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白话史记 >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大司马臣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错爱,使我霍去病在军中供职。本应专心考虑边防的事务,即使战死疆场暴尸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竟然敢越职考虑其他的事来干扰执掌政事的人,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的事忧虑操劳,哀怜百姓而忘了自己,减少饮食,贬斥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依赖上天保佑,长大成人,已能行趋拜礼节,但至今没有定封号爵位,没有配备师傅官员。陛下谦恭礼让,不体恤骨肉,群臣私下希望早日确定封号,但不敢越职进言。臣私自以为不胜犬马之心,冒死进言,希望陛下诏告主管官员,趁着盛夏吉日早定皇子的封号爵位。希望陛下明察。臣霍去病冒死再拜进奏给皇帝陛下。”三月乙亥日,御史兼尚书令臣霍光上奏未央宫。皇帝下制书说:“交给御史办理。”

元狩六年三月戊申朔日,到乙亥日,御史兼尚书令臣霍光、尚书丞非,下批给御史的文书到达,说:“丞相臣庄青翟、御史大夫臣张汤、太常臣赵充、大行令臣李息、太子少傅兼宗正职务臣任安冒死上言:大司马霍去病上疏说:‘承蒙陛下错爱,使我霍去病在军中任职。本应专心考虑边防的事务,即使战死在疆场暴尸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竟然敢越职考虑其他的事来干扰执掌政事的官员,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的事忧虑操劳,哀怜百姓而忘了自己,减少饮食,贬斥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依赖上天保佑,长大成人,已能行趋拜礼节,但至今没有封号爵位,没有配备师傅官员。陛下谦恭礼让,不体恤骨肉,群臣私下希望早日确定封号,但不敢越职进言。臣不胜犬马之心,冒死进言,希望陛下下诏主管官员,趁着盛夏吉日早定皇子的封号爵位。希望陛下明察。’皇帝下达制书说:‘交给御史办理。’臣子恭谨地和中二千石、二千石臣公孙贺等商议:古时分地建国,普遍建立诸侯国以尊奉天子,这是为了尊崇宗庙和社稷。现在臣霍去病上疏,不忘他的职责,用以宣扬陛下的恩德,就称道天子谦让自贬,为天下的事操劳,考虑到皇子没有确定封号爵位。臣庄青翟、臣张汤等应奉行道义遵从职责,却愚昧痴呆而没有想到这件事。现在正是盛夏吉日,臣庄青翟、臣张汤等冒死请求立皇子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冒死请求他们所封的国名。”

皇帝下达制书说:“听说周朝分封八百诸侯,姬姓在其中并列,有子爵、男爵、附庸。《礼记》说‘庶子不得奉祭宗庙’。说同时封立各个诸侯是为了尊重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况且上天并不是为君主而生人民。我没有好的德行,海内还没有安定和睦,就勉强让未完成教义学业的皇子成为诸侯王,来做地方行政官员的君主,到时左右大臣如何劝导他们呢?重新讨论,以列侯的爵位封赐他们。”

三月丙子日,上奏未央宫。“丞相臣庄青翟、御史大夫臣张汤冒死进言:臣等恭谨地和列侯臣婴齐、中二千石、二千石臣公孙贺、谏议大夫博士臣安等商议说:我们听说周朝分封八百诸侯,姬姓在并列,侍奉天子。康叔凭借祖父和父亲显贵,伯禽凭借周公受封,他们都是建国的诸侯,以傅相为辅佐。百官奉行法令,各自遵守他们的职责,国家的统绪就完备了。我们认为同时封立各个诸侯之所以是尊重社稷,是因为天下的诸侯各按他们的职责,向天子进献贡物和祭品。庶子不得奉祭宗庙,是礼制所规定的。分封土地建立诸侯,让他们各自守卫藩国,正是帝王用来扶植道德,推行教化的措施,陛下奉承天意统治天下,光大先圣未竟的事业,使贤者尊贵,有功者显赫,使灭亡的封国复兴,使断绝后代的封国得以延续。把萧文终侯的后代续封在酂县,褒美奖励平津侯等群臣。昭示六亲的尊卑次序,表明上天施恩的范围,使得诸侯王封君能够推广私恩分户邑给所有的子弟,赐给尊号建立一百多个封国。而却以皇子作为列侯,使尊卑互相逾越,名位失去次序,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万世遵守的法则。臣子们请求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日,奏书上呈给未央宫。

