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法:因為記得,所以擁有

    今天晚餐的時候,我夾起一塊火腿問你「《論語》《述而》篇裡孔子跟乾肉有關的句子是什麼?」你想了半天,答不上來。直到我說「自行束?……」,你才接
    「以上」,卻又想不起下一句——「余未嘗無誨焉。」
    接著我問你:「有教,下面兩個字是什麼?」你也想了好幾秒,才答出「無類」。
    我又問你,孔子說:「『舉一隅,不』怎麼樣?」你聳聳肩說:「好像是想到另外三個桌角。」
    然後當我怨你怎麼不久前教的東西,卻忘得差不多的時候,你還不服氣地講你功課那麼多,要想的事那麼多,當然很容易忘,又瞪我一眼,說:「爹地是怪胎,記性好,所以會背那麼多東西。」
    你錯了!我的記憶一點也不比別人好,我之所以能把以前念的,像是《岳陽樓記》、《桃花源記》,至今倒背如流,都因為我用了一種特殊的記憶方法——懸念法。
    其實每個人都會懸念。譬如有個同學對你說三個月後的今天要請你去他家玩。如果你跟他不是深交,對他家又不好奇,很可能三個月後,除非他再提醒你,你早忘了那個約。
    但是相對的,如果美國總統說他三個月後的今天,要請你去白宮作客,你就絕不會忘。
    為什麼?
    因為你重視他,把那邀約看作大事。在下面三個月當中,天天念著,當然不會忘。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今天讀了一個月之後要考的東西,就算這一個月當中,你再也沒機會複習,恐怕到考試,頂多只忘了三分之一。
    相反的,考完才兩個禮拜,你卻可能忘掉一大半。
    為什麼?
    因為考試過了,你放鬆了,不再懸念。
    人的腦很奇妙,你不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且如果第二天早上有重要的事,就算睡得極熟,不等鬧鐘響,也可能自己醒來,表示夢中還懸念著。
    所以如果你想牢記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視它,念著它。你會發覺,只要輕輕地懸在心中,就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據研究,我們作「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在大腦不一樣的地方。多半的東西,都放在短期記憶裡。譬如你要打電話給某商店,翻電話本,找到那號碼,記住了,接著撥電話、講電話,電話還沒放下,已經把號碼忘了。算來那「短期記憶」不過幾分鐘。
    由此可知,當你要學很多東西的時候,確實可能記了新的,忘了舊的。問題是,如果你學到的每樣東西,都只放在腦子裡的「短期寄存倉庫」,你的學問可能豐富嗎?那好比賺多少,
    花多少的人,是不可能有積蓄的。
    我大學時代有位很平凡的教授,他留學日本,只會把日本教授教他的,照樣搬來教我們。但他講過一句話,我一輩子不會忘。
    他說:「今天我說出來,寫在黑板上,你們記住了,就成為你的東西,不再是我或我日本教授專有的,沒有人能搶得走。」
    想想,這世上哪樣財寶別人奪不走?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被搶去,你就沒了。只有學到的知識,存在腦海中,是你能真正保有的。
    所以我建議你,用「懸念法」。先去重視你學到的東西,再常常想它念它,使它扎根在你「長期記憶」的倉庫,讓你擁有一生。

《跨一步,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