她。

趙盼兒像是認同,也像是自我安慰地點瞭點頭。

孫三娘猶豫片刻,小心翼翼地問:“顧千帆到底出瞭什麼事,能跟我們講講嗎?”

趙盼兒簡單地講瞭畫舫上發生的事,隨著她的講述,孫三娘和葛招娣的神色變得越來越凝重。

趙盼兒略帶歉意地看著兩人:“他受瞭重傷,好在保住瞭性命。隻是陳廉在茶坊附近多派瞭些皇城司侍衛,難免會嚇退一些客人,所以對不住,咱們的茶坊,最近估計得多休息幾天瞭。”

孫三娘忙道:“這有什麼對不住的,帽妖案這麼大的事,還是小心點好!咱們能留在東京開茶坊,顧千帆沒少出力,好處既然都沾過瞭,壞處那也得受著。依我看,也不用停業,反正買不到冰,引章這幾天估計也不會再來彈琵琶瞭,咱們索性就隻在每天早上開門,一是涼快,二也能給老客們一個交代。”

趙盼兒想瞭想道:“好,這樣每天我也能有空去各處酒樓談談。另外我還想鄭重問一回大傢,把茶坊轉手,另做酒樓,你們真的願意嗎?”

孫三娘、葛招娣同時點頭:“願意!”

趙盼兒的眼神中終於煥發出瞭光彩:“好!那咱們就試試,換一片天地,重新打出個新花樣來!”

有瞭光明的願景,趙盼兒、孫三娘和葛招娣都重新鼓足瞭幹勁兒,然而,接下來的幾天中,她們盡管隻營業半天,茶坊的經營狀況仍比趙盼兒預想的還要糟糕。雖然她早就料到,沒有宋引章的琵琶,茶坊的客人肯定會流失不少,特地將各色果子茶飲減價酬賓,可畢竟半遮面的招牌素來是“雅”,大多數客人也不是沖著便宜來的,少瞭宋引章,那些奔著柯相題字來的客人隻能失望而返,就連袁屯田都不再來瞭。好在孫三娘想出瞭用清晨的井水浸泡的方法,在沒有冰的情況下,盡量照顧到瞭像濁石先生那種更看重茶果口味的客人,可這畢竟也不是長久之計。

這天,眼看茶坊的客人越來越少,就在趙盼兒為此發愁之時,葛招娣卻在外叫道:“盼兒姐,有冰啦!”

趙盼兒疾步趕到後院,見葛招娣和孫三娘正搬動著兩大桶冰,她難掩驚喜地問:“是王傢冰鋪送來的?還是陳廉?”

葛招娣也有些迷惑:“都不是,那人古古怪怪的,隻說什麼是豬肝的謝禮。還送瞭一籃子蜜瓜過來說是南邊的新貨,這會兒吃正好。”

趙盼兒大奇:“豬肝?”

孫三娘卻幹咳一聲,半是尷尬半是欣慰地說:“我知道是誰送的啦,就是那個杜長風。他眼睛晚上看不清東西,我就讓他吃豬肝。”

“原來如此。”趙盼兒忍住笑意,想當初孫三娘把杜長風綁在門板上丟進河裡,如今兩人一個送豬肝、一個送冰,倒是奇怪的一對。

孫三娘看著趙盼兒的表情,就知道她想到哪兒去瞭,忙一揮手:“別陰陽怪氣的,我向來看他就不順眼,要不是著急用冰,我才不收呢。”

趙盼兒和葛招娣同時意味深長地“哦”瞭一聲。

孫三娘眼一瞪,拎著捅走進後院。一進院門,孫三娘便瞥見瞭石桌上的蜜瓜,她俯身聞瞭聞那蜜瓜沁人的香氣,臉上浮現出瞭一抹幸福的微笑。

雖說用冰的事情暫時解決瞭,到瞭正午,趙盼兒還是關瞭茶坊,因為她們已經定好瞭下午去看一傢準備出兌的酒樓,但在此之前,她要見縫插針地去船上與顧千帆見上一面。

幾日不見,顧千帆雖然還包紮著繃帶,但是氣色看起來已經好多瞭。趙盼兒絮絮地給顧千帆講著茶坊最近發生的事情,從池衙內不賣她冰,講到引章出走,又講到三娘和杜長風之間的趣事。

