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暴斃、復活

到底須是是者為真,不是者為假,便是道,大小大分明。

——程顥

趙不棄騎馬來到汴河邊,黃昏細雨如絲,河上並沒有幾隻船,柳霧蒙蒙、炊煙淡淡,四下一片寂靜,似米芾的水墨煙雨圖。他向來愛笑話文人騷客的酸情,這時竟也有些詩情意緒,自己不覺笑起來。

他記得魯膀子夫婦的小篷船一向在虹橋東頭等客,便驅馬來到那裡。果然,那隻烏篷船泊在岸邊那株老柳下。汴河兩岸的柳樹枝杈每年都要砍下來,填進岸泥中,用以緊固堤岸,因此被稱為“斷頭柳”,這株老柳卻因緊靠虹橋,並沒有被砍,枝幹粗壯,新綠蓬然。

一個婦人正蹲在船頭的一隻小泥爐邊,用扇子扇著火口,忙著燒火煮飯。趙不棄見過這婦人,是魯膀子的渾傢阿蔥。他來到岸邊,下瞭馬,一眼看到阿蔥鬢邊插著一支銀釵,釵頭上綴著幾顆珍珠,少說也要值三四貫錢。隨即又看到阿蔥脖頸下粗佈外衣內,露出鮮綠簇新的繡衫,衫領鑲著銀線錦邊,看質料繡工,也至少值兩貫錢。這一釵一衫被她的粗容粗服襯得十分刺眼。

趙不棄心想,證據就在這裡瞭,他夫婦倆靠這小篷船營生,每月最多恐怕也隻能賺五六貫錢。那魯膀子又是個酒糟的渾人,怎麼肯拿出這麼多錢給渾傢添買釵衫?

“阿嫂。”趙不棄笑著喚道。

阿蔥抬起頭,看瞭一眼趙不棄,紅紫的面膛扯出一些笑:“這位大官人可是要搭船?”

“我是來打問一件事。”

“哦?什麼事?”

“上個月死在你傢船上的那個術士閻奇。”

阿蔥立刻收起笑:“那事已經結案瞭,大官人要問什麼?”

趙不棄見她眼中閃過一絲慌懼,心裡暗喜,又問道:“那天你丈夫在哪裡?”

阿蔥正要開口,船篷裡忽然傳出一個男子粗聲:“你管這些做什麼?”

隨即,一個粗實的壯年漢子從船篷裡鉆瞭出來,似乎喝瞭些酒,滿臉通紅,正是魯膀子,他上下打量瞭趙不棄一眼,看趙不棄衣著華貴,頓時矮下氣,小心道:“那案子官府早就結案瞭,兇犯也死瞭,不知這位大官人還問這個做什麼?”

趙不棄笑著道:“我隻是好奇那天你在哪裡?”

“我生瞭病,在傢裡躺著。”

“哦?可找瞭大夫?”

“沒有,不是啥大病。蒙頭睡瞭一天就好瞭。”

趙不棄聽姚禾講述瞭閻奇頭頂的傷口後,斷定何渙當時隻是砸傷瞭閻奇,他驚慌上岸後,一定是有人偷偷拿起硯臺,照著原先的傷口,又重擊瞭幾次,閻奇才因此喪命。

而閻奇在前一日就租定瞭魯膀子的船,當天卻隻有阿蔥一人劃船,船駛到汴河下灣僻靜沒人處,閻奇讓阿蔥下瞭船。據何渙回憶,當時附近並沒有其他人,那麼兇手藏在哪裡?

趙不棄記起以前和哥哥趙不尤租瞭魯膀子的船,在汴河上消夏遊玩,魯膀子將廚具都收在船尾的甲板下面,還偷舀瞭他們帶的一壇酒。兇手一定是藏在那裡。那麼誰是兇手?趙不棄先還隻是懷疑魯膀子,但見到阿蔥的銀釵和繡衫後,已經有瞭九分確認。

他想魯膀子一定是受人重金指使,他殺瞭閻奇之後恐怕不敢再躲在船甲板下,何渙說那片河灣邊岸上有個草丘,他該是急忙躲到草丘後,等何渙找回阿蔥劃船回去後,才繞道趕回傢中繼續裝病。

於是,趙不棄訛道:“那個術士被殺後,怎麼有人看到你從汴河下灣鬼鬼祟祟往回跑呢?”