皇帝下达制书说:“康叔兄弟十人而只有他尊贵,是褒奖有德者的缘故。周公被特许在郊外祭祀天神,所以鲁国有白毛公畜、赤毛牛的祭牲。其他的公侯用毛色不纯的祭牲,这是贤者和不肖者的差别。‘高尚的道德令人仰慕,正大光明的行为令人向往’,我非常敬仰他们。所以压抑学业未成的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可以了。”

四月戊寅日,奏书呈上给未央宫。“丞相臣庄青翟、御史大夫臣张汤冒死进言:臣庄青翟等和列侯、二千石的官吏、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商议:冒死上奏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皇帝下制书说:‘康叔兄弟十人而只有他尊贵,是褒奖有德者的缘故。周公被特许在郊外祭祀天神,所以鲁国有白毛公畜、赤毛牛的祭牲。其他的公侯用毛色不纯的祭牲,这是贤者和不肖者的差别。高尚的道德令人仰慕,正大光明的行为令人向往,我非常敬仰他们。所以为压抑学业未成的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可以了。’臣庄青翟、臣张汤、博士臣将行等听说康叔兄弟十人,武王继承王位,周公辅佐成王,其他八人都因为祖父和父亲的尊贵建为大国。康叔年幼,周公身居三公的职位,而伯禽封在鲁国,大概授予爵位的时候,还没有成年。后来康叔都能抵御禄父的祸难,伯禽能消灭淮夷的叛乱。从前五帝的制度不同,周朝的爵位五等,春秋时代三等,都是根据时代不同而安排尊卑等级的。高皇帝拨乱反正,昭示最高的德行,平定海内,分封诸侯,爵位分为二等。皇子有的还在襁褓中而封为诸侯王,供奉拥戴天子,作为万世的法则,不能改变。陛下躬行仁义,亲自传播圣德,文治武功互相配合。表彰慈爱孝敬的行为,广开荐进贤能的道路。对内褒奖有德的人,对外讨伐强暴的人。北边临到北海,西边迫近月氏,匈奴、西域,都举国供奉效法。车舆武器的费用,不向百姓征收。尽皇家府库所藏奖励将士,打开宫禁的仓库赈济贫民,裁减一半戍卒。百蛮的君长,无不向慕汉朝的风俗文化,接受汉朝的教化而符合朝廷旨意。远方风俗特殊的民族,不辞辗转翻译前来朝拜,皇帝的恩泽施及域外。所以把珍禽异兽送来,嘉禾生长,五谷丰收,上天的感应十分明显。现在诸侯王的庶子封至诸侯王,而皇子却封为列侯。臣庄青翟、臣张汤等私下反复商议,都认为尊卑失序,使天下的百姓失望,不可以这样。臣请求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四月癸未日,奏书呈上未央宫。奏章留在宫中没有批示下达。

“丞相臣庄青翟、太仆臣公孙贺、代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赵充、太子少傅兼宗正事臣任安冒死进言:臣庄青翟等以前呈奏大司马霍去病的上疏说,皇子没有封号爵位,臣等恭谨地和御史大夫臣张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冒死请求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谦让自己的文治武功,责己非常恳切,谈到皇子学业未成。群臣的建议,儒者表面上称赞他们的学说,有的却和内心相违背。陛下坚决推辞,不准许,只准封皇子为列侯。臣庄青翟等私下和列侯臣萧寿成等二十七人商议,都认为这样尊卑失序。高皇帝创建汉朝,为汉太祖,封子孙为王,扩大皇族的势力。先帝的法则不加改变,是要用来显扬先帝至尊。臣请求让史官选择吉日,开列礼仪奏上,让御史呈上地图,其他都照过去的惯例。”皇帝下达制书说:“可以。”四月丙申日,上奏未央宫。“太仆代理御史大夫职务臣公孙贺冒死进言:太常臣赵充说通过占卜认为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以立诸侯王。臣冒死进呈地图,请为所立的封国命名。礼仪另行上奏。臣冒死请求。”皇帝下达制书说:“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

