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玩來玩去成了玩偶

天皇私通丈母娘

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之後,總算是平安了,從此開始了平安朝一千多年的歷史。

桓武天皇古稀之年駕崩,兒子安殿親王繼位,就是平城天皇。平城天皇繼位之初,倒是也能體諒民意,與民休息,一掃桓武天皇在位時營建新都、北征蝦夷的弊政,頗有賢君遺風。可惜,英雄難過美人關。

早在平城天皇做皇太子的時候,就私通自己的表妹——號稱一代尤物的籐原葉子。葉子既是她的表妹,又是她的丈母娘,日本皇室就是這麼亂。葉子雖然論輩分是平城的丈母娘,但是論歲數比平城還小,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看著看著就看到床上去了。當時的桓武天皇知道自己的兒子跟丈母娘私通後勃然大怒,當即下令把葉子逐出宮外。但這就跟武則天和唐高宗似的,越是偷不著越想偷,兩人反而斷不了。等到桓武天皇駕崩,平城一繼位立刻安排葉子入宮成為宮中的常侍,跟丈母娘重溫舊愛。

葉子出生於籐原家族,從小耳濡目染,對政治十分熱衷,非常善弄權術。這一下成了天皇的尚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把自己的哥哥籐原仲成提拔成了日本版的「楊國忠」。兄妹倆狼狽為奸,藉著平城天皇不愛理朝政的機會,把持朝政,矯詔行事,穢亂宮闈,把日本上上下下弄得烏煙瘴氣。

可惜的是,平城做了三年天皇就鬧病了。平城一鬧病就擔心是他叔叔早良親王的怨靈要索命,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愛理朝政,整天想的就是跟自己的丈母娘泡在一塊兒。所以,他乾脆禪位,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就是嵯峨天皇,自己做了太上皇,然後把自己的長子立為皇太子。

對於自己的女婿兼情人禪位,葉子是極力反對的,退了休的天皇就不值錢了。但是由於平城立場堅定,非要禪位不可,葉子也沒轍,眼睜睜地看著平城禪位,嵯峨登基。

葉子之亂是鬧劇

嵯峨登基後,下詔更改平城時期的很多劣政,這就得罪了葉子。

葉子和她的哥哥本來就仗著平城的勢力斂財,現在斂不成了,就在上皇枕邊大肆吹風,離間上皇和天皇的手足情義,希望能夠恢復上皇原有的大權。

說來非常湊巧,上皇禪位了以後,身體一天比一天好了,身體一好,人就閒不住了。他非常懷念手中有大權的日子,再加上自己的政策都被弟弟給推翻了,所以被自己的丈母娘情人一遊說,就下定決心,遷都到了舊都平城京(也就是現在的奈良),準備另立中央和自己的弟弟分庭抗禮。

非常有意思的是,當平城上皇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嵯峨天皇卻病了,病到連元旦的大朝會都不能舉行了。趁此良機,平城上皇就在舊京平城發號施令。一國之內有了兩個朝廷,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二所朝廷。

但這樣的局面不可能太久,嵯峨天皇雖在病中,對上皇復辟的事兒也是忍無可忍。他召集心腹組織了一個特務機關叫藏人所,以籐原冬嗣為藏人頭目,專門偵察上皇的行動。

籐原冬嗣是名門之後,精通漢學,武藝高強。他把平城和葉子的一舉一動,調查得十分清楚。嵯峨天皇聽取了籐原冬嗣的意見,詔告天下,拒絕遷都,並且把葉子的長兄籐原仲成交兵衛府拘禁,然後遣密使把舊京裡跟隨上皇的大臣全部召回,派遣得力老將率領人馬準備攻擊上皇。

上皇得知天皇派軍來攻,親自領兵出征,和葉子同乘鳳輦向平安京進發。沒料到大隊人馬走出去沒多遠,士族們就紛紛逃散。因為大家都以平安京為正統,認為平城京是復辟。

上皇一看大勢已去,只好退回舊京,削髮為僧。葉子沒什麼本事還到處玩火,事到如今,只得仰藥自盡。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葉子死的時候才三十四歲。

嵯峨天皇對於上皇倒是沒有太追究,只不過把原來冊立的皇太子,也就是上皇的兒子廢為了庶人,令其出家做了和尚,然後封自己的弟弟為皇太弟,將來承繼大統。

也就是在嵯峨的時候,因為子女太多,天皇家也沒有餘糧,養不起這麼多子女,只好把庶民出身的妃嬪所生的子女不列為皇族,降入臣籍,長大之後讓他們自謀生活。但是為了區別於普通的臣民,這些皇室的後代一一賜姓。源、平二氏就是這麼誕生的,這兩姓以後在歷史上是大出風頭。

