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新年

除夕前一天的夜裡, 林晚星一個人在房間裡對著電腦。

又到瞭“寫報告”的時候,她一個人對著郵箱界面發呆。

忽然, 她的微信亮起來。

王法發來個表情,是個搖鈴的兔子。

這是晚上喝一杯的暗號。

林晚星回瞭一個流口水的小狐貍。

林晚星:餓瞭!

天臺。

為保持空氣濕潤溫暖,天臺小碳爐的銅壺裡煮著熱水。

王法取下銅壺,放上長柄鍋, 把銅壺裡的水倒入鍋中。

林晚星坐在餐桌邊,筆記本電腦打開。

水很快沸騰。

王法拆開兩包泡面,涼棚下,安寧而細碎的聲音響起。

林晚星回過神來, 因為要過年, 她特地讓學生們把傢裡囤積的糧食都消滅掉, 於是問:“咦,哪來的泡面。”

“沒收的。”王法回瞭一句。

看著那兩包鮮蝦魚板面,林晚星這才想起來,那是之前學生們沉迷泡面時買的。

後來她覺得這也太不健康瞭,就提議取消泡面,大傢開始瞭轟轟烈烈做大鍋飯之旅。

可沒想到,現在還有漏網之魚。

碳火是淺橘色,金黃的泡面在鍋中翻騰,空氣裡彌漫著調料粉的香味,一切都很能撫慰人心。

王法在鍋裡放瞭香腸和煎雞蛋,他端瞭個凳子,坐在小火爐前,慢悠悠煮面。

夜裡水汽蒸騰而起,昏黃的燈光落在他身上,鼻梁挺直,側臉線條利落,林晚星就這麼看著。

王法對著火爐,隨口問道:“你什麼時候回傢?”

林晚星愣瞭下,沒想到王法突然這麼問。

“你呢?你什麼時候回傢,明天就除夕瞭?”林晚星反問他。

“我們傢親情關系比較淡漠,可以不用回去。”王法說。

“這樣嗎?”林晚星感到意外。

“小林老師呢?”王法問。

冬夜有些濕冷,天氣預報說會有大規模降溫,可能有雪。

林晚星想瞭下,答:“我和教練情況不太一樣,我和傢裡吵架瞭。”

鍋裡的面條還在咕嘟咕嘟煮著,王法回過瞭頭,認真看向林晚星。

月光下的冬夜裡,她的頭發松松挽起。鬢角夾瞭個發夾。她自己可能並不清楚,說起這些事情時,很多情緒會湧上她的眼睛。

就算表面平靜,但眼神是不會騙人的。

王法回過頭,輕輕攪動鍋裡的泡面。

“為什麼吵架?”

“就……”身邊傳來木桌輕響,林晚星趴在桌上,她每次想不出任何辦法的時候,都會下意識趴下來。

聲音又輕又緩,她說:“因為我爸媽是普通人,當然我也是普通人,很多事情超出他們接受范圍,他們不相信也接受不瞭,這很正常。”

“聽上去是恐怖故事。”王法說。

林晚星下巴磕瞭磕桌面,算作點頭。

至此,冬夜裡隻有碳火的噼啪聲響。

學生有不想說的事情,成年人的世界,同樣有很多回避和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很正常、也沒什麼問題。

後來,他們聊瞭明天去市場買什麼菜。

林晚星介紹瞭春節的花卉市場,說大年初一可以帶他去看看。

王法把泡面撈出來,給她盛瞭一碗,質疑道:“員工辛苦一學期,林老師給的年終獎是逛菜場?”

林晚星握筷子的手往後縮瞭下,看著手裡的泡面,立刻就不好意思起來。

林晚星覺得,雖然她和王法也不是明確的雇傭關系。但怎麼說,她作為這支球隊的最高領導(自封),春節瞭再讓王法買菜做飯確實不禮貌。

所以她給瞭王法兩個選擇,年終獎或者選個附近地方進行短途旅行。

王法的選擇是,豪華標準的包吃包住短途旅行。

林晚星大手一揮:走起!