四月丁酉日,上奏未央宫。元狩六年四月戊寅日,到癸卯日,御史大夫张汤将批示下达丞相,丞相下达中二千石,二千石下达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达有关办事人员。按照律令行事。

“元狩六年四月乙巳日,皇帝让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刘闳为齐王。圣旨说:‘呜呼!儿子闳,接受这包青色的社土!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根据古代的制度封给你国家,封在东方,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呜呼,你要念念勿忘啊!恭敬地接受我的诏命,要想到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能爱好善德,才能显扬光明,如果不追求德义,就会使辅臣懈怠离心。竭尽你的心力,不偏不倚地把握中正的道路,就会永保天禄。如果有罪过,不行善,就会危害你的国家,伤害你自身。呜呼,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齐王你要警惕。’”以上是封齐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四月乙巳日,皇帝让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刘旦为燕王。圣旨说:‘呜呼!儿子旦,接受这包黑色的社土!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根据古代的制度封给你国家,封在北方,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呜呼!匈奴虐待老人,心如禽兽,侵犯掠夺,加以奸诈用巧计欺骗边民。呜呼!我命令将军讨伐它的罪行,统率万人的万夫长,统率千人的千夫长,三十二位君长都来归降,偃旗息鼓,军队溃逃。匈奴迁徙到了沙漠以北,北方州郡因此安定。竭尽你的心力,不要制造怨仇,不要做败坏道德的事,不要荒废战备。不习礼仪的人不得召在身边使用。呜呼,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燕王你要警惕。’”以上是封燕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四月乙巳日,皇帝让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胥为广陵王。圣旨说:‘呜呼!儿子胥,接受这包赤色的社土!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根据古代的制度封给你国家,封在南方,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古人有话说:大江以南,五湖一带,那里的人民轻浮。杨州是保卫中原的边疆,三代的时候距离京师很远,政教不能到达。呜呼!竭尽你的心力,要小心谨慎,对百姓施恩惠,百姓才会顺从,不要童蒙无知,不要放荡贪图安逸,不要接近小人,一切按照法规行事。《尚书》说‘臣子对百姓不作威,不作福’,这样就不会有后辱。呜呼,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广陵王你要警惕。’”以上是封广陵王的策文。

太史公说:古人有话说“爱他就想使他富有,亲他就想使他尊贵”。所以帝王分土建国,封立子弟,用来褒扬亲族,次序骨肉,尊崇祖先,显贵皇族,使同姓的人散布于天下。因此形成强势,而王室安宁。从古到今,由来很久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所以不必论述记载。燕王、齐王的事迹,不值得采录。然而封立三王,天子谦恭礼让,群臣坚守道义,文辞粲然华美,非常值得观赏,因此附在世家里。褚先生说:我很幸运能够凭借文学成为郎官,喜爱阅读太史公的列传。传中说《三王世家》文辞可观,但寻觅这篇世家始终没有得到。私下从喜欢旧事的长老那里得到他们保存的封策书,把这些事迹编写出来传下去,让后人能够看到贤主的旨意。

听说孝武帝的时候,同一天把三个皇子都封为王:封一个皇子为齐王,一个皇子为广陵王,一个皇子为燕王。各根据皇子的才力智能,以及土地的贫瘠和肥沃,百姓的轻浮和庄重,为他们作策文用来告诫。对被封的三王说:“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诸王你们要警惕。”贤主写的策文,本来不是孤陋寡闻的人所能理解的,不是博闻强记的君子根本不能理解它的深邃含义。至于策文的次序分段,文字的斟酌,书简的参差长短,都有深意,人们都不能知道。谨论定有关的真草诏书,编次在下边,让读者自己钻研它的意思从而加以解释。