嵯峨和淳和是哥兒倆,相繼做了天皇。兄弟倆雖非一母同胞,但是手足情深,跟前輩還真不一樣。嵯峨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淳和,當了弟弟的老丈人。當然,在日本皇室之中,這樣的通婚也是見怪不怪的。

淳和天皇感恩圖報,當了十年天皇之後,讓位給自己的舅爺,也是自己的侄子,這就是仁明天皇。仁明天皇繼位,又立了淳和叔叔和姐姐生的兒子為皇太子。

嵯峨上皇面對此情此景,覺得自己的人生非常美滿,兒子做了天皇,外孫又被立為皇太子,可稱得上是福壽雙全了。但是沒想到,很快又禍起蕭牆。

世代都做天皇的老丈人

嵯峨上皇死後不到三天,就起變亂。因為仁明天皇立的皇太子是自己的叔叔淳和和自己的姐姐所生的恆貞親王,論輩分是自己的堂弟。從母系的輩分上論,恆貞親王是嵯峨的外孫。這個人是很得嵯峨上皇寵愛的。

可是仁明天皇有親兒子,他的親兒子道康親王是籐原冬嗣的女兒所生。當初嵯峨平定葉子之亂,籐原冬嗣功不可沒,升任右大臣。日本古代官職最高的是太政大臣,再往下是左右大臣。這都是正一位的高官,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正一品。嵯峨為了酬報籐原冬嗣的功勞,除了把籐原冬嗣的女兒變成了自己的兒媳婦之外,還把自己的閨女下嫁給了籐原冬嗣的兒子籐原良房。

在日本歷史上,籐原良房是第一個非皇室出身的駙馬,也就是說在他之前,日本的皇女專供皇族、兄妹之間通婚,外人不得染指,甭管是不是肥水,不得流入外人田。籐原良房開了日本皇女外嫁之先河。

仁明天皇雖然立了自己的堂弟兼外甥做皇太子,但是畢竟有親生兒子,心中十分不甘。皇后順子也一直在耳邊吹風。而除了籐原良房之外,籐原氏的子孫還有五六人在朝中身居要職。

說起籐原氏那是赫赫有名,籐原氏第一代就是著名的中臣鐮足。中臣鐮足因為輔佐中大兄皇子發動政變,誅殺蘇我氏,開創大化改新,成為日本唐化的始祖,在臨死前被賜姓籐原。籐原鐮足死後,他的兒子籐原不比等繼承了父親的位子。籐原不比等是日本古代一等一的大政治家,他制定律令、編撰史書。他的女兒籐原宮子是文武天皇的妃子,外孫成了聖武天皇,後妻所生之子成了光明皇后,外孫女阿倍內親王就是後來的孝謙—稱德女帝。這些咱們前面都講過。

在籐原不比等的構想中,日本天皇持有權威,籐原氏握有權力,籐原氏通過把女兒送進宮中去做皇后,世世代代做現任天皇的老丈人,下任天皇的外祖父,以此來掌握權力。籐原不比等不但構想了這個政治構架體制,而且在他手裡就開始實行了。

籐原不比等死後,以他四個兒子為代表的四家開始內鬥,最後勝出的是籐原北家。到了平安時代,籐原北家開始出任攝政和關白,成了天皇家的外戚。

平安時代的後期,正是籐原氏權力最大的時候。他們一致認為仁明天皇的長子道康應該承繼大統,而淳和天皇的兒子恆貞親王被立為太子有僭越之嫌。籐原氏意欲廢恆貞而立道康,恆貞焉有不知之理,只是苦於沒有什麼對策,只得如坐針氈,度日如年。

籐原氏的攝關政治

太子東宮的帶刀舍人,自然不願意自己的主子被廢掉太子之位,於是聯合當時日本的另一位名臣橘逸勢,準備起兵強行擁立太子繼位。橘逸勢與嵯峨天皇和高僧空海,號稱日本的「三筆」,是日本著名的書法家,但是政治經驗不夠豐富。

帶刀舍人和橘逸勢幾番謀劃之後,制訂了強迫仁明退位、擁立恆貞繼位的計劃,但是謀事不周,消息走漏,被一網打盡。皇太子恆貞親王也被廢為庶人,道康親王被立為太子。

道康親王被立為太子,籐原良房功勞最大,因此被晉陞為大納言,地位僅次於右大臣,又兼任右近衛大將和民部卿。這些官職既有文職又有武職,此時的籐原良房既是文官又是武將,既是中央大員又是封疆大吏,大權在握,位極人臣。但是籐原氏有一個必須堅守的底線——絕不做太政大臣。當官不當到最大,但是權力一定要握到自己的手裡。當官當到最大的話,容易成為大家攻擊的靶子。