魯膀子夫妻臉色一齊大變,趙不棄看到他們這驚懼神情,心裡有瞭十成把握。

他笑著道:“好。我的話問完瞭。你們趕緊煮飯吃吧,這往後恐怕難得吃到清靜飯瞭。”

葛鮮被關進瞭開封府牢獄。

雖然傢境寒微,但他從未到過這種陰暗潮濕之地。他呆坐在草席上,望著墻上小窗洞外昏暗天色,心裡憋悶,想哭,卻又哭不出來。

他和父親讓丁旦和何渙換瞭身份之後,父親被藍婆找去給何渙看病,正像他所預料的,何渙被阿慈迷住瞭,能下床行動後,卻仍留在藍婆傢,並沒有回自己傢。這讓他懸著的心終於放瞭下來。

那時,朝廷正式下瞭詔令——恢復科舉法。

二月份就是禮部省試。葛鮮一面讓父親監看著何渙,自己也時常去探聽丁旦。丁旦驟然有瞭偌大傢產,當然絕不會輕易讓開,就算何渙去告官,也得糾纏一陣子,隻要拖過二月,就能讓何渙缺試。

讓葛鮮喜出望外的是,正月底,何渙竟然殺瞭一個術士,雖然沒有被判死刑,卻也發配到瞭沙門島,而且發配途中,竟然暴病身亡。除瞭考進開封府學外,葛鮮從來沒有這麼暢快過。為此,他特意去瞭柳風院,和那院裡的柳艾艾痛飲歡歌瞭一晚上。

可是,才過瞭幾天,何渙竟然回到府學。

第一眼看到何渙,葛鮮以為是丁旦,但隨即發現那不是丁旦,兩人雖然面貌極似,但氣質神情迥異。丁旦短短一個多月就賭盡瞭何傢財產,隨後不知去向,眼前這人雖然神色有些落寞,但舉止從容,一身書卷雅貴之氣自然流露於外,是何渙,絕不會錯。

葛鮮以為自己見到瞭鬼,但看何渙與學正、學諭及舍友們攀談,純然是個活人。他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回去和父親商討瞭一晚上,也沒弄明白。至於丁旦,再沒見人影。

白白忙碌瞭一場,他越發厭恨何渙,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潛心讀書,準備省試。好在結果很好,他考中禮部頭名,何渙屈居自己之下。他頓時名揚天下,喜事紛至沓來。京中許多名臣巨富都爭著來說親,其中竟有鄭皇後之弟、同知樞密院鄭居中。樞密院掌管天下軍政要事,權位與宰相比肩,葛鮮當然立即應允。

雖然至今尚未見到鄭傢小姐,殿試也還未發榜,但生而為人,已登極境。這時他才啞然失笑,自己竟會和區區何渙計較。

正春風滿懷,花情似錦,誰知道丁旦忽然找上門來……

何渙聽瞭趙不棄的告誡,一直不敢出門,整天在傢中讀書習字。

今天上午,他正在臨皇象《急就章》,聽到外面敲門,不是叩門環,而是直接用掌拍,先是啪啪啪三聲,接著又是三聲,有些性急,又有些戲謔,他已經聽熟,是趙不棄,忙擲筆迎瞭出去。

趙不棄進門頭一句就說:“閻奇不是你殺的。”

他不敢相信,頓時愣住,倒是趙不棄挽著他進瞭正屋,各自坐下,齊全忙去點瞭茶端上來。

“殺閻奇的,是那個船夫魯膀子——”趙不棄把追查出來的結果告訴瞭他,最後說,“我剛已把這事告訴瞭開封府司法參軍鄧楷,他已經命人去緝拿魯膀子瞭。”

何渙聽完之後,怔瞭半天,這幾個月來變故雖然多,但最令他悔恨不及的是殺瞭人。趙不棄竟能替他翻瞭這死案,讓他頓得解脫。

他心中感念之極,不知該如何答謝,站起身走到趙不棄面前,拱手深深鞠躬,誠懇言道:“不棄兄再造之恩,何渙終身難報。此後無論有何事驅遣,何渙必定犬馬奔走!”

趙不棄站起身托起他,笑著道:“我隻是覺著有趣,才去做這些,你若這樣,便沒趣瞭。”

何渙不便再多說,隻得回身坐下,心裡卻始終恩謝感慨不止。齊全夫婦躲在門邊聽到,也一齊望向趙不棄,眼中都閃著感恩喜色。

趙不棄繼續言道:“這麼一來,這事就不簡單瞭。閻奇之死,是有人想陷害你。”

“哦?會是什麼人?”

