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卡羅爾知道安佈羅斯和帕特森煩她,但她不在乎。他們認為她是追蹤萬斯的第二人選。安佈羅斯給她找印瞭特裡·蓋茨的日程表。“我派瞭一個能幹的小夥子查這個,但我們沒有多大進展。因為星期六,沒人接聽辦公電話,”他說,“我想你也許想看看,這個東西也許也激發你的靈感。”

卡羅爾認為安佈羅斯隻是想讓她到一邊待著,但是她不在乎安佈羅斯這麼想。她感激有事可做。卡羅爾不能無所事事。這種品性使她第一時間出現在伍斯特。她並非無法應對父母的悲痛和指責。她以後一有閑時間,肯定會想到邁克爾。接著她就會飲酒澆愁。這一次,她真的不想走這條路。她不想自己的生活變成災難。她不知道能否第二次找回自己。

她開始看這份日程表。她很快就意識到,可以將這份表格分成三次倫敦之行和一次曼徹斯特之行。第一次倫敦之行包含三個約會。有電話號碼、地址和三次約會對象女生名的首字母。帕特森不情願地為她配備瞭一部手機和一臺電腦,然後她訪問谷歌,找到一傢提供全倫敦辦公室租戶信息的網絡。特裡·蓋茨寫下的三個地址中的兩個出現在網站上,網站上有這兩處辦公地址裡面全部租戶的完整列表。但第三處地址不在這個網站上。

她隨即又查到,這兩個公司有自己的網站。它們專門提供在金融監管系統不那麼透明的國傢註冊皮包公司的服務。卡羅爾打印出兩傢公司的關鍵信息,放在一邊。

她撥通附在那天第三個約會記錄裡的電話,發現自己聽到威斯敏斯特市檔案中心的錄音信息。她感到好奇,進入他們的網站。她剛將網站列表瀏覽到一半,就認為自己明白瞭蓋茨的目的——英國註冊總局的索引。萬斯要使用新的身份,就得有身份證件。過去情況更糟糕,罪犯如果希望使用新身份,隻需去聖凱瑟琳之傢,或者伊斯靈頓的傢庭歷史中心,那裡保存著所有人的出生、婚姻和死亡記錄。他們在那裡尋找已經死亡的同齡人,能找到早夭者最好。接著他們找到死者的出生證明,搞個副本。

有瞭出生證明,做各種其他身份證件就容易多瞭。駕照。護照。公用事業賬單。銀行賬戶。信用卡。罪犯可以以這個全新的身份在機場或渡輪碼頭通過檢查。

但恐怖主義興起之後,許多這樣的門路被堵死。再想辦個證件就難得多瞭。你隻能查到附帶索引號的基本證件信息。而你要想辦什麼證件,必須先有這個索引號。要想騙過這套系統,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而且會留下書面記錄。卡羅爾迅速打出周一早上的行動建議,將文件轉發給安佈羅斯。某個幸運的傢夥將聯系註冊總局,詢問特裡·蓋茨是否申請查詢出生、婚姻或死亡證明。往這個方向追查,也許能查到萬斯可能使用的假名。

當然,如今沒人願意耐心走過層層關卡,頂替死人的身份。偽造技術已經很先進,隻要給偽造者提供名字、出生日期和照片,他們就能拿出一整套的文件,那些文件看起來完全很像真的。但你如果害怕檢查,最好使用真實的原始信息。卡羅爾敢用一個月的薪水打賭,特裡·蓋茨去過威斯敏斯特索引中心,為傑克·萬斯尋找可信的身份。也許不止一個。

利用互聯網資源和警察可以訪問的數據庫檢查特裡·蓋茨SIM卡裡的細節非常快捷。卡羅爾現在幾個小時內做到的事情,在幾年前需要幾個警探花數天的時間,到處詢問周旋於法律邊緣的人。而她如今隻聯系反欺詐警隊的老朋友一個人,就清楚地知道瞭特裡·蓋茨做瞭什麼。公司組成、身份文件、私人銀行、狡猾的私人調查公司和前律師,這位前律師專門混進土地登記局,獲取房產信息,出售給下流的小報寫手。這些行為表明瞭兩個目的。創建新的身份建立渠道讓萬斯能重新動用他的錢,這是第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是追蹤一些人。可能是萬斯的仇人。警察如果到周一早上還沒有找到萬斯,那他們之後會非常忙碌。他們至少會清楚地看到萬斯的計劃有多麼龐大。