“所以天無絕人之路。原本我還心裡急得跟什麼似的。可就在看到三娘臉紅的那一刻,突然就覺得天地為之一寬瞭。”

想到在自己不在的這段日子裡,趙盼兒一個人面對瞭這麼多事,顧千帆握住她的手,心疼地說:“宋引章的事,還是讓你傷心瞭?”

趙盼兒點點頭:“是有一點。但比不過你的傷勢,我這點傷心也不算什麼。再說她再管我叫姐姐,其實也不小瞭,我們本來也該尊重她自己的意思的。”說到這裡,她放柔瞭聲音:“不過……你傷得這麼重,真的不用著急來跟我見面的。”

顧千帆故意寒顫瞭一下:“真不習慣你對我這麼溫柔。”

趙盼兒拿起一粒櫻桃用勁塞入他口中:“這樣就習慣瞭?”

顧千帆看著湖邊綠芭蕉與趙盼兒素手中的紅櫻桃,隻覺得如在畫中,他凝神看著趙盼兒,聽話地含進瞭那顆櫻桃慢慢咀嚼。

趙盼兒被他這若有若無的曖昧動作弄得面色一紅。

顧千帆卻格外滿意地倚在趙盼兒肩上:“還可以啊。”

此時荷葉滿湖,兩人靜靜相倚,彼此之間都似能聞到對方安靜中略帶雀躍的心跳。

良久,趙盼兒輕聲道:“到底要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從皇城司搬出來?老在外頭見面,你多累啊。”

“再過一兩天吧。”顧千帆放下他一直無意識摩挲著的盼兒玉手,解釋道,“這一回的帽妖是殿前司指揮假扮,想殺的又是蕭相公。一個官傢的親信,一個當朝首相,朝堂上這幾天可謂是腥風血雨。咱們還是在這裡見面,更安全一些。”

趙盼兒知道顧千帆視齊牧為半父,不禁試探地問:“那齊中丞如何瞭?我聽茶客說帽妖也去瞭齊府,齊中丞也受瞭驚。”

顧千帆沉默瞭一會兒方道:“他沒事……如果想把自己從一件案子裡摘出來,偽裝成受害者,是最好的方法。”

趙盼兒陡然明白過來,隻覺後脊發涼:“難道帽妖背後的主使——”

顧千帆接口道:“他以前是一位我非常敬重的人,可以後,不再是瞭。”

趙盼兒感受到顧千帆的痛苦,主動握住瞭他的手。

顧千帆心中百轉千回,閉瞭閉雙目,終道:“說點別的吧,用冰的事情,你早就應該跟我說,池蟠這個混賬,命中缺收拾,竟然敢為難你。等我好些瞭,再慢慢調理他。”

趙盼兒不想讓顧千帆為茶坊的事分心,便故作輕松地說:“沒事的,做生意嘛,哪能全是順風順水?再說現在我們手頭也有冰瞭……”

顧千帆笑瞭:“行瞭,就杜長風那點身傢,能供得起你們多久的冰?皇城司下頭現管著冰井務,是專供內廷用冰的,我就算不以權謀私,幫你買點冰來總是沒問題的。”

趙盼兒第一次知道這事,心中無比驚喜,還真是船到橋頭自然直。

兩人正在情濃,遠處陳廉叫道:“頭兒,宮中傳召!”