籐原良房雖然做了駙馬,但是他還是想做皇帝的老丈人,趁著道康親王還沒有冊立正妃之際,就把他和公主生的女兒明子送過去為妃,來個親上加親,變成了皇太子的老丈人。

後來,再經過籐原良房的接班人——養子籐原基經的苦心經營,籐原氏一族就完全掌握了日本的國家權力。在天皇幼小的時候,他們出任攝政。

在日本歷史上攝政有兩種,一種是皇族攝政,一種是人臣攝政。比如說,推古天皇時代的聖德太子,齊明天皇時代的中大兄皇子,都屬於皇族攝政。如果天皇年幼的時候由皇族以外的人攝政,就叫作人臣攝政。從第五十六代清和天皇開始,籐原良房開了人臣攝政的先河,一直延續到第一百二十二代明治天皇為止。

小天皇成人之後不需要攝政了,怎麼辦呢?籐原氏擔任關白,繼續把持朝政。關白的任務是要統帥太政官和上層貴族,說白了就是要挾持天皇家。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位關白是籐原基經,從此攝政和關白的職位都由籐原基經的子孫籐原北家的嫡流世襲。最後一位關白是第一百二十一代孝明天皇時期的二條齋敬。

自從攝政、關白這個職位誕生之日起,天皇就成了權臣手中的玩偶。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籐原氏家族的人都可以出任攝政和關白,必須出自五攝家,也就是近衛、鷹司、一條、二條、九條,必須是籐原氏這五家出身的人才能做攝政和關白。

在日本,皇族以外的人叫臣下,臣下中位置最高的人被稱之為閣下。天皇稱之為陛下,除此之外的皇族都叫殿下,比如皇太子殿下、親王殿下。但是唯一的例外就是攝政和關白,關白就被稱為關白殿下。可見,關白和天皇家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又不屬於臣下,而是代天皇行政的人。

瘋子當天皇,天皇當和尚

特別有意思的是,日本第六十三代冷泉天皇繼位的時候就是一個瘋子,為什麼選個瘋子當天皇呢?可見天皇這個位子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誰來都行。再加上籐原氏願意讓瘋子當天皇,因為瘋子當了天皇根本就不會管事兒。

那這個瘋子到底瘋到什麼程度呢?除了男女之事他還懂,別的什麼事兒都不懂,傻頭傻腦,語無倫次。所以,籐原家非常喜歡這個瘋子。這個瘋子最喜歡幹的事兒是放火,每逢有火災的時候就高興得大唱大跳。籐原家就告訴天皇的左右,你們看著點兒天皇,他要放火你們就由著他,讓他放,只放小火,別弄大火,別把京城整個兒給燒了,別的地兒你就讓他放去吧。

冷泉瘋瘋癲癲的,一直到六十二歲才死。他死了之後兩傳到了第六十五代花山天皇。花山天皇是個才子,精通漢詩,對政事特別關心,非常希望能夠以天皇的身份親政。

忽悠天皇當和尚

想親政,顯然是籐原家不願意看到的。當時籐原家的家主是右大臣籐原兼家,籐原氏的女兒也充滿了花山天皇的後宮,可惜花山天皇並沒有子嗣。本來有一位籐原家的女兒懷孕了,八個月以後卻流產了,花山天皇哀痛異常,茶不思、飯不想。兼家一看,機會來了,派自己的兒子道兼去勸天皇,要天皇信佛,修行懺悔。

道兼給天皇講:您這個愛妃流產,可能是您的前世有孽障。陛下必須要在佛前懺悔,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出家,如果陛下要出家,小臣願意追隨。

道兼再三給天皇講因果報應、人世無常,三寸不爛之舌居然就把天皇給遊說動了。天皇下決心去做和尚,計劃與道兼夜裡從宮中秘密出發,到郊外的寺廟去剃度。

出發的這天晚上,月明星稀,夜色甚好。天皇剛出門,有點兒後悔,捨不得錦繡江山,跟道兼講:月光太亮了,朕怕有人看見。

道兼就怕天皇心生悔意,心想我的任務就是忽悠您出家,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哪能就這麼功虧一簣呢?於是急忙說:給您約好的剃度師傅在那兒等著呢,您堂堂天皇,怎麼能食言呢?您不去不合適,更何況三件神器都已經轉移到東宮了,陛下快去吧。

道兼說完,不由分說牽住天皇的手就走出宮門。君臣二人趕到廟裡,皇上一到,老和尚就取出剃刀,給皇上落髮。袈裟一披,皇上就成了一個小和尚。

這個時候,道兼忽然跪地向皇上告別:微臣出發的時候沒跟父母說,本來我應該陪您一起出家的,但是我要不稟告父母就此出家就是不孝,我回去跟父母說一聲,跟雙親告別再回來陪您出家。

道兼這一走,黃鶴一去不復返,再也不見蹤影了。花山這個時候才十九歲,在位不滿兩年,就被權臣忽悠得出家當了和尚。不過他出家之後一心修行,很有成就,而且是一位苦行的高僧,四十一歲的時候安詳地圓寂了。

《世界歷史很有趣:袁騰飛講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