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金術

元和中,江淮中唐山人者,涉獵史傳,好道,常遊名山,自言善縮錫,頗有師之者,後於楚州逆旅遇一盧生,氣相合。盧亦語及爐火,稱唐族乃外氏,遂呼唐為舅,唐不能相舍,因邀同之南嶽。盧亦言親故在陽羨,將訪之,今且貪舅山林之程也。中途止一蘭若,夜半語笑方酣,盧曰:“知舅善縮錫,可以梗概語之?”唐笑曰:“某數十年重趼從師,隻得此術,豈可輕道耶?”盧復祈之不已,唐辭以師授有時,可達嶽中相傳。盧因作色:“舅今夕須傳,勿等閑也。”唐責之:“某與公風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實慕君子,何至騶卒不若也。”盧攘臂瞋目,眄之良久曰:“某刺客也。舅不得,將死於此。”因懷中探烏韋囊,出匕首,刃勢如偃月,執火前熨鬥削之如紮。唐恐懼,具述。盧乃笑語唐:“幾誤殺舅。”此術十得五六,方謝曰:“某師,仙也,令某等十人索天下妄傳黃白術者殺之。至添金縮錫,傳者亦死。某久得乘蹺之道者。”因拱揖唐,忽失所在。唐自後遇道流,輒陳此事戒之。

唐憲宗元和年間,江淮有一山人姓唐,平時好修道,曾遍遊名山,自言會縮錫術。所謂縮錫術,也就是煉錫為銀之術。可以想象,當時有很多人想跟他學這個本領。當然,都被他拒絕瞭。

這一天薄暮,唐山人行至楚州客棧,遇一青年自稱盧生,說自己也懂些冶煉之術,二人聊得不錯。盧生自言母親那邊也姓唐,遂喊唐山人為舅舅,言辭懇切。唐山人說他此行去南嶽衡山訪友,問盧生可否同行,後者說自己去陽羨親戚傢,其中一段可以搭伴。

轉天早上,兩人踏上路途。

天高水長,前路杳渺。走瞭一天,又到太陽落山,見一廢棄寺院,二人投宿其中。

入夜後,兩個人坐在草堆裡,聊至瞭半夜。這時候,盧生突然說:“我知舅舅善於縮錫術,可將土錫鍛化為白銀,不知道能不能把技巧告訴我一些?”

唐山人一愣,隨即笑道:“我數十年鉆研此道,哪可輕傳?我們還是睡覺吧。”他當然奇怪於眼前的陌生人是怎麼知道他的底細的。

盧生懇求不已。

唐山人想瞭想,說:“此藝不是三語兩言可講得清楚的,若真想學,到衡山後可相傳。”

盧生頓時怒道:“舅舅!你今天晚上必須傳授給我,其他莫廢話!”

唐山人自然也惱瞭:“我與你風馬牛不相及,隻是路途偶遇,以為你是個君子,才搭伴同行,沒想到你是如此粗野之人!”

說罷,唐山人就想走。

盧生嘿嘿一笑:“你走得瞭麼?”

唐山人有些驚恐,對方顯然是有備而來的。

盧生說:“實不相瞞,我乃刺客。現在,我依舊叫你舅舅,但如果舅舅不識相,就有可能橫屍在這裡。”說著,從懷中摸出一把匕首,寒光閃爍,順手拿起地上的一把丟棄的鐵熨鬥,削之如木。

荒野孤廟,四處無援,唐山人沒辦法,隻好把煉銀術的秘訣道於那盧生,後者默記後,笑道:“剛才一時沖動,沒把您嚇壞吧?”

唐山人又氣又懼。

盧生又說:“我師父乃得道高人,令我十弟子下山尋找天下妄傳煉金術和煉銀術的人,得而殺之!現在看來,你不是個輕傳該術的人,我也就放心瞭。我即將離去,不能跟你同去衡山瞭。”

說完,盧生出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故事中,唐山人當早就被盧生盯上瞭,所謂“偶逢”楚州客棧未必是真。

至於盧生的身份,他自稱是某仙人之徒,師父派十弟子下山追殺傳授煉金術、煉銀術的人,但不可輕易相信,或是打的誑語,最後給自己個臺階下,也是說不準的,在《酉陽雜俎》中終成迷霧一團。

不管盧生的身份如何,至少都說明瞭一點:唐朝時,煉銀術、煉金術雖流行,但仍是一種不宜公開的東西。

現在,就說說這種秘術。

在古代,煉金術和煉銀術作為一門神秘學問而存在。所謂兩術,就是通過化學方法把其他物質變為金銀的手段。在唐朝,活躍著一大批從事煉金術和煉銀術的人。在他們看來,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都是有靈魂的,完全可以通過高深之術讓它們的靈魂轉移到其他物質上,進而讓其他物質變成黃金和白銀,故而這種手段又稱為“黃白之術”。