斯黛西·陳走進來時,卡羅爾快要寫完那份給帕特森的詳細報告。斯黛西看起來像從周末增刊走出來的人物,穿著完美搭配的定制休閑裝,拖著一個亨克牌旅行箱。卡羅爾用谷歌搜索過,這種高級黑色碳纖維旅行箱售價超過一萬英鎊。有一段時間,她想知道斯黛西是否幹私活。她稍微探究一番,發現斯黛西在過去五年裡業餘開發的軟件中的一個就能為她帶來一百萬的年收入。

卡羅爾問斯黛西為什麼還來警局工作。“我如果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做我在警局做的那些事,我會被捕。我喜歡合法地去挖掘別人的數據。”斯黛西說。她還面無表情地瞥瞭薩姆·埃文斯一眼,薩姆就是她的反面。

斯黛西看見卡羅爾,走過來。“謝謝你來。”卡羅爾說。

“這裡的案子好像比佈拉德菲爾德的案子有趣得多,”斯黛西說,“到目前為止,那邊隻在做常規工作。不過寶拉已經有瞭一些想法,我很快就得挖數據。”

“真的嗎?”在過去的二十四小時裡,重案組已經完全被卡羅爾遺忘。斯黛西的話讓卡羅爾想到自己還要為重案組負責。“寶拉什麼都沒跟我說。”

從斯黛西的臉看不出任何端倪。“我們都認為你已經自顧不暇。而且這是一個奇怪的想法,寶拉想先核實清楚,免得小題大做。”

“這個案子到底有什麼進展?”她需要能轉移她註意力的事,即使是似乎發生在一百萬英裡外的案子。

“又出現一具屍體。你知道這個情況嗎?”

卡羅爾搖搖頭。“應該有人告訴我。”

斯黛西對卡羅爾概述新案子。“這案子太獨特,太怪異,但毋庸置疑與先前的案子有關,”她總結道,“九十年代末,美國人拍瞭部不太著名的電視連續劇,這部劇叫《迷宮之人》,而這四起殺人案與該劇前四集的謀殺案雷同。有個俄克拉荷馬人建瞭這個劇的粉絲網站。寶拉會打電話給這個人,看他是否認識英國粉絲,但我告訴寶拉,他會一聲不吭。這些呆子通常非常保護彼此,認為自己是孤獨的英雄,正在反抗潮流。”斯黛西抬起眉毛。“我們是潮流。怪胎。總之,我覺得應該由我先看看這個網站。他們也許有論壇,或訪客留言簿,或推特。我會逛逛,看看能找到什麼。”她笑瞭,不再那麼嚴肅。“總有後門。”

“很有趣。寶拉自己想到這些的嗎?”

斯黛西忙著擺弄旅行箱,然後把旅行箱舉起來放在桌子上,打開。“顯然。”

如果說這話的是其他人,卡羅爾會認為這是個試圖逃避話題的回答。但她不能確定斯黛西是否正在逃避。不過,她直覺地認為斯黛西有點不對勁。“我如果說這聽起來很像托尼大腦的產物,你會不會認為我瘋瞭?”

斯黛西看瞭卡羅爾一眼。“寶拉是托尼的擁躉,你知道的。也許托尼對她有些影響。”

卡羅爾知道自己遇到瞭口風嚴實的主,問不出什麼來瞭。“特裡·蓋茨的電腦在那兒。”她指著桌子。“看看能做些什麼。也別忽略佈拉德菲爾德的案子。兇手的作案周期明顯在縮短。”

斯黛西聳聳肩。“我可以在蓋茨的硬件上運行程序,我等待結果時可以處理另一件案子。我如果幸運,今天晚些時候就會有東西給你。最遲明天給你東西。”

卡羅爾此時需要的正是斯黛西讓人放心的能力。知道別人正在做什麼是好事。但她想知道托尼·希爾是否介入瞭佈拉德菲爾德的案子。她弟弟被殺證明托尼不再像過去那麼出色。她不認為自己會再與他合作。卡羅爾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被托尼誤導。“謝謝,斯黛西。”卡羅爾含糊地說,去找安佈羅斯,再做其他事。托尼·希爾究竟在哪兒?

《罪有應得(心理追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