顧千帆哀嘆一聲,不情不願地起身。

趙盼兒忙扶他起身:“趕緊去吧,公務而已,別弄得那麼唉聲嘆去的,我也得去望月樓瞭。”

顧千帆點瞭點頭:“這是你看的第幾間酒樓啊?“

趙盼兒:“第三間。先說好,我買酒樓的事,你不許插手啊,免得人傢會議論,說什麼仗勢成交。”

顧千帆:“得令。”

他依依不舍的去瞭。

與顧千帆分別後,趙盼兒和孫三娘一起去瞭望月樓。這傢酒樓規模不算大,但對於趙盼兒而言,已經算是比較理想的選擇瞭。這裡西樓是雅間、東樓是大堂,有茶博士五人、酒博士六人、釀酒的師傅七人、廚子四人,還有二十來個跑堂打雜的。看瞭一圈下來,趙盼兒和孫三娘都有瞭隻要價格合適,一定想要拿下這傢酒樓的心思。

趙盼兒和望月樓掌櫃相對而坐,目光交鋒中,似乎在試探對方心目中的最低價位。

趙盼兒率先開口道:“這兒地段平平,都快到晚上,客人也不算多,最多一千五百貫。”

“兩千貫,真不能再少瞭。”掌櫃語氣強硬,大有低於兩千貫就不賣的架勢。

趙盼兒卻拿準瞭他著急轉手的心理,堅持道:“一千六百貫。”

掌櫃心中已經有所松動,但依然不肯退讓:“兩千貫,已經是最低的價格瞭,要不是因為我著急回鄉,也不會賣這麼便宜。”

趙盼兒繼續討價還價:“這兒地段一般,現在都快到晚上瞭,客人也不算多。最多一千七百貫。”

掌櫃快被趙盼兒的執著打敗瞭,但還是把價格往上提瞭一點:“一千九百貫,不能再少瞭。”

趙盼兒見掌櫃松口,順勢道:“一千八百貫,取個好口彩,既然您是急賣,總得多饒我們一點。”

掌櫃一咬牙道:“您這麼討價還價,還真跟集市上買菜似的。行吧,就這麼說定瞭。”

趙盼兒和孫三娘對視一眼,難掩喜色地問:“那什麼時候可以擬契書?”

掌櫃見趙盼兒是個爽利的買傢,也心生歡喜,豪爽地說道:“隻要您傢官人有空,我這兒什麼時候都成。”

趙盼兒和孫三娘都是一怔。趙盼兒萬分不解地問:“我傢官人?”

掌櫃打量瞭趙盼兒一眼,以為她還未嫁人,連忙改口:“失言失言。那,換令尊或者令兄過來簽契書都行。”

趙盼兒和孫三娘聽瞭這話,表情都有些古怪。

掌櫃見兩人臉色有異,不禁愕然:“莫非趙娘子以後想自己來經營望月樓?”

趙盼兒和孫三娘齊齊反問:“難道不行嗎?”

“當然不行!”掌櫃沒想到這兩人連酒樓行最基本的規矩都不懂,他極為失望地嘆瞭口氣,“哎,這買賣是成不瞭瞭。怨我之前沒問清楚,兩位是不懂我們這酒樓這一行的規矩吧?全東京城,就沒有女人能當掌櫃的。”

趙盼兒哪曾聽說過這樣的規矩,立即反駁:“啊?我們在馬行街開茶坊,不一樣開得好好的嗎?”

孫三娘指瞭指遠處的食店,附和道:“對啊,你不是糊弄我們吧?女人要不能當掌櫃,那傢胡婆羊店算怎麼回事?”

掌櫃一聽她們竟然把望月樓和茶坊腳店相提並論,明顯有些不高興瞭:“茶坊是茶坊,腳店是腳店,怎麼能和我們望月樓這種正經的正店混為一談呢?”