最初的時候,“黃白之術”,尤其是煉金術,屬於方術中煉丹術的一種。

那些自認為通靈的方士希望通過提煉包括丹砂(硫化汞)、雲母、玉、雄黃、赭石、松子、桂等礦物和植物在內的東西制造成丹藥,達到使人永生的目的。東漢時,隨著道教的崛起,出現瞭魏伯陽這樣的理論大師。東晉時,又出現瞭理論聯系實際的一代宗師葛洪。不過,魏晉之後,煉金術和煉銀術實際上從煉丹術中分離出來。在唐朝,出現瞭一批專門從事“黃白之術”的人。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個叫高五娘的洛陽美女精通煉銀術。

據說,她先前嫁給一個世外高人,因此學會此術。後來高人不知去向,五娘則在傢裡開始瞭秘密煉銀的生涯。她煉成銀器後,偷偷出售,發瞭一大筆財。但最終被人告發。當時,負責此案的是河南少尹李齊。接案後,他隨便問瞭幾句,就將五娘釋放。但隨後,又秘密接見瞭五娘,叫她為自己煉銀器……

五娘用什麼為原料實施煉銀術?

用水銀。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發現瞭水銀這種化學元素。古人通常從丹砂裡提煉水銀。作為一種密度非常高的液態金屬,水銀含有劇毒;同時,又能起到防腐爛的作用,所以被廣泛應用於帝王陵中。但在煉銀術士看來,通過秘密的手段,水銀可變白銀。至於變成黃金,也有可能。據傳,當時有洛陽人王常,旅行至終南山,遇異人傳授煉金術。

王常問:“黃金成,水銀死,真是這樣嗎?”

異人答:“不要懷疑。黃金出於山石,乃山石之精華。在變為黃金前,該精華達千年,即為水銀。水銀受太陰之氣,故流蕩而不凝定;微遇純陽之氣,則化黃金於倏忽間。要想變水銀為黃金,須在山中鍛煉。隻要有純陰之石為引子,那麼水銀轉為黃金並不是難事。”

除瞭高五娘和王常外,唐開元年間,還有一叫輔神通的,也精通煉金術。他曾跟一得道之人學習,功成後,也能以水銀煉金銀。玄宗曾接見過他,每次輔神通“先以土鍋煮水銀,隨帝所請,以少藥投之,應手而變”。後來,皇帝也想親自學學,但“安史之亂”爆發,已是自顧不暇瞭。

在這裡,輔神通可能使用瞭《酉陽雜俎》中提到的一種奇樹:“赤白檉,出涼州。大者為炭,復入以灰汁,可以煮銅為銀。”

在古人眼裡,煉金術和煉銀術極為隱秘,多求之而不得,也就難免出現一些出人意料之事。比如下面這個故事,它奇幻而血腥,與修煉、黃金、暴力和邪惡有關。

故事發生在隋末唐初。當時,有道士在陜西太白山隱居煉丹,專習煉金術。山居歲月中,有個叫成弼的人,侍奉在他左右。兩人相處瞭十多年。不過,道士一直沒正式收成弼為徒,更沒把煉金術傳給他。後來,有一天,成弼傢人故去,他將回傢送葬。

這是一個轉折。

道士說:“你跟我很長時間瞭,現傢中有喪,我沒什麼贈予你,隻給你金丹十粒,這不是普通的金丹,用一粒為引子,可使十斤赤銅變黃金,這些足夠你辦喪事用瞭。”接下來,道士告訴他如何用金丹點銅為金。不過,卻沒告訴他怎麼燒煉金丹。

後面的事,一如道士所言,一百斤黃金重重地出現在成弼面前。

喪事辦完後,成弼再也坐不住瞭,他已經有瞭些想法。一天傍晚,他回到太白山,求道士再給他來點金丹。

如我們想象的那樣,被拒絕瞭。隨後,成弼出乎想象地從肋下拔出尖刀。道士凝視著成弼:這是服侍他十多年的那個人嗎?

成弼把尖刀橫在道士脖子上,逼迫他獻出所有金丹,並告知造丹的秘方。

依舊被拒絕。成弼猙獰一笑,砍斷瞭道士的雙手。但道士仍不肯說。於是成弼又殘忍地剁掉道士的雙腳。道士似乎沒感到疼,仍舊神色不變,深深地凝視著成弼。後者戰栗瞭一下,揮刀砍掉道士的頭。

搜身時,發現道士肘後有一個紅色佈囊,裡面盛有很多金丹。

興奮的成弼攜帶著金丹出瞭道觀,此時已是後半夜。就在他潛行山中時,隱約聽到身後有人說話:“你慢走……”

成弼大驚,暗夜深山,何人在此?