“奪走你未婚妻阿慈的人。”

“阿慈是被人奪走?”

“自然是。否則一個活人怎麼會憑空就沒瞭?”

“但她是變身作另一個女子……”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這不過是障眼戲法。那個醜女隻是個替身,否則阿慈變作瞭她,她變成誰瞭?”

何渙也曾這麼想過,但那天事情經過自己全都看在眼裡,不由得不信。

“你未婚妻的事暫且先放一放。有件事你還沒有說——”

“我被發配後暴斃身亡的事?”

由於何渙是主動自首,開封府判官結案時,見他痛悔自陳,毫無隱瞞,又是被閻奇污語激怒,才過失殺人,便輕減一級,判他脊杖六十,刺配沙門島。

生平第一次被人摁倒在地,眾目睽睽之下被杖打,痛還在其次,羞辱最難忍受,他恨不得立時死去。之後,他又被文筆吏按著刺瞭字,一針針刺下,錐心一般,又是一場羞辱。

不幸之萬幸,他是以丁旦之名受刑,沒有辱及傢門族姓,又因為是初犯,黥字並沒有刺在面部,而是刺在瞭耳後,左右耳後的頸部各幾個字,他不知道刺瞭什麼字,但猜測應該是“殺人”和“刺配登州沙門島”,從此,這罪恥將印記終生。

過瞭兩天,兩個公人押著他上瞭船,前往沙門島。三人住一間客艙。當天傍晚吃過飯,他頭有些昏沉,就睡瞭。等醒來時,竟躺在一間陌生屋子裡,那兩個公人不在旁邊,床前坐著個陌生男子,五十來歲,瘦長臉,胡須稀疏,穿著青錦長衫,看樣貌有幾分儒氣。

何渙忙爬起身,看屋內陳設佈置,似乎是一戶中等人傢,窗外是個小庭院,院中站著兩條壯漢,像是傢丁。

他忙問那人:“請問你是?”

“我姓歸。”

“我為何會在這裡?”

那人笑瞭笑,笑容有些古怪,像是在看一個孩童一樣:“你已經死瞭。”

何渙十分詫異,張著嘴,不知道該說什麼。

那人從懷裡取出一張紙,起身遞瞭過來,何渙茫然接過來一看,是一張屍檢狀,死者姓名是丁旦,死因是心悸暴斃。開具屍檢的是陳留縣。

半晌,他才回過神,自己現在身份不是何渙,而是丁旦。看這屍檢狀蓋著官印,是官府公文,並不假。

我死瞭?一瞬間他如同跌進一場夢裡。

“你原本死瞭,屍首險些被火化,我傢員外救瞭你,他有個起死秘方,熬制好給你服下,你又活瞭過來。他還讓一個方士用藥將你耳後的刺字消去瞭,不過這事不能讓官府知道,否則你便是詐死逃罪,連我傢員外都要受牽連。”

何渙這時才覺到耳後微有些刺痛,伸手一摸,兩邊都敷著藥膏。一時間不知道該悲還是該喜,他忙問:“請問你傢員外是?”

“我傢員外怕惹上麻煩,不願現身,你就不要問瞭。不過,眼下他有件事要你去做,隻要做成這件事,救命之恩就算結瞭。”

“什麼事?”何渙警惕起來,看來那個員外不是無緣無故平白救人。

“到時候你自然會知道。不過,你放心,這件事一不違法,二不害人。另外,還有一些酬勞,這一百兩是定金,事成之後還有一百兩。夠你換個名字,到別處去存身。”

那人打開小桌上一個包袱,裡面是兩錠五十兩的銀鋌。

何渙心裡暗想,自己流放沙門島,聽聞那裡遠隔陸地,惡劣之極,自己終身不能回來,其實和死已經沒有分別,居然又在途中暴斃。他傢員外救瞭自己一命,不管他出於何種目的,依理而言,也該盡力報答。隻是不知道他要自己做什麼事。但又一想,你本是死囚,還怕什麼事?何況這人說不違法,不害人。

於是他點瞭點頭:“若真的不傷天害理,我就答應。”

“這個你放心,我傢員外是有德有望之人,豈會要你為非作歹?你先留在這裡,那事要等到寒食節後。”

何渙忽覺有些淒涼,自己先變成丁旦,現在連丁旦也做不成瞭,此後就得隱姓埋名,逃犯一般偷偷求生。不知道該如何向祖母、母親交代?