“正店?”孫三娘一愣,她還是第一次聽聞“腳店”和“正店”的說法。

掌櫃不無驕傲地說:“兩位還不知吧,國朝是不許私釀酒水的,咱們這麼大的東京城裡,能從朝廷領到酒曲釀酒的正店統共隻有七十二間,其他的隻配稱腳店、市店。從古至今,釀酒就得靠陽氣,女子是陰人,被你們碰瞭酒曲,酒是會發酸的,所以行會裡頭早早就立下鐵規,女人呢,倒不是不可以當正店東主,但是掌櫃經營什麼的,就隻能交給男人。”

趙盼兒聽到“女人碰瞭酒曲酒會發酸”已經皺眉,忍不住開口:“這規矩好沒道理。”

掌櫃搖瞭搖頭,做瞭個送客的姿勢:“可行會裡就是這樣規定的,如今的會頭是欣樂樓的老板任員外,他可是在戶部掛瞭號的。要是惹惱瞭他,不單沒人給你供菜供肉,連廚子都不敢再來做活。唉,這單生意啊,我比您還想做,可現在不賣您,也是為您好!”

趙盼兒知道再跟掌櫃多說也無益,隻得和孫三娘離開望月樓。走出老遠,孫三娘還不甘心的抱怨著:“茶坊冰行酒樓都得聽行會的,他們怎麼就管得這麼寬?好不容易找到一傢合眼的酒樓,唉!”

趙盼兒也忿忿不平地說:“不過是自己做瞭這一行,就立個門檻,不想讓別人來分一杯羹而已。哪有什麼女人不能碰酒曲的老規矩,我從前看書裡說過,給周文王釀酒的女官就叫女酒。”

孫三娘沖動地挽起袖子:“那咱們找那任員外說理去!”

趙盼兒無奈地搖搖頭:“算瞭,掌櫃說的對,得罪瞭行會,對咱們沒好處。反正我們兩個也不懂釀酒,就別盯著這些自矜身份的正店瞭。東京酒樓這麼多,咱們換一間再問就是。”她滿眼不甘地看向望月樓,發誓道:“腳店也好,正店也好,總有一天,咱們把這看不起女人的破規矩改過來!”

正說著,兩人又經過瞭一間酒樓,透過臨街的竹簾,一位琵琶女正在彈奏一支歡快的曲子。

趙盼兒駐足看瞭好一會兒,眼神中流露出些許落寞:“希望引章在沈傢彈出的曲子,也能這麼開心。”

歡快的琵琶聲果然在沈傢響起,宋引章彈得用心,而沈如琢卻隻是叫瞭幾次好,不像往常那樣對她贊不絕口。

宋引章停瞭琵琶,不快地:“以前還能尋章摘句的誇我,這會兒就隻剩一個‘好’字瞭?”

沈如琢忙道:“大巧不工,化繁為簡嘛。怎麼瞭,一臉意興闌珊的樣子,是昨晚上睡得不舒服,還是今早上的膳食不合意?”

“都不是。”宋引章悶悶地搖著頭。

沈如琢眼珠一轉:“我知道你為什麼不開心,也有秘方可以治,附耳過來。”

宋引章深信不疑地湊上前去,卻不防正碰在沈如琢探過來的臉上,被他深深一吻。

宋引章心中羞惱,輕輕掙紮起來:“討厭,放開我!”

沈如琢卻摟緊瞭她,哄騙道:“就不放,掌中綠珠,自然捧著抱著才能叫做珍惜。咱們以後是要長長久久在一起的,害什麼羞嘛?”

他動作親昵,宋引章越發不適,用力推開瞭他:“大白天的,別這樣!”

沈如琢並不氣餒,調笑道:“那晚上就可以瞭?”

宋引章更加不快:“不跟你說瞭!”