他猛一回頭,竟發現那無頭的道士正站在自己身後。不僅無頭,且無手腳。

也就是說,隻有一個肉墩懸於半空,可以想象成弼恐懼的表情瞭。

無頭道士說:“你在我身邊十年有餘,沒想到會做出這樣的事。你這樣的人,得金丹,必為神靈所誅,最後的樣子將會跟我現在一樣。”話音落,即消失不見。難道是幻覺?癱在地上的成弼想。

逃出太白山,成弼還傢。隨後的日子,又費盡氣力,找瞭更多赤銅,用先前之法,使用煉金術,點銅為金。

這黃金的成色,比一般的黃金更燦爛,他成為當地首富是可想而知的事。對其一夜暴富,有人覺得蹊蹺,好事者秘密報官,成弼很快被捕瞭。審問中,他隻好實話實說。官員覺得很神奇,雖也聽說過煉金術,卻不曾親眼見過,於是又上報朝廷。

此時已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太宗對煉金術很感興趣,就召見瞭成弼,叫他用赤銅鍛造黃金,還就竟真的成瞭,因為手裡還有金丹。皇帝大喜,授成弼五品官,叫他專門負責造金之事。當時,天下赤銅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成弼以金丹點銅為金,達到瞭數萬斤。這種黃金由於成色純重,被胡人稱為“大唐金”。

關於“大唐金”,確實曾見於史書中。按段成式的說法:“官金中‘螻頂金’最上,六兩為一垛,有臥螻蛄穴及水皋形,當中陷處名曰趾腹。又鋌上凹處有紫色,名紫膽。開元中,有‘大唐金’,即官金也。”

再說成弼,沒多久就把金丹用完瞭。見事情不妙,他想棄官逃走。

太宗說:“你走也可以,赤銅鍛煉為黃金,需要金丹點化,那你就把制造金丹的辦法告訴我。”

成弼說:“臣實在不知。”

太宗:“欺君?”

於是傳令衛士,陳以刑罰。

成弼確實不知,隻能解釋,但越解釋越亂,太宗下令叫衛士用刀斷其雙手。

成弼當即疼得昏死過去,醒來後依舊說不清楚,衛士又砍斷他的雙腳。成弼再次醒來,情急之下,說出當年血濺太白山的實情。太宗依舊不信,遂下令將其斬首。

太白道士一語成讖。

成弼雖死,但所煉的“大唐金”流行於市面。後來,有西域使者入長安,太宗邀其觀看大內藏寶,使者最喜其中兩物,其中之一就是成弼所煉的黃金。後來,“大唐金”流傳到國外,懂行的人也都迷之為寶。

故事結束瞭,主人公所施的殘酷暴力最終還在自己身上。

成弼入山十年,侍奉在道士身邊,現在看,最初就懷有目的。這一點跟旅途中的盧生相同。為此,他隱忍十年,終於釀造瞭這個黑志怪。

如果說上面一個故事過於血腥,那麼下面這個依舊是煉金丹的故事就有點哲理意味瞭。

唐時有中嶽道士顧玄績,遇一人,說:“我正在煉金丹,需一人相守,但一晚上不能說話。我觀察你神靜,似可擔此重任。若金丹煉成,我們可成仙得道。”

那個人說:“不就是一晚上不說話麼?沒問題。”

顧玄績帶那人進入嵩山幽境。在煉丹處,顧說:“也許五更天時,會有人來這兒,但你一定不要跟他說話,否則便功敗垂成瞭。”

至五更,果有數鐵騎奔來,叫那人回避,那人不理。過瞭一會兒,有人如貴族,儀仗威嚴,問:“為什麼不回避?”

那人在恍然如夢中,被斬殺。

隨後,他投胎在一個商人之傢。及至長大,想起顧玄績的囑托:不要說話!所以多年裡,一句話也不說。父母當然很奇怪。後來,為他娶瞭老婆,生瞭三個兒子。一天,妻子說:“你一句話都不說,我要這些兒子有什麼用?”於是,把三個兒子都掐死瞭。這時候,那個人才大叫一聲。與此同時,在嵩山,隻見煉丹的藥鼎沖天而破,金丹從中猛地飛出……

顧玄績的一切努力,都白費瞭。

故事是有原型的。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裡曾記載過一則類似的故事:

天竺有隱者為修煉,求一人站立於壇側,一晚上不得說話。快天亮時,那人突然開口,隱者批評他違約,那人說:“入夜後,我恍然如夢,見往昔的主人前來,我忍著不跟他說話,激怒瞭他,因此被害,托生到一戶人傢,想到與您的約定,多年不敢說話。後娶生子,又喪瞭父母,也一句話不說。年老時,我妻大怒,說,你再不說話,我就殺瞭你兒子!這時才忍不住說話。”隱者說:“這是魔在作祟啊。”

對嵩山的那個人來說當然也是如此。

在這個故事中,考驗的雖然是意志力,但卻是以煉金丹為背景,從側面道出金丹煉成的艱難度。也正因為如此,唐人志怪中,才充斥著各種有關煉金術、煉銀術的秘聞,在千年之外,仍久久地彈撥著我們迷失於幻想的神經。

《唐朝詭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