目的地選擇方式很簡單。

林晚星拿出瞭宏景周邊的旅遊地圖,讓王法隨意挑選。

教練掃瞭眼地圖,將手指點在一片藍色湖泊上。

皖南村在宏景西南,背靠霞山,面朝天心湖。

“負陰抱陽,背山面水”。

從風水的角度來講,這就是風水寶地。

那也確實,皖南村大部分人姓周。得益於風水優勢和詩書傳傢的傳統,村裡古時候出過三位狀元,明代有位老祖宗官居光祿大夫,是周傢官做得最大的一位。

除夕這天,林晚星和王法站在天心湖邊。

零星有人在湖岸邊寫生,勾勒出淺淡春節景象。藍天白雲倒映湖面,岸邊樟樹和松柏長青。湖對岸粉墻黛瓦,是有千年歷史的水墨江南村落。

屋簷上花燈輕晃,村裡返鄉,人來人往間是熱鬧的春節氣氛。

導遊講完皖南村歷史,開始講天心湖的引水挖掘歷史。說今天正好有祭祖儀式,他們運氣很好,可以看到傳統民俗活動。

林晚星呼吸著湖邊寒冷爽利的空氣,拍瞭兩張湖對岸的風景照。

就在這時,微信提醒忽然跳出來。

她點開一看,是張天臺大門上鎖的照片,秦敖發來的。

她把照片給王法看:“都說瞭放假七天,果然是

“幸好出門瞭。”教練如此評價。

林晚星把剛拍的天心湖照片發送過去。

秦敖果然發來一段語音靠!你和教練出去玩瞭嗎?這就把我們拋棄瞭!

林晚星按住語音鍵,王法忽然低頭看她。她於是舉起手機,放到王法嘴邊。

是的。

王法微低頭,湊近手機,簡單幹脆的兩個字,從他薄削的嘴唇裡輕輕吐出。

溫熱的氣息吹到林晚星手腕上。

她下意識松開手,信息發送。

那邊立刻不幹瞭,微信鈴聲叮叮當當響起。

秦敖直接一個微信視頻撥來,林晚星幾乎都能看到學生們上躥下跳的樣子。

她舉起手機,看著王法:“怎麼辦?崽子們太容易急瞭。”

王法倒是很幹脆,直接戳下微信通話界面的紅色掛斷按鈕。

林晚星心領神會。她把手機調成靜音,和王法踏上進村的石橋。

湖風微涼,但陽光很好。

皖南村祠堂就在湖對岸正中。

左右兩側偏殿像展覽館,擺著老式織佈機和近現代的噴水織機,墻上懸掛的照片,介紹周傢的發展歷史。

當時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宛南村一窮二白。改革開放後,在周老太太周知仙帶領下,重新經營織造業起傢。後因為化纖原材料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周傢決心進軍石油化工行業,目前有用全世界產能最大的PTA工廠。

每次來皖南村參觀,林晚星都要被迫聽講解員們介紹村民們的奮鬥史。

現在,大部分村民早就不在村裡居住,這裡成瞭旅遊景點。

但過年時遊子歸傢,皖南村裡外有瞭另外一種煙火氣息。

隔壁主祠堂裡點著長香,青煙飄過騎馬墻,匾額上書“周氏宗祠”四個大字。

宛南村祭祖規模並不算大。

祠堂正中的擺著很多祭祀用的大碗,裡面有花花綠綠的糕點等物。

地上有今早舞龍舞獅時落下的紅色金色碎紙,天井裡擺著一個巨大香爐,紅燭矗立兩旁。祠堂周圍懸掛著十二生肖花燈。

林晚星和王法走進來的時候,有一對父母帶著讀大學剛回來的孩子來上香。

行李箱直接放在祠堂門口立柱邊。女孩接過媽媽遞來的香,點燃後,認認真真對著神龕鞠瞭三個躬。

解說員解釋道,以前宗族規矩多,要全族人一起祭祀,連外姓都不許踏入半步。

現在跨入新時代,老太太說要有新時代的辦法,一切從簡。

不僅誰都可以進祠堂。

春節回村的村民,也隨時都可以來上香。為的就是讓外出的遊子,有回傢的歸屬感。

那對父母帶女兒上過香後,就一起走瞭。行李箱碾過青石板,漸行漸遠。

王法也學著那傢人的樣子,取瞭三支香。

工作人員見狀,攔住王法:“小夥子,我們這是村裡人來祭祖,遊客沒必要行大禮。”

王法微仰頭,望著不遠處的神龕。

想起王法同志點名要來皖南村,林晚星忽然意識到什麼:“這裡是你的老傢嗎?”

王法點頭,對旁邊的工作人員講:“我外婆是周傢村人。”

工作人員恍然大悟。

《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