沈如琢做低伏小:“好引章,我錯瞭,你就饒過我一回吧。”

宋引章還是不理,這時,一串珍珠瓔珞突然在她面前晃動瞭起來。明珠個個有小指般大小,光彩照人,一看便不是凡品。

沈如琢一邊搖晃著那串不知從何處掏出來的瓔珞,一邊說:“看在這個的份上,還不行?這是上貢的合浦珠,千金難買。”

宋引章怔怔地接過那串珍珠瓔珞,但她細細撫摸的,卻是珠鏈下方的紅珊瑚墜子。宋引章眼前閃過瞭前些日子趙盼兒和自己在小院中挽手而行的情景。那時她看到趙盼兒頭上多瞭一枝陌生的火珊瑚釵,鬧著自己也要戴。但那一晚,原本一直和她共享胭脂水粉的趙盼兒,卻說什麼也沒拿下來。

宋引章一把扯下紅珊瑚墜子,把珍珠扔在地上,幹巴巴地說:“我不喜歡珍珠,隻喜歡火珊瑚。”

沈如琢先是一怔,隨即笑著吩咐丫鬟:“去,把府裡所有的火珊瑚首飾,都給娘子找出來!”

不一會兒,那名丫鬟就端瞭一盤火珊瑚首飾回來,沈如琢一揮手,房間內就隻剩下他和宋引章兩人。

宋引章把玩著那些血紅的釵環,眉眼終於舒暢。她反手把一隻火珊瑚釵子塞給沈如琢:“替我簪上。”

沈如琢眼現笑意,依言行之。

宋引章看著鏡中的自己,如同發誓般喃喃道:“凡她有的東西,我也要有。”

鏡中,沈如琢擁著她:“就算你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會幫你摘下來。”

這一次,宋引章沒有推開沈如琢。

宮巷中,顧千帆和陳廉隨著內侍一路前行,迎面卻見另一內侍引著齊牧行來。

而顧千帆似不認識齊牧一般,側身避到一邊,面無表情地給齊牧讓路。

齊牧陡見顧千帆,眼中閃過尷尬,猶豫瞭一下還是停下微笑道:“聽聞顧副使偵破帽妖案時受瞭重傷,如今都康復瞭?”

顧千帆心中微震,卻面色不改地躬身道:“謝中丞關懷,已無大礙。”

齊牧滿臉慈愛地說:“雖然是英雄年少,也要多註意保重啊。”

“是。”顧千帆依舊保持著躬身的姿勢不再說話,現場一陣難堪的沉默。

齊牧猶豫瞭一下,做瞭個手勢,旋即,他與顧千帆身後的內侍都迅速退開,給齊牧和顧千帆留下瞭單獨說話的空間。

齊牧上前幾步欲扶起顧千帆,低聲道:“千帆莫非是怪我遲遲未來探望?”

顧千帆卻在他的手接觸的自己的那一瞬間迅速彈開:“中丞言過瞭,下官位卑,焉敢勞動尊駕。”

齊牧發現顧千帆語氣冷漠,再無一絲從前的孺慕之情後,不禁一愕。

“聽聞中丞為帽妖所驚,官傢特召入宮慰問,並許中丞離朝休養。更深夜重,還望中丞今後善自珍重。”顧千帆頓瞭一下,似是要徹底剝離過去的情分,隨後又向齊牧深深一禮,“告辭。”言畢,顧千帆撇下齊牧,大步離去。

陳廉和引路內侍忙急急追上。

齊牧驚訝地望著顧千帆的背影,喃喃道:“難道,他都知道瞭?”

宮巷之中,兩人一南一北,分道揚鑣。

顧千帆疾步而行,隨行的內侍被他甩在後面,隻能小跑著跟上:“顧副使,你等等!”

