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陽慢慢爬上天頂。

高風正在廚房做著方便面。他放在客廳餐桌上的手機響瞭起來。高風跑出來,看倒是李顯打來的。

“老李?”

“我老婆剛才說,許達有蘇醒的跡象。”手機裡,李顯的聲音夾在一片車聲裡。“高風,你可是答應我和玉珍的,許達的情況現在可是絕密的,你別把我們給賣瞭。”

“你之所以跟我有四年的交情,原因也有我信譽良好這一條吧?”高風半開玩笑地說。

“明白瞭。”李顯輕輕笑瞭一聲,“他們叫我瞭,那就這樣。”

李顯掛掉瞭手機。

高風握著手機,琢磨一會兒,調出馮凱的號碼。他剛要撥號,卻猶豫瞭,遲疑很久,還是將手機摁掉。

此刻,英國倫敦正是寒冷的黃昏。

泰晤士河邊一棟高級寫字樓內會議室裡,許佳桐,周浩宇,龍星集團的三個高管正在和英國萊瑞投資中介公司總經理羅伯特,合夥人內森及另外三名公司高管在開會。許佳桐,周浩宇他們面前放著幾個項目材料。

屋裡氣氛緊張,沒人有心情看窗外美麗的河景。

內森正在介紹著一個房地產項目,投影屏上放著那個項目的有關圖片。

“BAT項目位於曼徹斯特舊船塢區一塊占地35英畝的,由曼徹斯特政府所有的荒地。”他用標準的倫敦腔說著,“預計將改造成為一個總建築面積350萬平方英尺的商務港,包括寫字樓,商鋪的住宅,該項目的英方合作夥伴是地產開發商Aphope,由建築設計行Barrells負責規劃設計,一旦BAT的項目的規劃獲得所在區域曼徹斯特的批準,預計首期將於2018年啟用,整個項目將於2022年完成……”

許佳桐聽著非常認真,可一旁的周浩宇似乎有些不是很感興趣。

雙方聊瞭一會兒,許佳桐看到周浩宇朝她使眼色。她會意,起身和羅伯特低語幾句,走出會議室。周浩宇跟出來。

“毫無疑問,曼徹斯特市政府對BAT項目的期許和決心,以及項目一旦按期完工後所帶來的經濟效應毋庸置疑。”周浩宇對許佳桐說,“但是,這個項目的不確定性也最大。”

“你的理由?”許佳桐問。

“首先,BAT面臨項目審批的不確定性。”周浩宇說,“BAT項目面臨程序繁瑣、審查嚴格以及各種利益遊說組織幹擾的項目審批環節。再說,曼徹斯特拒絕瞭曼徹斯特大學學院計劃在該區建設大型新校區的規劃。如果曼徹斯特拒絕一個同樣規劃有10億英鎊投資、每年給當地帶來1.5億經濟效益的‘國際大學園’,其未必不可能拒絕一個同樣投資規模、每年僅能帶來2.3千萬英鎊經濟效益的商務港。”

“明天我們就和曼徹斯特區政府進行談判,先看看他們的決心和態度。”許佳桐說。

“第二,BAT項目緊鄰曼徹斯特城市機場,因此樓層受到嚴格的限制,這樣一來,單位面積的成本和相應的租金,將遠高於該地區不受高度限制的樓盤的成本和租金。第三,曼徹斯特是否需要第二個金融中心,或者商務港是否能稱得上曼徹斯特的第二個金融中心?無論是中國概念還是亞洲概念,其概念的本質區別不大,無非是將樓盤的銷售目標客戶擴大瞭而已……”

“中國概念可能有點敏感,而亞洲概念更加國際化。”許佳桐說,“無論如何,BAT項目都是中國企業投資開拓倫敦市場的一個大手筆。”

“可我更看好帕丁頓樞紐那個項目。”周浩宇說,“1是,BAT是投資規模最大,造勢最大的一個項目,可是,在我們這幾天看過的項目裡,唯有BAT是一個詳細規劃尚未獲得地方政府批準的項目。你說過的,我們這次來英國投資的首要目標是先做一個資產配置,規避未來的資產泡沫破滅風險,跑嬴通賬和貶值,如果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不可預知的風險很大。所以我們這次首選的投資項目的房地產和酒店。”