他又想到阿慈,不知道阿慈回去沒有?阿慈若沒有回去,藍婆已老,萬兒又小,這往後生計不知該如何安排?

他望向桌上的兩錠銀鋌,眼前這人不肯透露詳情,他要我做的事情恐怕很兇險,說不準會送命。他見那人起身要走,忙道:“我能否先去辦一件事?”

“什麼事?”

“我想回傢看一眼。”

“你是已死的罪囚,不能讓人看到。”

“這裡是陳留吧,離京城並不遠,天黑之後我偷偷回去,應該不會有人看見。隻要讓我回去一趟,之後你們要我做什麼都成。”

“這事我得去問問我傢員外。”

那人起身出門,何渙心裡恍惚難寧,見那兩個傢丁時刻守在外面,自然是在看守自己。

那天晚上,葛鮮正準備上床睡覺,卻聽到低低的敲門聲,是父親開的門,他出去看時,卻見丁旦不顧父親阻止,已經走瞭進來。

丁旦看起來比往常更加憊懶,抖著肩膀,目光四處遊閃,饑饞無比,一看到葛鮮,便油笑著道:“恭喜葛大公子,如今已是天子的甥婿,過兩天又要做狀元,這榮耀富貴,全天下誰敢比?”

葛鮮一眼便看出他是來訛詐,心裡暗暗害怕,卻也隻能強裝鎮靜,賠著笑問候道:“丁兄這一向都沒見,不知到哪裡去瞭?”

丁旦抽瞭抽鼻子:“遭罪去瞭。若不是你們父子,我仍在張傢做我的接腳夫,如今傢也沒瞭,錢也沒瞭,你說怎麼辦是好?”

葛鮮忙請丁旦坐下:“丁兄若有難處,在下隻要能辦到的,一定盡力相助。”

丁旦顛著腿道:“那是當然,眼下呢,第一難處是沒錢。”

“這個好說,這個好說。”

葛鮮望瞭一眼父親,父親也賠著笑,說著“我去取”,隨即走進裡屋,很快取出一錠五十兩的銀鋌,放到丁旦面前的桌上,“這是我這十幾年積攢的一點錢,原是要給鮮兒置辦婚禮用的,丁兄弟既然有難處,就拿去救急吧。”

丁旦瞟瞭一眼銀鋌,哼瞭一聲:“十幾年就攢瞭這點?”

“丁兄弟是知道我的,隻替人看點雜病,能掙幾個錢?”

“你兒子可不一樣嘍,已經是皇城裡的金鳳凰嘍!”

“他也才剛剛起個頭,一文錢的進項都還沒有。丁兄弟先坐,我去倒茶。”

“如今你們已經不是佈衣人傢,是皇傢貴戚瞭,怎麼還要親自倒茶?”丁旦斜著眼,抖著腿,眼睛不停轉動,到處覷探。

葛鮮不好答言,隻能勉強賠著笑,心裡暗暗叫苦。如今自己身份已經不同,丁旦正是因此才登門,看他言語神情,絕不會饜足於這點小錢。賭癮深似海,他和何渙換身之後,胃口更被養大。自己短處被他揪住,他恐怕是想咬住不放,要長久訛詐……

葛鮮越想越怕,殺心也隨之升瞭起來。但他自幼讀書,連蟲子都沒殺死過幾隻,何況是人?

心裡正在翻騰,父親端著茶盤出來瞭,葛鮮忙起身接過,見父親偷偷朝自己使瞭個眼色,他立即會意——茶裡下瞭毒。

他的手頓時抖起來,他忙盡力調順呼吸,裝作沒事,抱起茶瓶先給丁旦斟瞭一盞,為防丁旦起疑,隨即給父親和自己也各斟瞭一盞。而後才回身坐下,盡力扯出些笑,望著丁旦。

然而,等瞭良久,丁旦卻始終不碰那茶盞。他又不敢催,見父親也神色緊張,便端起自己的茶盞,假意抿瞭一口。丁旦終於將手伸到茶盞邊,卻並不端起,隻是用手指敲著盞沿,似笑非笑地說:“怎麼還拿這粗茶來招待人?這舊瓷茶碗該丟瞭。”

這不成——葛鮮心裡暗想。他望瞭父親一眼,父親比他更失瞭方寸,臉發僵,眼神發虛,萬一被丁旦識破就更糟瞭。急切之下,他膽量頓長,笑著問父親:“爹,前日鄭大人不是送瞭我們一些好茶?”