顧千帆的眼前卻如浮光閃爍一般,掠過舊時的畫面——數年之前的齊牧拍著尚穿著青色官服的顧千帆的肩,鼓勵地看著他;深夜,齊牧提著胡餅,來皇城司南衙探望顧千帆……飛快行走的顧千帆的眼角隱約有瞭淚光,眼前的事物也漸漸變得模糊。

就在這在一片模糊中,顧千帆走進宮殿,向穿著常服的皇帝躬身覲見,殿內除瞭他與皇帝,就隻有蕭欽言和雷敬在場。

皇帝走到顧千帆身邊,溫言道:“蕭相此番能平安歸來,顧卿居功甚偉。”

低眉垂首的顧千帆隻看得到皇帝的官靴,他恭敬答道:“官傢謬贊,實不敢當,此乃臣之本分。”

皇帝頗為欣慰地看著顧千帆和雷敬,不吝贊賞地說:“顧千帆忠勇果毅,可特進為客省使、皇城司使。雷敬執掌皇城司素有功勞,亦進為普州刺史、入內內侍省副都知。”

顧千帆聞言一凜,不可置信地看著蕭欽言,他深諳自己此番晉升,背後有蕭欽言推波助瀾,而這皇城司使的職位,正能實現他為母遷墳的夙願。

見蕭欽言對他緩緩點頭,顧千帆隻得與雷敬齊聲道:“遵旨。”

在蕭欽言的註視下,顧千帆機械地開口:“此番幸進,臣不勝惶恐,唯餘一事,乞伏天恩。臣母早亡,幸賴姑母照拂,臣,願為姑母請封誥命。”

皇帝聽瞭顧千帆的請求,倒是略顯意外,皇城司使位居從五品,按例其母其妻的確可以獲封誥命,可顧千帆卻要為姑母求誥命,這倒是新鮮。他來回踱瞭幾步,終是無法決斷,最終看向蕭欽言:“我朝可有先例?”

蕭欽言雖然早就準備好瞭應答的說辭,仍佯做沉思地靜默片刻,方答:“有。太宗朝時,防禦使馬策之嫂,因撫育之恩,冊為郡君。”

皇帝點頭:“養恩大於生恩,既如此,便特賜顧氏以縣君誥命,以全顧卿孝義。”

皇帝話音既落,所有人都等著顧千帆領旨謝恩,然而顧千帆卻似走神一般,沉默地站在原處。

雷敬忙輕咳一聲,提點道:“顧司使這是歡喜得傻瞭吧,還不謝恩?”

顧千帆這才驀然才回過神來,向皇帝深深一禮:“謝聖上隆恩!”

出宮時,雷敬知趣地尋瞭個借口獨自離開瞭,隻留顧千帆與蕭欽言並肩行走在宮巷中。內侍們都依著蕭欽言的吩咐遠遠跟在後面,給他們留出瞭私語的空間,可路途走瞭大半,兩人皆是沉默不語。

蕭欽言不想浪費這難得的能與兒子說上幾句話的機會,率先打破瞭沉寂:“總算幫你達成心願,我也算瞭卻瞭一樁心事。”

顧千帆的回答卻十分冷漠:“蕭相公好手段。一招苦肉計,既趕走瞭齊牧,又能通過我掌握整個皇城司,不負你策無遺算之名。”

蕭欽言不禁苦笑道:“我何時說過要插手皇城司的事瞭?千帆,都到瞭現在,你還覺得我是在利用你?”

顧千帆心中不住冷笑,面上卻依然冷漠平靜:“不必巧言令色。我瞭解你,正如你瞭解我。你想得到任何東西,都不會在明處用力,而隻會在暗中推波助瀾,一步步把獵物逼到絕境,讓它無從選擇,更無處逃避。”

蕭欽言不明白顧千帆剛在自己的幫助下如願為淑娘求得誥命,為何反倒對他產生這麼大的誤解。他蹙眉道:“你不是獵物,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千帆,我想坐穩這個朝堂,我需要你。”

聽到那句“我需要你”,顧千帆就在心底印證瞭蕭欽言所作所為不過是要利用他的想法。他放慢腳步,冷淡地說:“可惜我志不在此。等母親的新墓一修好,我便會和盼兒成婚,再尋個閑職外放。至於皇城司,你想交給誰就交給誰,我不在意。”