王夫人,是赵国人,和卫夫人都受武帝的宠爱,而生了儿子闳。闳将立为王的时候,他母亲生病,武帝亲自前去问她,说:“儿子应当封王,你想把他封在哪里?”王夫人说:“有陛下在,我又有什么可说的。”武帝说:“虽然如此,就你的意思来说,想把他封在什么地方做王?”王夫人说:“希望把他封在洛阳。”武帝说:“洛阳有武库、敖仓,是天下的要冲地区,是汉朝的大都城。先帝以来,没有皇子封在洛阳为王的。除去洛阳,其他地区都可以。”王夫人不应声。武帝说:“关东的封国没有比齐国更大的。齐国东边靠海,而且城市大,古时只有临菑城拥有十万户,天下肥沃的土地再没有比齐国多的了。”王夫人用手击头,感谢说:“好极了。”王夫人病死,武帝非常哀痛,派使臣祭拜她说:“皇帝谨派使臣太中大夫明捧璧玉一块,赐夫人为齐王太后。”皇子闳封为齐王,年纪小,没有儿子,立为齐王以后,不幸早死,封国灭绝,改设为郡。天下的人都说齐地不宜封王。

所谓“受此土”的意思,诸侯王开始受封时,一定要受土于天子的泰社,拿到封国建立自己的国社,每年按时祭祀它。《春秋大传》说:“天子的国家有泰社。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所以将封于东方的诸侯王取青土,封于南方的诸侯王取赤土,封于西方的诸侯王取白土,封于北方的诸侯王取黑土,封于中央的诸侯王取黄土。各取自己的色土,用白茅草包裹起来,封好堆土建成国社。这就是开始受封于天子的诸侯王。这叫做主土。主土,要建立社坛祭祀它。“朕承祖考”的意思,“祖”是指祖先,“考”是先父。“维稽古”的意思,“维”是忖度,是考虑,“稽”是应当,即应当顺从古人之道的意思。

齐国人多变奸诈,不习礼仪,所以告诫齐王说:“恭敬地遵循我的诏令,要想到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能爱好善德,才能显扬光明。如果不追求德义,就会使辅臣懈怠离心。竭尽你的心力,不偏不倚地把握中正的道路,就会永保天禄。如果有罪过,不行善,就会危害你的国家,伤害你自身。”齐王到达封国,左右大臣能用礼义维持朝政,不幸齐王中年早逝。然而他一生没有过错,像策文要求的那样。

古书说“青色是从靛蓝提取出来的,而颜色比靛蓝更青”,指的是教化使它这样。有远见啊,贤明的君主,只有他看得这样透彻:告诫齐王对内要谨慎;告诫燕王不要制造怨仇,不要做败坏道德的事;告诫广陵王对外要谨慎,不要作威作福。

广陵王在吴、越的故地,那里的百姓精明而轻浮,所以告诫广陵王说:“江湖一带,当地的人轻浮。杨州是保卫中原的边疆,三代的时候,迫使他们接受中原的风俗服饰,政教不大能到达,只能用心意驾御罢了。不要童蒙无知,不要放荡贪图安逸,不要接近小人,一切要按法规行事。不要好逸乐、驰骋射猎、荒淫无度而接近小人。经常想想法度,就不会有羞辱的事发生了。”三江、五湖有鱼盐的收益,铜山的财富,是天下人羡慕的地方。所以告诫广陵王说“臣不作福”,意思是不要滥用钱财、过多赏赐,以此树立声誉,使四方的人来归附。又说“臣不作威”,意思是不要因为当地人的轻浮而背弃礼义。

恰逢孝武帝逝世,孝昭帝刚即位,首先让广陵王刘胥入朝,赏赐给他很多金钱财物,价值三千多万,并增封土地一百里,食邑一万户。

适逢昭帝逝世,宣帝刚即位,因为骨肉亲情,施行道义,在本始元年中,割出汉朝的辖地,用来封广陵王的四个儿子:一个儿子为朝阳侯;一个儿子为平曲侯;一个儿子为南利侯;最小的儿子弘,立为高密王。

以后刘胥果然作威作福,派使臣勾结楚王。楚王宣扬说:“我的祖先元王,是高帝的小弟弟,封地三十二城。现在的封地城邑越来越少,我要和广陵王一起发兵,拥立广陵王为皇帝,我恢复楚国的三十二城,像楚元王时那样。”事被发觉,公卿主管官员请求诛罚。天子因为骨肉之亲的缘故,不忍心对胥执法,下诏书不要处治广陵王,只诛杀首恶楚王。古书说“蓬草生长在麻中,不用扶植而自然直;白沙处在污泥中,和污泥一样都黑”。指的是水土教化使它这样的。以后胥又祈祷鬼神降灾祸策划谋反,事发而自杀,封国被废除。

