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 > 营销模式革新 >

营销模式革新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褚时健的橙子借助他的品牌效应,借助电商营销的翅膀,从而更加如虎添翼,很有希望成为中国橙子的第一品牌。褚橙能够赢得这么大的名声,除了褚时健个人的声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它的火爆呢?进一步说,别的农产品能够像褚橙一样有复制的机会吗?

当“褚橙进京”成为2012年的热点新闻之后,不少财经媒体都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分析。现在,“褚橙柳桃潘苹果”更是运作得炙手可热,大家对这种大佬们涉足农业的事情十分关注,也引发了一连串的大讨论。

不言而喻,传统农业存在着三个痛点:流通、营销和信誉。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恰恰是新兴产业比较容易做好的三个方面,比如互联网公司,它们几乎都可以从这三个方向入手。一旦成功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想做好一个新的农业品牌并非难事,而利用品牌赢得高溢价的方式很容易会变成现实。既然如此,以互联网的方法来运作农业,真的能将农业带到一个可以获得新生的环境中吗?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是习惯是,对传统的东西一直保持着鄙视的态度。认为那不是高大上,而是“红配绿”的土老帽,甚至有种意欲将“传统”踩在脚下的冲动,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能显示出互联网所谓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褚时健到底对互联网了解多少,可能不会特别多,因为他自己说过不会投身这一行,因为他是一个不擅长玩概念的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褚时健对传统农业有着一定的了解。那就是看到了传统农业的惨状。

这个惨在哪儿?不是惨绝人寰,而是惨得让人费解。比如,在国内越是偏远山区之类的地方,自然环境保护得越好,民风朴实,农产品有质量保证,而且价格还很低廉,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那里的农民并没有因此致富,反而变得越来越穷。相比之下,不够偏僻的农村或者城市,环境相当差,产品也贵得离谱,质量往往不怎么样。

在这种奇怪现象的作用下,中国的农产品面临着三个让人困扰的问题:第一,有些东西你没听说过;第二,你听说过但是买不到;第三,你听说了,也能买到,但是没胆子吃。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以讹传讹的惊人破坏力还是对边远地区的偏见?都不是,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能够根治这个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就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比如褚时健种植的冰糖橙,的确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也都敢吃,但是要论人气的话还是缺了点东西,是什么?无非是一种基于营销手段的宣传而已。所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借用互联网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改造,由此便让人们看到了三个被人口口相传的产品出现:褚橙、柳桃、潘苹果。

这三个果子是从市场上的小贩口中听到的吗?不是,是大家从以微博为主的网络媒介上得知的,人们也由此知道了三个果子背后的三个名人:褚时健、柳传志、潘石屹。如果去掉这三个人名,橙子、猕猴桃和苹果,那简直太司空见惯了,怎么炒作都是水果而已。然而加入了人物的品牌效应之后,橙子、猕猴桃和苹果,都和励志和成功挂上了边,吃起来也似乎更有味道了。

其实,正是从这三个“神果”的爆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农业存在着两个比较致命的弱点,一个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化,另一个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什么是品牌化?当你想不出中国有多少个农产品品牌的时候,就暴露出了这个缺点,什么阳澄湖大闸蟹还是新疆大枣,它们代表的只是地域性的产品而已,并非是像褚橙这样的品牌。

中国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很多农产品却处在销售原材料的阶段。缺乏品牌意识,缺乏好看的包装,缺乏分级制度,往往是走量而不走价,效益十分有效,品牌溢价就更谈不上了。

也正是因为没有品牌化,所以农产品在营销推广方面,也就显示出了极大的孱弱:很少做广告,没有让公众认可的品牌,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缺乏营销意识,是缺少资金,而缺少资金又是因为自身经济效益过低造成的。

相比之下,酒类、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广告却不胜枚举,这是因为它们的利润很高,也诞生了很多知名的品牌,所以有着足够的溢价能力。

不过,没钱不要紧,只要找到合适的推广手段,一样可以赚钱的。不做实体店的小米不是火了吗?农产品如果活用互联网思维,同样可以赚到钱。这也是褚时健为什么在二次创业之后,果断地选择了电商营销的主要原因。毕竟,褚时健接触这一行太晚了,不像他在烟草业中那样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资源,所以他最终抛弃了传统营销的方式,转而采用电商营销。而在这条路上,褚时健看到了两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农产品可以讲故事。差不多每一种农产品,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以同样会孕育独具一方的特色产品,这其中所包含的地理条件、人文背景、产品知识以及历史典故等,都可以让农产品具有差异化优势,借助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性,会很快地在各个圈子里掀起营销风暴。

褚时健很可能已经预见到了,农产品的品牌化是必由之路,所以他们离不开各种新媒体的支撑,纵观褚橙、柳桃、潘苹果,都是借助微博和微信进行传播和造势的成功案例。所以从目前这个趋势来看,今后会有更多的人为家乡或者特色农产品代言,这样一来,社会化媒体将很可能变成农产品营销的新战场。

第二个优势是,付出的营销成本较低。随着社会化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日益进步,农产品会得到更多便利的营销入口,比如微博和微信以及QQ等,这些都是免费的资源,只要投入一些时间和心思,就会跟消费者建立起信任关系,进而扩大营销成果。

互联网营销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创建相对透明的供应链体系。比如现在最流行的“扫一扫”,就是让一个简单的二维码成为了识别所购商品真假、价格高低的重要参照物。如果将二维码应用在农产品上,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就可以查出产品的产地、耕种或采摘等信息的话,会让消费者拥有更强的购买黏性。

当然,二维码本身也是个新兴事物,出于发展之中,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二维码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毕竟,企业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需要一定的监督和约束,也需要由此建立起一种透明的供应链体系,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个和谐的产业环境。

褚时健看到了,如果能将传统农业和互联网营销模式巧妙结合的话,在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中,会催生出更多的管理和营销模式,代表着未来发展将会越来越有发挥的空间。

简而言之,谁能玩转互联网,谁就能成为下一个出色的互联网企业。虽然褚时健不是一个擅长“玩”互联网的人,但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涉足这个领域,相信褚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融合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