蕭欽言笑著搖搖頭:“才過而立之年就想閑雲野鶴?未免太早瞭些吧。你心裡的雄心壯志,當真就按得下嗎?”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到宮門邊。顧千帆在宮門外站定,用那雙與蕭欽言極為相似的眼睛堅定地看著蕭欽言,語氣堅決:“按得下,因為我不是你。”

蕭欽言淡淡一笑,顯然根本不相信他的話:“但願如此,可惜,就連齊牧私下裡也覺得,你和我年輕時一模一樣。行瞭,你傷還沒好,我不逼你,以後咱們爺倆有的是時間慢慢合計。先好好修你娘的墓吧,遷墳的吉日,務必要告訴我一聲。畢竟,我是她的官人。”說著,他拍瞭拍顧千帆的肩以示告別,隨後便登上馬車,徒留顧千帆站在原地。

而陳廉也牽著顧千帆的馬走瞭過來,見顧千帆面色不佳,他小心翼翼地問:“頭兒,上車吧?”

顧千帆臉上盡是陰鬱,他一把搶過陳廉手中的韁繩,翻身上瞭馬狂奔,消失在夜色中。

陳廉著急地大喊:“頭兒!頭兒!”

然而,馬蹄聲早已消散在濃濃的夜色中。

疾馳的馬蹄揚起一路沙塵,疾飛中,顧千帆上的紅色官袍如蝶翻飛,他一路揚鞭疾奔,最終勒馬停於母親的墳前。在他為皇城司出生入死的數年中,他曾無數次幻想過他有朝一日升上五品的場景,在那些想象畫面中,他或是抱墳痛哭,或是放聲狂笑,可沒有一次想象能貼近他現在心情。

從前,他曾在墳前發誓,蕭欽言不能給母親的誥命、香火,他會給。可他這次立功,本就是蕭欽言刻意安排;為母親求得誥命,也有蕭欽言在旁背書。而他本以為自己隱清為濁,有朝一日能還朝堂一片清明,可事到如今,他與齊牧割袍斷義,他經年堅守的信念已成瞭笑話。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他最初的設想大相徑庭,千頭萬緒之下,他早已分不清心中奔湧的情感是憤怒還是痛苦。

顧千帆向母親深深地磕瞭三個頭:“娘,兒子不孝,這麼晚瞭還來打擾您。不過兒子升官瞭,如今孩兒已升為五品,為您請封瞭誥命,您就可以受朝廷香火,不會再飄零於顧氏之外瞭。他給不瞭你的,兒子來。

爾後,他起身在墓碑前展示著那件紅色官袍:娘,小時候你就說我穿紅色的衣裳最好看,現在您瞧瞧,是不是更精神瞭?”說到最後,他的眼中盈然有淚,但最終,那顆淚並沒有流下來。

近日東京一連幾日燥熱,顯然是憋著一場大雨。即便趙盼兒在睡前開瞭半扇窗戶透氣,到瞭半夜,她依然被悶醒瞭。

迷迷糊糊之中,她突然有一種被人註視的感覺,起初,她以為這隻是自己魘著瞭,可時間慢慢過去,這種感覺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愈發強烈,想到種種可怕的可能,趙盼兒頓時睡意全消。她側過身來,突見半開的窗邊有一個黑影。

趙盼兒猛然坐起,警覺地問:“誰?”

“是我。”顧千帆陰霾的臉從陰影中露瞭出來。

“千帆?”趙盼兒先是松瞭一口氣,旋即又緊張起來,顧千帆三更半夜來找她,肯定出瞭大事。

想到這裡,趙盼兒徹底清醒過來,光線太過昏暗,她起身向油燈的方向摸索。

顧千帆下意識地阻止道:“別點燈。”

“好。”趙盼兒察覺到瞭他語氣中壓抑和痛苦,柔聲問,“你怎麼瞭?”