父親勉強應瞭一聲。

他站起身說:“我去找來給丁兄重新點一盞。”

他走進廚房,找到傢裡一把尖刀,藏在袖子裡,稍鼓瞭鼓氣,才裝出笑容,走瞭出去,丁旦似笑非笑地望著他,他走到桌邊問道:“爹,你把那好茶放哪裡瞭?”

嘴裡說著,右手迅速抽出那把刀,猛地向丁旦刺過去,丁旦驚得身子忙往後一仰,連人帶凳一起翻倒在地上,沒刺中。葛鮮已經橫下心,兩步趕過去,舉起刀又要刺,卻聽見父親叫道:“不要!”

他頓瞭一下,猛然想起,若是殺瞭丁旦,自己就成瞭兇犯,那就前程盡毀。他扭頭看瞭父親一眼,父親已經站起身,滿臉驚怕望著他。而丁旦則仍倒在地上,也驚慌之極,身子不住往後縮。

他握著刀,手不住抖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何渙一直在那個房間裡焦急等著。

到瞭傍晚,那個姓歸的人才回來,他進門道:“我傢員外允許你回傢去看一眼,不過得有人跟著。”

“有勞歸先生瞭。還有一事——我能否帶走這兩錠銀鋌?”

“這是員外預支的酬勞,已是你的瞭,自然隨你使用。我已吩咐他們煮飯,吃過飯,等天黑就送你回傢。”

不一會兒,一個婦人端進來一盤飯菜,姓歸的說瞭聲“丁兄弟請用飯”,和那婦人一起出去瞭。何渙有些餓瞭,便不再多想,端起碗筷,填飽瞭肚子。

天黑下來後,姓歸的便命那兩個傢丁帶著何渙從後門出去,外面一小片林子,穿過去竟是一條大河,自然是汴河,岸邊泊著一隻小客船,艄板上坐著幾個船工。

兩個傢丁引著何渙上瞭船,一起坐在艙內,吩咐船工開船。船行瞭不久,何渙發現這裡竟是汴梁近郊,沒多久就望見瞭虹橋兩岸的燈火。那兩個傢丁竟知道藍婆傢位置,沒用何渙提醒,就已吩咐船工將船停到那七棵大柳樹的岸邊。

兩個傢丁和何渙一起下瞭船,來到藍婆傢廚房後門,門關著,何渙上去敲門,傢丁中的一個低聲道:“說完話就出來,請莫耽擱久瞭。”

隨即,兩個傢丁分開瞭,一個站到岸邊柳樹下,另一個走向前邊,何渙猜他是防備自己逃走,守前門去瞭。

後門開瞭,藍婆舉著一盞油燈探出頭來,看到何渙,猛地一顫,睜大瞭眼睛:“你……不是說你已經……”

“老娘,我沒死。阿慈回來瞭嗎?”

“沒呢!她恐怕是回不來瞭。你這是?”

“外面說話不方便,進去再說。”

藍婆卻仍站在門邊,嘴翕動瞭兩下,似乎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

雖然天已經黑瞭,何渙卻怕被人看見,便推開門先走瞭進去,隨後閂上瞭門,這才笑著道:“我確實險些死瞭,幸而被一位員外救活瞭。”

藍婆端著油燈,站在門邊,神色似乎不對。

“老娘,有什麼事嗎?”

藍婆話還沒說出口,萬兒忽然從裡間跑瞭過來,望著何渙道:“你才是爹,對不對?”

何渙聽他說得奇怪,但沒在意,伸手摸瞭摸萬兒的頭,笑著道:“當然是我啊。”

萬兒已經跟他很親,拽住他的衣襟,靠在他的腿上。何渙心裡一陣暖,雖然相處日短,他們已如親人一般。他怕外面傢丁等得不耐煩,將手裡那個小包袱遞給藍婆:“老娘,這一百兩銀子你收起來,和萬兒兩個慢慢用。”

“你哪裡來的這些銀兩?”

“那位救瞭我的員外要我幫他做件事,這一百兩銀子是定金,事成之後還有酬勞。”

他剛說完,就聽見身後傳來一個聲音:“什麼好事,定金都能付一百兩?”

扭頭一看,一個年輕男子從裡間暗影中走瞭出來,走到燈影之內,何渙才看清男子的面容,剎那間,何渙頓時驚呆——

那男子和他長得極像,簡直像照鏡子一般。

《清明上河圖密碼》