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悟一子曰:出世之道,在於制伏金精。倘知制伏之法,而工夫不到,未得其真,則不能返本還元。理欲交戰,仍與性體為二,勢必飛颺奔越,縱肆猖狂,使我站腳不定,所謂「工夫不到不方圓」也。三藏之既出而復陷,由知之未盡,而得之未真。故求丹之要,須精心根究,識得丹頭。仙師恐世人認假為真,又發此段,令人察識精妙。若看做水窮雲起,絕處逢生,不過為文家之波瀾,便埋沒作者婆心矣。

經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當行者化桃入腹,強其負僧而出,原非心悅誠服,自然超脫者。故出來而重整旗鼓,爭戰亂打,置唐僧於獨坐無援之地,非和合攢簇之理.由金不歸性,而水火土木相持,是金為假象,而先錯於左者,今又錯於右,故右腳上花鞋,又脫變而莫定也。子精為《坎》中之物,出之於地,又名地湧夫人。不聞地湧金蓮乎?金蓮為夫人之纖趾,飾以花鞋。鞋附《坤》土而行,為歸性;脫下憑空而起,是飛颺奔越,金不歸性矣。左屬陽,右屬陰,前以偏陽左旋,而左非真;此以偏陰右旋,而右非真。「鞋」者,諧也。左右分飛,何諧之有?故不能腳踏實地,站立不定。

然奼女者,吾之性也,何以稱妖?歸性則為真精,離性則為妖精。歸性,則成吾之真,而長潛其形;離性,則成妖之精,而吾遭其陷。「唐僧被其一把抱住,咬斷韁繩,連人和馬,復又攝將進去。」總因不能制伏真金,以致腳根不實,御韁中斷。唐僧龍馬之腳力,原不如妖精左右花鞋腳力之大,故必只只收伏以作根基。大聖見半截韁繩,不覺興悲無力,滿眼流淚,急急轉身,勇猛精進,尋出根源,方有實濟。見金字牌而識其父兄姓名,便識丹頭,豈不滿心歡喜?其父歸之,其子焉往?抱牌徑上天堂,陳告玉帝,而全家可收矣。此擒賊先搞王手段,溯本窮源之要妙也。

迨玉帝命太白金星宣李天王對簿,而天王不識其為女,哪吒說出「靈山偷吃如來香花燈燭」一段根苗,方知為「結拜」之恩女。女則女矣,何以言結拜一節緣由?天王李姓,屬木,論木之子,火也,其女安得屬金,而為金鼻白毛。通身金象乎?不知水中之金能克木,而金又能生水以生木;木中之火能制金,而火又能生土以生金。先仇而後恩,故為結拜之恩女。《悟真》云:「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向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捨養,配將奼女作親情。」其中伏藏顛倒之妙,不可以言盡。何稱「半截觀音」?觀音,水月也,有水無月,不成全體。奼女只是水中之金,非半截乎!

至此,「精在東南黑角另有小洞」,而金已歸性返到東家,正是洞房花燭,「黑氣氤氳,暗香馥馥」,匹配團圓之際所由。「行者尋著唐僧和馬匹行李」,而腳力已備已,此老怪尋思無路,磕頭誠服,天王、太子押怪回宮時也。今而後,唐僧四眾竟可策馬長驅,擔挑負荷,齊上大路。故修丹者必先煉伏金精性體,堅忍不磨,而後腳根踏實,方能向西前進。

今茲眾生沉慾海而不悔,焚忿坑而不濯,投利阱而不怨,墜名淵而不悟,死酣壕而不醒,騖迷途而不返,落榮網而不飛,皆昧其性而陷於空,終無底止。悲夫!

前篇以鎮海寺隱涵真金二字,此篇以尋著金位金爐為識得丹頭。所飛越者,左右之金蓮;所收伏者,白毛之金鼻。言此內自有真金,即是金丹要妙,不可不知。

《西遊真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