顧千帆的語聲又變得如冰一般:“官傢升瞭我的官,也給我娘追封瞭誥命。現在,我是從五品瞭。”

趙盼兒一怔。這樣的顧千帆絕不正常,她突然明白,為什麼顧千帆會如此怪異地站在她窗外。他現在急需溫暖與安慰,但他的驕傲,卻不允許他輕易示弱。

想到這裡,她不顧衣衫不整,輕步走過去,拉著顧千帆坐在階上:“我有點冷,你坐過來點陪著我,咱們慢慢地說話,不要驚動別人,好不好?”

顧千帆任她施為,盼兒沒有說話,隻是輕輕地伏在瞭顧千帆身側,握住瞭他的手。

顧千帆感受著掌心那柔軟溫暖的觸感,良久方慢慢開口:“其實我早就有預感官傢這次會重賞我,可沒想到會這麼快。”說到這裡,他突然笑瞭起來,那笑容半是僵硬,半是邀功:“不到三十歲的五品官,盼兒,我是不是應該很得意?”

趙盼兒點點頭:“是啊,多年願望一朝得償,你應該高興才對。”

顧千帆的笑聲中有瞭一絲淒涼:“可惜我做不到,剛才我去墓地看過娘瞭,我以為我會放聲大哭,會說您老人傢在天有靈,終於可以安息。可是我做不到,我說不出,也哭不出笑不出。可我還是難過,還是憤怒。盼兒,這一切是我想要的,可又都不是我想要的,你明白嗎?”

“我明白。”趙盼兒緊緊地握著顧千帆的手,試圖分擔他的痛苦,試圖與他感同身受。

“不,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黑暗中,顧千帆的笑容淒涼無比。

趙盼兒卻突然用力咬瞭一口他的肩膀,顧千帆吃痛,不由低呼瞭一聲。

趙盼兒的語聲溫柔而堅定:“清醒一點瞭嗎?明不明白有那麼重要?難道你的半條性命,值不瞭這五品官階?難道就因為你想要的結果不是按你喜歡的方法得來的,你十幾年的皇城司生涯,就成瞭白費瞭?”

在趙盼兒的逼問下,顧千帆看著她的眼神漸漸變得清明。

“別去想那麼多前塵往事,要往後看。我隻知道,我未來的郎君升官瞭,我的婆母能得享朝廷香火,我終於可以有一個傢瞭。這麼多的好事就在眼前,我們難道不應該開心嗎?”趙盼兒堅定地,“以前,你不許我哭,現在,我也不許你再這麼難受地笑……既然我們在一起,你所有的喜怒哀樂,我都會分擔一半。”

她在顧千帆耳側,低聲道:“告訴我,你要是看到我剛才象你那麼難過,會心疼嗎?”

顧千帆心中萬千起伏,他緊緊地摟住瞭趙盼兒,已然帶瞭些鼻音:“會心疼。”

趙盼兒終於放心下來,將頭枕在瞭顧千帆肩頭,兩人保持著相擁的姿勢,久久沒有分開,似乎在從對方身上汲取著溫暖與力量。

顧千帆輕聲道:盼兒,以後你說我由武轉文好,還是繼續留在皇城司好?

趙盼兒道:你喜歡哪兒,哪就好。就算你繼續留任皇城使,一樣也可以整理顧傢的文集啊。對啦,我記得你說過,顧氏文集的第一卷,其實是你曾祖姑母擬的?

顧千帆點頭:對,她在前朝宮中做女傅,她有個兒子,便是前朝大名鼎鼎的靖安侯寧遠舟。我父親的武功,便是沿自靖安侯一脈。我娘原本也嫌我爹給我起的“千帆”這個名字出自《望江南》,有些不吉利,但想到這位先祖,便就罷瞭……

趙盼兒:那你“沉舟”的字,是幾時起的?

兩人絮絮地聊起傢常來,原本籠罩月輪的雲霧,終於漸漸散去。

《夢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