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白话史记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学者们所读的书尽管很多,可还要从六经中寻求依据。《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但是从虞、夏两代的文献中可以得到了解。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把帝位让给虞舜,虞舜又让位给夏禹,这期间,四岳和十二牧也都来推荐,才把他们放在一定的职位上试用,任职几十年,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授予政权。这表明天下是最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最尊贵的地位,传授天下就像这样的艰难啊!但传说唐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认为那是一种耻辱,因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朝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这样的隐士。这将从何解说呢?

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据说山上有许由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像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很详细了。就我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义气极为高尚,但那文字记载却一点也没见到,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会记挂过去的仇恨,因此怨恨很少。”又说:“祈求仁德便得到仁德,还怨恨什么呢?”我曾沉思伯夷的用心,当看到那逸诗之文却感到诧异。他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国君,到父亲去世以后,叔齐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由您继承君位,这是父亲的命令。”于是伯夷逃离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都的人只好让孤竹君中间的那个儿子继承君位。恰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尊养老人,心想何不前往归附他呢?当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去世了。周武王载着父亲的神主牌,追尊谥号为周文王,向东去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挡住武王的马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安葬,却要发动战争,可以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而去杀害君王,可以说是仁义吗?”周武王的下属要杀掉他们。太公望说:“这是有义气的人。”于是扶起来让他们离开。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以后,天下都归顺周朝,但伯夷、叔齐却认为那是可耻的,并坚持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摘野菜来充饥。直到饿得快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说:“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却不知道那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迅速地消失了,我将归宿到哪里呢?唉,死了算啦,命运如此衰薄呀!”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上。

由此看来,是怨恨呢,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大公无私,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可以说是好人或者又不是呢?他们这样地积聚仁德、端正行为,但是终于饿死。再说七十位门徒当中,孔夫子唯独举荐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困穷,连最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而终于早死。老天报应好人,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肉,残暴放纵,聚集同伙几千人,横行天下,反而享尽天年。这遵循的是什么德行呢?这些是特别重大显明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代,那些行为不正,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终身安逸快乐,富贵丰厚,历代不断。有的人选择地方来行走,适当的时候才说话,不走邪门歪道,不是公正的事情不奋发去做,反而遭遇灾祸的,简直数也数不完。我非常疑惑,如果这就叫做天道,那么是对呢,还是错呢?

孔子说“思想主张不同,不能一起谋事”,也只好各自顺从自己的志向。因此说“富贵如果能寻求的话,即使赶车的角色,我也愿意充当。如果不能寻求,只好顺从我的爱好”;“天时寒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全社会混浊,清高的人才显现出来。难道因为那重视富贵的是那样,那轻视富贵的是这般吗?

“君子遗恨的是死后名声不能流传。”贾谊说:“贪心汉为财而死,有志功业的人为名献身,热中权势的人为权势而卖命,平民百姓只图生存。”“同样明亮的事物互相照映,同类性质的事物相互影响。”“云随着龙吟而飞,风随着虎啸而吹,圣人出现以后一切事物更加显著。”伯夷、叔齐尽管贤明,也靠孔夫子的赞扬而名声更加昭彰。颜渊尽管好学,也只有跟随孔子而行为更加显赫。隐居山野的人,或进取或隐退,都是有时机的,如果这些人的声名埋没而不称扬,那就可悲啊!居住乡里的人,想要砥砺德行、树立名声的,如果不攀附腾达的人,又怎能流传声名于后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