“BAT項目要改造的船塢區。”許佳桐說,“在100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期,就曾經是全英國最先進的碼頭,二戰之後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而迅速敗落,當地的失業率大增,成為曼徹斯特乃至英國最貧困的區域之一。如果我們龍星集團能重振這一區域的雄風,想必能讓英國刮目相看。”

說完,許佳桐匆匆推門進入會議室裡。

周浩宇愣在原處好一會,他也推門進入會議室。

與此同時,龍灣分局刑偵大隊馮凱辦公室裡也是氣氛緊張。

馮凱正在打著電話,劉青葉和周遊進來。馮凱擺擺手,示意他們倆稍等。

“好,好的宋局,許達那邊有新的情況我會第一時間向你匯報……明白。”馮凱掛掉電話,抬頭示意劉青葉和周遊開口。

“楊衡綁架瞭李艷的消息是許歡歡透露給許達的。”劉青葉匯報。

“什麼時候?”

“你們從李艷傢撤走以後。”劉青葉說,“晚上8點45分的許歡歡趁著我在陽臺上打電話的時機偷瞭手機在衛生間向許達打的。是我的失誤。”

“她還說瞭什麼?”馮凱問。

“許歡歡告訴許達,楊衡綁走李艷是為瞭‘4·05’一案,不是為瞭錢。許達還問瞭許歡歡我們找到楊衡的下落沒有,同時還要求許歡歡把通話記錄刪除。另外,許歡歡還交待,她和許達兩年來一直有性關系。”

“現在的老板都喜歡招漂亮的女秘。”周遊說,“其實……”見馮凱等著自己,他趕緊閉嘴。

“不過許歡歡並不知道楊衡是許達和羅紅英的私生子,也不知道許達和‘4·05’一案有關聯。”劉青葉繼續,“還有,許歡歡說李艷並不知道她和許達有性關系。”

這時,方菲匆匆進來。

“馮隊,許達轉給李艷的那二千萬是8月17日通過工商銀行轉的賬,和李艷說的日期吻合》”她遞過一堆從銀行打出來的轉賬記錄單,“李艷銀行賬戶上另外的一千八百七十六萬和李艷放的高利貸收入數目基本吻合,出入隻有一百萬左右。”

馮凱匆匆翻看那些單據。

“馮隊。”方菲疑惑,“一次性支付二千萬的封口費,許達如果不是‘4·05’一案的幕後真兇,他願意花這麼大的代價嗎?”

“可這不是直接證據。”馮凱放下單據,“法庭不會因此就判定許達是‘4·05’一案的幕後真兇。”

“那我們隻能把寶押在許達醒過來向我們坦白的口供上瞭?”周遊問。

“醫院方面有什麼消息?”馮凱問方菲。

“許達的各項指標正往好的方向發展,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方菲說。

馮凱站在貼滿“4·05”一案有關人員照片的白板前,默默地望著目前放置在最頂端的許達的照片。

李夏推門進來,他走到馮凱的身邊。

“希望許達能醒過來。”李夏抬頭看著滿滿的照片墻,“這樣‘4·05’一案就能真相大白瞭。”

馮凱沒有說話,隻是盯著白板。

“你在想什麼?”李夏問他。

“許達為什麼要佈那個局呢?”馮凱像是自言自語。

“什麼?”李夏沒聽明白。

“上次我說過,‘4·05’一案並不像是情殺案,更像是為瞭滅口殺人。”馮凱扭頭看著他。

“也說得通啊,因為許達不想讓人知道楊衡是他和羅紅英的私生子。”李夏說。

“可許達為什麼要犧牲掉許廣義呢?”馮凱問他。

“也許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復雜,可能許達是在知道羅紅英殺瞭許廣義之後才下決心除掉羅紅英的,是臨時起意,是激情殺人……”

“我們和許達打過交道,你覺得他是在意那種私生子事件被曝光的那種人嗎?”馮凱問。

李夏張口結舌地望著他。

“對他們來說,能用錢來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馮凱轉過頭,繼續看著白板,好像多看一會兒,答案就能浮現出來似的。

《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