燕国的土地贫瘠,北边接近匈奴,它的人民勇敢而缺少谋略,所以告诫燕王说:“匈奴没有孝行是禽兽心肠,以盗窃侵掠边民为常事。我命令将军征讨它的罪行,统率万人的万夫长,统率千人的千夫长,三十二位君长都来归降,偃旗息鼓,军队溃逃。匈奴迁移到漠北,北方州郡因此安定。”“悉若心,无作怨”,是告诫燕王不要随当地的风俗和人结怨仇。“无俷德”是告诫燕王不要做败德的事。“无废备”是告诫燕王不要荒废战备,经常防备匈奴来犯。非教士不得从征,是说不习礼义的人,不准召在身边使用。

正赶上武帝年老,太子不幸早死,还没有再立太子,燕王旦派使臣前来上书,请求到长安担任皇宫的宿卫。孝武帝看到他的书信,甩到地上,发怒说:“生了儿子应当放在齐鲁礼义之乡,竟将他放在燕赵地区,果然有争夺的野心,不谦让的端倪表现出来了。”于是派人立即把燕王的使臣斩杀在宫阙下。

恰逢武帝逝世,昭帝刚即位,旦果然生怨而责恨大臣。旦自以为年长应当继位,和齐王的儿子泽等谋划叛乱,扬言说:“我哪里有弟弟存在!如今即位的是大将军的儿子。”想要发兵。谋反被发觉,应当处死。昭帝本于骨肉亲情予以宽恕,把案子压下不准张扬,公卿派大臣请求处理,朝廷派宗正和太中大夫公户满意、御史二人,一起前往燕国,规劝燕王。汉使到达燕国,各在不同的时间,轮流会见燕王责问他。宗正,是主管刘氏宗室户籍的,他首先会见燕王,为他列举事实,陈述昭帝是武帝儿子的确凿证据。接着侍御史就又去见燕王,用国法责备他,问道:“大王想发兵造反,罪状明显,应当治罪。汉朝有明确的大法,封王只要犯了微小的过错,就得依法判处,怎么能宽恕大王!”侍御史用法律条文使他恐惧震动。燕王的情绪逐渐低落,心里恐慌。公户满意熟悉儒经的义理,最后会见燕王,他引述古今通义,国家大礼,言辞文雅深刻,对燕王说:“古代天子朝内一定有异姓大夫,用来匡正皇族子弟;朝外一定有同姓大夫,用来匡正异姓诸侯。周公辅佐成王,诛灭他的两个弟弟,所以国家太平。武帝在世的时候,还能宽恕大王。如今昭帝刚即位,年纪幼小,春秋正富,还没有亲自执政,委任大臣治理国家。古代诛杀惩罚不袒护亲戚,所以天下太平。现在大臣辅政,遵照法律率直行事,不敢袒护任何人,恐怕不能宽恕大王。大王可要自己谨慎,不要使自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于是燕王旦才恐惧认罪,叩头谢过。大臣想使他们骨肉和好,不忍心用法律伤害他。

以后旦又和左将军上官桀等谋反,扬言说“我的年龄次于太子,太子不在了,我应当继位,大臣们共同压抑我”等等。大将军霍光辅政,和公卿大臣商议说:“燕王旦不悔过归正,仍然作恶不改。”于是按法律直断,执行惩罚诛杀。旦自杀,封国被废除,像策文所指出的那样。主管官员请求诛杀旦的妻子儿女。孝昭帝因为骨肉之亲的缘故,不忍心诛杀,宽恕了旦的妻子儿女,把她们贬为平民。古书说“兰根和白芷,把它们浸泡在臭水里,君子就不再接近它们,平民就不再佩带它们”。是浸泡使它们逐渐这样的。

宣帝刚即位,广施恩德,在本始元年中又尽封燕王旦的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封为安定侯;把燕王旦的原太子建封为广阳王,让他供奉燕王的祭祀。

(以上吉书时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