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 > 少年时期的“痞子英雄” >

少年时期的“痞子英雄”

褚时健算不上是一个乖乖男,小时候很顽皮,甚至带有一点“痞子英雄”的气质。他常常带着小伙伴们去打鸟,不过十次有八次都会打碎邻居的玻璃,弄得父母常常去给人家道歉、赔偿,为此,褚时健没少“挨鞭子”。

邻居们常常劝说褚时健的父母,好好管教儿子,不然长大是要“惹麻烦的”。可褚时健对父母的教导从来都是两耳不闻,父母也常常哭笑不得。或许,这种看似有些忤逆的“匪气”,正是成就褚时健日后创业时一身“霸气”的“元气”。

当然,褚时健虽然“痞气”十足,可在同村的一些比自己大几岁或十几岁的“村霸”看来,他不过是“过家家”、“小儿科”罢了。同村的村霸年龄各异,都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读书,天天在村子里玩牌,混日子的。见到软弱好欺的小孩,不是找茬就是要钱,村里大多数孩子看见他们都绕着走。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没有法律的制约,连家里的父母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似乎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暴力。

有一天,褚时健自己走在路上,和一群村霸碰个正着,其中一个村霸头子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让他把兄弟们手里的粮食一个个扛回他们的家中。他们不晓得,褚时健也不是省油的灯,哪里会乖乖听他指挥。只见褚时健举起一袋粮食就往相反的方向跑,一时间,“村霸”们还没反应过来,等了一会才明白了,随后开始狂追褚时健。

褚时健当时还小,跑不过那些年轻气盛的少年,眼看着“村霸”们就要追上自己了,他实在跑不动了,就在袋子上撕个大口子,粮食“哗”的一声撒在长长的铁轨上,而他头也不回地撒腿就消失了。

“村霸”们追过去看着地上的粮食,又觉得可惜,又气愤难当,可也没办法,因为看不到褚时健的影子了。

“村霸头子”回家挨了打,心中自然气不过,带着一群“伙计”,到处询问褚时健的下落。受过欺负的小伙伴们哪里肯说啊,在他们心中,褚时健可是“大英雄”呢!再说,“诡计多端”的褚时健早已用野果把大家收买了。

保护自己,需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把敌人能想到的事都提前布局,才能百战百胜。小时候的褚时健,就有这两下子。

除了跟“村霸”们斗智斗勇,褚时健还有更多的正事要做。偶尔,他会和父母一起去自家的地里劳作,打鱼摸虾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幼时的生活条件虽艰苦,但对褚时健来说却趣味颇多。褚时健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总是把碗里的米粒舔得一干二净,他从小就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在“红塔”18年,资产不过百万的原因。

在褚时健的记忆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经久不衰的古训有着实实在在的含义。当然,这也归功于褚时健的父母,他们用一生向褚时健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那时候,滇越铁路附近偶尔会看到一些法国人,他们又高又壮,满脸大胡子。每次褚时健看见这些洋鬼子时,都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把头仰得高高的。那些大胡子法国人则是低头看着眼前这个小屁孩,一脸疑惑,不知道这个中国小鬼的骄傲和神气从哪儿来。

这画面,就好像一棵大树底下长了一棵小草一般。然而谁也想不到,褚时健这个“仰头”的动作,为他日后生活中的“不认输,不服输”埋下了种子。

那条铁路的管理经营者,也是和大胡子一样的法国人,他们考虑到雇佣法国本土人来中国维护当时的铁路将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索性就雇佣了当地的农民,人多力多,更重要的是省钱。

在法国人看来,雇佣当地的农民已经节约了很多成本,甚至他们所出的钱只是支付给法国工人工资的九牛一毛,可在当时的小城,相比农民的收入而言,在这里上班的工人工资仍要高出农民一年收入的好几十倍,这足见当时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很多农民都卖掉了土地,放弃了务农,给法国人打工。

褚时健也希望自己成为雇佣大军中的一员,每天上学放学路过那里时,甚至都在想,要是自己也能过去做工,不就能帮助贴补家用了吗?

别看褚时健调皮捣蛋,他也不是纯粹的不学无术者,他在学习上十分用功,目的只有一个,去当地最有名且工资最高的铁路上班,当一名优秀的铁路工人。

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是那条铁路给了褚时健力量,让他在少年时意识到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褚时健说自己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把书读好,一定要有文化、懂技术才行。

幼年时光一去不返,褚时健在点滴的童年趣事中也慢慢成长起来。他似乎开始知道,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依靠的绝不是外在因素,而是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褚时健考上了昆明的一所中学,在那里开始着全新的人生。当时的褚时健,由于受制于县城的学习条件,所以不得不离开家去昆明读书。一只雄鹰,就此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母亲在生活中,总会扮演一个唠叨的角色。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告知儿子在外少惹事,照顾好自己……褚时健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终于脱离了父母的视线,独自一个人“闯荡江湖”,这是少年时代褚时健的梦想,可以想象,到了新环境的他,又哪能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呢?

褚时健在新的环境中,很快发挥自己的特长,当上了学委,进入了学生会,在学校很吃得开。校园里,很多学生都听过褚时健的名字,知道这小子不一般,成绩征服得了老师,性格讨得了同学欢心,这是褚时健人格魅力的体现。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全面抗战,终于将日本人赶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宣告结束。抗战结束后,很多中国人觉得日本人不在了,老百姓可以过上安生的日子,人人都以为胜利就在前方,安居乐业也即将要实现。

那时候,始终关心时事的褚时健站在操场上,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憧憬着无限的未来。他在想着:在和平时期,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事呢?是去当工人,还是在家务农?

可是造化弄人,时事残酷,抗战结束没多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挑起了内战,中国大地上再度遍布硝烟战火,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再次化为泡影。

褚时健生来就不是一个懂得“安分”的孩子,伴随着枪声的渐渐响起,他内心深处的激昂之血也被燃烧得沸腾起来。他将要彻底脱离原有的生活轨道,去一块新战场上体验别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