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 > “迷糊哥”的迷踪拳 >

“迷糊哥”的迷踪拳

当一个企业屹立于领域巅峰之位时,成功的快感已不能让它得到满足,它更需要一个对手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此时,赚再多的钱也变得毫无意义,独孤求败,只能赚到寂寞。

百度与Google,与其说是棋逢对手,不如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宿敌。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它们这样,各个方面无限接近于自己的对手了。同样的硅谷创业经历,同样的艰辛发展历程,同样的技术领域,同样的运作模式,同样的网站风格,同样的企业文化,就连在纳斯达克创造的辉煌都如出一辙,最重要的是,两家公司会一直坚持对收购持股计划做最全面的保护。

两家公司唯一不同的,也许只是上市时间的差距,还有地理位置的不同,一个在美国的车库,一个在中国北大资源宾馆。

时间飞逝,百度上市前的第三次融资,Google出人意料的出现在8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名单上,两家公司的高调融合,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往昔对手,今日队友。Google入资百度,外人看来相得益彰,实际工作却“貌合神离”。百度登陆纳斯达克,拉开了中国企业冲击美国市场的序幕,Google进入中国市场,也吹起了国际大户进攻中国网络市场的号角。人们会高呼前往美国的百度为“华裔Google”,而对只身来到中国的Google则称其为“美籍百度”。

引擎大战早已打响,此番中国之战又将出现何等盛况呢?Google注资百度,让人产生了无限联想。究竟是百度“欲擒故纵”,还是Google“醉翁之意不在酒”?

百度接受了Google的注资之后,竟意外地在一年时间内席卷了纳斯达克,这不禁让人再次产生疑问,到底是施密特重蹈雅虎覆辙彻底失败,还是另一个惊天阴谋的开始?

李彦宏不愿透露Google在此次融资中的具体注资金额,Google却自己爆料:用499万美元得到了百度2.6%的股权。

很多媒体都认为,这是Google决意争夺中国市场的开始。业内资深人士表示,Google的注资行为,必然是为了收购,毕竟它不会笨到自己出钱去养一个“怪物”一般的对手。此前,除了雅虎和3721的先例之外,还有eBay注资易趣的事实。不过,大多数网民还是愿意相信,两家公司是为了共谋搜索大计,双剑合璧,强强联合。

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说,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尤其是搜索行业,Google和雅虎中国的争夺战早已开始,主打品牌争夺战。而百度的另一大劲敌——中国搜索的总裁陈沛则认为,其实Google注资百度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对国内的搜索市场来说,只不过是两个对手变成了一个更厉害的对手。当时,Google正处于上市缄默期,并没有对此做太多回应,直到今天,Google仍然没有对外表示过注资百度的任何想法。

对此,李彦宏用他一贯的自信和执着坚决声明,Google并没有得到百度的绝对控股权,百度也不会让Google拥有这样的权利,而Google方面也从未提起过关于百度运作方面的投资。百度更多的则是希望能借助与Google的合作机会,将百度的名字推销到海外市场,且通过技术上的学习,来促进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能力。

李彦宏很早就说过:“Google是一个成熟的搜索引擎,它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百度的价值。”当然,他心里其实也很清楚,Google无疑是百度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只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样丰富多彩,彼此只不过是单纯的企业与股东的关系。在Google的产品中,也包括中文搜索,所以在行业竞争方面,一定要将两者分开才行。

他还表示,身为股东的Google,其实是很被动的,在很多方面,在不暴露自己的商业计划的同时,还要与百度做适当的交流。

遗憾的是,李彦宏的解释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百谷之战”的好奇心。随后,百度用行动向所有人展现了两家公司在合作后的精彩表现。

Google虽然没做任何表示,但其很多动作却明显说明了问题。Google很清楚,百度在中国国内具有超大的搜索市场份额,然而在整体技术、团队实力、经济实力、品牌效应等方面,它并不能与Google抗衡。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来看,百度与雅虎、微软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雅虎的YST技术推出在即,并且通过收购3721得到了更多的中国网络渠道;Google也在此时选择继续融资,其融资金额将达到27亿美元,在资金、技术、实力等方面的富足,决定了其想要大步迈进中国市场,是无法阻挡的。换言之,百度通过收购hao123提高整体实力后,雅虎、Google也都在疯狂地给自己补给养分。

在李彦宏眼里,Google有着潜在的“暴力”行为,Google不是想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想拥有中国市场。

百度当时的实力,虽然已由创业前期转入盈利期,但整体实力与Google相比,仍然显得单薄很多。因此,百度上市被众多媒体描述成对战Google的唯一方式,所以,很多人在当时并不看好百度上市。

原因很简单,中国概念股在国际市场上属于新鲜产物,很难得到海外投资者的青睐。更何况,2004年时,盛大融资金额从2.5亿美元降低到1.5亿美元;此时Google即将上市,百度作为雅虎和Google的竞争对手,如果选择上市,在融资方面将会受到很大阻碍,投资者们很难对百度建立信心。

从另一方面来看,百度上市的想法应是谋划了很多年的,李彦宏利用百度上市前一年的准备时间在观察Google,并且避开了与它的直接比较,而若与Google同期上市,Google将会大幅度瓜分融资金额,百度很容易像盛大一样“流血”上市。

最终的事实证明了一切假设的荒诞性,李彦宏成功带领百度登高而呼,且呼声越来越高,高出了任何业内人士的早期估算,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对于Google而言,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收购,二是创业。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运营,其实并不成功。在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团队不够完善,甚至服务器都选择放在美国。

对此,很多人认为,Google降低在中国的投入,并且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设备资源浪费,是在为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同时,美国市场显然已无法满足Google,它在美国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已经逐渐趋于饱和状态,不得不选择扩展欧洲市场、亚太市场,甚至是日本市场,中国市场也是Google的必然选择。简单点说,Google如果一直在美国发展,未来的路将越来越窄。故此,想来中国,就得先和百度搞好关系。

不得不说,Google的设想很完美。首先,在技术上,两家公司都是围绕“竞价排名搜索”在建立业务,而且百度在创立第一天就与Google十分相似,若能得到百度,完全不需要做太多工作,直接改掉域名,改掉logo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不仅一举多得,还能在拥有百度的流量和资源的同时,将本土市场顺利揽入怀中。

显然,现实绝不如想象那样简单。其实,Google也很担心,如果收购失败,百度在上市之后将会扩充资金空间,会对Google施加更大的压力,如此,Google在中国的市场将会再次被压缩。

另一方面,一旦Google不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善的本土团队。因此,Google注资百度,也许是无奈中的唯一选择,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用“迷糊的迷踪拳”掩饰着自己无法在中国市场上取胜的迷茫。一言以蔽之,注资百度才是Google的唯一办法。就像李彦宏所说的,Google其实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